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承傳婚姻價值——教養小羊當走的路
羅耀增博士
|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主要教授社會工作課程,並且對家長教育及香港離婚家庭等課題進行研究。羅博士曾任青少年中心主任,熱線輔導中心主任,學校社工及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主任,主力督導小學駐校社工、中學及小學支援服務及青少年就業輔導服務等。羅博士亦曾任私人執業社工四年,主力提供個人及家庭治療服務,亦被不同中、小學邀請擔任家長教育,青少年領袖訓練講員。
22/06/2016
1. 引言
婚姻中不能承受之痛——教會對離婚者的牧養
徐惠儀
| 中國神學研究院婦女普及神學證書及香港浸會神學院信徒神學教育部兼任講師。曾任家庭基建教育及出版總監,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家長教育證書課程」兼任講師。專注家庭、婚姻及親職教育、女性心靈、生命教育等課題,並經常主持有關講座及課程。著作有:《當更年期擁抱青春期:重塑自己,雙贏溝通》、《選擇放手──給孩子一張成長藍圖》、《知情識性──家長必修親子性教育課》、《阿Q媽咪》系列、《女人自在行──愛與夢的追尋》、《愛的選擇──給孩子一張品格藍圖》等。現為《國度復興報》撰寫專欄。
22/06/2016
1. 引言
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維繫婚姻的甜蜜
雷競業博士
|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現任第一城浸信會的義務牧師、明光社和世界改革宗團契的董事。雷博士致力培育信徒建立觀察與反省的能力,其研究主要環繞信仰與文化,探索昔日和今天的信徒如何借用世界的思潮來表達信仰,信仰又如何批判世界的思潮,從中思考信徒轉化社會文化和個人生命的可行途徑。
22/06/2016
1. 引言
增加賽馬日是哪門子的有節制賭博?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6/06/2016
馬會今年年初口口聲聲稱投注額下跌,要增加賽馬日和更多受注海外賽事,但事實上馬會過去數年的投注額年年上升。馬會又喜歡乘着節日或假期舉行賽馬日,借機增加受注場次。
由各盡其職,到各自表述,再到…
陳永浩、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高級研究員
15/06/2016
經過了這些年,「撕裂」仿似成為了香港的代名詞。我們的社會,以往人人各盡其職,現在變成各自表述,甚或只顧「圍爐取暖」。
美國「廁所霸權」法案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6/2016
性別議題是近年最能激起美國國民矛盾的事件之一,隨着美國最高法院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後,下一個戰場落在我們每天都會使用的洗手間。美國總統奧巴馬在5月中頒佈指令,要求全國所有公立學校准許跨性別學生選擇使用符合他們性別認同的洗手間、更衣室及浴室,否則會喪失聯邦政府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