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十八歲申請公屋 —青年住屋的迷思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2/03/2013

青年居住問題成為香港近年重要話題,由父母代交首期置業,到變成寄生族,或者住劏房,甚至子女一到十八歲申請公屋,均見青少年「住屋」問題。這問題牽涉的除了住屋,還有傳統社會對「家」、對成功、對婚姻等等的迷思,要拆解似乎並不容易。

 

近日,有團體建議政府考慮在天橋底興建臨時房屋及青年旅舍,社會為此紛擾一會,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更寫網誌反對有關建議。香港青少年的住屋短缺問題到達如此地步,究竟是誇張,還是真有此需求?

 

青年住屋問題成因複雜

香港的上樓問題嚴重[1] ,青年居住問題就更複雜。隨著讀大專的青少年不斷上升,青少年就業時間延後,但他們的人工卻沒有因此而提升。根據統計處的資料,2001年到2011年15-24歲的月入中位數居然同樣是8,000元:但令人吃驚的是即使到25-34歲,情況也幾乎是一樣 (見表一)。不過近十年的樓價和消費物價指數則有如火箭般上升,快餐店的午餐最少貴了10元,一杯奶茶單叫亦貴了8-10元,升幅近一倍。

明光社


以上種種原因均令青少年甚難「離巢」。上一代的青少年,20多歲便會一個人搬出來居住生活,但此情況在這個時代突然消失,換來的,是繼續在家中與父母同住。統計處資料顯示與父母同住的百分率,正在上升。(見表二) 在80年代因結婚搬出去住的核心家庭欠缺支援的問題,在2000年完全沒有出現,現在較多出現的情況反而是青少年不離巢,甚至婚後回家與父母一起住。

明光社

不少青少年和其家長早在幾年前就發現青少年難以獨立離巢的問題。因此,部份家長會借首期給子女買樓,之後讓子女自己供樓。可惜近期樓價太貴,此舉的實際效果是令香港青少年一畢業,身負雙重債務:欠下讀書時的債務外,更加一大筆樓債,即時變成「樓奴」。不少家庭認為此舉令他們生活質素下降,部份「樓奴」每月供款超過月薪一半,結果衣食住行也不能照顧得到,淪為家徒四壁,自覺生活十分悲慘。

 

青年自願「下流」現象

部份人士則選擇「下流」。所謂「下流」,就是放棄升職、加薪等原本可以令個人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方式,相反選擇留在社會低層,期望可以過簡單生活,享有政府一些基本福利。當中,入住公屋是其中一個神話。根據房屋署數字,未滿30歲公屋申請者數字共有45,700人,當中佔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比率超過一半,11/12年度新登記的更佔6成。(見表三)


明光社


事實上,若要符合現時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入息審查的話,每月扣除強積金後的人工不能超過8,740元,而且根據房署的計算方法,青少年要以此方式入住,排隊也至少要排七至八年,不過即使有人願意於十八歲在學時就開始排隊,認為畢業後自覺捱數年低人工就有機會上樓;加上剛入職的青少年工作未必穩定,有時失業,隨時「搏」到上樓,他們認為此舉可以成功對抗地產霸權,不用捱買樓租樓,即使日後人工再加,兩三倍租金也比巿價便宜。

再細看2012年公屋輪候冊申請人統計 (見表四),不難發現青少年下流成家的動力非常大。超過七成未滿三十歲的輪候公屋人士,的確為了離巢,他們亦批評現時居住空間小,租金貴等問題。他們當中有大部份人是大學生,這實在是經過計算後的無奈決定。畢業後即使找到工作,要處理強積金,還大學學費,如果有基本的保險,交家用,基本日常開支,離開買樓的一成首期,也遙不可及。

明光社

假若他們有信心成功向上爬,理論上人工自然上升,申請公屋就成為成長過程中必然的一份免費保險了。不過更可悲的事實可能是人工的確上升了,但失去公屋資格,卻同時也不夠錢儲首期,最後淪為月光族或窮忙族。

 

解決青年住屋問題非只從政策入手

政府近日建議增建青年宿舍,以比巿價較低的租金,解決青少年住屋問題。不過根據現時的建議,不論是宿位抑或是價錢,均不能配合青少年的需要。〈青年拒當樓奴運動〉成員鄭崇理在一篇評論文章表示:「說穿了,青年宿舍根本是一項以青年發展為掩飾的房屋政策。政府害怕得罪地產商,但又要令市民覺得政府有面對青年住屋問題,故此提出似是而非的青年宿舍,將之包裝成對青年的慷慨資助,並把青年抹黑成為『唔長進』的、需要輔導的一群,從而繼續把青年推往私人住屋市場。」

 

讀大學時,常言要有「四仔」:車仔、老婆仔、細路仔和屋仔。香港人對「擁有」樓房的迷思,已到了極端程度,有人以終身住公屋為樂,有人願意做樓奴。要不將香港青少年推往私人住屋巿場,首先要破除的,除了是商人「賺到盡」的技倆,還有是青少年本身對「成功」和「四仔」的迷思。否則以香港現時的人口發展來看,很難解決問題。

 


[1] 詳情可參考本期《燭光》第四至五頁,由吳庭亮博士所撰寫的〈香港人住得起嗎?〉一文。


 

關注範疇: 
社關

相關文章

實幹社關.應用倫理 2019課程巡禮

陳永浩、馬迅榮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7/07/2019

多少年了,教會時常被批評為「堅離地」,「中產化」,不食人間煙火,不問世事!但同時在這些年間,不少基督徒參與政治、關注環保問題、推動改善住屋環境、關注長者、難民以及貧窮人等,他們付出心力,為社會有需要的人士出謀獻策,貢獻社會。作為香港這城的信徒,其實我們每一個都可以身體力行,踐行信仰。明光社將以往為期一季的課程一分為二,在5至6月,舉辦了共六堂的「社關課程2019 落地實幹論社關」,讓學員可以多了解基督教機構和信徒現時從事的社關工作。

從政非好漢?

明光社

第一堂課探討了基督徒從政的議題,由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先生(阿涂)和觀塘區區議員鄭景陽先生擔任講員。不少人覺得官場黑暗,政客要生存,必須詭詐,偏偏多年從政經驗告訴阿涂,信靠上帝才能成功。他以28歲之齡出任立法會議員,當年面對有經驗的對手仍能勝出,他深信是神的帶領。他一直堅守原則:不詭詐,不騙人;深信只要自己努力,神就會幫助。面對將來不明朗的政治環境,他仍然深信神掌管明天,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限制神的工作。

鄭先生相信香港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社會上有不同的人,應彼此尊重,如果大家具真誠信念,其實是有磨合的空間。除了自己努力工作,他感謝街坊助理和整個團隊的付出。他會祈禱,看看有甚麼是神想他去做的。要面對各種價值觀的衝擊,他坦言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堅持這漫長的戰役;他認為要推動社會進步,有時甚至需要付出整個人生去完成。

環保的迷思

明光社

第二堂課探討保育與發展,由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及前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王福義博士擔任講員。提到保育的這個概念,王博士指大家可能會有不同理念和想法,這涉及彼此不同的價值觀。他認為,基督徒思考相關議題時,需要建立一套正確的土地神學。他慨嘆現在不少地區為了得到土地而填海,因為土地代表財富、力量和控制權,而人在使用土地時,卻不願意遵守規則。但他指出,在舊約時期,在神給以色列人土地前,是先要他們學習遵守一些規則,例如安息年的設立,正正是要讓土地有機會休息。他說,土地是神的恩典,是神創造的一部份,也是我們的兄弟,人需要尊重土地才能獲得食物。他強調對土地有正確的觀念是重要的。

與基層長者同行

明光社

第三堂課探討關顧基層長者,由城市睦福差傳學院院長鄺玉婷博士,及城市睦福團契同工文國輝先生擔任講員。鄺博士提到,有研究顯示本港約有10%的長者出現抑鬱癥狀。她指香港的長者因面對獨居、患病,會感到孤單,甚至抑鬱,這會引發他們自殺。她分享到,機構會協助長者建立人際關係網絡,例如讓弟兄姊妹到長者家裡,跟他們吃團年飯。曾經有位伯伯哭著對探訪的義工說:「老伴走之後,未試過開枱食飯,有你們來,這間屋多了很多人氣。」而除了在身心靈社四方面關顧長者外,他們亦重視讓長者為群體貢獻才幹。

明光社

文先生則提到,長者有「被聆聽」的需要,他曾在教會舉辦一些社區聆聽訓練時,期間有位姊妹分享到,在教會認識一位長者,每週崇拜都會見到他,但當她試著聆聽他的故事後,才發現原來這位長者常常到公園坐,沒有別的活動了。文先生指,透過聆聽,我們才能了解長者的生活和在公共方面的需要。

當住屋愈來愈不公義

明光社

第四堂課探討了基督徒服侍有住屋需要人士的工作,由社區房行動者Edmond Wong和「光房、光屋」,「要有光」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余偉業先生擔任講員。Edmond在2009年開始買入舊樓單位,將它們改建為劏房出租。裝修時,他會將走廊設計得比一般的劏房走廊闊(一般劏房走廊只有28吋,他的卻有36吋),每個單位都有窗戶,令租客生活得舒適點。他會將單位租給有需要的人,如一些婦女,而租金方面,他大致上只會收租客約25%的收入,亦設有綜援住戶價。在服侍的過程中,他試過遇到不少問題,例如有租客將他的地方弄得一團糟,但他仍堅持懷著憐憫的心去服侍有需要的人。

余先生本來是國際大機構的總裁,他在2010年成立社企「要有光」,除了想為有需要的人士解決住屋問題,他亦很想幫助租客在租用房屋期間,發掘到自己的潛能。「光房」這個概念是他建立的,所謂「光房」就是有些業主願意在一段時間內將自己的物業拿出來,以促進別人的發展,他管理的「光房」的租客主要是經由社工推薦的單親婦孺。而租客在居住期間,則要訂下個人發展目標。他指有的租客入住「光房」後,由失業變為就業,有的則完成職業培訓。

服侍難民路

明光社

第五堂課探討服侍在港難民的工作,由基督教勵行會總幹事張洪秀美太平紳士和該會同工Jeffrey Andrews(Jeff)擔任講員。張太表示現時香港約有7,000多人已經過審批或在等待審批是否具備難民資格,而獲確認為有難民身份的約有250人。Jeff則指出在港的難民,有的是來自也門、伊朗等地。

張太指在港的難民雖然身處在一個安全的地區,但由於他們沒有生命危險,故很難找到第三個國家收容他們。由於沒有居港權,他們不能在港工作,小朋友唸書也只可唸到中學,這令他們的生活只能倚靠救濟度日,他們不少更患上精神病。該會的工作著重幫助難民改善生活,張太表示透過申請及獲入境事務處批准,有的難民可以在港工作。Jeff欣喜地分享到,有難民在酒店工作,因良好的工作表現而獲得年度傑出員工獎,反映難民也可以貢獻本地社區。

富家客不絕、貧無親友訪?

明光社

第六堂課探討與貧窮人同行這個課題,由新福事工協會總幹事梁友東牧師擔任講員。香港是個繁華璀璨的都市,但2016年的堅尼系數(反映社會貧富差距情況的指數)達0.539,根據聯合國的指引,這個指數已屬高等級。梁牧師指機構會與各區教會合作,服侍有需要的家庭。而機構不只是透過從上而下、慈惠的方式幫助他們,而是希望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尊嚴,讓他們自力更生。他提到很希望教會能做到持續地與人同行,關心人的生命。他分享到一個感人的例子,一位受助人是持雙程證來港的單親媽媽,她患上肝癌,需要10多萬元的手術費,幾間教會的弟兄姊妹一同籌集這筆費用,可是接受治療後,她的病再度復發。這位媽媽沒有埋怨,更對九歲的女兒說,自己有天會離開她,但天父會守護她,而教會的弟兄姊妹也會繼續關心她,結果這位姊妹離世,她的女兒進了兒童院,教會的弟兄姊妹每星期也會到那裡接她,帶她參加教會的活動。

應用倫理課程

除了上述以「實幹社關」為導向的課程,踏入下半年,明光社將會舉辦另一個以「應用倫理」為導向的課程。很多時,我們以為「倫理」都是些與日常生活脫節,只是學者在象牙塔、牛角尖中鑽研的東西,但事實上,不論是生(生命之謎與智慧設計)、死(安樂死與自殺問題)、愛(互聯網、社交媒體與人工智能中的愛)、性(性別認同與變性人)、權(公民抗命與順服掌權)與慾(投資、投機與利慾)等等課題,都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應用倫理」課程會在這六個面向中,邀請不同的專家與學者,與學員一同討論,如何在生、死、愛、性、權、慾中找到準繩,在暴風中展現笑顏。課程將於10月開始,報名詳情,請留意研究中心公佈。

與時並進 網絡宣教

楊潔華 | 明光社督導主任
16/11/2016

獲同行基金資助,明光社於9月舉辦一連六堂「2016網絡世代的牧養及裝備」新媒體事工課程已圓滿結束,平均每堂有30名參加者。課程導師歐建樑先生(春麗)以活潑、互動的教學指導參加者,課室總是充滿笑聲和討論聲。內容除了學習動畫及短片製作、運用相應工具進行網絡媒體宣教等技巧,當中更有聖經教導的反思,藉此裝備年青信徒領袖及牧者。參加者又會分組製作動畫及短片以回應社會議題、生活上的信仰掙扎及見證,並於所提供的平台分享。

在課程開首,春麗以「試試在Google 打耶穌一詞,你猜會得出甚麼結果?」這問題開始。原來除了維基百科及百度,排在最前的搜尋結果竟是耶和華見證人官方網站及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香港網站。試想年青人如想認識耶穌,卻只能搜尋到以上資料,傳統教會需要反思網絡宣教的重要性及應否投放更多資源於網絡事工。

在新媒體的世界內,因免費及點對點的特性,加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化,令網媒變成主流。大部份人每天起床第一件要做的事,往往是查看社交媒體的資訊及訊息,春麗提醒大家要習慣用新媒體生活,在新媒體進行牧養時要真誠,令上線及下線的生活一致,這樣才可以生命吸引人。短片製作是本課程其中一個重點,可透過「拍片」,包括:微電影、紀錄片、動新聞、MV、見證及宣傳片等,吸引教會年輕人更熱衷於認識上帝的道。

課程完結,參加者除了掌握基本的動畫及短片製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打開了網絡宣教的想法,並嘗試以新媒體的觸覺建構故事,透過鏡頭及社交網絡傳開去。在課程後段,參加者都願意分享其作品,透過參與者互動討論而獲益良多,不少參加者更指嘗試跳出習慣的思考框架,發揮創意,希望能令欣賞者有所共鳴。

課堂所提出的問題值得大家反思,網絡世界的發展一日千里,福音戰場的爭奪從未停止。只是我們要記得,媒體是工具,上帝才是核心,便不會本末倒置。傳福音的途徑可以有千萬種,與時並進是必須的。

放下雨傘 任暴雨下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7/01/2016
2014年的雨傘運動雖然因為清場而暫時停下,但所有人突然驚覺社會已經改變。在這些改變中,有人選擇向前走,有人停留在迷茫之中,有人卻執意要將時間回復到2014年9月28日之前。

雨傘落下 各覓去路

不少青年人選擇向前走,他們相信以行動,甚至參與政治,改變政策制定。在區議會選舉中出現不少「傘兵」,起初不被看好,最後卻在部分選區勝出,更有一些打敗在當區紮根的雙料議員。學民思潮的黃之鋒更申請司法覆核,要將參選立法會的合法年齡降低至十八歲。他們相信政治需要抗爭,抗爭帶來改變。

又有一群人,在激情過後出現「後遺症」,自此身份非常模糊。在正確和錯誤之間,在成功和失敗之間,不斷問意義、問價值。在雨傘運動一周年前後,有人坦言有些話不敢說;有些話說不得;又有些話很想說,但不知怎說。然後,他們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困局中,又甚至不太懂得活了。這一年,這一群人在討論要移民台灣;那一群人選擇埋首工作,放棄對話;另有一群人選擇懷舊,說要回到回歸前那段最動人時光。

同時,有些堅持雨傘運動是錯的人,將社會所有問題歸咎於雨傘運動:零售業低迷、樓巿下降,甚至海洋公園入場人數都與雨傘運動連上關係。有報章甚至將所有與雨傘運動影響有關的新聞,冠以「又關佔中事」的小題,引人注意。這些人口口聲聲說聆聽青年人的聲音,但實際上卻「恐青」得很。有分析認為這群「大人」既害怕改朝換代,影響所有既得利益的資源分配;又礙於自己是「大人」,在態度上看起來要有量度,避免陷入「大蝦細」的局面,一切變得如此糾結。

覺醒後 不應再走回頭路

在糾結的當下,我們也不知道該怎樣走。但既然活在大覺醒的時代,自應醒覺到自己不能再像以往般過活。是時候放下雨傘,任暴雨下。

「在我虛空的日子裡,我見過這兩件事:有義人行義反而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

不要過分公義,也不要太過有智慧,何必自取滅亡呢?

不要過分作惡,也不要作愚昧人,何必時候未到就死?

持守這個是好的,那個也不要放鬆,因為敬畏 神的人,都必避免這兩個極端。」

(傳七15-18,《新譯本》)

 

買樓、生涯原是夢?

── 生命倫理錦囊 第22期

29/06/2015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現代人生活,往往離不開「衣食住行」的基本消費。然而香港「住」的問題卻是出奇地嚴重:樓價高不可攀之餘,現在連租樓也成為難題,而買樓置業彷彿又成為了人生是否成功的指標,幾乎令人人都在追逐這個「買樓夢」。[1]

據第十一次《全球樓價負擔能力調查》指出,香港的樓價入息比率為17.0,即香港市民「不吃不喝,一分錢都不消費」,將全部薪金儲起,十七年後才有望置業。[2] 而香港居住在自置物業的住戶佔總住戶52%,[3] 遠低於新加坡的90.3%,[4] 和台北市的81.91%。[5]

或許我們會問:為何「買樓」對­­於香港人這麼重要?當城中的財經名流說:「去少啲日本,萬五元月薪儲三千可上車」,[6] 或是說:「年輕人,不要讓500呎綁住你的青春」,[7] 這其實是對香港置業問題片面的理解。在香港,置業除了是一個居住的選擇之外,其「價值」的問題往往是更大的考慮:香港現時既沒有「租住權」的保障,[8] 也沒有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若不是住在公營或資助房屋的話,置業變相成為了主流社會作為自己生活保障的主要選擇,而這也直接影響了大部份人的生涯規劃。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2015年2-3月進行一項名為「香港人置業行為與態度研究」,了解香港人置業的行為及取態。調查發現,六成無殼青年表示放棄買樓;約四成青年坦然為上樓感徬徨無助;三成四受住屋問題困擾的青少年考慮移民;一成半20-39歲青年的婚姻和生育計劃被干擾。當中主要數據如下:

  • 約一成半受訪青年分別因為住屋問題,影響婚姻(15.6%)及生育計劃(14.8%)。
  • 40.9%的受訪青年因為住屋問題而調低生活質素(例如節衣縮食、減少旅行、消閑享樂等),24.3%的受訪青年工作計劃(例如要轉工、做兼職等)受到影響;
  • 34.1%的20-39歲受訪青年因為住屋問題而希望移民,對於生涯規劃會受到住屋影響的青年來說,意欲更甚;
  • 35.0%的20-29歲與44.8%的30-39歲的受訪青年同意「買唔到樓很徬徨無助」;60.7%的20-29歲與58.0%的30-39歲受訪青年認同「已經完全放棄買樓」。[9]

多年前有一本名叫《蝸居》的小說,故事一開始便描述一對夫婦為了買房子而經歷不少血淚辛酸,為了儲蓄更多的錢,他們捨不得租大一點的房子,也選擇與人共用洗手間,把孩子寄養到女主角的娘家中。

以往在香港社會中有著「向上流」的價值觀:只要努力讀書,努力工作,便能安居,亦會有出頭天。可是近年的樓市發展,彷彿成為了港人不能承受的重。而這並不只是經濟考量,而是影響到家庭生活質素、雙職家庭、跨代相處及工時問題等問題。

究竟「安居」應否是我們的一項基本「權利」?當年我們的政府盡了最大的努力,取締了木屋區,消除了籠屋問題,也將臨屋區居民安置上樓,那時我們都以為房屋問題已被解決了;但怎知在這幾年,香港人不僅買不起樓,而且也租不下,工廈劏房和板間房又林立。置業安居,彷彿又變回了一個天空妄想……

女主角回娘家探望孩子,都只買火車的站位票,寧願站立12小時,好把坐位的車票錢省下來。作者六六提到家中的女主角租了房子五年後,發現「攢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漲價的速度,而且距離愈來愈遠。再等下去,也許到入土的那一天」才能買樓。她一想到自己會「住在這10平方米的房子裡。如果這幢古老的石庫門房子不拆的話,她會一直租下去,一直節衣縮食,一直湊不夠房錢」,她便悲觀地問:「要在這個城市裡有一個家,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我究竟在奮鬥甚麼?」

在樓價高得可怕的香港,這對夫婦為房屋而奮鬥的故事引發不少小市民的共鳴,而「我究竟在奮鬥甚麼?」更加是不少人的心底話。為了買樓;有人多年不敢去旅行;有人需要節衣縮食;有人不敢轉工;有人不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儲錢買樓確實會影響我們的生涯規劃,當人發現儲蓄下來的錢永遠追趕不上樓價升幅時,只會讓人意志消沉。有賺錢能力的人尚且因為儲錢買樓而感到沮喪,更何況那些月入不高的年青人。

當買樓夢變得遙遙無期,甚至連租金都變得非常高昂的時候,部份香港的年輕人,包括大學生,只好選擇「向下流」,寧願為了輪候公屋而「積極地」找尋一份低薪工作。[10] 這樣做一方面不必成為「樓奴」之餘,另一方面生活質素也可能比住私樓來得高。[11] 隨著年青人「向下流」,年青人輪候公屋的數目也一年高於一年。當房委會建議調高公屋申請人入息及資產限額上限時,有九十後表示即時想申請。[12]

有人批評這些年青人不思進取,但事實上,基於「學歷通脹」,高學歷及高技能需求的職位又「供不應求」,[13] 這班人實在需要向上流的動力,而不是指責,社會人士宜多作鼓勵,讓他們相信奮鬥是有希望的。年青信徒可能會好一點,因為信仰的緣故,我們學習依靠上主多於依靠環境。然而,雖然我們受教而相信「天空的飛鳥不耕不收,天父尚且養活他們,百合花不勞苦不紡織,天父尚且給它們尊榮」(太六25-34),但真的到了信心需考驗的時候,要相信神的供應,或許不是容易的一課。畢竟,我們不是簡單的百合花或天空的飛鳥,有時難免為生活的各種挑戰而憂心,未必時時刻刻都能像哈拿一樣,原本心裡愁煩,但向神哭訴過後,便能馬上釋然,重新得力(撒上一10-18)。

不少為房屋而煩惱的人無法有生涯規劃,甚至連基本的衣食住行都因高昂的租金而被打斷。大多數人不想花太長時間於上班路程的交通,但基於「睇餸食飯」,只可選擇偏遠的地區,即使有一點儲蓄,也不敢亂花費,因為要留待不日搬屋時使用。或許,對於信心不足的人,若要不看眼前的現實,不被一個單位所綁縛而完全相信天父的供應,那需要不斷經歷神的真實及看顧,才能重奪人生的計劃權。亞伯拉罕的人生,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點安慰。

亞伯拉罕是為人熟悉的信心之父,他聽取神的呼召離開本地、本族、本家(創十二1-5),甚至有人說他獻以撒為祭(創二十二1-12)是信心巔峰的表現。這都是對的,但我們不要忘記,他也有對神懷疑的時候。雖然他相信神賜自己孩子,甚至多如星宿(創十五4-6),但當神應許他與妻子撒拉有一個親生兒子時,他仍禁不住笑了,因為他不相信兩個老人家還有生育的能力(創十七15-18)。然而,他不敢直接地向神表達他的不信,只是通過求神保守以實瑪利(創十七18),間接地表達出他對神的懷疑。[14]

亞伯拉罕絕大部分時間都相信神的說話,跟從祂的吩咐行事;只是,當神的應許與眼前的實際條件相距甚遠時,他亦難以「發揮」其信心。相信老人不能生育是正常不過的事情,除了亞伯拉罕及撒拉,施洗約翰的父親撒迦利亞也是如此。為此,他甚至受到天使迦百列的懲罰,在施洗約翰出生以前,不能說話(路一18-20)。不過,神沒有懲罰信心不足的亞伯拉罕,祂只是向他重申,他與撒拉會有一個親生的兒子(創十七19)。最後,神的應許兌現了,撒拉為亞伯拉罕生了一個兒子(創二十一1-2)。一百歲的男性有生育能力已是神蹟,更不要說一個停了經的女性(創十八11-12),從人的理性思維及現實看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但在神眼中,卻沒有難成的事(創十八14)。神沒有因著亞伯拉罕的質疑而讓以撤「胎死腹中」,祂反而差派天使,在亞伯拉罕面前向撒拉肯定得兒子的應許(創十八10),或許是這種真實的經歷,加強了亞伯拉罕對神的信心,讓他完全順從神,願意把以撒獻上。

很多人都說因著香港的高樓價,生活變得困難,前景似是沒有出路,但參照耶穌的教導,這些都應該是教外人的憂慮(太六31-32)。若然神能使老人生子,只要祂願意,絕對沒有難成的事。耶穌教導我們一個秘訣,邀請我們進入一次「反現實」的行動,便是即使我們被「住屋」規劃了人生,但只要我們願意把神放在我們人生規劃的首位,一切都有突破的可能。雖然,這並不表示每位信徒祈求一層樓便可以得著,也並不表示每位信徒都能脫離被迫遷的痛苦,又或者如亞伯拉罕一樣成為大國,但耶穌清楚指出,那些願意事奉主而不是事奉金錢的(太六24),和那些先熱切地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的,便是那些在人生的排序當中以活出神的心意為優先的人,天父必眷顧這些人地上的需要(太六33)。

或許,面對耶­­穌如此的教導,我們也如昔日的亞伯拉罕及撒拉一樣不自禁「笑」了,但願神幫助我們經歷天父的應許後,之後如撒拉一樣,可以真心地笑,向人講述神的真實(創二十一6-7)。­

 


[1]研究中心今年委托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進行一項名為「香港人置業行為與態度」研究,於今年2月至3月以電話訪問1,022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相關報道見於:〈買樓夢遙不可及 六成一香港青年放棄置業〉《BBC新聞網》,2015年6月3日。網址: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6/150603_hk_property

[2] Cox & Pavletich (2014) 11th Annual 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 2015 Ratings for Metropolitan Markets
URL: http://www.demographia.com/dhi.pdf

[3]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14)社會領域指標—房屋。網址:http://www.socialindicators.org.hk/chi/indicators/housing

[4]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2015) Statistics Browse by Theme.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http://www.singstat.gov.sg/statistics/browse-by-theme

[5] 臺北市政府(2013)臺北市統計摘要:房屋住宅。網址: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summary/21.pdf

[6] 立場新聞(2015)《【富二代教買樓】劉鳴煒 : 去少啲日本,萬五元月薪儲三千可上車》2015年5月20日。網址:https://thestandnews.com/society/%E5%AF%8C%E4%BA%8C%E4%BB%A3%E6%95%99%E8%B2%B7%E6%A8%93-%E5%8A%89%E9%B3%B4%E7%85%92-%E5%8E%BB%E5%B0%91%E5%95%B2%E6%97%A5%E6%9C%AC-%E8%90%AC%E4%BA%94%E5%85%83%E6%9C%88%E8%96%AA%E5%84%B2%E4%B8%89%E5%8D%83%E5%8F%AF%E4%B8%8A%E8%BB%8A/

[7]〈am人物:專訪曹仁超:年輕人,不要讓500呎綁住你的青春〉《Am730》2015年05月19日。網址: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65190

[8] 在香港,原來對住宅租賃的租住權管制,於立法會在修訂《2004 年業主與租客(綜合)(修訂) 條例》中時被刪除。現在租務市場大多為業主主導,能否租住單位,租戶往往處於被動位置。

[9] 詳見是次研討會的資料。網址:http://www.truth-light.org.hk/statement/title/n5406

[10] 〈抽到公屋港男囂張 未婚妻要分手 社工:住房問題 扭曲社會價值〉,《晴報》。2015年5月18日。https://hk.news.yahoo.com/%E6%8A%BD%E5%88%B0%E5%85%AC%E5%B1%8B%E6%B8%AF%E7%94%B7%E5%9B%82%E5%BC%B5-%E6%9C%AA%E5%A9%9A%E5%A6%BB%E8%A6%81%E5%88%86%E6%89%8B-224627128.html;沈帥青,〈低薪詛咒解不開 難擋下流志向〉。《經濟日報》。2013年01月23日。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173c95f-4097-4236-972e-ce881133b25c-136289

[11] 葉兆輝,〈租私樓窮過公屋戶 政府莫坐視〉。《經濟日報》。2015年02月04日。http://www.hket.com/eti/article/f1fb3a6c-298e-436e-acc3-0b223004daef-506780

[12] 〈公屋入息上調5.8% 90後搶申請,候冊數字再推高 學者憂引起恐慌〉。《經濟日報》。2015年02月04日。http://www.hket.com/eti/article/752399cb-0dbc-4099-a643-11461be91a0b-597766

[13] 〈高成低就:大學生貶值 就業焗「下流」〉。《文匯報》。2013年11月25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1/25/ED1311250016.htm

[14] Gordon Wenham, Genesis 16-50,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ume 2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1994), 25-26.

 

香港人住得起嗎?

吳庭亮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1/03/2013

樓價愈升愈高,香港人住得起嗎?過去十年,以新界細單位(建築面積40平方米或以下)為例,平均每平方米[1]由24,000元升至58,000元(見圖一),上升了137%。單單是2012年1至11月,樓價從58,000元升至77,000元,上升了33%。相對而言,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從2002年的17,000元升至2011年的20,000元(見圖一),只升了18%。可見收入遠遠追不上樓價,甚至中產也出現「下流化」的現象,[2] 香港又如何能成為安居樂業的地方呢?
 
圖一 2002-2011年新界40平方米或以下住宅單位的售價和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

明光社

資料來源:差餉物業估價署;政府統計處
 

在港置業困難重重
對年輕夫婦來說,要組織一個新的家庭,置業安居,談何容易!舉例來說,在新界購買一個400呎的單位,以2012年11月的平均價計算,需280多萬元,首期需要85萬元。假設他們能還清讀書時的欠債,又儲足三成首期,以還款期為20年,2.5%按揭率計算,他們每月要支付10,500元,是香港一半家庭月入的53%或以上。若以九成按揭,分30年還款,每月也要支付1萬元。難怪即使是大學生,也要在入大學時便開始輪候公屋,畢業後找到高薪工作也要計清計楚,免得失去申請公屋的資格。目前,公屋輪候冊上有近200,000餘宗申請,要申請公屋也殊不容易。
 
而對於那些每月收入2萬的家庭,除非他們有兩個或以上的小孩,否則他們便沒有資格申請公屋。但養育孩子的代價不菲,年輕一代傾向不生育或只生一個的情況愈來愈普遍。若因種種原因不能和父母同住,他們唯有租住房屋。不過,以新界的細單位為例,過去十年的租金也隨著樓價節節上升,平均每平方米從2002105元升至201211月的207元,上升97%(見圖二),若要租住一個400呎的單位,租金要7,700元,佔家庭收入的38%或以上,要養育孩子更是困難。若為了工作或其他原因要住在市區,劏房更是很多家庭無可奈何的選擇。
 
圖二 2002年至2012年11月新界40平方米或以下住宅單位每平方米平均租金

明光社

資料來源:差餉物業估價署
 
美國Demographia 2012年第三季的調查指香港房屋的價格是全球300多個城市中最貴的,比新加坡貴一倍。調查以家庭收入中位數及樓價中位數計算,購買一幢住宅需時13.5年,而新加坡只需5.9年。[3] 這反映香港樓價已到達極不健康的程度。
 
對於部分已置業的中產家庭,他們為一層樓也付上很大的代價。對很多家庭來說,一家必須總動員努力工作,才有能力供樓。財務上的壓力,特別在過去十年經歷金融風暴和海嘯,再加上長期以來的工作壓力、長工時等情況,對身體健康和家庭生活都有負面的影響,也構成家庭關係的張力。這些代價都不容易計算或彌補。
 
樓價高企有原因
為甚麼樓價這麼高?有人可能認為主因是香港地方小;不過,下列現象是香港獨有的,雖然筆者沒有深入研究,但相信也是推高樓價的人為因素。首先,賣地是政府的主要收入,2011/12年度賣地收入共846億元,佔政府總收入的19%。高地價是推高樓價的主因之一。另一現象,根據2012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淨資產超過100億美元的首富共有92人/家族,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竟佔了5席,無獨有偶,他們全是與房地產有關的。他們的巨富與土地發展肯定有極密切的關係。所以,很多有樓的中產人士自謔一生勞碌都只是為地產商打工而矣。
 
既然土地在香港如此珍貴,為何發展這極有限的土地資源時,只是政府庫房和少數地產商得益,但普羅大眾和年輕一代連找一個蝸居之所也困難重重?2013年1月的施政報告以房屋作為賣點,卻不能解決燃眉之急,樓價似乎有繼續上升的跡象,究竟新政府是否真誠的希望解決香港的住屋問題呢?這讓筆者想起彌迦描述當時的社會現象:「他們看上田地就佔據,貪圖房屋便奪取;他們欺壓戶主和他的家庭,霸佔人和他的產業。」(彌迦書2:2)雖然香港是法治社會,富人不能非法霸佔他人的田地,但卻可以借發展香港稀有的土地資源而謀取巨利以自肥,更以低廉的價錢租用大面積的土地打高爾夫球、木球,卻無視很多人要蝸居在劏房之中。香港貧富懸殊情況已十分嚴重,若樓價租金持續上升,住屋問題再不能解決,社會上的矛盾和怨氣將會更深,對香港絕對是百害而無一利。
 
 
 

 

 
[1] 1平方米等於10.76平方呎
[2]鄧咏駿,〈香港中產下流化?〉,《星島日報》,2010-06-07,A18。
[3] 9th Annual 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 2013 Ratings for Metropolitan Markets - Australia, Canada, China (Hong Kong), Ireland, New Zealand, United Kingdom, United States (http://www.demographia.com/dhi.pdf)

 

誰煽動了誰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2/09/2010
專欄:每週評論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突破機構早前發表調查報告。聲稱全港公信力第一的報章,大字標題報道:「調查:四成人接受激進示威」,內文則與近來八十後投身社運前後呼應,企圖製造四成人接受「八十後」青年「激進」示威的假象。筆者與友人拿著調查報告再了解一下。

報告中,示威被形容為「較激進」,其他選擇可真很靜態,如:簽名運動、舉行記者會、報章和網上撰寫文章等。對於青年參與上述社會行動,四成六人單持正面態度,比單持負面態度少十個百分點。但由於正面態度有六項選項,而負面態度只有四項,以概率而言,單靠這樣比較正面和負面態度並不公平。因此,最多只能猜說社會對青年參與上述社會行動的印象好壞參半。

反而筆者嘗試從另一角度看社會的大概印象。愈兩成受訪者指出擔心年青容易被煽動,一成半認為青年對社會議題看法不成熟,只有七個百分點覺得青年能夠獨立思考,二點八個百分點認為青年懂顧全整體利益。由此可見,社會對「八十後」青年的印象是未能夠獨立思考、易被煽動、看不成熟、也未能顧全整體行益。

印象還印象,筆者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大家有留意網上比較獨立的媒體,其中個人發表的文章不乏有條理的內容和意念,層層推論,比較外國經驗。與此同時,「八十後」青年高鐵在立法會的靜座、絕食和苦行,只要在現場或真誠溝通一下,也許能深明白到,他們的訴求是清晰和理性地表達的。與那個報告比較,認識這群「八十後」青年會知道,縱然他們有些行動是激進,但卻不能說得上是別人的扯線公仔,也非渲洩「第四代」怨氣,而是為「雞蛋」發聲。

以香港高鐵事件為例,部分傳媒在整個星期的反高鐵行動中,避過了靜座、跳舞唱歌、苦行、示威中,刻意地抽取了最後一晚數小時的零星推鐵馬、擲空水樽的彷彿「激進」行動,為衝擊特寫一番!整過社會行動的討論進程被埋沒了,整個星期理性的討論一下子被洗去,剩下只有「衝擊」刻在額上,甚至日後還浮誇地形容香港快要暴動。

傳媒,作為文明社會的第四權,動輒為青年製造「激進」的假象確實令人傷感。傷感是以言論和新聞自由為傲的香港傳媒淪落為搏出位的「明星」;更悲哀的是,本來關心社會公義的「八十後」青年,卻無奈地被部分傳媒標籤為「激進」,給人遺下未能夠獨立思考、易被煽動、看不成熟、也未能顧全整體行益的偽印象。

香港的功利文化橫行,不少人也擔心新一代唯利是圖,眼見「八十後」青年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動員發聲,積極為別人爭取權益,很藉得你我欣賞鼓勵。傳媒片面報道,原本正面激情的「八十後」青年不知不覺地被設定為「負面激進」,社會人士隔了一層黑幕地研究「八十後」青年,筆者要反問:「誰煽動了誰?」

電視媒體對青少年影響

── 傳媒+青少年=性文化?

整理: 招雋寧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青年事工)
20/09/2010

明光社就青少年對性的觀念與行為的開放程度,向六間不記名中學的中三、中四及中六學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1]成功收回2,211份問卷,其中有效用作分析的問卷1,825份。該六間中學一半有宗教信仰,一半沒有;而六間學校亦按成績分佈於三個不同等級,各等級佔兩間。受訪學生年齡介乎13-21歲,性別大致平均,男女分別有870及946人,9人沒有回答。八成半受訪學生仍然與雙親同住;亦有接近八成半受訪學生認為自己的成績是普通/好/很好。
 
談戀愛與性經驗
 
「老掉牙」的話題──中學生談戀愛,在今次調查中當然不能缺少。表示已穩定拍拖的受訪學生有9.8%,而6.9%則表示有拍拖但未算穩定。當受訪學生被問及性愛經驗時,約八成半表示自己「沒有性愛經驗」。有3%的受訪學生曾經試過「性交」;5.1%的受訪學生曾經試過「愛撫」;6%的受訪學生曾經試過「其他方式的性愛」。1.2%的受訪學生有多於一種上述的性愛經驗。
明光社
明光社
 
有接近一半正在拍拖的受訪學生曾有性愛經驗。而數據顯示成績的好與壞與拍拖或性愛經驗沒有關連。
 
色情
 
在色情資訊泛濫和性教育不足的氛圍下,青少年極容易受影響。整體來說,調查中分別約兩成受訪學生有接觸色情刊物和色情電影的習慣;而有28.3%的受訪學生有從電腦或網頁上觀看裸露的照片或影片的習慣。男受訪學生(下稱男生)比女受訪學生(下稱女生)顯著地多[2],45.3%男生有接觸色情資訊的習慣,而只有19.8%女生如此。
明光社
婚前親密行為
 
而問卷亦加插了數條與伴侶拍拖的處境題。整體有14.5%的受訪學生同意「熱吻或愛撫等親暱行為可在公眾場所進行」,男生同意的比例比女生多出約一成。
明光社
 
40.5%表示同意「男方有強烈性慾而女方又情願,難免發生性交」;27.6%表示同意「若真心喜歡對方,婚前性行為也無妨」。數據反映,即使不贊成婚前性行為,部份受訪學生會因為「性衝動」和「你情我願」而妥協。
 
另外,調查亦發現接觸色情資訊愈頻密,亦會對婚前性行為的觀念愈開放。調查數據顯示,接觸色情資訊與接受婚前性行為的程度有統計學上的關連。[3]事實上,有性愛經驗的受訪學生比沒有性愛經驗的,接觸各種色情資訊的數字多出三至四成不等。
明光社
而有性愛經驗的受訪學生較能接受多伴侶性愛和性虐待。
*    有性愛經驗的受訪學生中,分別有16.4%及11.7%接受「同時多於一個性伴
        侶」和「少許性虐待」;沒有性愛經驗的分別是11.7%及8.2%
*    而男生比女生顯著地多出約一成接受「同時多於一個性伴侶」;男生亦比女
        生多出3%接受「少許性虐待」
 
調查數據所得,有接觸色情資訊習慣的受訪者在整體處境題都較沒有此習慣的顯著對性行為的觀念也較開放。而事實上,較多男生接觸色情資訊,因而男生比女生對性行為的觀念顯著地較開放。
 
性騷擾行為
 
男生明顯地比女生較多觸及性騷擾的說話內容。
*    約四分之一受訪學生「跟異性講色情笑話」
*    超過三成受訪學生「在一個月內曾對異性的身體作出不雅的評論」,男生比女生多出13.4%
*    同時約兩成的受訪學生「以帶色情的花名稱呼異性」,男生比女生多出11.0%
*    約一成半表示曾經試過「對異性作出有意地觸摸或擦過異性同學的身體」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與陌生異性相處
 
調查的其中一部份,涉及受訪學生在社交活動中與陌生異性相處的行為。當問及「在社交活動中壓著或擦過異性的身體」和「在社交活動中坐在異性的膝上或騎在膊上」,分別約有兩成受訪學生表示接受。接近七成受訪學生表示不同意「在遊戲中可彼此接吻和愛撫」,但有12.2%受訪學生接受。
 
七成受訪學生表示不同意「初次會面也可以擁抱及接吻」,但仍有12.8%表示同意。在上述幾項行為中,男生比女生較傾向同意較開放的行為。
 
電視遊戲節目影響兩性社交活動的觀念
 
在回應沒有接觸過色情資訊的受訪者中,我們抽取了經常觀看及完全沒有觀看「星期日超級遊戲獎門人」兩組受訪學生的數據,並以觀看同一時段播放的「星期六荃家福祿壽」作控制組別(control group),試圖比較出該類電視遊戲節目會否影響受訪學生,誤將與異性的親密動作包裝成為遊戲,影響對社交活動的觀念。
 
數據顯示,經常觀看該類電視遊戲節目在統計學上[4]顯著地比沒有觀看的取得較高分;而控制組別的數據[5]則顯示看與不看也沒有關係。換言之,經常觀看該類電視遊戲節目的受訪學生較接受「在社交活動中坐在異性的膝上或騎在膊上」、「在社交活動中壓著或擦過異性的身體」和「在遊戲中可彼此接吻和愛撫」等。
 
 
要教養孩子走當行的路,在性教育上,也應如此。其實,性教育,每時每刻也可以進行。重點是,究竟是家長教師正努力教導?還是電視雜誌更努力灌輸?抑或是交由解放思潮「解放」他們而已?孩子是一張白紙,既可塗上彩色,也可撕碎剪爛,因此就更需要慎重考量並作出明智決定。今次的調查才只是開始,香港明天的性文化,就要看今天的性教育了。
 


[1]問卷題目由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退休教授陳天祥提供。
[2]卡方測試;χ2=158.538, df=3, p<0.0001
[3]斯皮爾曼等級相關系數; r=0.454, p<0.0001
[4]遊戲節目的平均值比較測試,結果為t=-2.842, df=337.546, p<o.oo5
[5]控制組別的平均值比較測試,結果為t=-0.250, df=272.694, p=o.803

通識一代「搞社關」

採訪及整理:招雋寧 | 明光社 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0/07/2010

一群活躍示威抗爭、以行動表達聲音的青年,滿腔熱血。但凡青年都姓「激進」的嗎?如何理解愛「搞社關」的年青一代?牧者要關心他們所關心,討論他們所討論嗎?是鼓勵還是禁止?如何是好?香港教育學院副教授梁恩榮博士有一番見解……
 
 

搞社關青年的理解:

所謂「激進」行為,梁博士認為是可以理解的。他嘗試以當中一些年青基督徒的角度去陳述:
 

  • 這群青年的表達手法,是長期生活在不公義的制度(特別訴諸於議會內的不公義)下的反應,加上建制權力充斥著透過溫和手段也不能改變的結構性不公義。

 

  • 這批青年的基督徒,當面對主流建制教會時感到相當失望。他引用聖經彌迦先知「行公義、好憐憫」的經文表示教會的社會角色很多,其中十分重要的是「先知」。然而,年青人視一些教會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先知」的角色上失職。不是說教會必須回應社會的大小事情,但至少認為教會應該在具政治爭議的事件上發聲,可惜他們認為教會的聲音非常微弱,甚至沒有。因此他們認為教會縱容,甚或助長明顯不公義的事情。

 

  • 以他所知,這一類的人士不少,過去往往是透過「離開」教會解決落差;然而,今天這些青年不選擇離開,而用可見的(Visible)的行動表達他們對社會或教會的不滿。

 

通識教育都關事?
 

梁博士指出,以前敏感於社會具爭議問題的青年只屬少數,但因通識教育的引入後將會變成「大多數」。教會過往以沉默或不理會應對少數「搞社關」的青年,今天變成「大多數」,還可以不理嗎?
 
09年9月,所有中四學生都強制修讀通識科。在新學制下,其影響力將會逐年加強、加闊。通識科教學目的是要培訓學生批判思考。梁博士指出通識教育的教學法包括了議題教學(Controversial Issue)、體驗式教學(Experimental Learning)及多角度分析(Multi-perspective Analysis)。在教育學術界中已有極多的研究證實,在老師能發揮有效助力、促進討論的前提下,這種教學法能有效培育願意學習批判思考的青年;在香港的通識教育,六個單元之中有三個正正是與社會政治息息相關。[1]這建構出一個必經的平台,令青年多一份「搞社關」的心。
 

兩個小故事……
 

其後,梁博士述說了他在兩個研究中的一些經歷,佐證他的觀察。
 

  • 09’-10’調查:中四通識科所觸及的議題包括:高鐵、菜園村、圍堵立法會、國內維權律師、譚作人。學生的論據未必「有深度、夠理性」,但值得注意是他們義憤填膺的激情表達。

 

  • 05’-06’個案研究:湊巧遇上兩位修讀通識的中六基督徒同學,兩者主要分別是:其中一位的教會對社會政治比較開放,亦有教友閒時討論分享政見;而另一位的教會對社會政治絕口不提。兩者差別是前者的教會生活和學習體驗相符而感到自豪愉快;後者則因教會生活和學習體驗的差別而感到沮喪。

 
愈來愈多關心社會的青年是大勢所趨,教會只能在社關上,與青年共同進退!
 

如何是好?
 
  • 梁博士認為牧養是一種「價值觀的教育」;與「搞社關」的青年溝通有兩個重要的態度:關心社會和胸襟廣闊。關懷民生政治,背後一定涉及價值觀的討論。他引用《不可分割的道德與政治》(Inseparability of Morality and Politics)來說明教會應該參與政治討論。於民主制度中,資源再分配的背後正反映著不同的價值和道德取向,教會有責任在這道德的地盤上,按基督教的原則表達價值取向。教會在社會關懷的工作上是不能忽視的,然而應與社會公義之間取得平衡,爭取基督教價值在公共空間和制度中的彰顯。

 

  • 開放胸襟是本於承認自身的不足之處,更要理解自身只是在有限的知識下,作為真理的理解者、尋索者和建構者,並非擁有真理。因此他認為牧者面對青年,與自己所經歷的不同時,請先開放心靈聆聽和理解後,才能達到尊重、和而不同。按聖經的原則真誠討論,牧者和受眾之間總有能夠彼此學習的地方。

 

「…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六:8下)
 

[1]單元二:今日香港、單元三:現代中國及單元四:全球化。香港教育城,「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台」。
http://ls.edb.hkedcity.net/Includes/GetPage.aspx?url=%2fcmsContent%2f46&template=%2fhome%2fnavtemplate

當娼也是生活體驗?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9/07/2010

一名學運領袖自爆曾經當舞小姐的消息曝光後,有一些輿論認為她很勇敢,甚至認為做舞小姐沒有甚麼大問題。當事人表示她當年是因為與前男友鬧翻,對方罵她賤,所以就賤給他看,想做一些「很爆」的事,於是按報章廣告到尖沙咀的夜總會應徵當舞小姐。她雖然表示不會鼓勵其他人去做,但她表示自己只是做金魚(即賣笑不賣身),做了三個月,好似『暑期工』一樣,當作是一種『社會經驗』。

當事人一時衝動作出的行為,毋須其他人怪責,她自己已經要承擔沉重的後果,但令人憂慮的是有關言論似乎將這個問題的後果看得太輕,甚至認為只是一種人生的體驗。我們對於犯錯的年輕人應有多點的接納和體諒,但亦必須令他們明白有些錯誤是可以「翻轉頭」的,有些則很難「翻轉頭」的,絕對不應該一時衝動去嘗試。

當社會人士對一些極具爭議性的行為掉以輕心,會給予青少年一些錯誤的信息,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一個負責任的態度應該是推己及人,例如假設對方是自己的子女,我們是否真的那麼開放,不會阻止他們做一些對自己影響深遠,甚至留下終身難以磨滅的烙印的行為呢?有誰會不阻止,甚至是鼓勵自己的子女去吸毒、濫交、墮胎、嫖妓、或者做娼妓呢?就算有,我很相信也肯定是少數。

賺得世界盃,賠上年青人

蔡志森 | 明光社 總幹事
24/05/2010

在香港,政府、馬會、傳媒和外圍莊家應是世界盃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而可以轉播賽事的商場、酒吧和茶餐廳;以及啤酒、汽水、薯片和零食的供應商亦應坐享其成。在利益掛帥的香港,賺到盡是很多人(包括大財團和大機構)的心態,就像在香港的富豪榜名列前茅的多是地產商,但有些地產商的銷售手法卻和不良海味店差不多!
 
賭波合法化之前,我們一直表示擔心賭風會蔓延,政府和立法會信誓旦旦表示會監管;馬會表示只開設主要賽事的波盤。現實如何?就是病態賭徒人數不斷上升;體育版和賭波版已混淆不清;波經的頁數已超越馬經;對於世界盃不少人關注其賠率多於其戰術,而有關打擊外圍和呼籲年青人勿在世界盃期間參與賭博的宣傳幾近於零。
 
很多人透過世界盃財源滾滾,但賠上的卻是賭風在年青人之中蔓延。各位家長和教師,大家請勿期望一些既得利益者會良心發現,認真關注世界盃期間的賭風多於他們的收益。最關心大家子弟的恐怕只有你們自己,切勿掉以輕心。
 
 

「九十後」賭徒

採訪及整理:招雋寧 | 明光社 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4/05/2010

筆者的中學時代,賭波尚未合法化,然而班中已有同學購買六合彩,更有數位男同學集資組成「地下莊」,開足球盤,暗地裏給同學小額投注。時至今日,中學生要接觸賭波資訊的途徑更多更廣:足智彩網頁、網上即時賽果、報紙賠率報道……有如潮水。以下為筆者與一位參與賭波的「九十後」青年對話。

「如果當時我未夠秤,可唔可以將本錢退給我?」剛年滿十八的阿凱(化名)嘆謂,曾經萌起要與馬會理論一番的傻念頭。在短短一年多的賭徒生涯中,他曾經贏過,更用派彩的金錢獨自到上海旅遊。畢竟這種風光日子只是過眼雲煙,迄今他總計失去了二萬多元。
 

「搏」
 

自言對足球不太認識的阿凱,既不踢足球,亦沒有追球隊、捧球星。比阿凱僅大一歲的哥哥對歐洲足球有濃厚興趣,對賭波亦愛不釋手。他眼見哥哥時有進帳,自己就心動,「好想搏下」。阿凱當時還未滿十八歲,需要透過哥哥在馬會的網上戶口投注。「初初是贏多輸少的,只是搏的次數愈多,輸的金額愈大。」「搏」,是多麼的動聽,卻又多麼的魅惑。只要肯「搏」肯「努力」就能夠「快速致富」,這種強烈引誘成為阿凱賭波的強烈推動。
 

賭波不睇波
 

阿凱透露他賭波從不觀看足球賽事,只會在非馬會網站瀏覽即時賽果(要比馬會更快得到最新資訊),然後把握機會於網上下注。當他向筆者仔細陳述賭波的方法和過程時云云道出:「心頭常常定下目標,如果能贏了這回合就會收手了。」但贏得三、四倍派彩後卻又欲罷不能,連本帶利的拼搏更多,最後往往把所有金錢斷送賭海。
 
起初阿凱會用儲起的零用錢賭波,但後來甚至私自拿家中的現金作賭注。他更說曾有一次私自取了三千多元。一夜間他贏了九千多元,然而他的哥哥卻在另一場賽事上把所得的金錢一拼輸掉,這也使阿凱和家人的關係更破裂。會考後,他加入暑期工大軍,當一名售貨員,他每次都把剛到手的三千元薪金用作賭本,要在賭場上與馬會一較高下。「三千蚊遲早都會用完,不如以小搏大,滾大佢,可以支持更長遠的生活……」這是阿凱每一次鼓勵自己下注的最有力理據。
只是,最後也輸掉了。當生活費全數撥入馬會戶口時,阿凱只能靠朋友的金錢接濟。「六合彩?五蚊搏廿蚊,好過冇。」在最窮困的時候,每當阿凱有賭博的機會時仍會搏一搏,希望搏多一、兩餐飯錢。那時的他仍然未因此放棄到遊戲機中心的習慣。「有一次我和朋友到機舖打Gundam DX,把那月剩餘的生活費也幾乎花掉時,回家只能購買小童車票。那朋友卻給職員截查,還要罰款。」對於靠身邊人接濟、朋友卻見風駛舵的糜爛生活,阿凱形容「真的好冇面子」。
 

賭 • 不享受
 

問及阿凱賭波時的感受,他坦言,贏錢雖然高興,不過大多數都輸錢。加上整個過程都是提心吊膽,一點也不享受。「每次下注時都希望比賽早點完結,望著螢幕苦等」、「這種無止境的賭仔生涯,真想快點贏夠就完結……」他搖頭嘆息。有什麼原因令阿凱在不情願下,仍然要賭波呢?很多時筆者也不自覺地下了「他定是上癮」或「他定是貪心」等結論。阿凱卻為筆者打開另一個世界──展示了一個「九十後」青年的想法。
 

「我賭,是有人生目標的……」
 

阿凱揭開了對人生的看法,讓別人也能窺探這些青年賭徒的內心。「我賭,是很有人生目標的,可能有些人賭博是希望多一個錢,活得一日得一日。但我希望能滿足一些人生目標。」他如數家珍地陳列出一幅幅圖畫:夢想是出國留學、首要是學鋼琴、學日文、其次是買一部「單反」(時下流行的單鏡反光相機之簡稱)記錄生活、還要做一份喜愛的工作……阿凱接著提及自己的家庭環境雖屬於較富裕的中產,但家人對於他的興趣和想法不了解也不過問。在中學階段,他亦埋怨家人所給的零錢太少,甚至連衣服也只能穿親友送來不合身的舊衣服。因為失卻了家人的關心和援助,更推動阿凱確信賭波能成為達到目標的捷徑。
 

金錢來自血與汗
 

阿凱講述自己賭博的故事時,多次提及私自取用家人的現金作賭注,大概是三千多元。今天他坦言對於年紀輕輕的他來說,這個金額真的不少。現時為侍應生的阿凱未繼續浮沉賭海。被問及未有再賭的原因,他直言為了儲錢。「以往家人給予二百元零用錢,便以為錢是隨手可得;現今勞苦工作十小時,也只得二百八十元。」現在靠自己維生才發覺金錢來自血與汗。這些勞碌得來的成果,阿凱絕不願意再向莊家拱手相讓。

雖然阿凱好像發現了賭博未能成為賺錢的途徑,但同時亦帶著一點怨憤表示,假若他日有穩定、高薪和有發展前途的職業,說不定會用一筆金錢作賭注,希望能從馬會中取回「屬於自己」的兩萬多元。
 
對於這個「九十後」賭徒,「搏」是多麼的植根,遺下多麼的怨恨!

十八禁的年輕人雜誌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4/05/2010
大家還記得每六秒六毫的色情交友電話廣告嗎?這類廣告在十多年前每天深夜都會在電視上播放。雖然現在這類廣告已經在電視消失,但卻轉在八卦雜誌中刊登,其中包括一本自稱為「全天候年輕人雜誌」──《yes!!》。
 
1990年11月20日,《yes!!》創刊,一本轟動學界的雜誌就此誕生。《yes!!》有別於當時以青少年為對象的雜誌,如《姊妹》、《青春》和《突破少年》等,它的內容主要圍繞名人偶像的新聞、時尚潮流的介紹和徵求少女模特兒。雜誌創刊後大受年輕人歡迎,發行量不斷上升,創刊至今雖然已超過二十年的時間,它仍然是青少年之間最受歡迎的雜誌之一。
 
香港的傳播媒介經常充斥著渲染色情的資訊,我們不難在坊間的報紙雜誌中找到性感圖片、色情小說,甚至嫖妓指南。儘管某些報紙雜誌中的色情資訊比《yes!!》更為過火,但既然它標榜為「全天候年輕人雜誌」,以青少年作為讀者群的話,我們應該對它的內容加倍留意,看看是否如它所說是一本適合青少年的雜誌。翻開雜誌細看,除了人氣偶像歌手的消息、潮流服飾的介紹、心理測驗、星座運程、鬼故等青少年有興趣的內容外,我們竟然能夠找到色情交友電話的廣告。
 
我們發現該雜誌過去幾個月每期都在當眼處刊登許多色情交友電話廣告,雖然廣告內附有「以上內容只適合18歲以上人士」字眼,但卻細小如蟻般縮於一角。這些廣告以漫畫形式刊登突出女性身材的圖片,配以富有挑逗性的露骨文字,向青少年灌輸錯誤的性觀念,荼毒他們的心靈。那麼,這些「只適合18歲以上人士」的廣告是否適合刊登在這本「全天候年輕人雜誌」內呢?
 
這些廣告的標題極為意淫和意識不良,以下是其中的例子:
 
984期P.177 放學換衫去援交-換定性感內衣去Sex Party
偷怕表姐走光-Do完繼續凸點發淫夢
992期P.160 試音室-Lavina K房亂玩3P
裸A精讀班-阿SIR凸起想搞我
994期P.177 勁姣Miss多汁撞奶-教員室撞家長,勁似被愛撫表妹音樂堂學呻吟-越High越高音
自淫式玩到濕-佢波大易浮,搞到教練性興奮

 除不合乎一般社會人士的道德標準外,此等廣告的內容更牽涉不同性罪行(賣淫、偷拍、非禮、孌童、甚至雜交!)的行為。成年人本應教導青年人要好好保護自己,建立正確的價格觀,但yes!!》雜誌為求收取廣告費而罔顧青少年的心智健康,容許色情廣告商在雜誌內向他們推廣這些錯誤的觀念,灌輸兩性可隨便發生性行為,罔顧倫理,實在令人失望!
 
另外,該雜誌容讓色情交友公司刊登電話廣告,而這些色情交友公司藉此招攬少女,聲稱「女同學/0靚妹免費打」。在第973期的第57頁,更出現以下的文字:「女女搵PART TIME,時間地點任你定,靚女係度蒲,又識到人,又有錢攞,傾半個鐘就有30蚊,對話留言講故仔都有錢袋,1分鐘有1蚊!」很明顯這是一段招聘少女參與成人色情電話服務的廣告,其意識極度不良,毒害青少年!
 
雖然,有關廣告可能並沒有違反香港的法例,但若出版商將雜誌的銷售目標定為年輕人,便應製作適合年輕人閱讀的內容,而不是掛羊頭賣狗肉,向年輕人推銷色情,荼毒他們的心靈。
 
鑑於情況確實令人憂心,本社在今年4月8日正式去信《yes!!》所屬的出版社,表達我們對該雜誌刊登成人色情交友電話廣告的不滿,並透過電郵呼籲市民大眾關注。在4月19日本社收到出版社的書面回覆,他們表示已與該廣告客戶達成共識,在4月的996期開始,將停止刊登所有有關廣告;並承諾會拒絕刊登其他同類的廣告。
 
可惜《yes!!》的承諾只維持了一期,在997期開始,雜誌又再刊登成人色情Java Game的廣告。雖然廣告中的圖片比以往的已有所收歛,但我們認為它們仍是不適合十八歲或以下人士的資訊。因《yes!!》的舉動令人失望,本社於5月5日再次去信出版社反映我們的不滿,不過在截稿前該出版社仍未承諾改善。
 
當一些傳媒不斷提供一些品味低俗和淫穢不雅的資訊時,市民除了可以被動地以拒絕收看或購買來表示不滿外,更應肩負起監察傳媒的責任,主動地作出投訴,讓傳媒能直接知道市民的意見和作出修改。然而期望傳媒從此自律是十分困難的,要減低不良傳媒對青少年的影響,需要鍥而不捨的精神,為了下一代,大家絕不應該輕言放棄。
 
閱讀能拓寬我們的視野,增加我們的知識,所以我們常鼓勵青少年培養閱讀的習慣。學生在應付繁忙的學業時,偶爾閱讀一些休閒娛樂的雜誌來減壓也無可厚非。但各位家長,你們知道子女閱讀的雜誌內容是什麼嗎?不要被它的封面欺騙,翻開內頁看看當中的內容,自行判斷它是否適合你們的子女閱讀吧。

馬會全力催谷賭波誰人最受害?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7/02/2010
馬會將會在網上直播全球各地更多冷門的足球賽事,並提供即場投注服務,目的很明顯,就是讓更多球迷可以隨時隨地參與賭波,提高大家的投注意欲。在爭取賭波合法化的時候,馬會聲稱只會接受一些重要賽事的投注,但是真正的發展就是連一些大家完全不熟悉的南美以及歐洲賽事都包括在內,目的就是「唔好畀佢停」,務求令賭波的人每日都有更多賽事可以投注,現時一日開二三十場球賽的波盤亦只是「閒事」。

賭風蔓延至年輕人
 
馬會今次的動作,更加是配合進一步推動「走地波」和世界盃的投注,所謂「走地波」就是球賽進行中繼續接受投注,這種投注的危險性就是正在觀看賽事的賭仔,一旦發現自己之前的投注可能會泡湯,就有很大的衝動會「加碼」,甚至作出遠超自己預算的投注,希望追回之前的損失,結果泥足深陷。
 
製造更多病態賭徒
 
另一方面,今年夏季的世界盃,投注額一定會大幅上升,馬會今次初步選出千多名客戶參加網上賭波的推廣活動,肯定只是小試牛刀,很明顯是為了在世界盃期間吸引更多人使用網上賭波鋪路。 

 

最令人憂慮的是,馬會以「免費網上睇波」為餌,吸引本來沒有投注戶口但只是喜歡觀看足球賽事的一眾球迷開立戶口,成為馬會的新客源,而使用互聯網睇波以及投注的又以年輕人為主,因此,這種不停和衝動的賭博方式,只會製造更多年輕人成為病態賭徒,社會將為此付上沉重的代價。馬會很明顯是將賭博當作一盤生意,千方百計去方便和吸引更多人參與。博獎會和民政事務局既然聲稱不想今年世界盃的時候賭風在年輕人當中蔓延,對於馬會這些過分進取和以年輕人為主要對象的手法,絕對不能坐視不理。

 

曾經刊載於:

星島日報 27/02/2010

「八十後」=「憤青」?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03/02/2010
專欄:每週評論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從「五區總辭」到「反高鐵」,在近期的社會行動中,新一代示威者往往成為了事件的主角,有人覺得是社會上年青一代的醒覺,也有人認為他們是「搞事分子」,只有激憤,缺乏理性。這一班年輕的「八十後」,一方面被看成是社會的未來中堅,一方面又被認為是一事無成的「憤青」,究竟這是甚麼樣的社會現象?

「八十後」其實源於中國大陸,意指在「改革開放」與「一孩政策」下的八十年代後出生的一代中國大陸城市公民。由於政經環境的影響,八十後成為了「城市」、「富有」和「獨生子女」的代名詞。從廣義來看,「八十後」更包含著一種文化現象,其實質意義遠遠超過八十後文學等簡單字面含義。

這與香港俗稱的「Y世代」有著相類似的定義,但其實這只是由大陸網上的字詞「借用」而已,而當中又與網上發起批評和行動的「搞手」相提並論,一時間,「八十後」彷彿成為「憤青」的同義詞,被人認為有破壞無建設,只懂不滿的小不點。

其實在評價他們的行動之先,我們應先好好去了解他們面對的問題,如他們身為「第四代香港人」,面對的是本港被邊緣化,失去優勢,工作和發展機會越來越被局限,新生代變成是困局中的受害者。

在另一邊廂,又有很多的「八十後」是被寵壞的一群,生於較健康的家庭,無供養父母負擔之餘,自己卻也變得無承擔,自甘「社會下流」,變成無上進心、無病呻吟、無自律性,整天沉溺打機上門的隱閉青年,甚至「憤青」也比比皆是,籠統的將他們說成「八十後」就是「憤青」、無遠見、和無理取鬧的一群,對他們是不公平的。

我們應好好了解「八十後」這個群體所面對的「既富有,卻無機會」的兩極化問題,從而才能化解他們的怨氣和不滿。

坊間已有很多論述「八十後」和「第四代人」的文章,在此不再重述。筆者想說明的是,不論你認同「八十後」與否,他們已慢慢佔據了社會邊緣文化的「主流」,最起碼已攻佔了傳媒的頭條,對社會帶來影響。我們要反思的是,當我們要擁抱下一代,欣賞他們站出來表達的時候,一些「八十後」的「激進」甚至「公民抗命」的表達手法,往往只會將大家的注意力拉走,原有的訴求卻往往會被忽略。

尤有甚之,靠「網上動員」,人人「聲大靠惡」,甚至用「以暴易暴」的方法衝擊,更將原來倡議人人參與的「公民社會」和「公共空間」,變成了「有你講,無人講」的一言堂,有一些參與者甚至只在網上熱鬧一下,未對相關問題有深切的認識就一湧上街,這對我們討論和解決問題都沒有好處,也嚇怕了想以和平方法討論問題的大眾,失卻了當初推動大家參與社會運動的意義。

曾經刊載於:

時代論壇 03/0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