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在缺乏信任的世代尋找信任
有圖不等如有真相,在深偽技術愈來愈高超的年代,我們已明白就算親眼看見、親耳聽到的,也有可能是假的,因此,要建立信任就必須先由了解開始,並且要有批判的思維,無論消息和資料的來源是官方、是媒體,無論觀念是來自主流社會、或是傳統文化,都不能夠無條件照單全收,否則很容易便會墮入以訛傳訛、以偏概全、或者自以為是的盲點。
新聞愈來愈可信?
本年6月,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公佈了《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4),該報告對全球47個國家及地區的數位媒體發展狀況作出分析,他們在1月底至2月初訪問超過95,000名受訪者,當中包括約2,000名的香港受訪者。8月時,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於報章分析有關香港的數據。
從奧運看網絡資訊如何影響用家
網絡資訊傳遞迅速,我們接觸的訊息實在很多,一些資訊發放者為了吸引接收者的注意力,並期望網民火速瘋傳出去,往往會無所不用其極,以扭曲事實、挑撥離間等技倆,來激起網民的情緒,令他們繼而回應或轉發,也令訊息在網絡擴散。剛過去的奧運會,便出現了一些牽動網民情緒的爭議事件,可在此作為例子討論。
奧運性別爭議的背後
2024年巴黎奧運會已圓滿落幕,當中女子拳擊比賽項目出現了性別爭議,阿爾及利亞選手哈莉芙(Imane Khelif)和中華台北選手林郁婷在她們所屬的級別拳賽中取得冠軍,但外界對她們的性別有所質疑,因二人在過去的賽事中曾被國際拳擊總會(IBA)取消參賽資格,會方稱二人有XY染色體,不符合參加女子比賽的標準。
德國《性別自決法》勢必衝擊家庭及社會
德國,很多人眼中的神學之地,因著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造就今天德國神學的發展,然而今天的德國教會已大不如前,影響力也極少。
「兼職女友」與賣淫
警方發現有本地賣淫集團在Telegram上開設群組,以「兼職女友」的名義招攬嫖客,吸引超過25,000用戶。警方針對該集團展開拘捕行動,拘捕六名涉案男女,他們涉嫌利用多個戶口收取及清洗懷疑透過營運賣淫平台而獲取的犯罪得益,有關款項超過1300萬元。
由排遊情緒說到文化衝突
夏威夷的觀光公害
「羽毛球」不是性教育的重點
教育局近日公佈的一份公民、經濟及社會科支援教材中有關「青少年與親密關係」內容引起全城討論,主要關注兩個部份:親密界限承諾書工作紙,以及透過打羽毛球來處理性衝動。驟眼看似可笑,但該份共68頁的教材內容其實有不少值得參考的地方。首先,我們要了解這份教材的對象是中三學生,因此教材討論的其實並不是婚前性行為,而是少年人性行為。
讓負傷者得醫治——因參與短宣寫成的生命故事
今年聖誕假期間,我將與家人一同前往距離奧克蘭約五小時車程、人口不到60,000的Napier進行短期宣教工作。我們主要會與當地教會合作,進行一系列活動,如探訪老人院、街頭報佳音、音樂佈道、聖誕攤位聯誼和聚餐等,藉由這些聖誕節的活動,與當地居民分享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