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進步的生殖科技 褪色的生命價值
本港《人類生殖科技條例》對人工受孕訂出嚴格的規定,只有不育的夫婦才能進行人工受孕,亦不可選擇胎兒的性別。然而,本港一間證婚公司在本地報章刊登廣告,推銷她們在泰國開辦的人工受孕服務,並標榜能選擇嬰兒性別。因進行手術的地方是在香港境外,並不受《人類生殖科技條例》規管,所以該公司能走「法律罅」繼續營運。
找過數後不要冷卻善心關懷
透過在自己頭上倒冰水來喚起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關注的「冰桶挑戰」,藉著人際網絡和互聯網短片的傳播,在短短個多月的時間,成功捲起一股世界性的潮流,世界各國的人民都往自己頭上倒冰水,並捐錢支持關注「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機構。
停止二次傷害 拒轉發親密照
情侶間情到濃時發生親密行為,不論你個人是否接受婚前性行為,無可否認這在現今社會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但正所謂「寧俾人知,莫俾人見」,當有親密相片流出,除當事人的私隱被嚴重侵犯,其人格尊嚴亦有機會受到無情的批評和攻擊。
性自主與幸福並不對等
近日facebook上出現了一系列冠上台灣大專院校校名的「約砲」、「西斯」、「換愛」專頁。「約砲」是台灣和內地的用詞,意即尋找性伴侶;「西斯」是性(Sex)的中文譯音;「換愛」則是開放式的性關係(Open Relationship)。
明光社17週年研討會 性「別」混亂
自變性人W婚姻權一案起,本港始熱烈討論性別議題。過往社會對性別的理解是簡單易明的,以生理性別(Sex)為界定的準則來區分男與女。
適切學生需要 性教育更為完善
由於社會愈來愈開放,性資訊氾濫,對青少年產生不少負面的影響,因此,提供正確的性教育十分迫切。而提供生理與倫理並重的性教育,一直是明光社十分重視的工作,由2013年9月開學至今,我們受邀到本港中學主領近200場性教育專題講座和工作坊。
父母才是最合適的戀愛導師
三月有報道指一所中學因為禁止學生拍拖而公開拍拖學生的姓名,令「中學生應否談戀愛」再次成為城中話題。昔日這是中學辯論比賽的熱門題目,但現今仍然堅持反對中學生談戀愛的人相信已愈來愈少。
模糊性別界線 影響社會深遠
為回應終審法院宣判變性人W結婚權勝訴一案,政府已提出《2014年婚姻(修訂)條例草案》,訂明已接受整項性別重置手術的人才能以新的性別身份在香港結婚。由女性重置為男性者須要切除子宮及卵巢,及建造陰莖;由男性重置為女性者則須要切除陰莖及睾丸,及建造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