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科技與倫理

人工智能、生殖科技、社交網絡、私隱保障、保護知識產權等都因著科技和網絡發展而產生了變化。人和人、人和動物、人和物件(電腦)之關的倫理關係會如何轉變?讓我們細心留意。

活躍於社交網絡會令人緊張?

01/04/2016

社交網絡裏的內容及網絡友人的資訊多姿多采,相片、短片、感受、時事分享……容易令人目不轉睛地繼續滾動熒光幕,不斷的追看下去。不少青少年每天花大量時間流連於社交網絡,因而失去了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上不同背景的朋友和同學面對面溝通的機會,也選擇失去接觸陽光、享受戶外活動的寶貴時光。

主動溝通 與老爺奶奶「成為朋友」

07/08/2015

 很多人都活躍於臉書 (facebook),無論遇到開心或傷心的事情,又或是持有不同意見或政見,大家都喜歡在臉書上發表。對很多人來說,臉書是自己的小天地,可以在這裡暢所欲言,說出心裡的話來減壓。因此,絕大部份人都不會將自己的上司加在朋友清單上;即使是親人,除非彼此關係良好,如非必要,大部份人都不願意加入自己的父母與伴侶的父母作為朋友。因為加入僱主、父母與老爺奶奶等人,就意味著小天地將受他人監察,變得毫無私隱。

上網有時 褪網有時

18/03/2015

「上網的味道,試過都知道好」。因為網絡,我們節省了排隊拿表格及交費的時間;也因為網絡,我們尋到了「失散」多年的舊朋友。但當大家歌頌網絡世界的美好時,卻有人不習慣網絡及科技生活,甚至要尋死,那又是為甚麼? 

互相公審的監控世界

05/03/2015

互聯網未普及的年代,巿民遇上不平事時,除了向政府、相關機構或議員求助,就是找傳媒幫忙。政府機構大都按程序處理投訴,視乎證據是否足夠而按部就班的跟進及調查,甚或提出調解。然而,即使透過傳媒處理投訴,當記者收到投訴信後,他們也同樣會先了解及查證,然後才找相關機構解釋及回應,最後再按事件的嚴重性決定用甚麼方式刊登。

這麼遠,那麼近──善用通訊軟件

22/05/2014

早前有報道指英國一位89歲,名叫安妮的退休女教師,她因厭倦了現代的電子產品及快速的生活節奏,並自嘆「追不上」這種方式而決定前往瑞士進行安樂死。她認為坐在電腦熒幕前,人便如機械人一樣,而電子郵件更缺少了人性化的溝通。

修例補漏洞 網吧有王管

03/04/2014

現時香港有百多間網吧,不少青少年經常流連其中,但一直以來沒有清晰的條例去規管,為了生存,他們大都努力增加不同的項目,由以往只是連線打機,發展到今日可以翻牆(甚至不用翻牆)看世界各地的運動節目。
 
因不少青少年家中沒有安裝指定的收費電視服務,而且家中寬頻較慢,於是索性與朋友一起到網吧欣賞球賽。再者,青少年喜歡相約朋友在網吧一起玩大型的隊制槍戰遊戲,或者網遊,勝在可以近距離即時溝通,互有照應。
 

為甚麼受傷的總是香港人

23/01/2014

為甚麼受傷的總是我
到底我是做錯了甚麼
我的真情難道說你不懂
為甚麼受傷的總是我
如何才能找到我的夢
有一天有一個她真心愛我
《為甚麼受傷的總是我?》林志穎唱、陳大力詞
 
 
香港人今年似乎很受傷。自從特首梁振英上台以來政府爆出連串醜聞,激發一些社會人士不斷抗爭。自國民教育一役後,今年內又發生幾次包圍政府總部的情況。一些巿民不禁嘆息:為何政府施政總與市民的期望有如此大的落差?
 

新聞不是笑話

22/08/2013
在香港這個媒體重視點擊率,多於新聞對市民重要性的地方,報道因而變得側重迎合讀者的口味。基於以上原因,傳媒工作者報道時寧要趣味而不要嚴肅的題材。不少讀者也受這個文化影響,希望在報章或新聞網站中找一些有趣的報道,然後在社交網絡大肆分享,務求獲得更多的「like」。但在大家積極「呃like」時,有否想過要核實一下報道的真偽呢?若然所分享的是假新聞的話,就要小心隨時由讚好變成遭人恥笑。
 

人在網中,身不由己?

21/03/2013

­在巴士和港鐵裡,不難看見愈來愈多人「低頭思故鄉」:每人手執一機,或是忙於打訊息、facebook、 WhatsApp、SMS和Candy Crush…此起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