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爭論焦點——二十三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基本法第二十三條》
二十三條立法背景
請勿「逍遙法外」
就《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表面上與市民大眾的日常生活好像沒有直接關係,其實影響深遠,可惜在今時今日的社會氣氛,要理性討論問題越來越困難,一些國內的官員和左派人士將對立法有意見的人說成是心中有鬼和不配做中國公民!而一些民主派議員和部份傳媒卻說成一旦立法便一定會人人自危,傳媒學者將會自動封咀,彼此都流於煽情多於理性討論,更遑論聆聽對方的意見!
勿讓「東周」成為另一次「陳健康」事件
《東周刊》刊登女星被虐裸照引起公憤,是《蘋果日報》因陳健康事件受輿論強烈譴責之後,傳媒操守問題另一次引起公眾廣泛關注的契機。在陳健康事件之後,四個新聞業團體曾經聯合發表一份專業守則,提醒記者和編輯在採訪和報導時應注意的事項,並建議一些報業老闆將有關守則寫入聘書,但沒有任何有效機制讓公眾可以就違反專業操守的報導作出投訴,並且將有關裁定公之於世。
社工看網吧
互聯網在香港越來越普及,青少年「蒲」網吧、玩互聯網遊戲亦漸受關注。除了好玩外,這些現象背後反映甚麼問題?是家庭不溫暖?父母不理會?我們應如何面對?我們特別訪問了一位曾處理有關問題的社工,請他分享對網吧現象的見解。
訪:在你服務的社區,網吧受歡迎嗎?
網絡心理
隨著互聯網日漸普及,人與人的關係也從現實層面發展到「網上」去。在網上與別人交流互動,本身無可厚非。但在這種虛擬的環境中建立人際關係,會有甚麼問題?有人甚至在網上發展愛情,締結「網上婚盟」,情況又是怎樣?
網絡人際
無路「訴」?還是有路你不「訴」?
好端端的大學傳統文化迎新營,爆出喊淫褻口號和玩意淫遊戲的醜聞,鬧得滿城風兩,引起極大迴響,慨嘆世風日下、道德淪亡之聲不絕於耳,大學生頓成眾矢之的,被狠批為質素下降、品德有問題。筆者不欲加入「戰團」,對大學生評頭品足一番,倒覺得當召妓指南式的報章風月版、偷窺成風的娛樂版、儼如色情刊物的年輕人雜誌、意淫又帶侮辱性的電視遊戲節目均可登堂入室時,粗鄙、淫褻成風亦不足為奇吧!
淺談「流星花園」
《流星花園》一劇,風靡中港台三地,甚至連東南亞地區也十分風行;據報導,劇中四位男主角組合「F4」,唱片銷量已達一百萬張。在香港,《流》劇已於八月下旬在香港亞視本港台播影完畢,而為求維持這股『流星』旋風的威力,製作公司正拍攝續集,希望盡快推出市場,由此可見這齣劇集受歡迎的程度。
傳媒教育工作坊工作回顧
「關注傳媒污染」是明光社一貫的宗旨,要改善傳媒質素,必須監察與教育雙管齊下。故此,我們積極推行傳媒教育工作,透過揭開傳媒的面紗,培養青少年對傳媒的批判思考能力,提高他們選擇傳媒的品味。
處理賭博問題—由教育做起
自從新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醫生上任後,政府已多番表示要加快解決賭波問題,解決辦法最好從規範化著手。除了民意高企,部分隸屬民建聯的立法會議員亦已公開表示「轉」支持賭波規範化,據報導警方早前提交的反賭波行動報告,無獨有偶地亦建議將賭波規範化,以避免浪費警力掃蕩云云。賭波,以致賭博問題,真是一招「規範化」可解決嗎?
賭博不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