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高科技:簡單複雜化?
引言
先此聲明,這是一篇隨想式的散文,而不是結構嚴謹的論文。筆者想帶出來的主題是:我喜歡採用科技,但不是科技主義者,我認為在有些情況之下,傳統的做法比起高科技會更加事半功倍。
人工智能也造假
近年,人工智能(AI)的應用引起了各界關注,生成式AI根據大數據生成文本、圖像,音頻等檔案,而這些程式允許人工智能透過學習而自行決策,生成資料。
圖像造假
新科技引發的討論
科技與惡的距離
《科技與惡的距離:AI性愛伴侶、人造肉、人造子宮和自主死亡,它如何改變人性和道德,影響現在和未來的我們》
(Sex Robots & Vegan Meat: Adventures at the Frontier of Birth, Food, Sex & Death)
元宇宙的吸引力
簡單來說,「元宇宙」(Metaverse)是一個在線的三維虛擬環境,有著去中心化的特質,不少人視它為日常社交連結及玩遊戲的空間。這陣子連繫著元宇宙的,還有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及一些藝術項目,它們都極具吸引力,更吸引投資者投入資金,成為發展的項目。不少年青人亦躍躍欲試,希望投入、體驗元宇宙的世界。
元宇宙
2100科技大未來
《2100科技大未來:從現在到2100年,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Physics of the Future: How Science Will Shape Human Destiny and Our Daily Lives by the Year 2100)
電影小組2019 —— 第四回:《求生走佬Family》

不要說像是電影《2012》或是《明日之後》這類因氣候異變而造成的超級災難,就算只是沒有電力,也足以令我們的生活大大被影響!由《五個撲水的少年》、《喇叭書院》導演矢口史靖執導的日本電影《求生走佬Family》,就是要說一個本來每天依賴電力、科技而運作的「日常生活」如何因為停電而被改變。當生活回到最基本的條件下,才知道很多常識我們都欠缺了, 亦可能會爆發很多潛能... 我們的家庭、人際關係又會受到怎樣的衝激,生存、工作的意義又是什麼?四月第二個禮拜二,我們續一起欣賞這輕鬆有趣的電影,又傾下講下吧。
人工智能?人變低(智)能…?
當我們人人都成為「低頭族」,智能手機本身彷彿比其主人更有智慧、更有記性,要找甚麼都有答案,處事也更有條理。事實上,不論你喜歡與否,人工智慧的應用技術已經應用於我們日常生活裡,就像在智能手機中常使用的「超級助理」應用程式 (Apps),如iPhone的Siri 或是Android 設備上的語音助手,都是人工智能的成功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