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信仰反思 (偶像的壓力與成長)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紫色的袍,荊棘冠冕,蘆葦在祂手中,全營兵丁嘲笑譏諷,救主堅立不動。」
(詩歌《紫色的袍》的歌詞)

耶穌來到自己有份創造的世界,祂是世界的光,祂希望祂的光可以照亮世上每一個人,可惜被造的人類,有些不認識祂,亦不想接受祂(約一1-11)。人們為何不願接受耶穌,信靠祂,好讓祂成為自己的救主?是因為耶穌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是因為耶穌常與有罪的人一起?是因為耶穌沒有組織軍隊推翻暴政?還是因為耶穌沒有能力救自己,令祂不用死於十字架上?

人們追星,原因各異,標準不同,這原是無可厚非,因為人有權選擇自己想要傾慕的對象。只是,人們可以用傾慕偶像的態度,套用到愛慕神的身上嗎?偶像肥了、贅肉增多,一旦達不到粉絲心中那種美的標準,便隨時遭撇棄,粉絲亦會另投其他偶像的懷抱。神要是沒有按我們的心意或目標採取行動,我們是否也會如此?即使不敢敬拜其他神祇,卻會向神大發雷霆,又或對神變得冷淡,從此對神不聞不問?

相關文章

信仰反思 (偶像文化為何在今日出現)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我要看見,我要看見,如同摩西看見祢的榮耀,我要看見,我要看見,這世代要看見祢榮耀。」
(詩歌《我要看見》的歌詞)

摩西不用再走上山與神見面了,因為,榮耀的神願意在神的子民中間居住(出二十五8)。神要以色列民按祂的指示,為祂建造聖所,以及聖所中的會幕與一切器具的樣式(出二十五8-9)。

人神之間的距離近了,人們樂意奉獻禮物給祂,也有祭司教導他們如何獻祭,除去自己的罪,以至可以更親近神。只是,尋常百姓與神之間仍然有一大段距離,只能留在院子,不像亞倫及他的子孫一樣,他們作為神的祭司,可以進入會幕,與神更貼近。感謝神的恩典,因著耶穌道成肉身住在人們中間,人們不用藉著獻祭,不用藉著其他人,只藉著耶穌便能看見從父神而來獨生子的榮光(約一14)。

當偶像與粉絲的距離拉近了,粉絲對與偶像相關活動的參與度及投入度一定愈來愈高,我們敬拜神的時候,不是也應該如此嗎?還是,反而神不再高高在上,敬拜祂便不必再認真投入,人身在教會,卻心不在焉?

信仰反思 (選秀節目與粉絲經濟)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活著為要敬拜祢,活著為要全心來愛祢,永遠住在祢殿中,昔在今在永在的主,我愛祢。
(詩歌《活著為要敬拜祢》的歌詞)

神悅納人甘心樂意送上的禮物,祂居住的聖所,其實是一處神與其子民一起打造的地方,無論是金、銀、銅、紅瑪瑙、藍色紫色朱紅色線、細麻、山羊毛、皂莢木、膏油及香料等,不但是以色列民甘心獻上,亦是由子民中有靈巧手藝的人去完成。一切都是出於甘心樂意,並且眾人全情投入製作(出三十五4 - 三十六7),可以說,聖所即使未完成,大家已經開始敬拜神。其實,神喜悅人愛祂、甘心樂意聽從祂的話,多於禮物或獻祭本身(撒上十五22),耶穌明白父神的心意,因此祂憤然潔淨聖殿,驅逐一切商業活動(太二十一12-13)。

人們支持偶像,連帶對他代言的東西都想去支持,在追星的世界,粉絲甚少顧此失彼,只愛偶像周邊的事物而不愛偶像,但人對神卻可能沒有那麼忠心,稍不留神,可能只看中教會有潛在的客戶、有託兒的服務、有連結成功人士的機會,把敬拜神變得商品化而不自知。

信仰反思 (偶像、流行文化與社會)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在神的國度裡,有權柄和能力,不憑血氣,不憑勢力,單單倚靠主聖靈。
(詩歌《願祢國度降臨》的歌詞)

對使徒來說,脫離羅馬政府迫害是何等重要的事,他們非常關心復國一事,耶穌不是不關心政治,祂知道父神已定了時間或日期,只是認為使徒不必知道(徒一6-7),他們在當刻,最重要的是遵守祂的吩咐:不要離開耶路撒冷,幾天後他們將受聖靈的洗(徒一5)。甚麼是聖靈的洗?幾天,即是多少天?使徒一聽到耶路撒冷,比他們聽到受聖靈的洗更感興趣,追問復國的時間表(徒一6)。使徒錯失焦點,耶穌回歸正題:「可是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領受能力,並且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人。」(徒一8《新譯本》)

「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政治立場不同而發起的杯葛行動,層出不窮,對於參與杯葛的人來說,極其量會帶來不方便,但若把政治看得大於神在人身上顯明的旨意,所招致的損失卻不可同日而語。假如使徒只管政治,漠視耶穌的吩咐及聖靈,不去為主作見證,他們又將錯失一段怎麼樣的人生?他們又如何見證著神的救恩傳開呢?

信仰反思 (偶像與教會)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注目看耶穌,定睛看耶穌,謙卑親近主,跟著祂同步,跟著祂同步。
(詩歌《注目看耶穌》的歌詞)

耶穌訓練門徒可謂不遺餘力,明明是神的兒子,為了教導門徒愛及謙卑的功課,祂竟親自為門徒洗腳,樹立榜樣,縱然當中有出賣祂的猶大(約十三1-15)。耶穌愛門徒是不容置疑的,但祂同時亦是一位嚴師,門徒錯得離譜的時候,耶穌便會出言責備(路九51-56)。耶穌不單要訓練一班跟從祂的人,也希望他們連結父神。神是看不見的,有限的門徒如何與無限父神連結?一、耶穌是神,祂道成肉身住在人們中間,彰顯了神(約一14、18);二、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人們藉著祂便能去到父神那裡(約十四6)。

粉絲追求偶像,可能出於羨慕偶像擁有他們沒有的外貌或才能,也可能出於對「美」及「好」的追求,以致他們甘心出錢出力大力支持。其實世間上,有一位巨星是最完美無瑕,值得人傾慕一生。不單如此,這位巨星同時可以成為人真正的生命導師,按人的本質指導人活出真我,幫助人展現出無數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這位巨星願意愛人、甚至到了為人捨身留血的地步。願意人都認識這位巨星,讓祂成為自己的生命導師,以展現屬於他們的、獨特的生命光彩。

偶像是怎樣煉成的

歐陽家和 | 明光社前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05/08/2022

近年很多人望見明星偶像,以及他們身邊的支持者,大家就會說他們很瘋狂,標籤支持者是「瘋狂粉絲」,彷彿這些都是今時今日才有的現象,還說甚麼香港很久沒有出現很受歡迎的偶像,而偶像出來,一定要全城哄動才算成功。香港真的沒有出現過偶像嗎?聽見這種話,也只能說句:「少年,你太年輕了。」

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就有「影迷公主」之稱的陳寶珠,一句「陳寶珠來啦!」突然就會出現萬人空巷的情景,與今天見到姜濤的情況相比,不遑多讓。香港曾出產的歌影視明星,不少是世界級的,包括李小龍、成龍、譚詠麟、張國榮、張曼玉、90年代的四大天王等。至回歸後,人們常常說沒有出甚麼歌星,其實也有陳奕迅,很多由他主唱的流行曲到今日還不斷被翻唱,成為經典。

討論偶像自然會談及到其「生產」過程。以前的所謂偶像,往往是很偉大的人物死了,我們才封他們為偶像,例如孔子、關公等等。在內地,即使今時今日仍然有人封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等為偶像。很多學校也教導學生學習不同地方的名人,封他們為偶像,學習他們的生平、性格的優點,作為模範。

偶像的人設

不過在今日,偶像的討論大都變成資本主義式的文化產品,偶像公司生產不同的偶像,然後將其包裝成商品出售。偶像賣點各有不同,有的賣技能,有的賣性格,有的賣外貌,有的甚至賣缺點,總之就是將一個人的性格(或所謂「人設」)放大,成為討論的焦點,透過製造不同的話題,吸引社會注意他們的動向,在過程中公司透過表現偶像自己來賣錢。

在這個建立人設的過程中,其實也在做一種巿場操作,某些明星的人設,本來可能就比較小眾,這令他們有更大的空間,做些特別的活動,例如部份明星就走所謂「孬星」路線(即壞孩子路線),於是他可以在節目中「爆粗」,私生活很放蕩,甚至會有一些大膽的表演。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設,不少明星因為人設要「入屋」,坦言要改變自己的一些生活習慣,甚至在節目中有很多不同的考慮,為的就是要保證其節目(產品)如果有小朋友看,不會教壞「細路」。

市場以外的考量

這個分眾的過程,是消費巿場主導,同時也可以想像得到,有政府或者有不同有權力的人士介入。從這個角度來看偶像文化,你不難發現偶像不論是他每日的行程,還是他的產品,其實都會有政治的指涉,不論是刻意政治化,或是刻意去政治化,這也是在各種力量平衡之下走出來的產物。故此,我們也有必要去討論,偶像面對巿場和政治,他們應如何透過作品去自處,安全地表達意見,是至關重要。

最後,流行文化當然會產生一堆次文化,因著偶像本身有自己的性格,很容易就出現一個小社群,也因著明星的特徵,帶起一種文化來,例如明星喜歡電單車,就有一個小電單車隊,或者會引發一些因為追星而產生的新行業出現,例如近年設計應援商品的行業應運而生,以前就有娛樂版記者去信和中心的明星相店舖賣相,這些周邊的行業,同時影響著整個社會對偶像、明星等的看法。

流行文化中的美好事物

研究偶像文化,可以發掘的角度有很多,但重要的是,你不難發現偶像文化如何流動,即使每個年代如何不同也好,但你也會發現那個年代對很多基本價值的看法和取態,透過了解這些看法和取態,其實你不難發現,流行文化仍然要求偶像對自己的工作專業,對人要有基本尊重,面對不同觀眾要學懂包容,過程中學習堅持和妥協。若我們能找到偶像文化中點點的美好,將之帶給下一代,其實追星,未必如想像中必定是瘋狂、失控或者所謂荒廢學業和時間的。

娃娃看天下

19/05/2022

每當新年來臨,很多人都期望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萬物可以更生,世界變得更好。小女孩瑪法達也不例外,某一個早晨,她睡醒過來後馬上興高采烈高聲問道:「世界上的飢餓和貧窮都結束了嗎?核子武器完全禁運了嗎?」她一邊提問,一邊走向正在吃早餐的父親身旁,父親回答她:「這這……個,孩子,沒有呵!」瑪法達立時開心不起來,高聲呼喊:「幹甚麼要換一年?」對於這位心繫世界的小女孩來說,世界沒有變得更好的話,過新年又有何意義。

瑪法達是由阿根廷漫畫家季諾(Quino)「生」出來的漫畫人物,故事的開始就講述瑪法達要入讀阿根廷幼稚園,展開她的人生旅程。雖然她生長在1960年代的阿根廷,算是上一個世紀的人,但她所面對的世界,今天看來仍能帶給人們莫名的熟悉感,瑪法達身邊的小朋友,相信再過幾個世紀,「他們」還是會在地球上出現:覺得金錢最重要,滿腦子只是想著賺錢的「馬諾林」;明明學習能力不差,卻總愛拖延的「菲力普」;一心只想成為「闊太」之後生孩子,傾慕富人厭人貧的「蘇珊娜」等。

瑪法達所處的時代,有些國家正在打仗、大國之間彼此角力,社會充斥著貧窮、通貨膨脹、空氣污染嚴重、國民只想往外跑等情況。時空不同,世界的問題或許換了模樣,但卻同樣足以讓人們擔心這一顆生了病的地球,就如瑪法達一樣。

瑪法達如很多小朋友一樣,也愛問為甚麼,她口中的為甚麼很多時讓大人詞窮,卻又值得大人深思。例如她問爸爸,「明年」存在嗎?爸爸反問:「存在甚麼?」瑪法達回答:「『明年!』真的有明年嗎?還是跟大家講的東西一樣,說來總也不來。」爸爸開始受不了,反駁說:「可是,瑪法達,明年怎麼可能不來嘛!」瑪法達認真的問爸爸:「你親眼看到了?」是的,沒有親眼看見,誰能確定「跟大家講的東西」一定會來?短短一番對話,瑪法達的問題已可化身為政治問題、哲學問題、科學問題,甚或人生問題等。

瑪法達雖然是一個小女孩,但誠如第一個「教」她說中文的三毛所言:「瑪法達不是一個簡單的小孩子。」把瑪法達介紹給中文讀者的已故作家三毛,在代序中提到此漫畫書是「高度的幽默,這種幽默,深者見其深,淺者見其純,無論哪一個年紀的人,用一點點心思去看,都會禁不住的笑起來……」

在這個需要等待好消息的年代,何不幽默一下,借一借瑪法達的眼光去看一看這個天下。

女團的資格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0/01/2022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8月19日

ViuTV在2021年推出的第四季《全民造星》節目,開宗明義以選拔女團成員為目標,吸引過千名女性報名參加,最後選出96位參賽者進行比賽,並於該年的聖誕日進行總決賽,獲得冠亞季軍的三位參賽者在「專業評審」及「全民投票」項目中都獲得佳績,可見她們的表演深得評判和觀眾的喜愛。

明光社

不少市民對這隊女團都滿有期望,所以網上討論區和即時通訊群組內都有大量對節目內容和各參賽者的討論,亦有不少網民在節目播出前已對節目存有一定的偏見,預期節目中會出現勾心鬥角的情況,甚至該節目監製花姐(黃慧君)亦認為全女班必定是非多,但出乎意料之外,在整個節目中都看不到這些場面,節目呈現出的反而是一群女生團結地追夢的情況。

花姐曾透露這次辦「選女團」活動,是因為被上一季比賽的女參賽者感動,發現原來女生也能熱血地為夢想拼盡全力,甚至比男生更賣力。女團經理人Wing(戴穎)亦多次表示參賽者需比過往幾季的參賽者更加熱血,才不至被外間「睇死」。其實這正正反映了一般認為男生在工作方面比女生更認真,他們追夢時亦會比女生更有毅力這種刻板的性別印象,亦因為這樣,所以女團選拔賽的參賽者才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讓觀眾知道她們不比男團成員遜色。

參賽者需在節目進行一連串唱歌、跳舞或戲劇表演,因此她們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才藝,但要成為大眾「偶像」的話,單靠才藝是不夠的,還要得到觀眾的支持,她們的形象和表現需符合觀眾對偶像想像的要求,為觀眾提供幻想的空間,才能繼續在演藝界生存。

年青是王道

論到女團的資格,首先,參賽者需符合一個很客觀的條件,就是年輕。花姐指出女團成員必須年青,希望選出來的女團成員年齡範圍是16至25歲,而男團MIRROR的成員參加第一季《全民造星》時,他們的年齡是介乎18至29歲,由此可見,經理人對男團與女團的設定有明顯差異,女團必須比男團更為年青。

明光社

但是節目中兩位導師卻反對為女團成員年齡設限的做法,認為參賽者的能力不應受年齡所限,因此揀選了一位39歲參賽者晉身60強的位置,按表演質素來說,她晉級是當之無愧的,但在網上卻惹來一面倒的負評。不少網民認為39歲的女團成員實屬超齡,所以無論她的表現如何,都不應讓她晉級,加上她的晉級亦間接令到幾位深受觀眾喜愛的年輕參賽者晉級無望,這令有些觀眾對她和導師更感不滿。她在第二輪比賽時被導師淘汰,導師表示她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但有網民卻因她被淘汰而高興。而另一位35歲的參賽者則成功進入總決賽,最後更獲得第四名的優異成績,但圍繞著她的討論,總離不開她的年齡。

我們看看偶像文化盛行的日本,女團成員除了要才藝出眾外,樣子可愛甜美亦是她們吸引觀眾的賣點,因此她們往往十多歲就出道,但隨著年齡漸長,觀眾開始轉為追捧新一批年輕偶像,而舊的成員在難以繼續再裝可愛時,往往就要「畢業」退團離去。但男團成員卻沒有太多年齡的限制,由活力充沛的陽光少年,到成熟穩重的中年型男,都能得到觀眾的支持,即使直到了四、五十歲仍能在舞台上發光發亮。

美貌不可少

另一個女團成員的資格必然是外型討好。一眾參賽者燕瘦環肥,各有特色,但要成為偶像,外表仍然是重要考慮因素之一。當進行總決賽時,身形比較肥胖健碩的參賽者通通都被淘汰,樣子比較平凡的參賽者就必須擁有十分出色的才藝才能晉級。不過,樣子漂亮、氣質出眾,擁有「仙氣」的參賽者,儘管唱歌跳舞都不太出色,都能順利晉級,而她們往往深得觀眾的喜愛。而幾位有潛質成為將來女團「顏值擔當」的參賽者在總決賽的表演不太理想,但在廣大「粉絲」的支持下,在觀眾投票項目中得到不錯的成績,雖然總名次不高,但仍有很大機會加入女團。

明光社

節目其中一位參賽者一直作中性的打扮,蓄短髮的她與其他參賽者一同搔首弄姿地跳舞,予人格格不入的感覺,在節目播出前已引起網上一面倒的批評,甚至惡意地指她是「男人」、女團不需有TB(TomBoy,即喜歡作中性打扮的女生)等等。她在第一輪比賽的表現不算突出,但卻擊退了一位外表漂亮而且表演出色的參賽者,評判也坦言是因著她的中性形象讓她晉級,希望香港的女團能更多樣化,賽果引起觀眾極大不滿,網上亦充斥著不少對該位參賽者不禮貌的言論。

這位參賽者在第二輪比賽被評判淘汰,網民一面倒為此而歡呼喝采,但她所屬組別的導師的反應是:「如果因著她這個外型而認為她不適合作女團的話,我會感到憤怒。」他的話或許正好反映了,在性別意識高漲的時代,彷彿女團必須擁有能展現出不同氣質的女性,才是正確和進步的做法。

男子組合MIRROR也不乏性別氣質比較陰柔的成員,當中一位更被翻舊聞指他是同性戀者,但他的受歡迎程度沒有因而減退,仍能吸引大量「女粉絲」的支持。但從網上的反應來看,觀眾暫時未能接受到女團中有中性形象的成員,典型可愛的美少女仍舊是觀眾的至愛。

戀愛要禁止?

不少外國偶像組合都有「禁止談戀愛」的規定,一旦組合成員被揭發與他人發展戀愛關係,勢必被處罰,減少演出機會,甚至有女性偶像組合成員曾因此而剃髮謝罪。禁止偶像談戀愛的情況在香港是否盛行見仁見智,不過是次女團成員招募活動中,電視台就沒有明言會對參賽者的戀愛狀況設有任何限制,但一眾參賽者都不會多談自己的感情生活。

有參賽者一早表明已婚,甚至帶著子女到電視台來彩排,但她們都不是熱門的參賽者,觀眾並不太在意她們的婚姻狀況。而一位深得觀眾喜愛的參賽者在第二輪比賽遭淘汰,觀眾大多為她感到不值。不過事情發展峰迴路轉,隨後有網民揭發這位參賽者原來早已結婚,有部份網民得知消息後表示有被欺騙感情的感覺,認為她不應該隱藏已婚一事,甚至有人認為已為人妻的她不應該參加女團選拔賽。幸好觀眾都慢慢接受了她已婚的事實,她亦是被淘汰的參賽者中人氣最高的其中一個。

其實參賽者的感情生活與才藝、演出沒有任何關係,但卻會直接影響到支持者的情感投射,這種情況在「男粉絲」與女偶像之間更加明顯,一想到自己喜歡,甚或迷戀的偶像已有男朋友和丈夫,一切幻想都會破滅。

偶像的一舉一動會影響「粉絲」的情緒,「粉絲」的期望也塑造出偶像的特質。節目中參賽者的演出經常帶出「活出真我」的訊息,希望打破外間加在她們身上的枷鎖。但偶像文化同時也是一項商業運作,為贏得觀眾支持必須迎合觀眾的喜好,所以只有其「真我個性」能符合「粉絲」期望的參賽者,她們才能成功晉級,並成為最終女團成員的大熱門。但就算在比賽中被淘汰,所有參賽者都向觀眾展現了她們獨特之處,她們付出的努力是沒有白費,她們亦向自己的夢想邁進了一步。

資料庫

粉絲的期望:希望偶像永遠都單身

情感投射會令粉絲對偶像的感情生活有「期望」,希望他們永遠都單身,這樣粉絲就可以一直對他/她抱有幻想,相信這亦是其中一個原因,令一些偶像、藝人選擇低調處理感情事,甚至有人隱婚,就算生了小孩都不願對外公開。[1] 曾經有日本當紅女藝人宣佈結婚,結婚對象也是一位藝人,婚訊一公佈迅即令男粉絲大受打擊,揚言要放假「療傷」,甚至有企業的社長宣佈,准許員工因此向公司申請「療傷假」,引起網上熱話。[2]

(本文原載於第142期〔2022年1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yui:〈劉德華抖音罕談當年與朱麗倩不擺酒原因 盤點圈中隱婚明星〉,she.com,2021年2月10日,網站:https://www.she.com/entertainment/劉德華抖音罕談當年與朱麗倩不擺酒原因-盤點圈中/(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2] 〈新垣結衣結婚太難過 日本IT社長宣佈:粉絲員工可以請療傷假!〉,《自由時報》,2021年5月21日,網站: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541114(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追星有時,放下有時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3/09/2021

追星是不同年代不同粉絲的集體回憶,不過,對於信徒來說,將某些藝人捧為偶像是十分敏感的事,當情不自禁受其吸引時,心裡或許會有些歉疚。利未記二十六章1節說:「你們不可做甚麼虛無的神像,不可立雕刻的偶像或是柱像,也不可在你們的地上安甚麼鏨成的石像,向它跪拜,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主要是想提醒我們不可以讓我們自己創造的神/偶像,取代耶和華神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

其實追星也好、戀愛也好、對性、對金錢的興趣,甚或對子女的鍾愛也好,只要任何事物和人,若常常在我們的腦海揮之不去,成為我們生命中最重視的部份並轄制著我們,便是我們要警惕的事。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一個人有鍾愛的人和事,本身其實亦不是甚麼壞事,反而可以有一些令自己追尋的目標,願意努力的方向,以及與其他人可以有共同的關注和話題,促進彼此的凝聚力。

當政治環境和氣氛令人有點窒息,追追明星歌星、捧捧奧運選手、談談情說說性、多點享受親子的樂趣,轉移一下大家關心的目標,未嘗不是好事。因為政治若常在我們腦海揮之不去,其實政治就是我們的偶像。過猶不及,世上所有事物,最重要的是看得合乎中道,避免偏激,走向極端。時勢愈緊張,我們愈需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有時盡情為自己所喜歡的人和事高聲歡呼吶喊,也很療癒。只要我們心中最重視的仍是神,沒有揮之不去的偶像,學會追星有時,放下有時,其實生活也可以很健康。

我們與星的距離——從遙不可及到觸手可及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03/09/2021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8月19日

本地歌星、歌唱組合等偶像近來又開始紅了起來,人們瘋狂的去追星、炒賣演唱會門票、凌晨到商場「霸個好位」等第二天偶像的出現……這些情況彷彿在香港已很久沒出現了。但為何現在又會再次出現?現在的「星」與以往又有甚麼不同?他們是如何被捧出來的?時代的轉變,我們可以留意兩方面的演化:媒體與文化,它們的改變令造星文化的「主動權」也改變了。

從遠在天際到近在咫尺

以往,在未有互聯網或互聯網的互動發展沒現在那麼強的年代,偶像的塑造過程可以說是由各大唱片公司、經理人公司所控制,它們與大眾傳媒機構的關係,影響著藝人們的形象及星途。藝人們的形象、歌曲,經由公司設計,再由大眾傳媒報道出來,這也是觀眾對藝人們所認知的訊息,觀眾對藝人的認識,也只限於收看這些媒體資訊。最多,也只是通過一些偶像同樂會,可以比較近距離與偶像互動,偶像也能透過這些聚會和粉絲交流。但,這些距離還是有點「遠」。

不過,透過互聯網社交網絡的逐漸發展,大家都有了發放訊息和互相交流的平台。偶像的生活,他自己可以每天發放;作為粉絲,可以在社交平台加入偶像的專頁、討論區,又可以在Instagram追蹤偶像。偶像每天可以主動發放訊息(當然不少專頁背後也可能有專業人員計算、設計發放的內容),回應社會及抒發感受。而「偶像」——這些以往是遙不可及的「天王」、「天后」、「巨星」,現可以天天見到他/她的分享:工人姐姐煮早餐仍是煮得很不堪、做gym(健身)做到「爆汗」為了瘦身……我們可以看到歌神吃甚麼早餐,天后自拍大汗淋漓的相片,作為粉絲可以留言鼓勵他們,或者給一些「心心」,來個「讚」……最重要的是,曾是有很遠距離的偶像,像「神」一般,現在卻讓人感到他們是「人」,有情緒、有好惡。

「真誠」的感覺才是最重要

明光社

美國女創作歌手Taylor Swift,亦是當今影響力巨大的歌手,在2008年甚至更早的時間,她已經開始用社交媒體直接與歌迷交流,[1] 更曾親自安慰被欺凌的粉絲。[2] 她曾說:「未來,藝人能拿到唱片合約是因為有粉絲——不是有唱片才有粉絲。」她洞悉了一個在網絡世代中的要訣,她的音樂帝國力量是來自於網絡粉絲大軍,她與這些粉絲的關係,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如「朋友」般的交流,她把自己的名氣「結合親密感與坦誠感」。[3] 亦因為這樣,有部份現時的「星」,也是在網絡上以自己的才華,吸引網民追蹤,再引起傳媒關注,這顛覆了以往由唱片公司招攬及宣傳新星的程序。

「主動權」流向觀眾

早年,韓國開始了Produce 101Super Star K節目,前者似香港的選秀節目《全民造星》,參賽者透過不同類型的歌舞比試,成績優異者可以獲選然後組成組合出道,而後者則似香港的《聲夢傳奇》,透過歌曲比拼以獲得經理人公司的合約。[4] 這種造星節目加入了觀眾可在互聯網評分的元素,觀眾看著自己支持的少男少女本來不太起眼,但透過節目的比拼及地獄式特訓環節,慢慢蛻變走上成功之路,對他們的寵愛自然有增無減!對有關節目來說,觀眾的寵愛是收視率和點擊率的保證,而他們出道後的歌曲、電視劇及廣告都會有一定的支持度。這些情況,我們可以從兩隊男子組合MIRROR及ERROR(成員均來自《全民造星》)出席於屯門市廣場舉行的電視台奧運宣傳活動可見一斑。[5]

造星機制是否公平?

明光社

然而,將參賽者能夠升級的重任交給擁有雪亮眼睛的觀眾,「公平」便變得十分重要,正正因為觀眾相信自己追捧的小鮮肉和小女神的星途是在自己手中,所以就會特別投入,為他們付出的,也可能特別多。內地選秀綜藝節目《青春有你》的投票機制與奶製品飲料掛鈎,粉絲需要購買該飲料,掃瓶蓋內的QR Code才可以投票,於是就有支持者斥巨資購入大量飲料,僱人開蓋掃碼,並把喝不完的奶直接倒掉,這剛好觸犯了中國的《反食品浪費法》。這種行為引起了輿論批評聲音:「把牛奶倒溝裡」、「別把青年人帶溝裡」。節目也在一片批評聲音下暫停播放。[6]

明光社

而韓國方面,2019年也爆出了Produce 101系列節目曾偽造數據,影響了「練習生」(參賽者)的淘汰名單,製作人更被判有期徒刑。[7] 我們可見這些造星節目背後的利益和商業瓜葛都可謂千絲萬縷,背後投票機制亦可能與商業營銷模式掛鈎,粉絲盲目追捧偶像的情況也可以極之瘋狂。

節目有令人動容的一面

從正面來看,透過互聯網,我們與這些有才華的藝人、造星節目參賽者的距離真的拉近了很多,可以支持對方,甚至可互動溝通,透過這些機會,我們看到平凡的人能有機會透過磨練,一步一步發掘其潛能,當中付出不少汗與淚,衝破了恐懼與困阻,勇敢地踏上進步的階梯,能有機會被關注和發揮所長。那些無論是比賽片段或是真人show的片段被拍攝下來後,使觀眾看到後被感動。這不單使彼此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相信也鼓勵了不少人,知道向著目標努力進發,平凡人也會有發光發亮的機會,令自己向星的距離邁進了一步。

(本文原載於第140期〔2021年9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泰勒絲〉,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22年7月25日,網站:https://zh.wikipedia.org/wiki/泰勒·斯威夫特(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2] Erin Strecker, “Read Taylor Swift’s Sweet Message to Bullied Fan,” Billboard, last modified January 27, 2015, https://www.billboard.com/articles/news/6451041/taylor-swift-sweet-message-bullied-fan-tumblr.

[3] P.W.辛格〔P. W. Singer〕、艾默生.T.布魯金〔E. T. Brooking〕:《讚爭:「按讚」已成為武器,中國、俄羅斯、川普、恐怖組織、帶風向者、內容農場,如何操縱社群媒體,甚至……不知不覺統治了你》(LikeWar: The Weaponization of Social Media),林淑鈴譯(台北:任性出版,2019),頁258–259。

[4] 伍麒匡:《韓流是這樣煉成的!》(香港:天窗出版社,2020)。

[5] 〈MIRROR+ERROR今現身屯市 粉絲提早霸位被趕 姜濤Ian出席活動 逾千鏡粉迫爆商場〉,《明報》,2021年7月23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pns/娛樂/article/20210723/s00016/1626977980896/mirror-error今現身屯市-粉絲提早霸位被趕-姜濤ian出席活動-逾千鏡粉迫爆商場(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6] 孫聖然:〈青春有你3|粉絲為支持偶像大量牛奶倒溝渠 節目捱轟後責令暫停〉,《香港01》,2021年5月8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大國小事/622184/青春有你3-粉絲為支持偶像大量牛奶倒溝渠-節目捱轟後責令暫停(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7] CHI:〈《PD》系列受偽造數據遭淘汰的練習生名單公佈!〉,Kpopn,2020年11月19日,網站:https://www.kpopn.com/2020/11/19/produce-101-series-contestants-who-were-eliminated-due-to-voting-manipulation(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時空中的永恆——偶像文化的神學反思

雷競業博士 | 中國神學研究院天恩諾佑教席教授(神學科)、明光社董事會主席
03/09/2021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8月19日

最近MIRROR樂隊的爆紅,使人不禁反問:為何一樂隊可以忽然有這樣的魅力?這現象如何反映了人性的本質?

人對片刻永恆的期待

從基督信仰的角度出發,人們追求偶像可說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傳道書三章11節說:「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恆安放在世人心裡;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測透。」(《和修版.上帝版》)人活在時空之中,一切都在不斷改變,但上帝卻將一種對永恆的真善美的盼望放在人的心裡,讓人不能單單滿足於時空中的經歷,而是期待在時光中能體會到片刻的永恆。在教會的傳統中,敬拜正是永恆與時光交接之處。

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自然對永恆有一份盼望。一場音樂會,固然是時空中的事情,但在激情的投入中,時間可以彷彿停頓,兩小時的音樂會,仿若片刻就過去。人們得到了感情的宣洩,也得到了一份「不枉此生」的感覺。當然,這份感覺可能很快就會過去,人們再次回到自己平凡乏味的角色(例: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職員、一個被學業壓得喘不過氣的學生);但與偶像那位超越時空的同在經驗(當然偶像不是真的在時空中與粉絲們同行),給予人們生命中的一種重要性。

偶像所代表的理想

流行文化中的偶像通常有一種弔詭的現象:在現實中,這些偶像不斷轉換,但在某一偶像的粉絲心中,往往保存一個不變的形象。對粉絲來說,偶像的意義不在於那有血有肉的真人,而是偶像所代表的一種理想。我年青時聽過一位女歌手偶像接受訪問,記者問她會如何報答粉絲對她的熱愛,她回應說:「我會盡力保持自己靚靚。」那時我心中想:「這麼弱智!」今天我對人生多了一份了解,才明白這答案並不弱智,她代表了年青活力、靚靚和成功。人們希望能超越現實限制而長久擁有這些美好事情,現實中既然做不到,就讓對偶像的投入讓我們似乎擁有了;如果她不再靚靚,就會辜負了粉絲的期望。

屬於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我是快將「登六」的人,留意到近年來不少我成長時期的偶像歌手(例如陳美齡、葉振棠、溫拿樂隊)紛紛開音樂會,在宣傳海報中,往往把這些六、七十歲的老人家裝扮得歲月不留痕,我個人看來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從另一角度看,他們只是在盡偶像應有的本份:偶像並不能提供真正的永恆,卻能提供某一代人的共同記憶。對我這一代的香港男人來說,那青春可愛的陳美齡或陳慧嫻是我們身份的一部份,那個70歲模樣的婆婆卻不是我們的共同記憶。每一代人有他們獨有的偶像,這些偶像對那一代人是一個永恆的記號,卻同時只是屬於某一時空中的一代。

人們心底內追求的永恆不是一個單調同質的永恆,或是一個失去自我與獨特性的永恆,而是一種能成就自我身份的永恆。每一代人,他們為了建立自己獨特的身份,就需要與上一代製造一個距離,所以文化中的偶像也隨著世代轉換。另一方面,神給予人的一個特性,我們的身份是要在人群中才能健康地建立,而偶像的特色就是他們能夠把同世代的人連結在一起,反映了那世代的人的共同價值。比如我這代人的偶像女歌手,多數有文靜單純的形象,反映了我這一代人對理想女性的價值取向,和今天年青人偶像就迥然不同了。

既然偶像有團結一代人的功用,社會或社群便要處理跨代偶像的問題;假如世代之間的文化偶像沒有價值共通之處,社群就會失去內聚力而變得散漫,這也是為何有時政權也會關心文化偶像的形象。如果教會關心到教會內兩代人的溝通和信仰的傳承,同樣要留意流行文化偶像的轉變,以明白今天世代的價值觀,好讓教會的宣講的訊息不會在建築一些沒有必要的路障

偶像只是代替品

上文提到,敬拜是永恆與時空的交接之處,也提到偶像的追尋反映了人們內心在追尋同時建立自我獨特和群體性、既多元又能貫穿時空的永恆,現實中沒有一個偶像能同時具備這些特性,所以人們有時會對偶像產生一種又愛又恨的關係。其實,在追求偶像的背後,反映了人對創造主的追尋:上主既是亙古不變,又是常作新事的那位,當我們的心靈與主耶穌結連,我們也與古往今來信徒的心靈結連,但同時上主又在建立我們的獨特性。正如法國神學家巴斯卡(Blaise Pascal)所言,人的內心有一真空,惟有主耶穌能填滿。其他的偶像只是名不副實的代替品。

不過,這並非說文化偶像是邪惡的事情。人們追求在生活的不同層面(其他例子:觀賞大自然、閱讀文學)經歷片刻的永恆,是健康生活的一部份。比如我這代的電視主題曲,經常強調人生無常、親情可貴,算是對我們這代從貧苦中爬上來的人的一種鼓勵或慰藉;80、90年代的Beyond樂隊,代表了九七疑雲下一種自強不息的香港精神。教會不應對偶像文化只提出負面的批評,而是應正面培育信徒有一種文化詮釋的能力,以致我們可享受流行文化而不會被流行文化所蒙蔽。

資料庫

“This desire, and this weakness cry aloud to us that there was once in man a true happiness, of which there now remains to him but the mark and the empty trace, which he vainly tries to fill from all that surrounds him, seeking from things absent the succour he finds not in things present; and these are all inadequate, because this infinite void can only be filled by an infinite and immutable object, that is to say, only by God himself.”[1]

Blaise Pascal

(本文原載於第140期〔2021年9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Blaise Pascal, Auguste Molinier and C. Kegan Paul, The Thoughts of Blaise Pascal / Translated from the Text of M. Auguste Molinier by C. Kegan Paul (New York: Thomas Whittaker, 1888), 95–96.

《青春有你》與姜濤帶出的新偶像文化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10/05/2021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8月19日

娛樂圈曾發生兩件吸睛的事件:一、第一季《全民造星》冠軍姜濤的生日,其支持者在銅鑼灣「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地賣廣告,香港人從此將銅鑼灣命名為「姜濤灣」;二、內地綜藝節目《青春有你》第三季,因為節目的炒作,製作組透過遊戲鼓勵偶像的支持者購買廣告客戶的奶類產品,豈料有人將一條疑似有人把牛奶倒到溝裡的片段曝光,該節目被抨擊產生過度消費的問題,最後內地相關部門要求該節目停播,原本最後一集的總決賽也被迫煞停,支持者消費的產品最後亦不能令其偶像在最後一場比賽中演出。

粉絲付費支持偶像

不論是《全民造星》還是《青春有你》都是典型的真人show造星節目,活動往往包括了粉絲不同方式的支持,在香港大部份的比賽還停留在一人一票公平選舉的狀態。但在內地,相關的活動早就與商品掛鈎,支持者需要購買贊助節目的商品——有時是奶,有時是啤酒,支持者透過掃描商品的QR Code就可以有額外的投票機會,此舉可以鼓勵更多人去購買該品,也有些情況是,他們要求支持者付費訂閱指定網絡平台,以獲得額外投票機會。換言之,有關單位就是想盡辦法要你消費,這樣你支持的偶像才會有下一次演出的機會。

在內地,雖然沒有一個實際數字去統計究竟因為這種「投票購物模式」可為這些贊助商帶來多少收入,但根據內地傳媒的數字,單單蒙牛集團在2020年的廣告及宣傳費便花了68.03億元人民幣(約79億港元)。這些宣傳費中有一部份就是用來做冠名的,可見這的確是收入的來源。

觀眾的快樂建立在明星的痛苦上?

2021年在另一個真人show造星節目《創造營2021》中,有一位選手本來就在節目中表明不想再繼續參加下去,希望可以「下班」,豈料就被支持者看上,要逼他繼續參加比賽,於是逆向地不斷付費打投(即支持)該選手,最後看著他一臉無奈的樣子進入總決賽。以前造星,說的是由唱片公司花錢打造,今日誰做明星,誰不做明星,一切在一個綜藝節目中,靠支持者的投票甚至買票來決定。世事難料,但如果有人支持,多爛的東西也可以被反操作一番,這樣選秀未必是選好的,反而選出來的是最能娛樂觀眾的,但有時這種快樂會否建立在這些明星的痛苦上呢?

還記得曾發生這樣的事嗎?有些姜濤的支持者去偷看他和他所屬的組合MIRROR拍攝綜藝節目的現場,最後令整個拍攝進度大受影響。以前明星是神,呼籲一下其支持者,就會乖乖散去;但今日明星是貨物,可以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大家享受的,除了是那種操控的快感,還餘下甚麼?

(原文於2021年5月10日刊於本社網站,其後曾作修訂。)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10-5-2021

粉絲經濟與偶像生涯規劃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1/05/2018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8月19日

明光社

早幾年香港的娛樂圈被形容為星光黯淡,各大公司未有培育新一代的歌手和藝人。不過不少香港人卻去了內地、韓國等地方做練習生,參加選秀節目,甚至於當地出道成為藝人。韓國、日本、甚至內地均透過網絡來進行偶像行銷,吸引世界各地的粉絲來支持。這圈粉成為偶像的粉絲過程是怎樣產生的呢?這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潮流,帶來改變?

內地幾個網上大型選秀節目,例如《創造101》、《偶像練習生》[1]、《快樂男聲》、《明日之子》等,就節目內容而言,它們和以前一般的比賽分別不大,都是由參賽者分組合唱一些曲目,當中最受歡迎者勝出,主辦單位再替他們組織男團或女團,並進行一系列活動。[2]

以直接付費的方式表達支持

不過,因著節目在互聯網出現,當節目與互聯網無縫連接時,當中所產生的互動就比想像中多,例如當你成為網站的VIP會員後,可以有額外的投票權去支持某一參賽者,也可以看獨家的視頻,進一步了解參賽者的一舉一動。在這種良性的互動下,不少青少年即時被圈粉」,成為某參賽者的支持者為了讓心儀的參賽者留下,他們不惜付出更多金錢,以獲取更多投票權。

以往,明星往往以完美狀態示人,但今日的選秀節目卻推出「培育式」的偶像,也就是說在偶像成為偶像以前,就讓他以素人外貌表現自己。或者有部份已經出道的歌手,會以「回鍋」的方式重新包裝,再次參加別的比賽,人氣清零。節目還會透過不同的剪接,人物性格設定,例如在比賽中誰比較有機心,誰是好好先生,誰與誰有恩怨等等營造氣氛,務求令觀眾看得投入,覺得精彩。當有參加者愈見進步,觀眾也愈感欣慰。他們不僅見證著偶像的誕生,更在比賽中與參賽者同喜同悲。

如是者,偶像在還未成為明星之前,已經開始有實質的人氣,而這些人氣能化為收入,因此人氣不足的參賽者會遭淘汰,自然消失。如此每週不斷累積人氣,便形成人氣偶像和團體。他們一出道就已經有足夠的支持,再配合不同活動、演唱會、廣告等等收入。他們的新歌即使可以免費收聽,但透過不同的活動,例如歌迷要購買CD才能出席簽名會,而樂團甚至會開設專屬自己的演出場地,吸引樂迷捧場。以數年前出道的韓國人氣女團Twice為例,其投資額最初大約是5億韓元(約300萬港元),而她們現在每年的收入都相當可觀,由她們代言的飲品一年賣上過億支,成為該公司的歷史紀錄。[3]

練習生的苦況

明光社

這種以男團、女團為名的隊伍,每年出道的有數以百隊,但能留在娛樂圈中,每年不出10隊,可見汰舊換新的情況普遍。不少年輕人十一、二歲就被娛樂公司招攬,期間更有被迫服食五減肥藥,[4] 即使犧牲再大,他們有可能最終因各種原因出道他們錯過了讀書的時,要重新投入學習,有部份人則要進入勞動巿場有報道更指出,在韓國部份練習生因為出道不紅,未能還清練習生時的學費,導致欠債纍纍。[5] 在外地更有女團成員稱,曾被迫接客。[6]

雖說在每一個年代也會有人在做明星夢,在網絡年代,要成為明星偶像,門檻彷彿比以往低,但卻要即時面對觀眾的批評、恥笑和責備,加上練習生隨時不見天日的選秀制度,他們要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韓國就有不少明星因為壓力太大而患上情緒病,甚至以自殺了結生命。香港亦有不少曾患上抑鬱症的藝人,分享自己的遭遇。由此可見,要將偶像視為一份職業,其實並不易做。

「圈粉」對青少年的影響

明光社

此外,這種以網民為主導的偶明星制度,表面上叫人活出自我,但實際呈現的卻是一種更單一的價值觀,特別是對美、成功等等的看法當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心水偶像付費投票,觀眾自然有「我有份畀錢支持這偶像」的感覺,這支持不是透過購買任何商品(如演唱會門票、音樂等等)而是透過單純、直接的付錢。這種「培育」偶像的粉絲經濟,主導權表面上在觀眾手裡,但實際是,只要他們部份夢實現時(例如所支持的偶像在比賽中勝出了),他們就更難離開整個粉絲經濟圈(要一直付錢支持偶像),這就是所謂的「入坑」了。由此可見「圈粉」對青少年的影響,實在不容忽視

(本文原載於第120期〔2018年5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廖佩玲:〈《偶像練習生》開團造星 實境選秀粉絲經濟再進化〉,《鏡週刊》,2018年3月1日,網站: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126insight002/(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2] 盧揚、王嘉敏:〈《偶像練習生》打響粉絲經濟戰〉,《北京商報》,2018年3月22日,網站:http://www.bbtnews.com.cn/2018/0322/233985.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3] 陳薇安:〈子瑜率TWICE助攻 狂銷1億瓶寶礦力〉,蘋果新聞網,2018年4月12日,網站:https://tw.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daily/20180412/37984591(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4] 八卦先生:〈女版《偶像練習生》選手自曝在韓國訓練慘況:一餐被餵5顆減肥藥〉,新浪網,2018年4月20日,網站:https://k.sina.cn/article_5318876961_13d079f2100100e6al.html?from=ent&subch=star(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5] 〈出道就背債!前男團偶像揭韓星辛酸 「肉體、精神都痛苦」〉,三立新聞網,2018年3月15日,網站: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57766(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6] 〈前性感女團成員自爆 當年遭經紀人操控「接客」〉,世界日報、yahoo!新聞,2017年10月17日,網站:https://tw.news.yahoo.com/前性感女團成員自爆-當年遭經紀人操控-接客-13080049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1日)。

漫畫、動畫與電影……我有話說

吳慧華 | 受訪者:范晋豪牧師: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牧師 | 撰文:吳慧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28/03/2018

基督徒除了閱讀聖經及屬靈書籍、參加教會活動、還可以藉著甚麼去經歷上帝?范晋豪牧師讓我們知道,原來可以藉著自己所喜歡事物及興趣去體會上帝。一切便從范牧師喜歡的漫畫、動畫及電影說起。

 

從漫畫、動畫與電影內容中發掘道的種子

范牧師指出早期教父殉道者猶斯丁(Justin Martyr)提到,上帝創造這個世界,耶穌基督道成了肉身來到這個世界是上帝最真實的啟示,雖然絕大部份的人沒有與耶穌基督接觸,但卻可以藉著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去認識上帝,因為世界存在道的種子。所謂道的種子便是在這個世界中有一些好的東西,它們可以引起人的共鳴,通過它們,人們可以更加認識上帝、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以及上帝所交托的使命。

 

因此,范牧師認為不拘泥於形式,很多東西都可以成為有意義的載體。漫畫、動畫及電影都是不同的說故事方式,耶穌也愛說故事,耶穌在世不談深奧的道理,也沒有如經學教師般引經據典,他與農夫說撒種的比喻,對漁夫說得人如魚,這些比喻讓人容易理解、代入及產生共鳴。雖然漫畫、動畫及電影的故事或有意識不良的,渲染色情及涉及暴力,但當中仍有不少故事讓人產生共鳴及引起反思。

 

我們難以找尋絕對「完美」的漫畫、動畫或電影,因為現實中也沒有絕對完美的好人,不完美的創作人又如何創作出絕對完美的作品?有些漫畫雖然談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但內容仍會出現過度暴力,某段的內容也可能含有色情場面。這不是反映人生嗎?人生中有一些值得我們回味的地方,也有一些值得我們提防的部分,與其「斬腳趾避沙蟲」,不容許自己或年青人接觸動漫,倒不如訓練自己的視野,以及相信年青人的分辨能力。

 

雖有缺欠,不失勵志

雖然世上沒有絕對純淨的漫畫、動畫或電影,但當中仍有不少勵志的作品。范牧師指在日本受歡迎的漫畫雜誌少年Jump有一成功公式:友情、努力及勝利。大家熟悉的火影及One Piece都是依循這方程式,當中的男主角為了他的夢想或理想而努力,在努力過程中,男主角的能力會漸漸提升,但一個人的努力並不足夠,仍必須召集同伴。當人願意努力,又有同伴,人生縱然有很多困難,勝利必然在望。這是一些很簡單,卻十分勵志的公式。還有,漫畫中的男主角並不是最有型及英俊的,例如One Piece的路飛,頭戴草帽、樣子平庸。然而,正因為路飛樣子平庸,才可以讓讀者容易代入,至於身旁的朋友樣子即使出色,卻不如自己厲害。雖然主角的外表及設定不是最出眾,但有一些特質是其他人所沒有的,主角打不死的堅毅、內心的善良及強烈的使命感無人能取代。

 

至於針對女性的漫畫,同樣含有勵志的元素,日本不同年代都有《我是小忌廉》或《美少女戰士》等作品類型。當中大多講述一個少女渴望成長,可以變成與現今的自己不一樣,以此找回自己的自信心。然而,女主角最终還是失去了魔法,變回原來的自己,這表示她接受了自己,不必再用另一個虛假的自己來掩藏真實的自己,標誌著主角真實的成長。而在宫崎駿的作品中,女主角更是獨立、自主、堅毅及剛強,她們都肯定自己,不需要假裝另一個人。

 

向漫畫、動畫及電影取經

漫畫、動畫及電影某程度上不是次文化,尤其是當中出色、受歡迎及賣座率極高的作品,它們反映了當代主流及都市人的想法。這十年來,荷李活塑造了不少超級英雄,可能大家在現實中感到沒有出路,期望有一個滿有超能力的超人來到世界拯救我們。至於漫畫,例如弘兼憲史的職場漫畫讓人了解日本職場中爾虞我詐及權力鬥爭的情況,而他妻子柴門文以愛情為主線的漫畫,也讓人了解現代社會中戀人之間的離離合合,以及大都市的眾生相。

 

除此之外,漫畫營運的方法也有一些值得我們留意及學習。范牧師以他非常喜歡的《筋肉人》漫畫為例,筋肉人這一位摔角超人需要大量對手,當漫畫家技窮,想不出對手時,便在《少年Jump》漫畫雜誌招募讀者創作各國代表超人,讀者創作的人物一旦在漫畫出現,讀者感到「有份」參與創作,更願意投入這套漫畫。我們若希望有效及成功地處理現今教會的工作,並不能從單方面出發,要多想如何讓信徒「有份」,從而全情投入參與事奉。

 

無論是漫畫、動畫或電影,都可以為我們的內心、信仰生活及教會生活提供反省的空間。例如美國隊長是一個好人,但他的情義亦同樣成為他的弱點——包庇了兇手,因為兇手Winter Soldier是他的朋友。美國隊長比超人受歡迎,因為美國隊長雖然不如超人厲害,但他的軟弱展示了他的人性、角色更立體。這就如我們是有弱點的人,需要其他人扶持,因此傳道同工亦不必要求自己成為一個超人,甚麼事情都要懂,以為擁有重裝備才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反思信仰及生命,從興趣出發

雖然漫畫、動畫及電影的內容可以成為很好的材料,讓我們拿來作信仰反思,但范牧師不認為所有人都要透過這些材料去作信仰反思。他提到每一個人都應該從他喜歡的東西中去找尋自己與上帝相遇的機會,喜歡紅酒或飼養動物的人,可以透過研究紅酒或照顧動物的過程中去反思自己的生命及信仰。

 

無論我們是甚麼人,上帝在創造我們的時候,皆有特別之處,我們作信仰反思,不在乎用甚麼載體:書法、跑步、打網球、打籃球等,而在於我們有否好好地生活,藉著我們所愛的東西去經歷上帝。上帝給予我們生命在世上生活,我們有否做到《傳道書》所教導在日光之下,享受上帝所賜給我們的一切?當我們願意打開上帝預備的禮盒,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禮物,加以發揮,我們便可以透過這些禮物去發現上帝及榮耀上帝。

 

延伸閱讀:

范晋豪:《動漫啟示錄》。香港:青春文化,2009年。

范晋豪:《食住花生等睇戲》。香港:突破,2017年。

明日之子突破了甚麼?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1/10/2017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中國內地向來有很多歌唱比賽,比較為香港人熟悉的是《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又或是《蒙面歌王》等。2017年的夏天,又多了一個名為《明日之子》的歌唱比賽。顧名思義,「明日」是指將來,「子」是指到年青的男子。《明日之子》是一個偶像養成的節目,官方聲稱會用十年時間來栽培一個偶像。

偶像應該具備甚麼條件?從《明日之子》的三條賽道的名字看來,大眾對偶像的要求主要是:顏值、唱功及才華。無人會否認實力和才華,不過,說好是偶像,應該也無人會去否定顏值的重要性。如果有兩位參賽者進行終極決戰,兩者都是創作歌手:一個本身背景良好,加上外形不俗,性格活潑開朗,又會跳有會Rap;另一個則其貌不揚,個性內斂害羞,沒有受過嚴格的音樂訓練,不會跳只會唱,每一次唱歌的表情都沒有太大分別…… 很自然大家都會認為前者比後者更像偶像,成為冠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後者卻奇蹟地在是次比賽中奪取了冠軍。

在一個打正旗號要培養偶像的歌唱節目居然出現了奇蹟,連拿到冠軍的毛不易都不敢相信吧。當初他被問及如果他得獎了會怎麼辦?毛不易連這一個假設都不敢想,他衷心相信如果連自己都贏到比賽的話,這個比賽一定很爛,因為他清楚知道自己的實力沒有其他參加者強,他的長相不好看。其潛台詞是大家都知道,一個打造偶像的節目,即使有實力有才華,也需要有顏值。

結果,毛不易打敗了不少熱門人選,勝出了這場比賽。一路走來,在微博上關注他的人數已增至二百多萬。這班人都是被他的才華「圈粉」的,一首《消愁》的出現,歌詞中的八杯酒敬下來,震撼了不少經歷過挫折的人的心靈,讓他未獲獎先紅,更有音樂製作人說要與他合作。毛不易的歌曲打動了不少人,他的歌曲除了旋律好,亦時而有畫面感、充滿哲理,並道出了大家的心聲。就如他第一首參加海選的歌曲《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歌詞毫不造作,現實得來又言之有物:

 

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
我的第一選擇不是去環遊世界
躺在世界上最大最軟的沙發裡
吃了就睡醒了再吃先過一年……

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
我會買下所有難得一見的笑臉
讓所有可憐的孩子不再膽怯
所有邪惡的人不再掌握話語權

 

這一首歌的歌詞無論放到何處,都可以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明日之子》突破了常人對偶像的要求,又或者說毛不易的才華太厲害,讓評判及支持他的人都被他的作品吸引過去,而不再在乎他的長相平凡。在冠軍之夜,有嘉賓為毛不易拉票時說:「如果不認識毛不易,我沒有辦法想像他是一個偶像,他與我想像中偶像的樣子差太遠。」但他還是推薦了毛不易,因為毛不易的作品讓他知道最能打動人的,是描述人內心最樸實的情感波動。

毛不易的作品震撼人心,連帶把一位二次元的參賽選手荷茲也淘汰出局。荷茲的出現惹來眾人的議論紛紛,因為這位選手在現場是看不見的,是後期的製作人員加上去,然而,他卻確實淘汰了另一位選手。荷茲的出現無疑是比賽的「噱頭」,可幸的是,無論荷茲如何勁舞賣萌,還是敵不過毛不易的才華。

說到底,《明日之子》有所突破,不在於出現了一位二次元歌手荷茲,而是在於讓一個有真材實料卻顏值不高的人奪冠。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11/10/2017
 

香港還真有偶像文化?

── 生命倫理錦囊 第24期

陳永浩博士、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高級研究員
15/12/2015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偶像文化究竟是甚麼?如果我們以字面理解的話,偶像可解作「一種人創造的對象,以某種方式崇拜。可能在宗教或娛樂的圈子出現。」[1] 若以這定義來看的話,香港偶像文化其實遠遠未至於此。

不過,香港的偶像文化,曾經也是劃時代的,因著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國大陸赤化後的影響,香港演藝界和流行文化曾有相當時間主導著華人社會:包括差點被文革滅絕,卻於香港這個英國殖民地落腳生根的廣東粵劇;風行海內外的電影與電視製作;演唱西方流行曲的歌手們,到七十年代風靡一時的「廣東歌」,各地華人更是以「學唱廣東歌」為潮流;及至八十年代,流行曲到達極盛的境界,樂壇人才輩出,其中以譚詠麟與張國榮間的狂熱歌迷之爭「譚張對壘」最為人所樂道。[2]

然而不知何解,在香港的流行文化中,「偶像」似乎都只侷限於「完美藝人」這個範疇:他或她可能是外貌與智慧並重,在舞台上要出盡渾身解數,歌精舞勁,台下亦要無瑕疵、零過錯,以免一不小心出現醜態而「形象受損」。[3]

奇怪的是,一些在社會上公認的成功人士,不論是地產超人,還是政經名流,鮮被香港人追捧成為「偶像」,這與世界其他地方很不同。在西方國家的研究發現,青少年的偶像可以是英雄男女、運動員、藝員、音樂家、政治家、軍事領袖及宗教人物,甚至「惡人」也可被認作偶像。[4]

其實,說到真正的「偶像」,香港人鍾情的,肯定就是金錢了。「有錢未必萬能,冇錢卻是萬萬不能」一句,道出了港人對金錢的看重。而一談及金錢的別稱「瑪門」,基督徒就必會記起聖經的教導:「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我們要不侍奉主,要不就是侍奉瑪門了。金錢作為人的偶像,以及其影響力,很多基督徒都明白了。然而在這紙醉金迷的金錢世界中,能不為五斗米折腰及利誘,實在不容易。

以香港基督徒而言,偶像文化又可能有另一番見解。在過往幾年,香港基督教文化就有一股「明星化」的風氣:由明星回教會、參與佈道會講見證、參演福音電影,甚至成為聚會的主角,這種「星光乜乜耀基督」的現象,明星效應是有了,但是否就能彰顯基督?實在值得疑問。[5]

另一方面,在基督教文化中,也有另類的偶像文化。以明星作聚會賣點,固然值得商榷,但今日我們的教會文化中,也有「名牌效應」:敬拜要依從一定的模式(不論是傳統或是夾Band的)才能「吸住信徒」;而祈禱就要去韓國特會才能令靈命提昇,又或是「琴與金香爐」才是正宗。就是上主日學也有「名牌效應」:神學院的延伸課程就是信心保證,教會裡弟兄姊妹的裝備課程,則是次一等;有信徒也會「追隨名牧」,遇上他們的聚會、特會及講道會,必然慕名而來,相反很多在教會努力事奉的「小傳道」,主日講道會被視為次等靈糧。這其實算是屬靈上的「偶像文化」嗎?

 

偶像文的信仰反思

非斯都大聲說:「保羅!你瘋了;你的學問太大,使你瘋了!」

保羅說:「非斯都大人,我沒有瘋,我說的都是真實的話,清醒的話……」 

~使徒行傳二十六24-25 (《新譯本》)

即使信徒在教會聽多了「除了神以外,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做偶像,也不可做天上、地下和地底下水中各物的形象。」(出二十3-4,《新譯本》),遇上自己欣賞及喜愛的人物,有些「粉絲」仍會把持不住,用錢購買他們的照片或產品,參加他們有份出席的活動,支持及維護他們的名聲,甚至模仿他們的一切,可能是衣著打扮、髮型,或是他們的表演——直到當喜愛的對象老了,退休了,又或是做了讓「粉絲」幻想破滅的事情。

有些人視追星為洪水猛獸,絕不容許家中出現任何明星的照片或商品,但有人卻不覺得這有多嚴重,認為追星就如其他娛樂一樣,只要不沉迷,不浪費大量金錢及時間、影響日常生活、學業或工作表現,便沒有問題。

追星是否等同於基督信仰所提及的偶像崇拜?首先,甚麼是偶像崇拜?「除了神以外,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做偶像,也不可做天上、地下和地底下水中各物的形象。」(出二十3-4,《新譯本》),這兩節經文所提到的偶像,原意是指到上主以外的其他神祗;[6] 然而,在經文應用上,偶像可指到任何佔據人心,被人尊崇,成為了人親近神的阻力的人和物,甚至是那些我們深深渴求的東西,以為得著「他們」,便能得到滿足及保障。簡單而言,任何人或物在我們心中比神更大,便會成為我們的偶像。如此說來,信徒如果過度追捧明星,熱衷於參與他們的表演及活動,比投入神國的事情更甚,那麼,追星便與偶像崇拜無異。而按此原則,上網、金錢、工作表現、學業成績、房屋、權力,甚至別人的讚賞等事情同樣可以成為信徒的偶像。[7]

你的偶像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要發現外在的偶像不難,難以發現的往往是內在的偶像——自己。Idol Lies一書的作者Dee Brestin分享到「控制」曾一度成為她的偶像。她總以為自己知得最多,自己所想的方法最好,當工作上一出現差錯,沒有在神面前安靜,便急於為自己辯護,總在想著為何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8]

當我們總以為自己是對,總認為自己能控制一切的時候,愈可能在危急關頭,最先想到能解決問題的人,是自己或自己找得到的幫手。這裡並不是說自己「出馬」去解決問題是錯誤,也不是說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是錯誤。神不單希望我們自己去想辦法,有時也會感動我們幫助其他人想辦法。只是,若然我們在危急關頭時最先想到的是人,而祈求神幫助只成了一項約定俗成的禮儀,又或是一項習慣,這或多或少反映了我們心底真正依靠的對象是人而不是神。

當詩人問:「我要向群山舉目,我的幫助從哪裡來呢?」(詩一二一1,《新譯本》),他肯定地宣告他的幫助是從造天地的上主而來(詩一二一2,《新譯本》)。有人說在當時的以色列人眼中,「群山」是外邦神祗居住的地方,因此擁有著神秘的力量。[9] 亦有人說,這裡的「群山」指到圍繞著耶路撒冷的眾山,神聖的錫安山是其中一座。[10] 無論是哪一種解釋,重要的是詩人清楚知道,除了創天造地的神,沒有其他對象可以幫助自己。因為神絕對有能力保護以色列人,因為祂不像其他神祗,需要打旽或睡覺(詩一二一3-4;另參王上十八27)。

當我們生活在香港,面對昂貴的租金或物價,我們的幫助從何而來?來自高薪厚職嗎?來自富有的父母?還是來自上主?

偶像有一種魅力,便是讓人為他們做出瘋狂的行為。坊間一些「粉絲」面對他們喜愛的偶像時那種熱情、執著、追隨、死守等待、維護他的名聲、提高他的知名度、奮力讓人知道他的美好等態度及行為,可能比一些宗教人士來得更具「信仰」質素。以下是一段摘錄自大陸微博,某君的「粉絲」教導其他「粉絲」的說話:「15號的發佈會到場的lms(追隨某明星的粉絲團名簡稱)要證明自己,大家走出去代表的是XX,身上的標籤也是XX,所以不能給XX抹黑。約束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另外,由於當日的發佈會沒有在場外設置「粉絲區」,為免讓主辦單位不便,某君的粉絲團亦在微博發出訊息,勸喻沒有門票的粉絲們不要到場,很多粉絲都在微博上留言為了所愛的某君,會乖乖的聽話留在家看電視直播。原來,當一個人瘋狂地愛上他人的時候,即使對方沒有要求自己做甚麼,自己為了所愛的人的名聲及好處,還是會努力不懈地約束自己,只為了不讓所愛的人招來風雨或劣評。

「你們是地上的鹽;如果鹽失了味,可以用甚麼使它再鹹呢?它已不再有甚麼用處,只好丟在外面任人踐踏。你們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無法隱藏的;人點了燈,不會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台上,就為家裡所有的人照明。同樣,你們的光也要照耀在眾人面前,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就把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3-16

 


[1] 維基百科(2015):《偶像》
[2] 吳俊雄、張志偉、曾仲堅(合編)(2012) 《普普香港﹕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2000-2010。(上冊)》,香港:香港教育圖書,第258-268頁。
[3] 郭卓靈(2009)《偶像也是平凡人》。真証傳播:明「辯」是非(笫一輯)。
[4] 何舟、馮應謙(2000)《中國青少年偶像崇拜與媒體》
[5] Gigi(2015)《星光乜乜耀基督?》Catch第107期,第2-19頁。
[6] Terence E. Fretheim, Exodus. Interpretation (Louisville, Kentucky: John Knox, 2010), 224-225.
[7] 參Dee Brestin, Idol Lies: Facing the Truth about Our Deepest Desires (Tennessee: Worthy, 2010).
[8] 見Brestin, Idol Lies.
[9] James D. G. Dunn and John W. Rogerson eds., Commentary on the Bible (Grand Rapids, Michigan: W. B. Eerdmans, 2003), 424; Cas J. A. Vos, Theopoetry of the Psalms (London: T & T Clark, 2005), 255.
[10] Cas J. A. Vos, Theopoetry of the Psalms. London: T & T Clark, 2005. 255; John Goldingay, Psalms, vol. 3: Psalms 90-150 (Grand Rapids, Michigan: Baker, 2008), 456.

 

「褪」一步海闊天空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8/03/2015

幾十年前大家會問:「看少一天電視會死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電視的黃金年代,長篇電視劇以及其主題曲、偶像歌手及樂壇的頒獎禮,往往哄動全城,除了令不少人放工後立即趕回家收看,亦成為整個城市茶餘飯後的重要話題。不看電視,甚至和其他人溝通亦會有一定困難。

當電視已成為過氣的天后,取而代之的是手機,對不少人來說,每天使用手機上網與人聯繫及娛樂的時間,肯定比以往看電視的時間多,因為電視不能帶出外,手機則可以寸步不離,連洗澡、睡覺都可以繼續聽歌、看電影。武俠小說的劍客常說:「劍在人在、劍亡人亡」。今天我們亦不禁會問:「沒有手機上網的日子怎麼辦?」對不少人來說,忘記帶手機外出,就會整天坐立不安,總覺得好像會錯過甚麼極其重要的訊息,晚上再見的時候已恍如隔世!

當使用手機及上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我們或多或少都可能已有一些沉溺的癥狀。而不被任何事物操控的最重要原則,就是常常提醒自己要做主人,不是奴隸,不讓自己隨傳隨到,被任意差遣。就像我們每天的生活雖然離不開錢一樣,但利用金錢享受生活,與為了賺錢而過著非人生活之間有天壤之別。因此,當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與上網,更要早些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讓自己上網有時,褪網有時是十分重要的。「褪」一步海闊天空,現實生活比虛擬和電子的世界其實更加精彩,但願我們都能夠做手機的主人。

天王結婚了 唔敢講你知!?!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03/09/2009

「多對藝人被揭賭城結婚!」
「紅星被迫承認結婚!」
「天王一個大話冚一個大話!」……
 
這些相類似的新聞,於近日的媒體都熾熱地報導著。

一對男女談戀愛,感情穩定而選擇結婚,走進人生一個更成熟的階段,按道理來說應該是一件開心事。在外地,很多紅星都公開他們的婚姻,依然繼續有很多支持者,不會怕他們因為知悉偶像婚訊會變心或離開。但為何一些本地藝人要如此恐懼,絶口不提,甚至要講大話來掩飾自己的婚姻實況呢?
 
這情況和香港的偶像文化和傳媒有著很大的關係。
 
力保年青可親 面對未成熟「粉絲」
 
因為娛樂圏商業想賺快錢的原故,以汰弱留強的「造星運動」手法,力捧一浪接一浪年青新人成為偶像。樂壇、電影圏新人不停地湧現,他們很多都是十多廿十歲,以他們的年青、活力、清純、俊朗或性感等不同的外型來吸引年青人追隨。
 
而這對於現有的藝人來說,也是一種威脅,要力保自己仍然是年青,能和支持者保持近距離和可親近的形象,所以他們會盡量收起自己的感情事,讓「粉絲」只看到他們被塑造的完美、有個性,我型我格的形象,讓「粉絲」繼續有盼望。若然一向被歌迷圍著團團轉的偶像結了婚,被一個人佔有了,不但拉遠了自己和「粉絲」的距離,也可能會令專為年輕「粉絲」塑造的商業形象破滅。
 
這麼多年的單身獨行形象,帶給支持者許多的美夢,對於思想不成熟的「粉絲」,一時間有可能會接受不了偶像原來有配偶,甚至又有仔又有女的報導,亦曾有「粉絲」因而想傷害自己。
 
藝人.平凡人.都有親人
 
其實,藝人都是平凡人,他們談戀愛,結婚生仔都是正常人生必經的階段,如果想自己過得舒服一點,對身邊的伴侶公平一點,其實也應該誠實承認自己的婚姻狀況,讓「粉絲」可以學懂認清藝人可以有其商業形象和個人私生活下的真實自己。
 
不過,一個銅板卻有兩面,面對狗仔隊瘋狂跟蹤,藝人想保護親人免受壓力和追訪,也是無可厚非,眼見其他明星的配偶、孩子及家人被偷拍騷擾,又常被傳媒以不堪入目的負面標題報導,我們也應該明白藝人們的心事:將婚事公開,等於永無寧日。
 
偶像想保護親人,也想留住「粉絲」,最好當然就是保守這個結婚秘密。
 
可惜,狗仔隊神通廣大,也沒有半點憐憫之心,結果,「事就這樣『出』了」。 

拍拖、結婚生仔本是人生很正常的階段,只有病態的傳媒和病態的偶像文化,才會大驚小怪。希望今次一眾天王及藝人終於大方地承認已經結了婚,能夠令大家明白,藝人偶像和大多數人一樣,其實都渴望有其家庭和私生活。就讓我們學習將焦點放在藝人的才藝而不是八卦新聞。

「結婚」危害藝人健康發展?

陳龍超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3/11/2008

記得陳慧琳在其演唱會中宣佈婚訊時,不禁向支持者發問,「婚後會否繼續支持我?」,為何結婚這種人生開心事反成事業墳墓?成為劉太後難道會斷送演藝前途?結婚向來都是本地藝人一項禁忌,尤其正值當紅之時,害怕婚後粉絲嚴重流失,看來藝人結婚果真需要勇氣;成龍多年一直隱瞞與台灣藝人林鳳嬌的一段婚姻關係,直至兒子祖明長大成人才公開真相,他解釋年輕時曾有日本影迷因其緋聞企圖自殺,為了避免同類事情發生,故選擇迴避、低調處理其婚姻關係,暗喻粉絲會把當紮年輕藝人幻化為自己夢中情人;正當藝人阿梅(即梅艷芳)逝世五周年,三位粉絲特意開了一間主題餐廳予同道人懷念,每年哥哥(即張國榮)追思不乏有心人參與,長情至此可見偶像對60、70後粉絲的個人成長影響深遠,種種似乎符合成龍大哥假設構想,不過如此論述方法,對解說當下形勢會否同樣奏效呢?
 
除了十月新娘陳慧琳,接著繼有梁漢文和張衛健紛紛道出婚訊,把郭晉安、克勤和蔡少芬一併計算,娛圈可謂今年喜事特別多,他們選擇公開婚盟,與觀眾粉絲分享箇中喜悅,無懼「結婚流失粉絲」的魔咒,他們大可抄考成龍或譚詠麟過往軌跡,或雙雙共賦同居生活,但連偉仔、嘉玲也要告別廿多年同居,在不丹舉行婚禮,在這個年頭,「結婚」的魅力原來猶在呢!同居好處不外乎享有較高自由,但由於雙方關係含糊,彼此欠缺承擔,稍遇不快,容易分手收場;反之無論東西方婚禮皆涉及不少儀式,籌辦期相對較長,一紙婚書,條文比眾多樓宇、甚至購買手機合約來得簡單,但不論中西文化,卻視婚姻為重要人生階段,中國人更稱為「小登科」,而西方較多採取公開承諾模式,讓一眾賓客作證,新人因為相愛願意放下個人自由,彼此為對方生命、生活作出承擔,婚姻模式其實內含捨己意義,故是一種美德的彰顯,誠信與愛並肩維繫著彼此關係,這是婚姻美麗、浪漫之處,或許因此婚姻對一眾潮流藝人仍有吸引力。
 
其實藝人只是凡人,沒有載上光環,有成家立室的想法並無不妥,偶像有為新一代社會化的功能,擔當青少年步入成年期伙伴,樹立健康榜樣的責任,故偶像需要謹慎一言一行,免得年青一輩有「壞」學「壞」,但這並不代表偶像有必要充當年青男女的假想情人,為粉絲福祉長期訛稱單身,賠上一己、兒女幸福,箇中因欺瞞帶出的負面形象影響或許更大呢!粉絲會否依樣畫葫蘆,凡事例牌否認?說到底,誠實始終是大眾認同的美德,維持互信關係是社會團結的基礎;環顧世界,老外藝人從不迴避結婚生子,觀眾更視為正常人生進程,如畢彼特、碧咸即使兒女成群,叫座力仍然不減,可見成龍大哥的說法現在其實站不住腳,加上現在粉絲已不再一樣,日夜追捧者寡,性質亦開始變化,由奉若神明的信徒模式轉化為消費群,偶像有著淪為消費產品的趨勢,此點留待日後筆者再與大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