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簡介

—2009年「家庭友善政策初探」研討會
陳永浩   |   博士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
15/10/2009

 研究中心的發展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2008年5月成立。研究中心是由原有的「生命及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擴展而成。中心旨在社會所關注的倫理議題上,以理論分析、調查研究、數據資料等作為基礎,按聖經真理作出整合,與社會大眾分享。讓公眾能以更多向度、更具深度的思維,找出合乎社會利益和倫理的方向。中心亦致力將研究成果與學術界、專業界別、社工組織、教會機構等分享,建立網絡,凝聚力量,舉辦各類研究會、講座、課程及出版等事工,推展對生命倫理議題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研究中心的重點工作
 
研究工作
 
研究中心主要就一些影響深遠的社會問題,搜集本港及外地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並以基督教信仰整合和回應。相關研究會以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為本,並將結果發表,供學術界及社會人士參閱。
 
研究中心主要就傳媒、性文化、社會及家庭倫理等問題進行研究,特別就一些具爭議性的問題,發表學術意見和社會政策建議。
 
週年研討會
 
「週年研討會」是研究中心每年一度的計劃,目的是集合專家學者、教牧同工、社工、老師及其他關心社會倫理發展的友好,就特定主題一同交流。研討會既著重學術,也兼顧社會應用層面。今年的研討會於5月22日假浸會大學禮拜堂舉行,主題是「家庭友善政策(Family-friendly Policy)初探」。研討會共有超過100位學者、牧者、社工、老師、家長及關心香港家庭發展的人士出席。
 

生命倫理對談
 
除年度性的研討會外,每二至三個月中心亦會舉辦一次規模較小的「生命倫理對談」,旨在招聚對生命及倫理問題有興趣人士,一同討論特定的生命及倫理方面的問題,如安樂死、神貧與人貧、次文化等議題,讓弟兄姊妹在輕鬆的環境,深入討論相關問題。
 
出版工作
 
研究中心會將週年研討會中發表的論文及同工的研究成果結集出版,亦會翻譯具代表性的外國生命倫理書籍,擴闊學界和社會對生命倫理議題的認知。另外,中心也會定期整理本港及外地的生命倫理課題的資料,供教會、社工、學校及公眾人士參閱。
 
教學課程
 
研究中心定期與不同的大專院校、神學院、教育機構、社工組織合作,推展有關生命倫理教育的講座、課程及導師訓練課程。
 
網絡合作
 
研究中心致力與不同界別的專家學者和業界組織聯繫網絡,冀使中心研究既有理論基礎,亦能落實於應用層面。
 
研究中心的未來工作
 
在未來一年,研究中心將繼續按上述的向度發展。下一年度的週年研討會計劃於2010年5月舉行,題目是「成癮問題」。研討會將會從心理學、精神科學、家庭、輔導及信仰層面,分析成癮問題的成因、激發點、成癮的形式、治療以及輔導等問題,歡迎有興趣人士參加。
 
 

關注範疇: 
生命倫理

相關文章

婚離從來不易——教會能否成為同行者? 週年研討會精華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0/07/2023

2023年6月16日,研究中心的週年研討會於旺角浸信會順利舉行,我們十分感謝旺角浸信會借出場地,以及同工們提供音響等支援。當天有120位參加者出席聚會,在此讓我們重溫研討會的精華片段。

李樹甘教授

明光社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教授發佈的「基督徒離婚再婚觀研究」,指出受訪基督徒,包括平信徒、信徒領袖、教牧同工,較接受信徒因家暴問題、被配偶離棄、及配偶有婚外情而離婚,即是信徒在受配偶傷害的情況之下可以離婚,他們亦較接受那些重新明白婚姻意義、已經完結前一段關係、以及已在神面前認罪悔改的信徒再婚。對比信徒領袖及教牧同工,平信徒較能接受信徒基於個人理由離婚或再婚。對比45歲或以下、46-55歲的兩組受訪者, 56歲以上組別的受訪者較接受信徒因個人理由如性生活需要、失去愛意、事奉方向不同,以及移民意向不同而離婚。反過來,45歲或以下受訪者較為接受已完結前一段關係、已在神面前認罪悔改,以及重新明白婚姻意義的信徒再婚。
 

陳永浩博士

明光社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陳永浩博士回應「基督徒離婚再婚觀研究」時指出,《聖經》沒有提到家暴,但受訪信徒接受家暴為離婚的原因,接受程度甚至高於婚外情,這表示實際情況與教會教導是有落差,陳博士絕對認同確保人身安全是重要的,但亦提出信徒要留心處境與《聖經》教導之間的張力。另外,陳博士提到,一般來說,教會很關心受害者,但其實一段婚姻中,很多時並不是只有一方完全犯錯,有時加害者也可能受到傷害,需要被挽回。更重要的是為了保障下一代,避免離婚的情況再出現,他指出教會除了需要提供婚前輔導,也需要有婚後輔導。
 

韋佩文女士

明光社

明光社項目統籌經理及輔導員韋佩文女士以「誰是離婚再婚者的鄰舍?」為題分享,她談及自己在輔導過程中,心路歷程有何改變。韋女士聽了很多求助者的心聲,有些人在婚姻中,想要得到的愛,配偶沒有給予,反而另一半不想要的,配偶卻故意塞給他,這些求助者的經歷都讓韋女士明白,勸人不要離婚很容易,但當自己有相同的處境,也可能想要離開。她亦反思到神是一位給人機會的神,即使摩西因以色列人的叛逆而打碎了神第一次交給他的兩塊法版,但神仍為他們第二次預備法版。當人的婚姻去到無可挽救的地步,為了人的好處,可否給他一條出路?韋女士學習放下自己的掙扎,擁抱離婚再婚的弟兄姊妹,這樣讓她明白接近他們、接納他們,以及接待他們的重要性。
 

明光社

屈偉豪院長

明光社

伯特利神學院院長屈偉豪院長以「成為更好的同行者」為題主講,他提到即使離婚者中犯錯的一方不願悔改,但只要他願意接受輔導,屈院長只會擁抱他,等待挽回他的時機。屈院長深深體會神的憐憫及恩慈,他深信雖然神不喜悅人犯罪,也不喜悅人離婚,但神卻愛罪人,祂只是恨惡罪,離婚者仍然是主的羊。屈院長提到在離婚事件中,無論是遺棄者、被遺棄者及其子女,都會分別面對不同的社群壓力,他們同樣需要體諒、接納及同行。既然是同行,同行者就不能站在道德高地審判他們,而是俯就他們,接觸他們的生命,知道他們的渴望及需要。教會有教導的責任,讓人知道不能對罪妥協,所以在合適的時間要對遺棄者作出提醒,但對於被遺棄者,教會要體恤他們的狀況,千萬不要在傷口上撒鹽,只一味說離婚不合乎神的心意,說到底,教會最重要的是牧養與挽回。

辛惠蘭教授

明光社

中國神學研究院余達心教席副教授辛惠蘭教授為參加者闡述了新約聖經中跟離婚相關的教導。辛教授相信無論是耶穌,又或是保羅,都不是憑空談論離婚這課題,而是在故事的場景中談論或回應當時教會正在發生的真實情況,因此人們必須根據原有的故事和歷史背景來理解,而非把它們視為一些沒有時空參照的道德規範。為此,辛教授透過賴特(N. T. Wright)提出「即場演繹」的釋經進路來詮釋新約幾段跟離婚相關的經文(可十2-12;太五31-32,十九3-12;林前七10-16),它們對當時婚姻的當事人產生意義之餘,教會及個別信徒亦能從中作出反思,明白如何繼續演繹這些經文,讓《聖經》的教導對今天的婚姻當事人產生類同的意義,從而帶領大家去思考更多不同的真實過案,例如一個離婚的人能否成為一個完全的人?可以在講壇上與其他人坦誠地分享自己的故事,甚至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離婚經驗,藉此服侍其他人。
 

明光社

譚廣海牧師

明光社

在「人神關係有take two」的論壇時間,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牧師譚廣海牧師分享到教會對離婚及再婚的看法,與社會及信徒出現的落差。教會按照《聖經》,大多接納信徒因著「婚姻關係外的淫亂」及「被未信主配偶離棄」可以離婚及再婚,但卻未有討論其他情况,例如:嚴重家暴及精神的虐待等問題,這其實已經延誤甚至窒礙教會回應信徒離婚再婚的需要,這些都值得教會去思考,以至能夠應對信徒求助的需要。他提到教會不能急於執行紀律,要約見夫婦二人,充份了解夫婦的情況,繼而辨識。紀律最終的目是挽回,而非為懲罰,讓人的生命得以釋放,幫助他們審視自己的罪,也還給他們應有的尊嚴及身份,不漠視他們所受的苦痛,這一種漫長的復建同行,對當事人及同行者來說都是一種操練。

劉雅菲牧師

明光社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牧師劉雅菲牧師分享到牧養離婚單身姊妹的寶貴經驗。劉牧師相信向她們傳講真理非常重要,但亦要引導姊妹們親自去尋求神的話,在真理中成長,並且在神裡面看自己的問題及經歷神。離婚者來到牧者面前,牧者當然要聆聽她們的需要,無論她們在婚姻上是否犯錯的一方,也需要被接納,但這並不代表凡事都得替她們解決,又或是替她們下決定,姊妹們要知道自己有何責任,也要學習承擔自己的責任。若有姊妹想要再婚,劉牧師也會勸勉她們不要急著再婚,最少要在離婚後三年才考慮是否再婚,因為離異的調適一般要三年,要完全渡過憤怒期,令信仰的基礎穩固,好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認真思考,自己是否已經作好再婚的準備。

蔡志森先生

明光社

論壇時段由本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擔任主持,在交流期間他提到舉辦是次研討會的目的,並非要指出教會以往的做法不合時宜,也沒有鼓勵他人離婚的意思,而是純粹想要帶出平衡這訊息:在清楚神的心意如何看婚姻的同時,也要看到人有很多軟弱及問題,如何在公義與慈愛之間、理性與感情之間、理想與現實之間取得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原則需要寸步不讓,但當面對人的困難時,則需要進入人的處境,去考量一下有何空間可以讓當事人繼續好好生活下去。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回望.感恩.展望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2/11/2022

打斷不了的週年研討會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為研究中心)每年都會舉辦週年研討會,探討社會上不同的議題,以下是近幾年的研討會主題及相關的資料。

明光社

2018年6月15日,研究中心與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合辦「惜生知死」週年研討會。研討會集中討論了人對於死亡寬闊交纏的看法,當中邀請了多位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包括雷競業教授、陳一華牧師、吳思源先生、李少秋教授、陳曉蕾女士、伍桂麟先生及樓曾瑞先生,與大家一起思考死亡,探索存活的意義,鼓勵參加者把握在世的時光,避免遺憾。

 
明光社

2019年6月21日,研究中心舉辦了「性不教,誰之過? ——如何在學校推行情性教育」週年研討會,本社在當中邀請了康貴華醫生、莫林天欣博士、梁林天慧博士、關啟文教授、鄭安然先生、陳靈騫女士、竺永洪先生、李顯雋先生、灌秀雲老師、聯同本社的張勇傑先生及熊嘉敏女士,一起與大家探討如何幫助年青人建立健康的性態度,並討論何謂健康整全的情性教育等課題。

 
明光社

2020年我們一如既往的籌備該年的研討會,並期待它在6月19日與大家見面,無奈有時候,「在世上,沒有多少東西會盡如人意」,隨著新冠病毒疫症爆發,研討會在觀望中延至11月6日舉行。感恩的是,疫情沒有打斷週年研討會,我們仍能繼續每年一次與不同持份者相聚在一起,探討大家所關心的課題,即使對某些人來說,有關課題可能是敏感的,並誤解明光社「走偏了」而「脫粉」。

「逆境.重建.復原」週年研討會最後順利在2020年11月6日舉行,我們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探討從牧養、復原、諒解、寬恕等課題中,教會、牧者、長執、以至不同年齡層的信徒如何彼此重建,走向復和。我們邀請了余達心牧師、何志滌牧師、李耀基醫生、郭志英博士和雷競業教授與大家分享,研討會的主軸不是談政治,而是談「逆境」和「分裂」之後,人的身心靈可有實質的方法得以「重建」與「復原」。

 
明光社

2021年8月27日,研究中心舉辦了「去留.安身.立命」週年研討會,就香港迎來了移民潮,不少教牧及信徒移居海外,研究中心為此邀請了陳明泉牧師、游淑儀牧師、陳傳華牧師、紀治興博士、譚日新博士及高銘謙教授與大家一起探討香港移民潮之下,去或留的信徒有何掙扎,牧者可以如何牧養他們,並鼓勵留港的牧者及信徒,無論前景如何,能因著神的掌管及看顧,安身及立命。

 
明光社

2022年8月12日,研究中心舉辦了「無牆無盡——善用恩賜的斜槓事奉」週年研討會,在疫情持續的大環境中和移民潮之下,蕭烜醫生、鍾俊傑先生、呂慧明女士、關浩然牧師、溫南聲先生和李志剛牧師,與參加者分享新一代的基督徒如何看事奉,教會或機構如何締造一個友善的環境,幫助弟兄姊妹或斜槓一族投入事奉。

 

研究停不了

每年的週年研討會,研究中心除了邀請專家、學者及牧者就主題與大家分享訊息,會上其中一場「重頭戲」便是發佈研究報告。「重頭戲」當然由重量級人士主講及回應,我們邀請了不同學者參與其中,許多時都由超級有「份量」的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陳永浩博士主力回應。

2018年,研究中心前高級研究員招雋寧先生匯報了「16位香港嬰兒潮出生者對死亡看法」的訪談結果。是次項目研究員進行了16個單獨訪談,嘗試以「嬰兒潮一代」的視角作為切入點,疏理受訪者講述死亡時複雜交錯的想法。該年研討會,由前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羅耀增博士致歡迎辭。

2019年則在招雋寧先生協助下,陳永浩博士分析了明光社由2002年至2018年,在17年間,與三百六十多間學校推動性教育的經驗和數據,並發佈了「廿年需要幾番新?從性教育講座內容看中小學性教育的重點及需要」調查,剖析學校在推動性教育時的特點。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如上文提及,因疫情的緣故,研討會要延期,研究一開始搜集資料時便遇上困難,由於過往以紙本問卷為優先考慮,當教會在疫情中遲遲未能開放給弟兄姊妹,紙本當然也無法發放到弟兄姊妹手上,設計好的問卷差一點要全盤作廢。不過,感謝主總有出路,疫情除了帶給我們「危」,也帶給我們「機」,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我們突破了框框,主力集中於網上問卷,最後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教授完成了「香港基督徒心理狀態、信仰生命及社會參與研究」,主要探索信徒心理健康、社會參與及靈命三者之間的關係,研究於研討會當日發佈,由陳永浩博士擔任回應講員。

2021年本社再次邀請了李樹甘教授進行研究及發佈「香港基督徒移民意願與生活狀況研究」,主要了解到香港基督徒的移民意願,有何因素影響了他們的移民決定,以及對教會回應移民議題的意見,是次研究由陳永浩博士作回應。

2022年,我們得到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郭毅權博士義務幫助,進行一項名為「新一代基督徒的生活形態、工作態度與事奉觀研究」,藉此了解香港新一代基督徒的生活形態、工作態度,以及對事奉的理解和期望,是次研究由陳永浩博士作回應。

「磚頭」仍在搬運中

研究中心既是文字搬運工,負責推出《生命倫理》雙月刊、「我有話說」、「生命倫理錦囊」欄目的文章,以及週年研討會文集,過去亦不時舉辦課程、讀書會、對談等活動,但疫情效應下,人們愈發喜歡參與網上聚會,研究中心便開始嘗試製作影片。「大城.小理」系列,讓大家在當下的大城中,透過故事和考據,看看蘊藏在當中小小的道理。「與鼠鼠一起上信仰課」系列的影片期望大家藉著可愛的寵物反思信仰,反思與人的關係。至於「其實你不用看完一本書」系列的影片,則想為大家分享好書,介紹書本的精華內容。不同的嘗試,在於配合新一代的需要。

研究中心雖然有實質重量級的研究主任,但始終人丁單薄,感恩的是明光社的同工協力相助,否則重量級主任也撐不起一片天;此外,感謝研究中心的諮議小組成員:吳思源先生、吳澤偉先生、辛惠蘭教授、李樹甘教授、洪子雲博士、張志儉博士為研究中心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及身體力行參與;最後,感恩及感動的是支持研究中心的「你們」,在我們問卷數目不足時,總有你們出手相助,雖然我們曉得,我們的問卷實在「好難填」

明光社25歲,研究中心仍然年輕,只有14歲。我們仍需作「拋磚」之舉,以此引來你們這些「美玉」,繼續支持我們的問卷調查、研討會,以及文字與影片的製作。

代代失傳?父母對子女身心靈的影響

吳慧華、李秀中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實習同學(香港神學院道學碩士一年級)
29/08/2017

2017年6月23日,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在阡陌中心舉辦了一年一度的週年研討會。是次主題為「代代失傳?父母對子女身心靈的影響」,旨在強調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子女的關懷及管教非常重要,也從而帶出父親及母親的角色有其獨特之處,彼此不能替代對方。

陳永浩博士招雋寧先生發佈了「子女對父與母參與的觀感及自尊感的關係──香港中小學生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對於兒子和女兒來說,相對於父親,母親所表達的接納、喜歡、愛護、唯獨的親密感等為影響子女自尊感的最強因素。母親在女兒建立女性角色及自尊感這方面,有著無可取替的獨特性;而父親對兒子則有非常正面的鼓舞,有助他能勇敢地面對成長中的挑戰。父親與兒子單獨相處;母親與女兒單獨相處,都有利於子女健康地成長。

屈偉豪博士分享父母如何有智慧地參與子女的生活圈,他提出子女希望有私隱,以及獨立自主,父母因此不能期待子女事事對自己表白。父母抓得愈緊,子女走得愈遠。直升機家長、失蹤的家長、或是功能性的家長,都不是最好的父母模式。那些做好自己的榜樣,願意花時間關心孩子、督導孩子,以及努力與配偶一起營造溫暖及健康家庭的父母,反而更能幫助孩子。另外,屈博士也建議教會領導層在計劃教會事工時,多考慮信徒的家庭需要,讓信徒有更多家庭相聚的時間。

譚日新博士提出父母如何培養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他指出父母難以做到好的父母,不是因為技巧,而是未能做好自己或處理自己以往的創傷。嬰兒的腦部一開始便如互聯網一樣,不斷地編織網絡,長大後會愈織愈密,如果父母可以幫助子女織出好的網絡,鞏固他們正面的經驗,他們長大後會比較正面一些。因此,當子女在嬰兒時期,父母如何與嬰兒的相處是非常重要的,多與他們對話,以及用眼神與他們接觸,都可以幫助孩子成長後較為正向。

梁林天慧博士提出政府應強化家庭政策,她指香港人普遍不了解「綜援」的意思。本著獅子山精神,香港人習慣自食其力,對政治及社會事務的投入度不多,但要改善家庭問題必須關注政府的公共政策。梁博士指出香港貧富懸殊、中港婚姻多、離婚率極高、商業化及功利化的思想等社會問題都與家庭問題息息相關,政府需要反思這些問題,以及探討如何設立一些政策,更貼近市民的需要及福祉。

趙仲凱先生綜合不同專家的理論,指出做好早期的家庭教育是替兒童打好基礎,使他們可以在一生中豐盛地成長。建立孩子的自尊感是發展他們生命成長動力的重要一環。家長可以透過遊戲讓兒童在親子關係中經驗被愛、被認同及被尊重,孩子得到父母的鼓勵及支持,不但與父母的關係更為密切,也會因此而建立自尊感。

歐醒華牧師分享父母如何與子女一同實踐信仰,他指出父母養育孩子實際上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與世界觀。父親要有做好屬靈父親的醒覺,他們是有責任牧養自己的孩子,並且與孩子走上一條有目的地的靈程路。至於實踐信仰並不是要過一種宗教生活,而是如何去生活。父母幫助孩子活出神所希望的生活,讓他們去經歷信仰的真實,這便已經是幫助孩子去實踐信仰了。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6年6月)

文麗兒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7/2016

國際

同性婚姻仍具爭議

哥倫比亞憲法法院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已婚伴侶與異性夫婦享有同等的權利。[1]

羅馬尼亞現時的憲法規定「婚姻是伴侶結合」,當地有300萬人聯署要求國會修改國家憲法,清楚定義婚姻為一男一女的結合。[2]

歐洲人權法庭再次裁定禁同性婚並不構成歧視

歐洲人權法庭於6月9日就一宗來自法國同性伴侶要求結婚的案件中,再次裁定,就婚姻權利以及私人與家庭生活被尊重的權利而言,禁止同性婚姻並不構成歧視。[3]

美國「廁所」大戰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政府提出「廁所」法案(HB2),立法要求所有跨性別人士必須按生理性別使用洗手間、浴室及更衣室,不少國際性企業隨即表示遷出北州。[4]北州政府後來又被司法部發信要求在限期前取消法案,否則失去達48億美元的政府資助。[5]北州政府拒絕撤銷法案,被司法部控告法案歧視跨性別人士,違反聯邦的公民權利法;北州政府作出反擊,控告司法部越權。[6]

美國教育部及司法部於5月13日聯合發出指引,指接受政府資助的學校必須保證跨性別學生能按自稱的性別使用洗手間。指引沒有強迫學校必須遵守,但清楚表明不遵守指引的學校將會失去政府資助。新指引引起不少州政府反對的聲音:德克薩斯州州長指出指引是社會工程,美國家庭不會接受;密西西比州指出指引是極端的,指令州的教育部毋須理會指引,並表明該州的公立學校不會參與政府的社會實驗;Ted Cruz 於競逐美國總統候選人時已反對類似的法例。[7]12個州份因不滿該指引,聯合控告聯邦政府。[8]

強勢的跨性別政治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與美國教育部同日發出指引,所有由聯邦資助的醫院需提供變性手術,否則會被削走資助。新規定要求受資助的醫療機構,都必須按個人的性別認同 (gender identity) 提供任何服務,醫院必須提供變性手術,或轉變性別身份所需的其他治療;院方要讓病人根據他們自稱的性別身份而使用病房及洗手間。例如保險機構如拒絕一名患有性別焦慮症的病人進行子宮切除手術的保險金申請,即被調查。[9]

美國紐約市人權委員會就《紐約市人權法》(NYCHRL)的實施發出指引,規定商業機構及僱主必須按顧客及員工的要求稱呼代表他們的性別身份的名字及代名詞(共31種性別身份),以及禁止一切有關根據生理性別的制服或使用洗手間的要求,違反規定者最高刑罰為25萬美元。[10]

跨性別政治的受害者

美國芝加哥一所餐廳發生一名33歲男子尾隨一8歲女童進入女廁,從後扼住女童的頸部至昏迷,女童母親聽到女兒尖叫後衝出欲拯救不果,該男人強行抱走女童,被餐廳其他食客攔截,隨即報警拘捕,女童送院治療。[11]

美國積極爭取同運議程及權益的ACLU喬治亞州分部行政總監 Maya Dillard Smith 因反對ACLU支持美國政府強制要求跨性別人士可按心理性別使用洗手間,決定請辭。事緣她念小學的女兒因一次在洗手間遇上三名男跨女的年輕人被嚇倒,並詢問了很多的問題,即使 Smith 熟悉相關的議題,然而卻發現自己沒有準備如何向下一代解釋。她指ACLU應該在爭取權益時平衡考慮,把他人受到傷害的機會減到最低。[12]

不少父母因美國政府規定容許跨性別人士可自行選擇洗手間、浴室及更衣室而表示不滿,一名父親更拍下短片並上載社交網站表示廁所法案的無稽及政治性。多達二千萬人瀏覽及數萬人轉載。[13]

亂倫「正常化」

英國一名51歲婦人Kim West當年於生產後把親生兒子 Ben Ford交給他人領養,2013年二人重新聯絡,並發生性關係,最後Ben 決定與妻子離婚並計劃與生母結婚及生孩子。[14]

西班牙一對同母異父姐弟 Ana 和 Dani 於社交網站認識並發展成情侶,在電視節目中公開表明情侶關係並表示希望結婚,以及希望家人會支持他們。不過,亂倫在西班牙是犯法的。[15]

本港

5月15日國際不再恐同日,以「超渡恐同無知鬼」為主題,於銅鑼灣擺街站,當天平機會主席陳章明亦應邀出席,並表示一年內就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展開公眾諮詢屬合理時間,但有反對立法團體表示曾與陳溝通,他曾澄清自己在立法問題上保持中立。[16]他與不同團體會面時的說法前後不一,令人感到混亂。此外,不同同運及反對團體,以及政黨均約見陳章明,向他表達訴求及意見,如民主黨要求增加不分性別的洗手間等。

為有性傾向困擾人士提供輔導服務的新造的人協會,被網媒記者假扮求助者參加導向小組,詳細披露小組內容;並曾刊登協會所在的大廈商戶指示牌照片,令協會的地址曝光,雖然其後已在網頁換走相關照片,[17]但此舉嚴重侵犯求助者私隱,新造的人協會為此發表聲明,回應該報道的失實指控。[18]

民建聯於6月公佈一項有關同性婚姻的電話調查結果,當中只有26.8%支持同性婚姻。[19]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進行一項「香港人婚姻態度」調查,以了解港人對婚姻的信念、觀感、與養育後代的關係。調查結果顯示2,051名受訪者中,有七成受訪公眾對婚姻持正面信念,包括長久承諾、互相照顧、彼此相愛及性忠誠等;約九成受訪公眾肯定失去父、母對兒童成長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力;56%受訪公眾不認為現行婚姻制度過時;只有12.5%受訪公眾認為「應該更改婚姻法對『性別』的要求,必須將要求由『男和女』改為『不分男或女』」,相比本地過往民調對同性婚姻的贊成度較低,反映某些支持同性婚姻的公眾,當意識到要修改婚姻法的性別要求時,會感到保留。[20]

 

 

本文資料截至2016年6月10日

 


[1] “Colombia's highest court paves way for marriage equality in surprise ruling.” The Guardian, 8 April 2016. 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6/apr/07/colombia-court-gay-marriage-ruling.

[2] “Romania: 3 million signatures in support of pro-family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officially registered.” Agenda Europe, 23 May 2016. https://agendaeurope.wordpress.com/2016/05/23/romania-3-million-signatures-in-support-of-pro-family-constitutional-amendment-officially-registered/.

[3] “ Reserving marriage to a man and a woman is not discriminatory: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Life Site, 10 June 2016. https://www.lifesitenews.com/news/reserving-marriage-to-a-man-and-a-woman-is-not-discriminatory-says-the-euro.

[4] “PayPal, Apple lecture orth Carolina, do business in countries far more hostile to gays.” The Washington Times, 7 April 2016. http://www.washingtontimes.com/news/2016/apr/7/paypal-apple-lecture-north-carolina-do-business-in/.

[5] “North Carolina defiant over ‘bathroom bill’ deadline: “We will take no action’.” The Guardian, 6 May 2016. http://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16/may/06/north-carolina-legislators-inaction-bathroom-bill-doj-deadline.

[6] “N Carolina sues US Justice Department over LGBT law.” BBC, 9 May 2016. http://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36250284.

[7] Grinberg, Emanuella. “Feds issue guidance on transgender access to school bathrooms.” CNN, 14 May 2016. http://edition.cnn.com/2016/05/12/politics/transgender-bathrooms-obama-administration/.

[8] “Officials in 12 states to sue Obama administration over transgender bathroom directive.” CNN, 27 May 2016. http://edition.cnn.com/2016/05/25/politics/texas-lawsuit-barack-obama-transgender/.

[9] “Obama Admin Demands Hospitals Accommodate Transgenders Or Lose Funding.” Christian News, 19 May 2016. http://christiannews.net/2016/05/19/obama-admin-demands-hospitals-accommodate-transgenders-or-lose-funding/

[10] “New York City business face fine up to $250,000 if they don’t use gender correct pronouns like ‘ze’ and hir’ to refer to transgenders.” Mail Online, 18 May 2016.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597591/New-York-City-businesses-face-fine-250-000-don-t-use-gender-correct-pronouns-like-ze-hir-refer-transgenders.html.

[11] “Man accused of choking girl, 8, in restroom of South Loop restaurant.” Chicago Tribune, 13 May 2016. http://www.chicagotribune.com/news/local/breaking/ct-man-accused-of-choking-girl-8-in-south-loop-store-20160513-story.html.

[12] “Ga. ACLU leader resigns over Obama’s transgender bathroom directive.” The Washington Times, 2 June 2016. http://www.washingtontimes.com/news/2016/jun/2/maya-dillard-smith-georgia-aclu-leader-resigns-ove/.

[13] “Das compares girls’ bathroom sign to something we are all too familiar with.” Mad World News, 18 May 2016. http://madworldnews.com/dad-girls-bathroom-sign/.

[14] “Mother Kim West falls in love with Biological Son, Plans Marriage ad Babies.” The Huffington Post, 8 April 2016. http://www.huffingtonpost.co.uk/entry/mother-and-son-love-story_uk_57076b6be4b00c769e2d9ed7.

[15] “Spanish ciblings reveal secret incestuous romance on TV.” The Local, 14 pril 2016. http://www.thelocal.es/20160414/spanish-siblings-reveal-secret-incest-romance-live-on-tv-.

[16] 〈撐性傾向歧視立法 陳章明:1年內諮詢公眾合理〉,《蘋果日報》,2016年5月15日,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60515/55105845

[18] 〈回應《立場新聞》「拗直」治療失實指控〉,《新造的人協會》,http://www.newcreationhk.org/

[19] 〈民建聯:557%人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明報》,2016年6月2日,http://m.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0602/s00002/146480...

色情泛濫的世代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 (性教育)
24/03/2016

創刊50年的世界知名成人雜誌《閣樓》(Penthouse)在2016年1月份宣佈將停止發行印刷版,改為推出網絡版本。《閣樓》曾一個月大賣500萬冊,但近年每況愈下,雜誌曾決定刊登更露骨的內容,但仍無助銷情,更於2013年申請破產保護。

成人雜誌的衰亡不代表色情資訊不再,反而透過互聯網更大幅度地散播。現今網絡色情已滲透青少年群體。色情網站雖設有年齡限制,但卻無人會認真遵守。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在2013年進行「中學生性價值,態度和行為問卷調查」,訪問了3,376名中二至中五級的學生,發現29.4%的受訪男生及8.8%的受訪女生有觀看色情資訊的習慣。不少中學生對AV術語瑯瑯上口,情況更已蔓延至小學。而他們觀看色情資訊的多寡,與在約會中有愛撫及性交等親密身體接觸有直接的關係。

在一個色情資訊泛濫的世代,不論男女,在耳濡目染下容易被扭曲的性觀念影響,視性為遊戲及忽略其後果。父母及同行者可體恤青少年拒絕色情資訊的難處,鼓勵他們拒絕固然是好,但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拆解色情資訊的各種謬誤,不被當中扭曲的觀念影響,建立一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兩性關係。

保障基本住屋權利 政府責無旁貸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1/06/2015

華爾街日報的臉書在六四當天貼上一條為時48秒的短片,瀏覽量在短短數天已達50多萬。短片中的旁白巧問觀眾:「用約400萬港元(約51萬美元)可以在香港買到甚麼單位?」答案是相等於標準籃球場「鎖匙圈」大小、或類似一個美國車位大小的180平方呎的豪宅。

香港樓價高得離譜是常識。第十一次《全球樓價負擔能力調查》公佈若港人要負擔一個正常單位,他的代價是十七年不吃不穿地工作,為全球之冠。港人居住在自置物業的住戶比率為52%(台北市及新加坡分別為81.9%和90.3%)。在香港,由於樓房首要作用是投資而非自住,加上現行沒有保障租客的政策,身邊不少朋友都面對兩年搬一次的狀況。

租住難,置業更難,試問誰能安居樂業?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在6月公布了《香港人置業行為與態度研究》的調查結果,調查以隨機抽樣方式訪問了1022人,約有三成人感到自己並非處於安居樂業的狀態。
 
該研究亦特別調查住屋問題對20至39歲青年的生涯規劃的影響。當中分別約一成半受訪青年因為住屋問題而延遲結婚及放棄生育;而17.3%受訪青年在婚後因住屋問題而與父母同住,工作和消閒上都一樣因著到住屋問題而感到困擾。

我們的社會必須更敏銳於年青家庭的住屋需要。筆者強調的是需要而不是需求,也不是經濟上的數字,而是實實在在的家庭需要:擠迫的住屋、核心家庭之間的磨擦、遲婚、生育年齡下降、生育數字下跌等一連串問題、雙職供樓家長…… 政府的房屋政策有必要加入家庭友善的考慮,協助市民在安居樂業的基礎上,讓他們更有效地承擔自己對家庭、婚姻和生育的責任。

此外,青協早前也發表了《青年價值觀指標2014》,結果指有62.3%的受訪青年表示希望移民外國,原因不明;而在《香港人置業行為與態度研究》中亦有同樣發現,有34.1%受訪青年表示因住屋問題而希望移民,其中25至34歲的受訪者移民意欲比率更升至四成。姑勿論「這些人是否真的有資金衝出香港,但20至39歲的青年正正是明日的社會支柱,而他們現在竟然因著不能安居的緣故而離開心愛的香港,這是相當可悲。政府應及早照顧年青人的住屋需要;筆者再次強調,政府不單是著眼於經濟數字上的供求問題,而是活生生的住屋基本需要。

聯合國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公約》就第十一條提及的適足住屋權提出一系列的解釋,其中包括可負擔能力、宜居程度、得到住房的機會等。然而,現今的香港樓宇面積大小合宜嗎?樓價又合理嗎?住屋市場是否已經失效?回答並要解決以上問題,政府責無旁貸。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1/6/2015

接納是牧養的第一步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3/06/2011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一項有關教會內八十、九十後年青人的調查發現,八十、九十後基督徒十分關注現代社會意識,例如民主、人權、自由,由於他們重視言論自由,所以比較喜歡「由下而上」的方式去表達意見,而這種回應方式與教會一向的形式不同。

不過,另一方面,原來他們仍然十分重視家庭價值,以及傳統的家庭觀念,亦認同教會應重視聖經教導和差傳等工作,大家不需要擔心年青人若果關心社會,便會忽略了聖經和家庭。更值得留意的是這些年青人的所謂社關意識,原來和很多成年人差不多,也只是流於「有感動」而「無行動」,實際的社會參與度其實很低。若果教會的領導層真的認同洛桑會議所說的傳福音與社會關懷應該兩條腿走路,那麼我們應該撫心自問,社關的腿是不是好像患了小兒麻痺症呢?

要牧養受通識教育和互聯網影響的一代,教牧同工也許不應太快看不順眼,毋須急於教導,而是要了解和關心,若果我們不明白八十、九十後的年青人受甚麼影響、重視甚麼、喜歡以甚麼模式溝通、而只是以過去我們認為成功和熟悉的方法去牧養,恐怕只會事倍功半。作為教會領導層,讓更多年青人有機會表達他們的意見是十分重要的,一切關心由認識開始,而接納是牧養的第一步。

真繫‧好教會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5/03/2011

如果我們就是耶穌基督的薦信,就是地上的好見證,那麼,教會實應思想如何好好地與社會同行。但我們要與誰同行?耶穌在世傳道的榜樣,是很好的參考:「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四18-19)。」貧窮的、被擄的、瞎眼的,就是社會中需要受助的一群,在今天的社會,可能就是一些身體有軟弱的、精神情緒出現問題的、曾嘗試自殺的,以及他們無助的家人。

今年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將推出「真繫.好弱勢」生命倫理對談系列,就是想推動教會回應弱勢群體,增進對他們的了解,切實關愛,提供協助,而不是單單地叫他們「平平安安的回去吧」。我們相信,這樣的教會,才是「真繫‧好教會」。

另外,在今年5月底,研究中心亦會舉辦有關教會與80、90後的研討會,敬請踴躍參加。

報告與前瞻

── 2010年「若沉遇溺」研討會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5/10/2010

有關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2008年5月成立。研究中心旨在於社會所關心的倫理議題(主要就傳媒、性文化、社會及家庭倫理等),又或是影響深遠的社會問題,以理論分析、調查研究、數據資料等作為基礎,按《聖經》真理作出整合,與學術界、專業界別及教會機構等人士分享,盼望大家能以更多向度、更具深度的思維,探討合乎社會利益和倫理的方向及建議。中心亦致力建立網絡,凝聚力量,又透過舉辦各類研討會、講座、課程及出版等事工,推展有關生命倫理議題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研究中心現時工作

1.      週年研討會

2010年,研究中心獲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行基金」資助,進行了全港第一個有關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的調查,共有超過1,000位基督徒與非信徒參與。研究中心亦於6月舉辦「若沉遇溺:基督徒與成癮行為——探討基督徒成癮行為、輔導進路和防治方法」研討會,探討多個基督徒沉溺問題和教牧可如何回應等課題,研討會有超過170名教牧同工、社工和老師參加,反應熱烈,令人鼓舞。

2.       研究中心文集

研究中心文集將週年研討會中發表的論文及同工的研究成果結集出版,免費分派給本港的神學院、大專院校、社福機構,以及對研究中心支持的教會與友好參閱。

3.      生命倫理對談

「生命倫理對談」為研究中心所舉辦規模較小的研習會(Seminar),旨在招聚對生命及倫理問題有興趣的有心人,組成班底共同討論特定課題,逢單月舉行。研究中心過去一年的六次「生命倫理對談」聚會,就多個對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主題,邀請專家學者分享,包括:安樂死;信仰的社會學及心理學研究;幹細胞與複製人;社工如何在具爭議的問題上定位;社會抗爭與福柯的權力觀;土地發展與公義等。

4.      生命倫理雙月刊 

隨《燭光網絡》一同寄出,以介紹中心活動為主。除了主題文章、研究中心活動花絮外,也會不定期刊登一些教牧同工或學者對生命倫理問題的分享。每期印數超過10,000份,分發給教會、神學院、機構、學校、社會服務中心、以及《燭光網絡》的訂閱者。

5.      生命倫理錦囊

針對當前社會問題作信仰反省,研究中心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對時下及社會將會面對的議題和現象,作出倫理及信仰的整合,然後向教牧同工獻議。《生命倫理錦囊》每季一期,以電郵方式給教會、機構,以及登記接收明光社資訊的讀者,幫助教牧同工、老師和對生命倫理課題有興趣的朋友,能較深入地認知社會的大現象,進行價值和信仰反省,並有切實可行的建議去作教導和回應。
 

研究中心2011年工作前瞻——站在「通識之蛋」那一邊:
教會如何與受「通識」洗禮的8/90後同行?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時發表著名的《雞蛋與牆》:「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是的,無論高牆多麼正確和雞蛋多麼錯誤,我也還是站在雞蛋一邊。」有很多8/90後認為,教會就是社會中一道堅牆,而他們,是義無反顧的站在雞蛋那一邊。[1]
 
有人說,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都是青年問題,只要「多搞」一些適合他們「發洩」的活動,甚至開一個Facebook群組,和他們對話一下就能解決問題。但很多80後卻認為:「八十後不是80後的問題」,他們只是顯露出社會問題,作揭露問題的先鋒。[2]

一個有關本身「通識之後」青少年的調查和研討會

有見及此,研究中心計劃於明年籌辦一系列關於「80後」及「90後」新一代青少年的調查和教牧研討會,旨在提供一個認知新一代思潮、研究當下的社會與教會文化關係,以及針對教牧牧養的平台,為教會傳遞下一棒作準備。整個調查研究計劃包括:通識教育下的青少年基督徒(15至25歲)的價值觀與牧養調查,以及如何與「通識之下8/90後一代同行」研討會。是次研討會將集中以協助教牧認識「通識教育」,和如何與「通識一代」同行為題,旨在讓教牧同工認識通識教育可取及應留意之處,了解新一代價值觀的塑造和思考特性,好讓同工更明白如何牧養新一代信徒。
 
研究中心期望這一個有關「通識教育」與「通識一代」的調查和研討會系列,能激起更多教牧同工正面看待新時代的轉變,將危機化為契機,擁抱下一代,轉化社會及文化。我們當然相信基督信仰,真理愈辯愈明,但如果我們能將對抗化為諒解,將「無偈傾」變成「有得傾」,相信在互諒互信的基礎上,新社會、新一代對教會仍是滿有希望的。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面對教會未來的挑戰,研究中心樂意在「通識之蛋」一代起行之前,先探知,後上路。盼望也看見這些危機與契機的有心人、主內肢體和教會,能支持我們,與我們一同起行,與這個新世代,受「通識」洗禮的8/90後同行。


 
[1]有關村上春樹當天的演辭,中文譯本請參考《總是和雞蛋站在同一邊:給現在和未來的自己,以及有一天會成為主人的你們》。網站: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9/02/25/alwaysstandontheeggside。
[2]鄺穎萱:「八十後不是80後的問題」,《站在蛋的一邊:香港八十後》(香港:上書局出版,2010),頁2-4。

 

序 : 「一步一腳印、穩步中成長」的研究中心

── 2010年「若沉遇溺」研討會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5/10/2010

過去一年,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穩步成長。研究中心建基於有關生命倫理的研究工作,同時也對影響生命價值、道德倫理的社會問題作思辨和分析;在回應當今社會的問題,我們嘗試從倫理角度探討不同議題。
 
今期文集乃研究中心將本年主辦的「若沉遇溺:基督徒與成癮行為──探討基督徒成癮行為、輔導進路和防治方法」研討會文章彙集出版。五位專家學者分享了沉溺行為的心理成因和處理方法,又探討了助人者與受助者之間容易構成的關係成癮(Codependency)問題。同時透過三個專題工作坊:(1)工作沉溺、(2)金錢與投資、以及(3)性與愛,為大家帶來有見地的啟發與實際的討論。是次研討會得到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行基金」資助,謹此致謝!
 
研究中心同工又從聖經與「十二步」(Twelve Steps)探討釋放「心癮」,以供各關心有關議題的人士作參考。而諮議小組成員之一,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副教授關啟文博士亦為大家講述社會抗爭與福柯的權力觀。
 
最後,研究中心特別感謝七位諮議小組成員對研究中心的指導和幫助,計有(排名按筆劃序):李碧心小姐、陳家殷大律師、張志儉博士、葛琳卡博士、楊慶球博士、鄭順佳博士及關啟文博士。
 
一年多來,他們不辭勞苦,願意承擔、關心研究中心的事務,義務提點指導。研究中心謹向每一位良師致最高的敬意。此外,研究中心也得到各主內同工、神學院校、友好機構的幫忙,令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在此也一併向各機構及友好致意。今後,研究中心將繼續「研究與應用並重,信仰與生活並行」的宗旨,關心社會正面發展,提倡生命價值倫理!

前言

── 2010年「若沉遇溺」研討會

陳永浩、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15/10/2010

二零一零年「若沉遇溺」研討會,為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主辦之第二屆研討會,並由香港浸會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協辦,以及得到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行基金」資助。本屆研討會邀請了葛琳卡博士、莫陳詠恩博士,與超過170多名參加者解構沉溺問題的心理成因以及關係成癮。另外,大會亦邀請了李耀全牧師、吳澤偉先生及康貴華醫生在三個專題工作坊與會眾分享「工作」、「金錢與投資」及「性與愛」三方面的沉溺。

沉溺問題的心理成因

臨床心理學家、拉法基金會義務總幹事葛琳卡博士指出,成癮是指任何強迫或習慣性的行為,由於依附某個慾望,而令人不能自由。對某人或事物感到吸引和嫌惡,都可成為沉溺。沉溺的特徵包括耐受性、戒斷癥狀、自欺欺人、喪失意志力及注意力扭曲。容易染上沉溺行為的人一般都是:(1)未能調節個人的情緒;(2)未能掌控生命;(3)有身份危機;(4)欠缺依附對象;(5)無法建立有意義的關係;(6)追求成功的假象;(7)社交障礙和隔離;(8)感到百無聊賴;以及(9)容易因挫敗而墮入絕望等。

關係成癮(Codependency)

中國神學研究院實踐科副教授莫陳詠恩博士指出,關係成癮是指到與有癮好的人士共處而培育出強逼性的依附關係,此種依附關係不但不能協助對方戒癮,反帶來自毀毀人的後果。關係成癮的人難以建立一個健康的親密關係,成癮者因為需要「被人需要」,所以會在別人身上製造需要。關係成癮者須要自知自省、破滅英雄神話(非我不可)及認輸放手,藉靠神靠人及多元發展才能痊癒。

「工作沉溺」工作坊

工作坊講者,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教牧事工部副主任,本身亦為心理治療師的李耀全牧師,實際地道出要避免成為工作狂,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身邊的人、事、物,特別是家庭,及排列其優先次序。不要把工作看為生命的全部,更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家庭。「平衡」非常重要,當牧者輔導在此方面有困難的信徒時,要按不同人的背景作出對應的幫助。

「金錢與投資」工作坊

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董事吳澤偉先生指出,證券買賣與賭博有其共通點,便是金錢遊戲、操控風險,以及患得患失的心態和追求身心興奮刺激。然而,不同的調查反映,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並不是寄望於金錢。教牧不應忽視有參與投資活動的信徒,可以與一些專業人士合作,教導信徒正確的投資觀念。

「性與愛」工作坊

精神科專科醫生康貴華醫生指,所謂性沉溺是指不能停止的自我破壞的性行為。沉溺行為是一個進程,經常觀看色情資訊會讓人把性與愛分家,慢慢接受一些過往被視為噁心的思想或行為,如戀物癖、戀糞癖、甚至戀屍癖等。要擺脫性沉溺行為,可以參加個人、過來人的互助小組。

從「癮」到「穩」

是次研討會以教牧同工、前線社工、老師以及對相關問題有研究的學術界人士為主,特別著重將各種用於臨床心理的治療法、社會學分析方法與信仰整合,目的是幫助教會,以及具基督教背景的學校和服務機構能應用在個人輔導、心理衛生、靈命培育、生命教育等各方面。很多專家都指出,「癮」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同樣,要戒除心癮,重建一個平定安「穩」的生命,也不能靠「一時衝動」。希望成癮者及輔導員不要灰心,在脫癮路上,堅定不移,向著美好生活邁進。

序:「研究與應用並重,信仰與生活並行」 一間以「兩條腿走路」的研究中心

—2009年「家庭友善政策初探」研討會

陳永浩 | 博士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
15/10/2009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建構「既重理論,又重實際」的社會研究工作,對社會發展、生命價值、道德倫理問題有更深刻的思辨和分析。研究中心原生自明光社屬下的教育資源中心,又在2005年成立的「生命及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的基礎上擴展而成。多年以來,經過同工的努力,和多個主內友好機構的合作和幫助,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2008年5月31日正式成立。

用「兩條腿走路」可以說明研究中心的兩個根基:「研究與應用並重,信仰與生活並行」。研究中心旨在社會所關心的倫理議題上,以理論分析、調查研究、數據資料等作為基礎,按聖經真理作出整合,與社會大眾分享,讓公眾能以更多向度、更具深度的思維,找出合乎社會利益和倫理的方向。中心亦致力將研究成果與學術界、專業界別、社工組織、教會機構等分享,建立網絡,凝聚力量,藉各類研討會、講座、課程及出版等事工,推展對生命倫理議題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今期文集,研究中心將今年首次主辦的「家庭友善政策初探」研討會的文章彙集起來,與眾讀者分享。在研討會上,十一位學者分享了從政府政策、社會福利、教育、青少年、婦女以及教會牧養等多個向度,對健康家庭發展的研究文章,望能為大家帶來有見地的啟發與實際的討論。此外,研究員也就「創世記中的問題家庭」和「香港青少年偏差行為」等問題作出研究分析,望能在信仰及社會應用層面,反思一個和諧家庭的要素。
 
在此,研究中心特別感謝七位諮議小組成員對研究中心的指導和幫助,計有(排名不分先後):李碧心小姐、陳家殷大律師、張志儉博士、葛琳卡博士、楊慶球博士、鄭順佳博士,以及關啟文博士。七位諮議小組成員,均是在各自界別中獨當一面的專業人士。他們不辭勞苦,背負日常繁忙的工作之餘,仍願意承擔、關心研究中心的事務,義務提點指導,研究中心在此謹向每一位良師致最高的敬意。此外,研究中心也得到各主內同工、神學院校、友好機構的幫忙。三十多位奉獻者捐款超過五萬元支持研究中心,幾位前任同工和研究員的耕耘,令研究中心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在此,研究中心也一併向各機構及友好致意。今後,研究中心將繼續「研究與應用並重,信仰與生活並行」,關心社會正面發展,提倡生命價值倫理!

「傳媒」回顧與前瞻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23/01/2008

 
美國《時代》雜誌於2006年年終,選了「你」(You)成為年度人物,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民於網上形成虛擬社區,任何人都極容易於網上瀏覽和發表訊息,網上言論真假難分,影響深遠。而2007年,互聯網對青少年的影響及引起的事件亦是我們留意的重點。

 
上網沉溺者眾 色情資訊氾濫
 
根據調查發現,有多於25%受訪青少年每日上網4小時以上1!而且,隨著上網的時間增加,他們接觸賭博網頁及全球超過四億色情網站的機會也越加容易2,這些不良資訊對他們心智的影響實在不容忽視。
 
此外,交友網頁發展迅速,不少網民樂意於網上分享個人生活及親密相片,而部份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薄弱,輕易約會網上認識的陌生人,容易遭受性侵犯。另外,青少年亦以為網上言論沒有監管,以致言論過火或涉及煽動罪行、恐嚇和自稱三合會等違法行為,因而被警方檢控。
 
監管廣播節目及出版物品收效成疑
 
廣管局年初發出聲明,就電影《秋天的童話》內的粗口內容,在假日早上播放會對兒童有不良影響,向電視台發出勸喻,當時連同港台《同志.戀人》事件,在社會、報章及部份廣播機構產生強烈的反應。及後,《中大學生報》「情色版」有關亂倫及人獸交的性幻想和《愛情神話》封面的裸露畫像,亦引起傳媒及文化界對影視處監管出版物品人員的質素及淫褻物品審裁處的功用作出質疑,要求改善及修例。
 
繼續關注傳媒污染
 
於2008選舉年,我們會繼續關注傳統媒體,如報章雜誌的報導手法及操守問題。我們亦關注傳媒是否用持平的角度報導選舉新聞。另外,我們亦會關注互聯網的發展、對社會和青少年引起的問題,並舉辦活動,協助青少年抗衡互聯網上的不良資訊。
 
而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亦將於2008年成立,我們會就淫審處的工作進行深入研究,並會參考外國的例子及相關的法例,聯同一些關注團體向有關當局作出建議,進一步改善淫審處的運作,以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
 
另外,我們亦會關注電玩遊戲的暴力及色情內容對青少年的影響,聯合不同團體關注及參考外地做法,要求有關當局盡早在香港實施電玩分級制度。
 
新一年,新開始!期望每個有責任感的市民繼續關注媒體,不平則鳴,共同為青少年建立較好的傳媒生態環境而努力。
 
 
 
1. 2007/11/25,新報,港聞A08,<21%青少年屬上網高危族>。
2. 2007/11/13,明報,港聞A04,<網上色情資訊氾濫 與其防堵不如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