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新任總幹事感言
當了十年公務員,做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電台記者兼新聞節目主持。既不用在經濟不景時為生活憂慮,亦有不少時間在工餘時間事奉(因每星期有兩天假期,每年四十日大假),但還是選擇告別香港電台(一個公信力十分高,可以驕傲地告訴別人而不用面紅的傳媒機構),轉往奉獻收入仍未穩定的新興志願團體──明光社,為的就是忍無可忍!
以行動開拓新傳媒文化
部份傳媒工作者為了經濟利潤妄顧及忽視傳媒的社會責任。明光社曾就傳媒問題進行了一項「中文報章污染指數調查」,結果指出我們現時的暢銷報紙是已受到污染。污染來自它們內容的色情問題!污染來自它們的報道失實!污染來自它們的不當報道手法!我們相信新聞自由要捍衛,濫用自由要抵制!傳媒老闆不應單求利潤,破壞市民對傳媒的信任。
為香港傳媒教育播種
由於本港傳媒環境迅速劣質化,本來鮮為人留意的傳媒教育開始受到社會人士的關注。筆者近期就接到不少教師、社工及家長的詢問,問及怎樣教導青少年去和傳媒打交道以及如何在學校、社區、教區或家庭實踐傳媒教育。
這裡建議熱心推行傳媒教育的人士注意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要了解傳媒教育能為我們做些什麼,跟著採取適合的橫式去進行;其次是有計劃及有聯繫地推動有關的工作。
尋索肉身的尊嚴
現時本港對色情文化的批判,普遍仍停留在防衛性和回應性的立場,也就是說,我們以當前氾濫、扭曲的色情現象為一「正題」,而自己的「抗衡」、「批判」則成為一「反題」。無論成功與否,我們都沒有建立任何自足的「性倫理」議題,因為任何「反題」皆須依附「正題」而後成,結果「色情」永遠是性倫理的主角、主題。
還世界一份情 給自己一個心
如常地踏入便利店,無聊地打量著各報刊封面,機械式地放下幾個大銀,便步出門口。突然被一位失魂小童撞跌了手上的報紙,只聽到一聲:「媽媽,好可怖呀!」低頭一看,只見地上那血淋淋的頭版新聞相片。一份莫明的惡心湧上心頭…
由傳媒污染到交化污染
明光社於四月底發表了一項報章污染指數調查,以色情、失實、不當報道手法三方面評估中文報章表現,調查發現污染程度最嚴重的,正是三份銷量最高的報章。這項調查的結果令人一點也不感到意外,可惜調查結果卻解答不了另一個問題;香港讀者為什麼偏鍾情污染報章,調查為什麼不詢問受污者平日喜歡看什麼報,看看批評得最狠的受眾,他們又是否言行一致?
如何協助信徒分辨傳媒信息
筆者無論到教會、大專院校或機構分享時,很多人都有興趣問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分辨傳媒提供的信息,但,通常還有一句潛台詞可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如何用最少的時間!答案是──沒有!
一切從關心開始
報紙減價戰真的沒有影響質素嗎?
各位朋友,多謝各位一路以來對明光社的支持,在此我們先報告上次有關「童黨燒屍案」引致本社發起「要求政府全面檢討及修訂《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一事。我們從立法會秘書處的回信中得知他們已把我們的「意見書轉交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及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並請該兩個事務委員會考慮舉行聯席會議」,而我們也得知資訊科技及廣播局將對《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作出檢討,我們會積極作出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