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聖誕快樂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20/12/2012

聖誕節快到了,商場各處都播放著充滿節日氣氛而令人開心雀躍的聖誕詩歌,人們都互相祝願:「Merry Christmas聖誕快樂!」
 
對一般市民、打工仔和學生來說,聖誕節是一個富有節日氣氛和得以好好休息的假期;對於商人,更是除農曆新年以外,最賺錢的一個節慶。聖誕節的銷售情況,在西方國家更扮演著整年經濟環境的重要指標。然而,對基督徒而言,聖誕節則是一個饒具意義的神聖節日!
 
記得筆者年幼時,在街上看見的聖誕裝飾、櫥窗佈局,都不離聖嬰、馬利亞、約瑟、馬槽、天使、牧羊人和東方三博士等。可是,今天所看到的卻只是華麗的商品、送禮的「溫馨提示」和折扣優惠等,目的全都是燃起人們的購物意欲,促使消費,卻沖淡了聖誕節本來的意義。久而久之,慶祝聖誕的活動,也完全偏離了對聖誕節的主角—耶穌基督的紀念和崇拜,取而代之,卻是狂歡派對、交換禮物及聖誕大餐等。
 
人人都想快樂,筆者認為如果你明白聖誕節的真正意義,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並遵行祂的教訓,你不單止「聖誕快樂」,其實可以「常常喜樂」,並得到真正的平安和福氣。你想要嗎?
 
讓我們在此聖誕佳節重溫那個關乎全人類的大喜訊息:創造天地的上帝愛我們世上每一個人,祂竟差派獨生愛子道成肉身,在2012年前降生成為人,那就是耶穌基督。耶穌在世上教訓人、醫病趕鬼,行了很多神蹟奇事,證明祂大有能力。因為耶穌奇妙的愛,祂願意為救贖世人而被釘十字架,第三天死而復活,讓一切願意接受救恩的人不至滅亡,反而得到神所賜屬天的平安、喜樂和永恆的生命。這是一個何等大的好消息,怪不得聖誕節要普天同慶了!聖誕節就是紀念這位奇妙的救世主耶穌基督的降生!
 
「神是愛!」耶穌基督的教訓重點就是「愛」,耶穌的「愛」是捨己的愛,祂教我們要愛人如己,不單只是愛自己的家人、親友及那些可愛的人,而是要愛你的仇敵,饒恕得罪你的人。聽起來有點矛盾,做起來也實在不容易,但這正是要我們思考和學習的真理,究竟「愛」和「仇恨」,何者較有正面意義?何者更具建設性?何者可以締造和諧與幸福?
 
聖誕節確是一個傳達愛心的重要節日,就讓我們趁此佳節互相祝福,多與家人親友歡聚以增進感情,多關懷有需要的弱勢社群,並且廣傳福音,與人分享愛及和平的信息,讓更多人明白聖誕節的真正意義。
 
如果聖經中宣揚的「愛」得以完全體現,筆者肯定全世界均可享受到真正的快樂聖誕。最後,筆者祝各位讀者,不但能度過快樂的聖誕,更藉著「愛」的體現,享有真正喜樂豐盛的人生!

相關文章

如何回應子女心底渴求的愛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1/2024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被愛、被接納、不想被人遺棄,當這些渴求長久得不到回應時,可能會令人變得缺乏自信和自尊,寧願把自己的感情隱藏起來,在人群中亦表現得退縮。作為父母,可以怎樣令孩子感覺得自己被愛呢?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又可以怎樣回應提問,令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呢?本文將會探討一下這個課題。

孩子在尋找自己的價值
有些孩子會問父母充滿童真的問題,例如「我可愛些,還是貓可愛些?」「你喜歡陳小明多些,還是我多些?」若把這類提問圖像化,孩子把自己放在天秤的一端,另一端則放上他認為重要的事物,這樣的問題其實展現了「渴望得到認同」的需求。
這需求也標誌著孩子的成長,開始察覺「自己意識到的自己」和「被他人意識的自己」,[1] 孩子開始在意「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呢?」「我的成績好嗎?成績不好的話,人們會怎樣看我啊?」父母既然是孩子心中重要的人,所說的話自然舉足輕重,請父母給予孩子肯定的回應:「在媽媽的心裡,你永遠比貓、比陳小明更可愛,因為你是我的寶貝,媽媽非常愛你!」

年紀愈細的孩子,對父母某些感受或意見愈敏感,愈容易感到父母是拿他們與其他人作比較。例如父母說:「志仔的數學考得不錯啊」,孩子對這話的解讀是「我的數學成績不夠好」。當父母讚美「小琳在運動會跑步項目得到冠軍,不錯啊」,孩子聽完後就莫名其妙的黑起臉來,晦氣地說:「哼,原來你更加喜歡小琳」,這些反應實在令父母感到相當錯愕。

那麼父母是否要避免對其他事物表現出欣賞和喜愛,唯獨對自己的孩子讚口不絕呢?當然不是。人與生俱來都喜愛美好的事物,而且懂得欣賞別人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條件;若對孩子過度讚美,可能會產生其他問題,例如自大、自戀、嫉妒、猜忌,這類性格特質讓人敬而遠之,失去友誼。父母的言行舉止彷彿是一面鏡子,他們待人處事的方法往往會投射到孩子的身上。父母如能明白自己有獨特的價值,遇到美好的人和事物,也不會妄自菲薄或鬱鬱寡歡,可以敞開心扉去欣賞,這種寬廣的處世態度也會延續到孩子的身上。「重新去思考和明白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愛的人」這種正面的想法,是需要慢慢在人的心裡培育,就算作為成年人,堅定如父母,有時也會因著比較衍生出負面情緒,甚至被它們佔據心頭,例如擔心、恐懼、自我懷疑等。舉例,我們看到別家的孩子品格和成績都不錯,可能就會懷疑自己是否合格的父母,為何自家的孩子不及別家的孩子;當老闆讚賞某同事的業績好,就會擔心自身表現是否達標。如此看來,這類負面的想法常存在人的心裡,只是成年人沒有如孩子般把不安的感覺直白地說出來。我們需要帶領孩子不斷地以愛人愛己的心去疏導負面的情緒,以美善的眼光去擊破謊言,慢慢學習怎樣在獨處時、在群體裡安然地自處。

父母的回應能讓孩子感受到接納
每個場景總有表現稍遜、未如理想的人,例如當孩子告訴你班上某同學考試低分,或某同學在班上出醜等瑣碎事,假若我們以為事不關己就不用勞心,不加思考就去回應,甚至取笑當事人,例如說他「很笨」、「很差」、「懶散」,他日自己的孩子遇上類似的處境時,這些負面的批評就會全部傾倒於孩子的心上。
其實我們又怎能知道別人的實際狀況,隨口說出惡意的話?這實在是對別人和自己都有損害。當我們用父母的心腸,以憐憫、包容的態度去接納當事人,再和孩子一起說說改善事件的方法,生活裡就會多一點愛心、少一點批評。

有些人得天獨厚,擁有許多令人羨慕的優點,例如吸引的外表、財富,但他們也會有孤單的時候;有些人成長於平凡的家庭,仍能為生活裡的小事感到滿足。如此看來,即使在不完美的客觀條件裡,人們仍可以選擇開心地生活,而當中的秘訣是「愛」。從來沒有人能看得見「愛」,但當大家彼此接納和珍惜,這就是「愛」的明證。既是為人父母,讓我們先用愛心去溫暖和接納自己的孩子,也用愛心去擁抱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群體,這樣「愛」就在我們當中了。

價值觀的傳遞以愛為基礎

美國有心理學家指出,人類的行為大都經由學習而來,個體自出生以後,就會不知不覺間學習、模仿別人的行為,[2] 這就解釋到為何以身作則的教導方法總是比較有效,因為孩子在模仿著父母的行為。不過,若要孩子依循父母的價值觀,這事情其實有前設,就是彼此的關係良好。一位從事家庭和兒童教育主題寫作的作家就提出,當孩子能在父母身邊感受到愛和信任,他們便會接受父母的價值;相反,假如父母對孩子過於嚴厲,孩子在父母身上學到的便是嚴厲的管教手法,而不是價值態度。[3] 身教雖然重要,但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為人父母者再努力,也難免有缺點,不過只要願意學習、成長、突破自己和作出改變,抱持這種態度已經很好了。有人說親情與愛能令人變成更好的人,[4] 這的確很真實。


[1] 榎本博明:《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承認欲求に振り回される人たち),駱香雅譯(新北:方舟文化/遠足文化,2022),頁91。

[2] 辰民爸爸:〈親子關係|為甚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正向家長學院,2023年9月6日,網站:https://www.healthymind.org.hk/2023/09/06/親子關係-|為甚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3] 〈如不能以身作則 再好的價值觀也只是空話〉,智富雜誌iMoney,2017年9月11日,網站:https://imoney.hket.com/article/1901092(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4] 〈【從心開始做父母】做父母犧牲太大? 找到平衡點得着比付出多〉,《香港01》,2019年7月28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熱爆話題/354446/從心開始做父母-做父母犧牲太大-找到平衡點得着比付出多(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給學童的信:放下、寬恕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2/01/2024

據警方資料顯示,截至11月8日,2023年香港錄得306宗學童輕生個案,其中37人死亡,其餘列企圖自殺。[1] 一套電影《年少日記》道出一些學童的心聲,大家都寄望,凡看過電影的家長、教師、社工等都能為下一代伸出援手,加多一點同理心,與學童好好相處。但若然仍有人未必能即時領悟當中的意義並及時改正,學童又如何自處?曾聽過一個說法:若片中的主角並沒有選擇自殺,他長大後一定是一個抗逆力很強的人,因為他已經戰勝低谷,百毒不侵。然而,一個都不能少,若再有學童抵擋不住……

給學童的信
你是學童嗎?現在有否感到壓力,覺得世界很絕望,每天生活在讀書的壓力中、沒有人明白的世界中、在不知明天如何的幻想中?若然你有以上的想法,其實你已經長大了,你不再是小朋友,因為你已懂得獨立思考。可是,你的父母並不察覺你已經長大,他們一時間未能接受一個已長大的你,對他們來說頓覺陌生,你與從前實在有太多的分別,令他們感到無所適從。於是,誤會開始出現,溝通也出現了問題。也許他們覺得你叛逆,其實你在表現自己的獨立思想;他們或許覺得你容易發脾氣,其實你在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主動與父母溝通
筆者小時候也曾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原因是他們只會將零用錢給我的兄姊,但卻從來沒有給我。現在為人母親,我也一直沒有給兒子零用錢,因為覺得他並沒有此需要,心想他還小,若有需要也會幫他買。有一天,兒子卻主動地向筆者討零用錢,問他原因便說:「其他同學都有,而且有時候我也想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聽後,覺得有道理,所以從那次開始,就給他零用錢。這次經歷,醫治了筆者童年的傷痛,從兒子身上學到一個道理:為何筆者小時候不也像他一樣,主動地向父母討零用錢?這樣可能就不會導致誤會的出現。主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快樂、傷心、擔心,都可分享。

認定自己是有價值的人
每一個人在出生後好像一張白紙,其價值觀主要是從後天培養的,在成長中,別人的照顧方式,父母給予的態度、行為、聲音、眼神都對人的價值觀有所影響。如何可以提升自己,建立一個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就得打破舊有的框框,勇於去尋找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觀。有時多閱讀勵志的書籍、多聽一些生命見證的故事,可以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小時候,筆者很喜歡聽有關澳洲的基督教佈道家Nick Vujicic的生命分享。他出生時便患有先天性四肢切斷症,故此無論任何人想到自己的際遇如何的差,相信Nick總會是更差的一個,他的一生在旁人看來甚是糟糕,但他卻譜出十分美滿的人生,激勵世界上很多人,無論他的身體如何,他都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家庭有不同的角色,有丈夫才有妻子,有父母才會有子女,有哥哥才會有弟弟,每一個角色都有不同的意義,而且同樣重要。角色間是能互相等待、期待的,卻不是感到被虐待;角色間能讓別人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封閉內心的感受。最終每一個角色會感到自己有好的地方,有值得驕傲的地方,能夠自己雙腳站起來而不用依賴他人。[2]

寬恕你的父母
之前提到,父母或許未能調校好去面對你已經長大的事實,他們仍然視你為小朋友,所以他們會擔心你不夠人生閱歷去做決定、未夠成熟去處理問題,最後對你多加保護,而這個保護慢慢便演變成管束。父母要求孩子努力讀書,他們有可能仍受著社會文化的影響,認定只有讀書好才能在日後找到好工作,他們本出於好意,卻無意間控制了你的人生。父母可能擔心孩子會被別人欺騙,故總會多問孩子一句:「今晚你會去了哪裡,何時回家?」然而,孩子聽不入耳,只感到沒有自由。再想多一步,父母很可能是害怕你的安全、想關心你,卻用錯了語氣及態度,令你反感。生活上總會遇到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事,我們或許會因此而不快樂,或許會希望父母給你多點的自由,或許不再聽到父母吵鬧的聲音。總的來說,父母也是人,都會有不懂的時候,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試想想一次你得罪別人的經歷,那時你或許感到害怕,或許怕對方以後不再原諒你,以後不再理睬你,你會就此失去他/她。然而,若最終他/她選擇原諒你,你的感受將會如何?會否就像是收到一份大禮物,那種失而復得的情誼,令你內心充滿無限的感激?今天,你可以把這份禮物無條件地送給你的父母嗎?父母都是平凡的人,他們的成長有其背景、人生際遇,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有些父母可能很內向,不懂向子女表達愛與關心,卻用了打罵的方式,沿用「打者愛也」這一套傳統思維,雖然已經不合時宜,他們或許用錯了方法去愛自己的孩子,但他們仍是很愛你的,你可以原諒他們,放下一切嗎?

「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路十一4)我們可以寬恕別人,如同別人曾寬恕我們一樣。


[1] 〈今年306學童輕生37死 七成女生 5及10月高危〉,明報新聞網,2023年11月17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pns/教育/article/20231117/s00011/1700159178261/今年306學童輕生37死-七成女生-5及10月高危(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4日)。

[2] 薩提爾〔V. Satir〕:《家庭如何塑造人》(The New Peoplemaking),吳就君譯(台北:張老師文化,1994),頁126–128。

算得清?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畢業於建道神學院,在香港牧會五年後移居台灣,現於中華福音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並在台灣宣道會作傳道,服侍台灣人和在台的香港移民。
12/10/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筆者到台灣不經不覺已經一年,在這一年生活中,不多不少都會與台灣的家人、朋友、教友外出共餐。有趣的是,台灣有不少「小火鍋」或者叫「臭臭鍋」(其實一點都不臭),通常外出食火鍋時,一群人都會各自各地點自己的一人小火鍋,然後餐桌上也會有一個小爐頭給小火鍋加熱之用。一群人就會在各自各的小火鍋前吃喝聊天。火鍋的餸菜雖然要收費,但餐廳同時會附送無限量供應的免費白飯、汽水和冰淇淋,真的可以説是「抵到爛」(十分便宜的意思)!然而,到最後付賬單那時,通常台灣人都會樂於請客,由最年長或收入較高者付款請其他人吃火鍋,台灣人也樂於在這樣的情況下吃飯聊天,建立共餐的請客文化。

有別於台灣,對中西文化合璧的香港來說,一群朋友吃火鍋通常都不會是一人一鍋,而是共聚一爐,就是用一個大湯鍋共同打邊爐(吃火鍋的意思)。然後你一塊肥牛、我放一隻蝦、他放一扎金菇等等到大鍋中,三五成群地吃同一鍋餸聊天,建立關係,並且所有的飲品、雪糕或粥粉麵飯,大部份是要另外落單或者要收額外費用,不是免費享用。當然也有一些自助餐形式火鍋,一個價錢吃到飽,食物飲品可以任意享用。至於付賬方面,香港通常都是AA制,計得很清楚,目的是不想不公平對待付款的人,令其受虧損。這種AA制的文化,在西方很平常。可是,在台灣人來說就覺得香港人斤斤計較,甚至乎有種不願意「蝕底」(受虧損)的感受。筆者有時會覺得計清楚是一種公平的做法,反而不會濫於「搵對方著數」(用各種方法找到好處、或佔對方便宜)。

這令筆者思想到我們的救恩,可以怎樣算?我們的救恩是白白的得來,是上帝的恩典的臨到。在社會上或很多人都會覺得基督信仰只是一個廉價的福音,不需要付代價,因為因信稱義。也有人會覺得信耶穌、返教會只是心靈的寄託,只是有人想返教會搵著數(台灣教會是每次崇拜完都會有愛宴)。信耶穌有飯吃,又可以有心靈寄託、又可以一帆風順,真好!其實我們的信仰不是免費廉價的福音,而是重價得來的福音。因為我們是主耶穌用重價贖回我們的生命,走天路,追求成聖的過程中,我們是需要付代價持守信仰的,這些代價包括:讀經、祈禱、見證、崇拜和相交等。屬靈生命的成長是需要付代價的,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救恩,是重價的恩典,人在回應及實踐過程中,輕視了主耶穌,高舉了個人的權利與私慾,因而將恩典變得廉價化。耶穌沒有與我們計算這些我們不願付代價的數,如果要計,我們是永世都計不清,我們是白白承受主恩的一群人,求主保守我們常存感恩的心在世度日。

跪下談孝道 嚴刑論愛國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27/10/2022

對於從事教育行業的人來說,自9月開學,不經不覺,一個學期已過了大半。還記得最初不論是學校、老師、家長和同學,大家都忙於應對疫情,緊釘著政府的各種規定,安排打針檢測,準備隨時可能變網課。誰不知,這個學期的校園主角,卻落在如何「向父母下跪奉茶表達孝順」和「升旗食早餐被停課」的新聞之上。

還記得在9月初,一間學校的開學禮,一個「下跪奉茶」的孝順開學禮,意外地成為了全港的焦點,因著推廣「孝道」的教學主題,學校安排同學在開學禮時,向在場家長下跪奉茶。[1]

究竟「孝道」應該如何實行?校方要求學生向家長完成多個「孝道任務」,例如剪指甲、按摩、及下跪奉茶等,是不是太過形式主義?「孝順開學禮」後,校長發文指當日要求同學向家長下跪奉茶純粹是表達尊敬,在場有老師說:「從今以後,我會好好孝順你,你話點就點啦」,並非教導學生愚孝。她反指批評者「諗多咗」,又稱「原來孝道係有爭議性㗎喎,開始明白有唔同諗法」,又形容今次事件是「幾特別經歷」。

明光社

但最叫人意外的,相信是她對「孝道」的看法。她以自己所理解的《孝經》辯稱:「孝是德之本,依教而生。」即「孝」是依賴教育而生,沒有教,則沒有孝。但後來經查證,原來校長是錯引了星雲法師的文章。《孝經》第一章〈開宗明義〉的原句是:「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因為人有孝道,是道德之本,才生出教育了,兩句話意思完全相反了。[2]

事實上,孝道除了在文化、美德、道義、行為、甚至是開學禮上用得上,就連在香港,當你需要申請免稅,甚至申請社會服務,也會牽涉「孝道」的考慮,實在需要更多的了解。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家庭環境擠迫,照顧老人家的問題近年愈見嚴峻。很多家庭迫於現實考慮,都要安排年老的父母長者入住安老院舍。輪候入住院舍,尤其是有政府資助的院舍時間相當長,同時也有相關資產審查制度,如長者是領取綜援人士就會優先,這是為了確保安老資源用得其所,能使最有需要的老人家優先入住。這個審查制度原意是好的,但結果卻衍生了「衰仔紙」制度出來。「衰仔紙」制度在1999年起實施,其正式名稱是「不供養父母證明書」,是長者申請綜援時須填寫的一份聲明,原意是長者申請綜援時,表明是以獨立身份申請,申請人並沒有接受子女的供養。由於「不供養父母證明書」 要求子女必須親身前往社會福利署保障部簽署有關文件,並帶同其入息和支出證明,一旦簽署,就等同子女聲明不再供養他們的父母,「衰仔紙」之名因此而生。[3]

可是,子女簽署了「衰仔紙」,是不是就真的置父母於不顧?事實上,的確有不少家庭在簽署「衰仔紙」後,仍會繼續以不同方式供養父母,這樣做表面上已是騙取綜援,但也是迫不得已,政府也難以查證。結果,社署於2017年1月公佈於同年2月1日取消這項安排,改為由長者本人清晰地交代家庭狀況,但會保留以家庭為單位申請長者綜援的規定。

其實,如果要硬生生將孝道量化成條文、計算、形式主義,就真是本末倒置了。可是在今日香港,除了孝道之外,同學還要硬性愛國。荃灣一中學,在早會進行升旗禮時,有14位同學沒有回到課室或操場集合,又或正在吃早餐,沒有參加升旗禮,結果被校方以「不尊重」為由予以重罰:既要見家長,更要即時停課三天。[4]

事件當然在社會上引起熱議了:校方指出學生在國歌聲響起時仍在進食,屢犯不改,更有說同樣行為等同違反《國安法》(顯然校方是將《國旗及國徽條例》、《國歌條例》和《國安法》攪亂了)。但有受罰的同學提到當日只因遲到而未及參與儀式,亦無不尊重的行為。而其實如果當日只是平日的課堂,同樣的行為,極可能只會被視作遲到,沒有被重罰的道理。

退一步來說,同學無參與(校方說是不尊重)升旗禮,校規罰則應是如何?在教育局的一份名為〈國旗、國徽、國歌和區旗常見問與答〉的文件中,提及如何處理同學違規的情況:「若有學生在進行升國旗儀式時做出不恰當的行為,影響儀式進行,校方應立即跟進……學校亦應按一貫的訓育及輔導策略跟進學生的不當行為,包括了解違規學生行為不當的原因,並因應其解釋及具體情况,予以適當的輔導和跟進,以期讓學生作出改善。」[5] 身為老師,實在難以理解「停課三天、即時離校」是對學生予以適當的輔導和跟進。

該校校長曾以贊成給予同學自由、支持年輕人創作見稱,力排眾議,讓學生成立電競學會,在學界成為一時佳話 。但今次事件,予人感覺是:「同學犯錯,有理無理罰咗先,等學校可以有所交代」的心態。事件發生後,亦有網上討論區已有匿名投訴指出學校有老師一樣對升旗禮「不尊重」,試想像如果同學不參與已經要罰停課,老師不尊重,是否也要予以重罰?

或許你以為這只是「茶杯裡的風波」,但這個風波的確可以在你我的茶杯中發生——今日香港,各大電視台在每天的晚市時段,都會準時播放「心繫家國」電視宣傳短片,相信大家都有試過在酒樓、茶餐廳收看過了,當時你有無注意!站立!致敬!?若無的話,你和犯規的同學有何分別?荒謬的是,早前香港舉行國際足球賽,警方為防有人像以往一樣「噓國歌」,居然為此出動了多名警員,並拍攝觀眾席上的球迷。連看一場比賽都要像小說《1984》中所言,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實在令人心寒。而在學校重罰同學的事件後,刊登在《明報》、尊子所畫的一幅諷刺校長的漫畫,警方居然表達「強烈關注」(其實應是表錯情),連前特首也為此作出回應,更將矛頭指向《明報》,對言論自由帶來威脅。

當一個國家,要用到高壓手段才能「迫」學生和市民,好像呆子一樣,機械地去注意!站立!致敬!這樣的愛是何等真?這又會帶來多少的恨?實在值得反思。


[1]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校長:下跪奉茶非愚孝〉,《明報》,2022年9月5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ins/港聞/article/20220905/s00001/1662365723054/福建中學附屬學校校長-下跪奉茶非愚孝

[2] 馮睎乾十三維度:〈徐區懿華真的看過《孝經》?〉,Facebook,2022年9月6日,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epinoia2020/posts/pfbid02sdznriuwXiyN9htvh7JgA7WALjr3gWDXRdPsiWQd9Eu83xGKYJwJBWrwxtDq6rDfl

[3] 李昕:〈衰仔紙Vs父母免稅 政策「分裂」」〉,《香港經濟日報》,2011年2月16日,網站: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868566/衰仔紙Vs父母免稅%20政策「分裂」

[4] 陳子非:〈港中學生被指「不尊重」升旗儀式 遭校方以《國安法》停課引譁然〉,自由亞洲電台,2022年10月12日,網站: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hk-school-10122022062724.html

[5] 教育局:〈國旗、國徽、國歌和區旗 常見問與答〉,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2021年12月,網站: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sch-admin/admin/about-sch/national-flag-emblem-anthem-regional-flag/FAQ_C.pdf

王者風采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12/10/2022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2022年8月23日抵達英國。想不到不足一個月內,竟然近距離經驗到英國新首相上任、女皇駕崩、新皇登基這些歷史時刻。其中,女皇離世所引起的關注及報道,更是全國(或世界)的焦點。

筆者得知女皇逝世,隔天下午到白金漢宮走了一趟。當日仍未有甚麼公開悼念活動,已有不少人民自發地聚集、獻花、悼念……之後,正如新聞的報道,有香港市民願意輪候三、四小時,到領事館表達心意;在倫敦,人民更能夠花上十三、四個小時,有的甚至要冒雨、露宿,排隊輪候到女皇靈柩前,作最後的致哀。

一個領袖的離去,能叫舉國哀慟,而不是讓全城「開香檳」慶祝,是因為她過去70年沒有任何的過錯?還是她有極佳的政績?或是她與人民有著極佳的關係?

英國媒體似乎就女皇逝世已作好準備。其相關的回顧、記錄片、採訪早就預備妥當,報道亦頗一致。重點並不在於追捧女皇過去的豐功偉績,更沒有談論她的成敗得失,主軸是傾向展現出女皇親民、慈祥的形象。從不少民眾的訪問中,均形容這在位70年的女皇像「祖母」般的親切。傳媒一般離不開在四個範疇來闡述女皇的過去。

一、微笑

不管是一般民眾的採訪,或是某些與女皇有較多接觸的人的專訪,他們總會提及女皇的微笑,是最令他們印象深刻的。笑容——所代表的不僅是親切,更是一種善意的表達,願意走近他人,亦容讓及接納別人走近。一個笑容,就能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領袖一方面要高瞻遠矚,更要體察民情。走近及走進群眾,才能明白人民真正的需要。

二、愛動物

女皇所飼養的小狗,成為討論她愛動物的起始點。隨後,人們回顧她自小是如何開始關愛動物;女皇曾親自為每一匹她所擁有的馬兒命名;她如何支持動物園的落成。能愛護、珍重動物,或許是一種愛心的表達,更是反映出一個人對生命的尊重。就如烏克蘭士兵在戰場上,把走失的寵物尋回,並帶牠回主人身邊一般。其中所帶出的訊息,絕不僅是愛護動物那麼簡單。

三、家人關係

在回顧特輯中,總離不開追述女皇的成長歷程,她與家人、親屬的關係,當中所強調的是其良好的品格及教養,是承傳自穩定及和諧的家庭。她自身所建立的家庭,與丈夫及孩子的相處,建構出另一幅教人欣羨的圖畫。一國之君的形象,不僅是日理萬機,同時與平凡人一般,需要處理及平衡家事日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中國哲理,似乎亦能在英女皇身上看得出來。

四、信仰

所問的並不是女皇有沒有信仰(基督教),而是論及其信仰能否成為她理事、決策的指標。「愛」、「公義」、「憐憫」是基督信仰的重要元素,被上帝所管治的人,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當權在位者,理應要順從及降服於祂的法則。在追悼女皇的同時,亦是時候審視國家的領導,是否仍秉持創造主的最高標準來治理國家。新任的首相及剛登基的新皇,同樣會被人追問其信仰狀況。似乎一個領袖,單憑個人的能力或治國理念、經驗,卻缺乏更高的準則作其規範及導引,是不足以讓人民感到穩妥、安全。

世情萬變,女皇面帶笑容地接納新首相上任的握手畫面,尚未予人深刻印象之際,她突然逝世卻瞬間成為眾人的關注所在。領袖的興亡,實在是轉眼之間。要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還看他/她是否備受「愛與公義」所管束,能否以「憐憫」來看待生命,願否以一般平民(家庭)的角度來理解事情,而作出貼近民情的決策。真正的領袖或王者,要走進及走近群眾當中,明白及體諒他們的需要,並樂意與他們同行,學效降世為人的主耶穌。祂的生平肯定比在位70年的女皇精彩得多。若讀者想理解更多,不妨看看新約聖經的四福音。

跟孩子談談情、說說愛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4/09/2022

人需要愛,因此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愛都有不同的體會和需求。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需要父母肯定的愛、兄弟姊妹的手足之情;在青年期,我們開始著重同伴的友情,以及對異性的愛情。父母與子女談談情、說說愛,當然可以從小開始。本文會就著兒童對於愛常常作出的提問,分享一些回應方法。

小故事一:男同學都喜歡欣欣

五歲的欣欣雀躍地向媽媽說一個秘密,她認為全班的男同學也喜歡她,想跟她結婚。媽媽看著她一臉認真的樣子,感到女兒悄悄地長大了,她亦開始留意異性。媽媽順口道:「嘩!不過你不能和全班男同學結婚啊!那怎麼辦?」欣欣想了一會,說:「可能我會和陳霆欣結婚,因為我們的名字都有『欣』字。」媽媽聽完後啼笑皆非,不知怎樣回答。

家長的回應:「你喜歡和他做朋友」

與人交往時,特別是初相識的朋友,如果對方跟自己有某些共通點,例如住在同一個屋苑、彼此有相近的興趣、養同類型的寵物……這些相似之處就會成為話題,大家會顯得份外投緣,這都是發展友誼的美好開始。無論發展友情或愛情,都需要時間和心思,以觀察對方的品格、性情,是否如自己心中所想。故事裡的欣欣覺得陳霆欣或許是個理想的結婚對象,家長可以問她:「除了名字之外,你和陳霆欣有傾談過嗎?你們會傾甚麼話題?」家長要引導幼兒在生活事件中去思考對方的品格,例如欣欣說她知道陳霆欣很喜歡踏單車,就算跌倒也會再次練習。家長可以這樣回應:「陳霆欣面對困難也不會放棄,真的好厲害!所以你欣賞他的堅持,喜歡和他做朋友。」

幼兒之間的友情通常都很簡單直接,就算互不認識的小朋友也可以一起追逐玩耍,大家離開之時也是互動完結之時。隨著幼兒日漸成長,家長可教導他們學懂怎樣和別人「做朋友」,例如每星期見面一次的教會朋友,除了一起玩耍之外,還有甚麼是值得幼兒注意的呢?我們可以引導幼兒留意對方的性情、喜好,假若大家意見不同的時候,又可以怎樣處理和協調。這些對幼兒學習發展長遠的人際關係,都是很重要的。

小故事二:爸爸和寶姐姐只是朋友

六歲的裕朗指著爸媽的結婚照片,問爸爸:「為甚麼你和媽媽結婚,但不和寶姐姐結婚呢?」寶姐姐是爸爸和媽媽的共同朋友,所以裕朗在父母的朋友聚會中,已見過寶姐姐幾次,也間中聽父母提起她。爸爸回答說:「我和寶姐姐只是朋友,不能和她結婚,而且我也不愛她。」裕朗說:「寶姐姐也來過我們家啊,如果你和寶姐姐熟一點,你會愛她,和她結婚嗎?」爸爸和媽媽相視苦笑,不知怎樣回應。

家長的回應:「結婚是爸媽一起作的決定」

與人建立關係都是由做朋友開始,多點見面的確能增進彼此的認識,或許能慢慢發展成好朋友。其實發展和維繫人際關係,都需要彼此有相同的意願和投入,故事裡的寶姐姐和爸爸早已經是朋友,但是要發展成更為要好的朋友,甚至情侶,不僅要投放時間去經營彼此的關係,也需要爸爸和寶姐姐有共同意願。家長可以告訴孩子,無論發展友情或愛情,都不能勉強對方。因為爸爸和寶姐姐均沒有意願和對方拍拖,因此選擇繼續做朋友。而爸爸和媽媽在做朋友的過程中,不但彼此吸引,更希望能和對方白頭到老,建立家庭,因此爸爸和媽媽在合適的時間決定結婚,這是爸爸和媽媽一起作的重要決定。

當與人相處時,有時小朋友會側重自己的感受。當自己想和對方玩時,別人就一定要配合,當不想玩時,就突然一聲不響地跑開;這些都不是理想的情況。家長可以教導小朋友學習社交技巧,包括如何和別人建立朋友關係,例如禮貌地問對方:「我們可不可以一起玩啊?」有時別人不想其他人加入,我們也不能強迫對方接受。家長可以鼓勵孩子不用氣餒,陪著他試著找其他朋友玩耍。當要離開的時候,家長可教導孩子和其他小朋友說再見,相約下次見面時再一起玩。一般來說,小朋友們只顧著玩,或許對這些問候和道別都沒有特別的感受,也不怎麼重視,但其實幾句簡單的問候,都有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社交技巧。這對孩子發展友情,或者長大後發展愛情,都有所幫助,並且能讓他們享受與人相處的快樂。

小故事三:時時都要黏著媽媽的韻婷

四歲的韻婷非常喜歡媽媽,很希望媽媽每一秒都留在她的身邊陪著她、和她玩。媽媽陪伴韻婷玩煮飯仔遊戲,不知不覺地已到了約定的遊戲結束時間。因為媽媽要預備午餐,於是媽媽提議韻婷自己玩,韻婷卻鬧起情緒來,並說:「你不陪我玩,即是媽媽不愛我了。」媽媽苦惱地唉了一聲,不知怎樣回答。

家長的回應:「媽媽暫時不在你身邊,依然很愛你」

無論是幼兒對父母的依賴,或是情侶間對彼此的掛念,這都是人之常情。但部份人卻愛到發狂,只希望和心愛的人時時刻刻都黏在一起,甚至容不下任何人跟所愛的人有任何接觸。這種病態的想法不但令自己失去朋友,也會讓對方感到窒息和壓力。故事裡的韻婷認為愛就等於要每分每刻都待在一起。媽媽可以告訴韻婷,就算媽媽暫時不在身邊,依然非常愛她;而且暫別過後,她們很快又能相見,所以韻婷是能夠忍耐和等待的。

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學會健康地投入不同的群體中,也需要幫助孩子在獨處時學習放鬆自己,而不會有被遺棄的感覺。家長可以按著孩子的年紀,提出一個合理的自由時間,並告訴孩子在自由時間裡,大家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例如預備午餐、畫畫、看電視、呆坐……只要是在安全的情況下,大家都可作出自己的選擇,而且不被打擾。故事裡的媽媽需要幫助韻婷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媽媽可以這樣對韻婷說:「現在是自由時間,你可以自己決定想做的事。」媽媽可讚賞和肯定韻婷能夠獨立地作出決定,並且開心地度過這個自由時間,這對於孩子能夠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是很重要的。

愛是一種力量

當長大後,我們或會發現世事未能盡如人意,或曾經歷心靈破碎的時候,對於要教導孩子關於愛的課題,家長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其實愛是一種力量,能讓人覺得有自尊,也能幫助受傷的心康復和痊癒。我們不能抹去曾受過的傷害,但因著親人的愛、朋友的愛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情況是可以改善的,而且最壞的處境亦會成為過去。筆者勉勵大家一起引導孩子發掘世上各種形式的愛,例如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聲道謝,讓孩子在愛中成長,變得柔韌有力,將來有力量去面對人生各種挑戰。

資料庫

孩子愛黏著爸媽源於與生俱來的保護機制

幼童愛黏著爸媽,一旦與父母分離便會感到不安,就像上文提到的韻婷,一旦與媽媽分開就覺得她不愛自己了。有臨床心理學家表示,六至九個月大的嬰兒會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產生警覺和拒絕接近,而18個月大的嬰兒,若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或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這都是正常的,是幼兒與生俱來的保護機制。她指,這種因著與主要照顧者分離而產生的焦慮,稱為分離焦慮,多出現在三至五歲的小孩身上。[1] 不過,孩子總要學獨立,步入校園便是一個好開始,在學習獨立的過程中,他們可能都會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有幼稚園的校長就建議家長,在跟孩子分離前,先預告自己會離開,這樣能給孩子一點適應的時間。她又告誡家長,不要對孩子說:「你再喊我就唔要你」、「你唔想返學,以後都唔好返」,因為這些強硬語氣的說話,只會令本來已欠缺安全感的孩子更害怕。此外,讓孩子多接觸新面孔,鼓勵他們向人打招呼,這都有助他們適應新環境。[2]


[1] 〈【拆解兒童分離焦慮症】註冊臨牀心理學家:4個方法可改善〉,Oh!爸媽,2018年7月30日,網站:https://www.ohpama.com/319795/親子教養/親子教養/拆解兒童分離焦慮症-心理學家:4/#page2(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9月7日)。

[2] 〈分離焦慮症拆解大全|校長分享6招 助孩子輕鬆開學〉,SundayKiss,2019年8月14日,網站:https://www.sundaykiss.com/育兒/開學-分離焦慮-鄔雪霖校長-320393/(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9月7日)。

魯汶河畔一個美善的雕塑——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

陳少平 | 作者現居比利時,為世界福音動員會駐比利時的宣教士,主要是向當地的華人留學生和華僑宣教,亦與其他同工向比利時人傳福音。作者十分欣賞比利時人的謙卑內斂和當地中世紀的宗教畫和教堂建築。
01/03/2022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比利時

比利時魯汶是比利時一個著名的大學城,分佈在城內各處的大學建築物與民居的樓房拼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特的小城風貌,通常外觀古舊的歷史建築物都分屬於大學的不同學系。在魯汶大學裡歷代出現了不少的文人雅士和學術偉人,這小城不期然地與這間中世紀老牌的天主教大學連結在一起。城內擺設了不少的公眾雕塑品,主要是一些大學著名的學者、思想家及歷史人物的雕像,缺少了一些具創意及生命力的雕塑,然而位於市中心河畔公園的一件雕塑品卻是與眾不同,是一個裸體的少女銅像,躺臥在公園的木地板上,整個身子升起約有一個手掌的高度,製造出一種懸浮的感覺,少女撫弄著秀髮,悠然自得,臉上絲絲的笑意,散發出一種單純脫俗的美,心裡不禁問這位雕塑家心底想要表達甚麼?

於是筆者在雕塑的底部抄下這件藝術品的名稱—— 是用一位少女的名字命名—— Fiere Margriet,其後在網上找到這位雕塑家的資料,他的名字為 Willy Meysmans,1930 生於比利時的Mechelen市,他是比利時一位著名的雕刻家,倘若尚在人世,便是九十多歲高齡了。這個雕塑的創作意念是來自Margriet這位少女的故事。

原來這個故事是發生在13世紀初,Margriet生於魯汶,她少女時期在親戚位於魯汶市內的一間旅店工作。其後親戚年事已高,打算結束旅店,到修道院渡過餘年,而她亦計劃到熙篤會的修道院作修女事奉神。不料旅店結業的最後一夜,一群歹徒假扮朝聖者來到旅店度宿,並打算劫殺她和親戚二人。她剛從外間回來,目睹親戚被殺害,歹徒將她擄出城外集體強暴,棄屍在附近的河裡,翌日屍體浮出水面而被發現。後來這故事由一位熙篤會修道院的修士Caesarius於1240年記錄下來,他用這故事來表達一種純潔的美善,河裡的魚兒不忍心這個純潔的少女被淹沒在河裡,於是合力將她的軀體送上河面,帶回市中心的河岸,因此她的軀體很快被人發現,警方亦迅速找到線索,將歹徒繩之於法,此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後來Margriet被教會封為聖人,遺體被送到魯汶市中心的聖彼得大教堂安葬,教堂內亦有數幅油畫描繪這故事,教堂外還有一個小禮拜堂來紀念她。

當我再次凝望Margriet的銅像時,她的臉容依舊是悠然自得,嘴角泛起微微的笑意,是那樣的恬靜與滿足,我內心深處那份對罪的憤慨,慢慢地被她那悠然的笑臉蓋過了,神的微聲輕輕地在心裡泛起: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羅馬書八章35節) 縱然在世上我們會面對苦難,但那永恆的盼望與應許誰也不能奪去,深信Margriet此刻正安躺在主基督的懷內,享受著那永恆的福樂,誰也不能使她與基督的愛隔絕,因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

明光社的社關情

傅丹梅 | 明光社事工顧問
20/01/2022

明光社的使命

明光社自1997年成立至今,推動香港教會及信徒一起關心社會,主要就關注的三大範疇:傳媒、性文化及社會倫理等議題做一些教育、研究、政策倡議的工作,早期較多做的是街頭簽名及登報聯署行動,如反對就性傾向歧視及同性婚姻立法,以及反對賭風蔓延。例如在1999年11月中發起了反對售賣馬票予18歲以下青少年的街頭簽名運動,在短短三個小時內收集到七千多個簽名,並在同年的12月1日在《明報》及《星島日報》以全版刊登,聯署團體共104個,個人共1,359人;2003年聯同反對賭波合法化大聯盟發起遊行,超過3,600人參與;2005年聯同維護家庭聯盟反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超過9,800個個人及374個團體登報聯署。有關工作引致一些人會不喜歡我們,例如,2007年曾有人向社會福利署及申訴專員公署表示,反對社署批准明光社賣旗,亦在網上呼籲市民不要買旗。2009年,又有人針對我們發起反宗教右派遊行,甚至有人寫了一本書《論盡明光社》來評論我們的工作。2011年有同志團體衝入本社的辦公室,阻撓我們舉辦一場關於如何關心同性戀的教師訓練。2014年,我們發起反對平機會所倡議的事實婚姻,短時間內收到超過10萬個簽名,當中很多是非基督徒,甚至有風水師,我們的工作會引起社會不同立場及信仰人士的迴響,可見有關工作確實有一定成效及影響力。

實踐整全使命

明光社在香港社會應可算是一間非常富爭議性的基督教機構,有熱愛我們的,亦有恨惡我們的,我們所做的事亦有時會引起一些爭議,面對爭議的事情,斯托得牧師經常提到基督徒的兩個選擇:抽離還是參與?[1] 有些基督徒會認為應聖俗二分,但斯托得牧師卻認為我們要「雙重聆聽」:既要聽神的話,也要聽世界的聲音,實踐福音派信仰的整全使命,履行《洛桑信約》中有關「教會的社會責任」那部份,傳福音與社會關懷應兩條腿走路。我們相信神按著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作為具備神的形象的存在,人類是有其固有的價值的,他們不應被剝削,而是應被服侍,我們看見那些陷在賭博的捆綁、同性戀的掙扎、家庭破碎的人,如何能視而不見,不去服侍他們呢?因此,我們縱然知道我們所做的或許會令某部份人不開心,但仍希望在這墮落的世界,將救贖的福音帶入人群。

回應時代需要的使命

我們的工作隨著社會的需要亦有所調整,除了堅持我們的教育、研究及出版工作,亦針對不同的需要,提供及時適切的服務。

a. 關心同性戀

我們於20103月設立「同性戀諮詢熱線」至今,透過電話更實在地幫助一些受同性戀困擾的人士及其家人,聆聽他們的心聲、掙扎、需要及解答他們一些疑問。這兩年,透過舉辦「情牽兩代情」聚會,促進同性戀者及「櫃父母」的溝通及對話,了解彼此的掙扎,出版書籍《認.同 關心同性戀》(第四版)及《盼望之路——櫃父母支援手冊》,提供一些資源給同性戀者的家庭及想認識這個課題的人士。

b. 支援離婚再婚家庭

2016年,我們看見香港的離婚情況非常嚴重,希望幫助一些離婚人士解答一些情緒、法律、管教及服務的問題,於是設立「離婚諮詢熱線」,同時為離婚家庭的兒童於學校開設「成長小組」,幫助他們學習情緒表達、社交技巧及提升自信心,亦為離婚人士提供輔導服務,幫助他們度過離婚前後的情緒及適應問題。去年,除了舉辦「贍養費的法理情」講座及製作短片,我們再進一步,為離婚後計劃再婚的人士提供婚前輔導服務,希望藉此可以減少將來的離婚率及提婚姻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在計劃再婚前,不要忽略前段婚姻所生的孩子,使孩子可以融入新的家庭中,我們亦製作一些短片講及孩子面對父母再婚的心聲及需要,推動更多人關注兒童福祉。我們亦將有關內容撰寫成一套《再婚的婚前輔導手冊》,當中包括了輔導員指導本及準新人習作。縱然再婚這課題在教會界仍有不少爭議,但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些服務及出版,共同為香港的離婚再婚家庭獻上一分力。

c. 兒童性教育

我們每年去中小學為學生主領講座及工作坊超過200場,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性態度及兩性相處。去年,我們因應近年的#Me Too運動,發現很多隱藏的性侵犯個案,很多都是長大後才揭發的,為了提高兒童對性騷擾及性侵犯的認識,我們推出「童途有愛:保護幼兒身心靈計劃」:製作適合幼稚園與初小學童的防範性騷擾教材;「身體是寶貝」預防性騷擾遊戲卡;動聽的兒歌動畫及性教育短片;六場教師、社工及家長交流會;以及出版家長支援手冊(教材)等等。我們會將這些資源送給幼稚園、小學及寄養家庭,希望與教育界及社福界共同為兒童免受性侵犯而努力。

d. 服侍基層家庭

2020年疫情開始在香港爆發,很多基層家庭因為失業或開工不足,經濟陷入困境,我們將有心人捐贈的金錢及物資,包括口罩、米、酒精及防疫清潔用品送到一些基層家庭的手上,幫他們度過難關,亦透過關愛基金的「為低收入劏房住戶改善家居援助計劃」,幫助他們申請資助,購買一些家居用品如風扇、雪櫃及傢俬等等,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至已服侍接近200個家庭,其中有31人在年聖誕節前信了主。未來,我們將會透過「劏房家庭支援服務計劃」,幫助這些家庭的青少年,提供一系列多元化活動及支援,以擴展他們生活體驗及視野,爭取向上流動的機會。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學傚主耶穌,「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九章36節)未來無疑是充滿挑戰的,但靠著主,我們會繼續堅守使命,不負主所託付的。


[1] John R. W. Stott, Christ the Controversialist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72), 182–188.

耶誕節平安夜

陳偉洪 | 過去八年,整家往返三地,搬家七次。由市區搬到長洲,從香港移居到德國,回港後再到台灣。經歷由社工成為神學生,畢業後,曾嘗過作宣教士的辛酸,體會過牧養教會的苦樂,現在又以學生的身份暫居於台灣。客旅人生大概莫過如此,作為寄居者就只能聽從上主的帶領。
29/12/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又是不同地方,不同用語的問題。香港所稱的「聖誕節」,來到台灣就成了「耶誕節」。「聖」與「耶」之別,究竟哪個比較好一點?

說真的,中國人過節日,尤其是居於城市的人,已對節日的來源不求甚解。我們只知中秋要吃月餅,但相傳「月餅」抗暴政的故事也不太清楚。當然,對嫦娥、后羿、玉兔、吳剛我們也沒有多大認識。端午節我們吃粽子,卻不知曉其可能與古人屈原伍子胥等義士有關。清明節竟然可能跟「割股奉君」這流亡故事有著點點的關聯。

中國節日我們也不求甚解,更何況是外來的節日?

「聖」者是誰?「耶」指甚麼?大抵我們也不太多問。「聖誕」中的「聖」,有著「聖人」的意思,在中國文化的理解下,大概可能跟聖賢孔子、孟子或一些神明拉上關係。「聖誕」就是有一位聖者降生的意思。那麼「聖者」是誰?可能就是來自外國的一名「聖人」吧!至於「耶誕」的譯名竟然跟台灣蔣介石執政時期有關。當時的官方說法是:「中華文化中聖人是至聖先師孔子、亞聖孟子,耶穌不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因此不能稱為『聖誕節』。」[1]

「耶誕節」叫人不能迴避,所指的就是「耶穌」的降生。

「耶穌」當然不是姓「耶」,只是音譯的中文名稱。來自希臘文Ίησους(可轉拼為Iēsous),本身是希伯來名字「約書亞 ישוע」,意思就是「上帝(是)拯救」。

二千多年前,耶穌降生在羅馬極權統治之下,向世人展示神國的管治臨到。祂生在馬槽,體現人間的貧寒、淒冷;被牧羊人尋著,與社會上的邊緣、被排拒的人作首次的邂逅;逃避希律王的追殺,整家夜間起行,急走至埃及,不僅成為流散、寄居的一員,更能體恤身處異鄉、寄人籬下的艱難。

歌曲〈今天應該很高興〉以聖誕節作背景,唱出90年代香港人移民的心聲:……偉業獨自在美洲,很多新打算;瑪莉現活在澳洲,天天溫暖。望望照片,追憶寸寸,某一個熱鬧聖誕夜,重現目前。永達共大傑唱詩,歌聲多醉甜;秀麗伴在樂敏肩,溫馨的臉……今天應該很高興,今天應該很溫暖,只要願幻想彼此仍在面前。」[2] 當年,槍炮聲在遠遠的北方響起,透過電視的畫面,已震撼人心,讓人萌生去意;今天,烽火近在咫尺,催淚的不僅是氣體,更是聽得到的吶喊、哀號,觸摸得到的那些,仍未結疤的創傷、仍在淌血的傷痕……。

在台灣度過首個耶誕節的香港人能得享平安嗎?今天應該很高興嗎?是否仍在思念遠方的家人、朋友?擔心817台灣移民修例後,[3] 能否獲批准留台定居的結果?還是默默地承受著別人的批評、冷嘲、埋怨、指責?

今天應該很高興,平安夜的平安,不一定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而是造物主甘願進入祂的創造當中,與祂所愛的我們,同悲共喜,憂患與共……我們的愁與哀、苦與痛、悲與恨……有祂懂,便足夠。

耶誕節的平安,因著耶穌願意走近我們。祂同樣居於黑暗的年代,祂曾經歷流散,祂亦曾遭受別人批評、冷嘲、埋怨、指責……祂明白、祂理解,祂更給予我們承諾及安慰:「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十四27-28)

願您得享平安。


[1] 威克:〈台灣講古:聖誕節為什麼成了耶誕節?〉,BBC NEWS 中文,2017年12月21日,網站: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2447115.amp(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12月28日)。

[2] 啤梨布丁:〈今天應該很高興 - 達明一派〉,YouTube,2012年12月18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6lMuvD_IE(最後參閱期:2021年12月28日)。

[3] 〈台灣移民政策再收緊,8月起這部分港人連申請居留都難了〉,台灣移民網,網站:https://www.immigratetw.com/2020/08/8.html(最後參閱期:2021年12月28日)。

不一樣的過節方式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22/12/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新西蘭

還記得在香港生活時,每逢平安夜、聖誕節和除夕等節日,各餐廳、商舖,甚或至整個旺角、尖沙嘴和銅鑼灣地區都擠滿人,彷彿熱鬧是慶祝的必要元素。有時,我和家人會在外地渡過聖誕或新年假期,即使在亞洲其他國家,情況也跟香港差不多,因此一直有種感覺這是世界上非基督徒慶祝聖誕節的主要方式。

對於基督徒群體而言,聖誕節是教會的主要節期之一,教會大多會舉辦特別活動凝聚信徒紀念耶穌基督降生的意義。就以自己在香港的教會為例,我們以前慣常在平安夜晚於酒樓舉行全堂聚餐,之後跟其他教友一起返回教會參與燭光晚會,而聖誕節早上亦會有特別崇拜和洗禮。

直至三年前移居奧克蘭後,我才知道原來新西蘭民眾和教會慶祝聖誕的方式並非如香港般的「清一色」。對新西蘭民眾而言,聖誕節標誌著暑假的開始,學生在聖誕前開始七至八星期的長假期,而絕大多數非從事餐飲和零售業務的公司亦會趁聖誕新年期間休業兩至三個星期。

由於奧克蘭是新西蘭最大城市,工作機會多,所以吸引很多本地人離開自己所屬的城市到這裡工作。每逢這三星期假期,他們大多會離開奧克蘭,返回自己所屬的城市跟家人和朋友見面。此外,奧克蘭亦是海外移民聚居的地方,在疫症在全世界大爆發前,大部份海外移民(包括我自己)都會趁長假期回鄉跟家人見面。而在聖誕和新年前夕及當日,絕大部份餐飲和零售行業都會休市,讓員工可以回家跟親友歡聚。可見,奧克蘭作為新西蘭最大城市在聖誕新年期間反而比平日冷清,相反其他城市人流反而比平日熱鬧,而慶祝活動亦比較多樣化。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至於我在奧克蘭所屬的教會,由於服侍對象以香港移民和留學生為主,因此大部份團契和小組都會在12月到1月期間暫停,而聖誕期間亦不會舉行特別聚會,安排上跟其他本地教會非常不同。去年,因著女兒剛出生不久,我家選擇留在奧克蘭過暑假。平安夜前夕,我家參與附近一家教會的Christmas Drive-thru活動。活動有點類似大型戶外聖景,教會在室外不同的地方設定不同的場景,參加者可駕車逐一停在各個場景前,並在車內重溫耶穌降生的事蹟,而最後一個場景放了一個大型十字架為背景,在主軸講述耶穌基督降生同時,亦不忘讓參加者明白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意義。平安夜當晚,我們又參加了附近另一間教會在戲院內舉行的聖誕音樂福音聚會。參加者大多是本區居民,但亦有為數不少是前來看電影,散場時見到另一影院有聖誕音樂聚會,順道參與。原來福音聚會對未信的群體可以很有吸引力。

新西蘭雖然跟英美等地一樣,基督教曾經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時移世易,有不少教會均正面對老齡化的問題,更有些因此而倒閉。但另一方面,我又見到有不少教會努力與社區連結,主動接觸區內街坊,積極在區內建構社會資本,從而把福音帶入人群中(如前述的福音活動、社區建設和新移民適應聚會等等)。這些教會的聚會人數反而不跌反升。

記得有一次牧師跟我分享他和另一位牧師的對話,這位牧師當時正準備關閉自己所屬的教會。他表示,他可以做的已經做過,但聚會人數不斷減少,多年來亦沒有新會眾加入教會。有時不得不叫作為信徒領袖的自己反思,究竟教會老化問題的根源真的是世界已被罪勝過,以至傳福音的工作愈來愈難做?還是教會的福音工作太過一成不變,至今仍採用20世紀的思維和方式傳講福音和牧養信徒,令教會未能跟新一代信徒連結?究竟我有時會否不自覺把種字撒在路旁或淺土上而不自知?又或者,當發現有種子在荊棘裡被擠住了,我究竟知不知道纏住他們的荊棘是甚麼?信徒領袖太過入世當然不好,但太過出世又會否令自己脫節?將來我可有信心跟主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聚有時,散有時;有教會成功凝聚更多信徒,亦有教會因老化問題嚴重而解散。趁有三星期假期,讓我在這裡過一個不一樣的節日時,也讓我好好藉其他教會的經驗,思想有否需要調校自己的牧養方式。畢竟打仗需要落力,但亦要用腦。

園藝新丁

吳庭亮 | 吳庭亮牧師在加拿大溫哥華的信義會新生堂事奉,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顧問。
20/10/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加拿大

在溫哥華生活,其中令人羨慕的,是地廣人稀,大溫哥華面積2,883平方公里(接近香港的三倍),人口卻只有260萬(只有香港的三分一),氣候溫和,夏天最高平均氣溫攝氏22度,冬天最低3度,陽光和雨水都充沛,適合種植。即使買不起獨立屋,沒有前院後院,在陽台和室內依然可以種植,重要的是有沒有這種閒情逸致。

明光社

教會在過去幾年舉辦了園藝福音班,聘請專業導師教授園藝知識,吸引退休及半退休的朋友參加,成為教會福音外展事工之一。除了學習和交流園藝的經驗和心得,更可彼此分享,從苗到果,享受田園樂趣之餘,一起慶豐收。家中的玫瑰便是從別人種的玫瑰剪下來的。每年夏天可以品嚐弟兄姊妹種植的蔬果,最近收到一筐蕃茄,約有10種,市面上不常買到,味道鮮甜,雖然都是蕃茄,卻各有特色。數年下來,參加這個班,略懂皮毛,在花盆嘗試種植菊花、石竹、薰衣草、鬱金香,放在室內或陽台種植,既滿足又感恩。看著這些植物成長,除了成功(或失敗)帶來滿足感(或挫敗感)外,亦可領略園藝以外的福音。

不同的氣候、土壤、季節,適合種植不同的花卉和盆栽,不但化學肥有千百種,有機肥也是林林總總,不同的植物在各成長階段的需要各有不同。培養這些植物就像培養孩子一樣,需要悉心照料,適時澆水施肥,耐心等候開花結果。不過,正如《聖經》的教導,叫它們生長的是上帝。

傳福音也是如此,上帝放在我們身旁有各種各樣未信主的人,可能是我們的親友、同學、同事、顧客、鄰居,甚至與我們擦身而過的陌生人。他們的性格、思想方式、信仰經歷、人生階段各不相同。沒有一套傳福音的方法,但耶穌基督的福音,就像陽光、水、泥土、養份和空氣,是所有生命賴以成長的基本元素。在適合的時機放在適當的地方,福音的種子撒下,接下來是恆切地灌溉施肥,就是上帝的道和我們的生活見證,最後是耐心祈禱,等待叫人生命成長的上帝在他們心中動工。

生命成長是很奇妙的事。植物的生長緩慢,讓我們可以慢慢觀察,考驗我們的耐性,不能揠苗助長,欲速則不達,從發芽、長葉、開花、結果,我們可在旁搖旗吶喊,適時加水補肥,但植物最終成長不是掌握在我們的手裡(不過我們或可成為終結其生命的兇手)。這更讓我們知道自己的卑微與無知,提醒我們造物主的偉大和奇妙。同理,基督徒或基督群體(即教會)的生命成長也很奇妙,從上帝的呼召,我們認罪悔改,學習生命之道,跟隨基督見證上帝的恩典,不能一蹴而成,更需要聖靈帶領我們耐心禱告,叫上帝賜的新生命能開花結果,將榮耀歸於上帝。

它們有話說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07/01/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平日散步時最喜歡邊行邊看鄰居的前園花圃、草坪、節日的擺設和燈飾,真的非常有特色和創意,另人目不暇給。

有的鄰居春天會在前園種植色彩繽紛的花、夏天會擺放多些特色盆景陶瓷和風車、秋天會在正門掛上秋天的花牌、冬天會擺放雪人……而且,不同的節日也會有不同的燈飾和佈置。例如復活節鄰居會在前園擺放白兔和彩蛋做裝飾;也有鄰居會放十字架和復活節旗幟。萬聖節時,鄰居會把前園佈置到像地獄,有墳墓和棺材;在樹上掛上枯骨和蜘蛛網等。在感恩節期間,鄰居會在前園擺放南瓜和秋收的旗幟、乾植物和稻草人等。聖誕節會把前園、樹和屋子掛上五光十色的燈泡、晚間還會放雷射幻影、吹氣的雪人鹿車聖誕老人……。當然亦有鄰居會擺放馬槽聖嬰和約瑟、馬利亞,其規模可媲美教會的聖誕劇場景。此外,在特別的日子如國殤日(Memorial Day)、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或重要人物去世等,鄰居都會掛上美國國旗。在特別日子和節日,鄰居也會放煙花,此起彼落,有如置身香港尖東的煙花盛會。另外,在各選舉日子,鄰居都會在前園插上他所支持候選人的宣傳品。

除了在自己的屋子,人們也愛在自己的車子上作不同的裝飾和佈置。我們曾經在路上見過有人在車子上噴了剛結婚(Just Married)或2020年畢業(Class of 2020)字句,也有見過車子上掛上了「我的孩子在卓越榮譽榜上」(My Child is on the Honor Roll)、我是某某大學的畢業生等等的牌子。無論在德州,或其他州份如賓夕凡尼亞州等,亦有見過在車子上掛上不同的宗教句子如:上帝真好(God is Good)、我們信上帝(In God We Trust)、上帝聽禱告(God Listens)等。若在特別節日時,車主會把車子佈置成相關節日的樣式。例如聖誕節時,車主會掛上鹿角、紅鼻子、聖誕帽等裝飾。在萬聖節,車主會掛上枯骨、蜘蛛和蜘蛛網。最有特色的一次,我們見過有車主在其車尾箱放了一隻疑似人的腳,遠遠地跟著這輛車時,會誤以為車箱內藏了一具死屍,而殺人犯卻疏忽地露了餡。另外,在各式選舉或球賽等日子,車主都會在車子上插上他所支持候選人或球隊的旗幟。而我們見過最深刻的是剛過去的感恩節外遊時,在新墨西哥州往亞利桑那州的公路上,一架大貨櫃車上掛了一個牌子寫著:「它不是一個選擇;它是一個孩子」(It is not a choice. It is a child)。[1]

這些裝飾除了給人觀賞和應節外,也在表達一些訊息,它的圖像或文字彷彿在跟我們說些甚麼話兒。

除了屋子和車子,美國人還會在衫褲鞋襪帽子、餐具餐紙巾、日常用品等各式各樣東西上表達訊息、立場和價值觀。只要稍微在網上購物站隨意打上任何搜尋字眼,都可以找到一些有特別訊息的東西,甚或幾「無厘頭」的訊息也可以找得到;真的創意無限、訊息無限。

能夠自由及創意地表達自己的信念、信仰和價值觀是一件非常寶貴的事;也非常值得珍惜。只要我們多多發揮創意,總會找到表達的機會和方式,讓死物變成可以與人交流的「活物」。也許忙碌的都市人很少會花時間反思和整理自己的信念、信仰和價值觀。若然今天有一個可以表達的機會,無論是透過屋子車子或其他物件,你會表達甚麼訊息?還是腦中一片空白、一片茫然?!

我希望在車子上掛上「願祢公義降臨」的牌子,帶著它穿州過省,泛起漣漪。


[1] 後來才得知,這個牌子上的句子,卻是來自一個故事(Diane Dew, “The Milwaukee Journal,”  21-2-1992)。據悉,美國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於2018年共有614,820宗墮胎,墮胎率是11.3%(每1000個在15-44歲婦女中,就有113人進行墮胎。每1000宗嬰兒出生另一邊箱就有189宗墮胎。詳情可參看: “Abortion Surveillance — United States, 2018,”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4/7: Saving Lives, Protecting People, November 27, 2020,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69/ss/ss6907a1.htm#suggestedcitation)。

我們對戀愛教育都有所期望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05/2019

明愛專上學院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聯合學生會,原定於今年情人節期間舉行為同學進行匿名配對的活動,但校方最後以活動「鼓吹同學談戀愛」為由而不准許活動舉行,[1] 事件令社會再度討論,到底學生應否談戀愛的問題。根據青協於2017年公佈「中小學戀愛態度」調查,受訪學生表示曾於學校接受「戀愛約會」、「戀愛衝突」和「戀愛價值觀」等教育的比例甚低,青協指這反映校方很少提供愛情價值等教育,未能切合學生的成長需要。[2]

本文嘗試從耳熟能詳的話語作為開始,了解一下不同身份的人對戀愛教育的期盼。

有的父母會對子女說:「唔好出去過夜」、「就算失戀都唔使死」,他們擔心拍拖影響子女學業,有的不讓讀中小學的子女拍拖。[3]

有的老師會對學生說:「著住校服就係代表學校了,[4] 要留意自己言行舉止,讀書時期以學業為重。」

有的朋友會說:「你有異性,無人性。」

有的社會人士會說:「在公眾地方作不道德行為……拉得!」[5]

當事人會說:「兩個人一齊開心就得,唔使理其他人點講。」

本文嘗試從以上內容,歸納一下各界對戀愛教育的看法:

  1. 父母希望子女能愛惜生命,包括身心靈的安全和健康,同時盼望子女求學時能夠專心學習。
  2. 老師們希望學生專注學業,行事為人應顧及學校形象,以群體利益為先。
  3. 朋友們盼望戀愛中的朋友懂得分配時間,平衡生活。
  4. 社會人士認為戀人在公共場所,需要留意身體界線及社交禮儀。
  5. 熱戀的情侶渴望全情投入,談一場驚天動地的戀愛。

社會各界對戀愛教育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對年青人來說,戀愛最講求此時此刻(here and now),追求的是浪漫式愛情,他們傾向初次見面就會被對方的外表吸引,著重感覺和激情。[6] 父母則較著重戀情的穩定性和可發展性。有趣的是,不同人士都有一些隱藏的方法,來評估戀愛教育。

根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2016年一項調查顯示,年青人較有興趣學習的性教育題目,是「拍拖與戀愛」和「安全性行為」,[7] 他們或會以能否成功拍拖來衡量戀愛教育是否成功。老師們的目標具時間性,他們可能會覺得能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在學時沒有意外懷孕,沒有傷害自己或別人身體,已算完成己任。朋友們對戀人的影響力,視乎彼此感情有多深厚,但隨著年日過去,大家的感情或會流逝。

至於父母對子女戀愛教育的負擔,則最為長久深遠:

  1. 父母的短期目標是鼓勵子女在完成學業後才拍拖。
  2. 中期目標是期望戀愛引導子女進入婚姻,他們希望子女找到結婚對象,會對未拍拖的子女說:「唔好掛住做嘢,出去識吓朋友」,如子女已有對象則會說:「啱的話就結婚啦。」
  3. 最終目標是子女成家立室,[8] 不少父母幫子女們排隊輪候公屋、抽居屋,有能力的更會代為支付首期和供樓。[9] 婚禮當日到賀的親友總會說:「祝你哋三年抱兩。」為了幫助子女完成開枝散葉的目標,不少父母都樂意幫忙照顧孫兒,這樣為人父母的責任總算完成。

聖公會的伯納比牧師形容世俗對愛的理解是「一種強烈依戀的情感去滿足一個特定對象或一組對象」。[10] 人為愛而瘋狂,甚至做出非理智的行為,正好為各種社會問題如未婚懷孕、墮胎、性病、情侶間互發性短訊、與心儀的網友互傳裸照、裸聊勒索等提供解釋。社會各人對戀愛教育有不同的期盼,哥林多前書十三章6節卻說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為戀愛教育點出了一個重點:愛是不能離開真理和公義,否則便會變成錯愛或溺愛,[11] 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蘇遠泰博士指出,這是反映了基督教對愛的理解,除了情感上的表達外,還要求道德上的規範。[12] 父母關注子女能否承擔一個新生命,是希望他們對生命負責;老師們擔心學生的行為影響校譽,是希望他們對群體負責;朋友們提醒沉醉在愛海中的情侶,要顧及愛情以外的事情,是期望他們盡作朋友的道義;社會關注情侶在公眾地方的行為,是基於他們有公民的責任。這一切一切都解釋了愛中包含了道德規範。如此看來,戀愛除了講求個人感動和激情外,應考慮的問題實在不少,或許我們都需要多些空間去探索戀愛教育。

藝人秦沛在節目中曾表示支持女兒姜麗文,希望她找到以後路上一直陪著她,支持她、愛她、疼她的伴侶。女兒是否結婚和生孩子對他並不重要,他認為就算女兒「單身也好,比結了之後離婚好。」[13] 以上分享令我們體會到,父母對子女戀愛教育的期望,總是以愛為開始,以愛為結束,更點出戀愛教育的核心就是愛。


[1] 〈【情人節】大專生不應談戀愛? 明愛學生會「邱比特」活動被禁〉,《香港01》,2019年2月11日,網站: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293357/%E6%83%85%E4%BA%BA%E7%AF%80-%E5%A4%A7%E5%B0%88%E7%94%9F%E4%B8%8D%E6%87%89%E8%AB%87%E6%88%80%E6%84%9B-%E6%98%8E%E6%84%9B%E5%AD%B8%E7%94%9F%E6%9C%83-%E9%82%B1%E6%AF%94%E7%89%B9-%E6%B4%BB%E5%8B%95%E8%A2%AB%E7%A6%81(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5月2日)。

[2] 香港青年協會:〈青協公佈「中小學生戀愛態度」調查結果〉,香港青年協會,2017年6月8日,網站:https//hkfyg.org.hk/zh/2017/06/08/%E9%9D%92%E5%8D%94%E5%85%AC%E5%B8%83%E3%80%8C%E4%B8%AD%E5%B0%8F%E5%AD%B8%E7%94%9F%E6%88%80%E6%84%9B%E6%85%8B%E5%BA%A6%E3%80%8D%E8%AA%BF%E6%9F%A5%E7%B5%90%E6%9E%9C/(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4月15日)。

[3] 同上。

[4] 李嘉言:〈校規:校規、性別建構、教育政策〉,文化研究@嶺南「教育疑難何其多」第36期(2013年),網站:http://commons.ln.edu.hk/mcsln/vol36/iss1/1/(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4月15日)。

[5] 〈網民熱話:情侶港鐵親熱 旁若無人磨大髀〉,《東方日報》,2016年5月1日,網站: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60501/bkn-20160501171622557-0501_00822_00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4月15日)。

[6] 檸檬心理課堂:〈愛情模式之——浪漫式與夥伴式〉,每日頭條,2017年10月27日,網站:https://kknews.cc/zh-hk/emotion/gz2g9rm.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4月15日)。

[7] 〈性教育離地初中生性知識肥佬〉,《東方日報》,2017年6月13日,網站: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613/00176_040.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4月12日)。

[8] 陳芷慧:〈【豬年2019.避年族】長輩狂催婚 過年無處可逃:我們是新年難民〉,《香港01》,2019年2月4日,網站:https://www.hk01.com/%E7%A4%BE%E5%8D%80%E5%B0%88%E9%A1%8C/290249/%E8%B1%AC%E5%B9%B42019-%E9%81%BF%E5%B9%B4%E6%97%8F-%E9%95%B7%E8%BC%A9%E7%8B%82%E5%82%AC%E5%A9%9A-%E9%81%8E%E5%B9%B4%E7%84%A1%E8%99%95%E5%8F%AF%E9%80%83-%E6%88%91%E5%80%91%E6%98%AF%E6%96%B0%E5%B9%B4%E9%9B%A3%E6%B0%91(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4月15日)。

[9] 〈新居屋交表首日 廿四孝父母願付首期助子女上車〉,《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2018年3月29日,網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040996/%E6%96%B0%E5%B1%85%E5%B1%8B%E4%BA%A4%E8%A1%A8%E9%A6%96%E6%97%A5%E3%80%80%E5%BB%BF%E5%9B%9B%E5%AD%9D%E7%88%B6%E6%AF%8D%E9%A1%98%E4%BB%98%E9%A6%96%E6%9C%9F%E5%8A%A9%E5%AD%90%E5%A5%B3%E4%B8%8A%E8%BB%8A(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4月15日)。

[10] 蘇遠泰:〈情繫中國基督徒:一個「情」與「愛」的比較神學嘗試〉,載邵樟平等編:《當無情地遇上有情天:恩情神學的反思》(香港:香港神學院、基道出版社,2008),頁163。

[11] 同上。

[12] 見註10。

[13] 蘇國豪:〈【女兒們的男朋友】秦沛支持姜麗文遲婚 網友力推婚姻觀通透〉,《香港01》,2019年4月4日,網站: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A8%9B%E6%A8%82/313922/%E5%A5%B3%E5%85%92%E5%80%91%E7%9A%84%E7%94%B7%E6%9C%8B%E5%8F%8B-%E7%A7%A6%E6%B2%9B%E6%94%AF%E6%8C%81%E5%A7%9C%E9%BA%97%E6%96%87%E9%81%B2%E5%A9%9A-%E7%B6%B2%E5%8F%8B%E5%8A%9B%E6%8E%A8%E5%A9%9A%E5%A7%BB%E8%A7%80%E9%80%9A%E9%80%8F(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4月15日)。

行出來,由不得我…

── 生命倫理錦囊 第32期

陳永浩、吳慧華 | 陳永浩 (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系助理教授) 、 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29/12/2017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在以往的世界,「行」很多時主宰了人的生活:一個人「不良於行」,不僅反映身體的狀況,更影響日常生活。而「遠親不如近鄰」同樣也反映出距離與人們生活相處中的微妙關係。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中,要「行出來由得我」,從來都是個大挑戰。事實上,不論古今中外,世界各個文明大國,無不以發展交通為其重要的基礎建設:不論是古羅馬的大道(因此出現『條條大道通羅馬』的諺語),[1]還是埃及的運河與道路建設,就是在古代中國,既有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近年中國政府正正將此「復活」為『一帶一路』計劃),南北通航的大運河,驛站建設等,無不旨在令人民聯絡暢通,使政令傳達,也促進了貨流經濟的交通。[2]

 

踏入現代社會歷史,交通發展更是改變這世界的關鍵。蒸氣火車和鐵路的發明,促成了人流與物流,帶動了世界經濟發展。如世界上首條營運成功鐵路——英國利物蒲至曼切斯特鐵路,就是連繫由當時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兩個城鎮。[3] 加上建設了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為以往不可能跨越的航運帶來突破,整個世界就此互聯起來——除了正面的使世界經濟蓬勃發展,也帶來可悲的故事:就如近代中國,因著世界航運發達,連帶衍生出「賣豬仔」海外勞工的風潮,多少那年代的華民勞工,就此「行」到舊金山(今日的美國三藩市)和新金山(即今日的南洋地區)打工賣身,有的落地生根,甚至客死異鄉,有些則可以衣錦還鄉,建成了今日如開平碉樓等世界文化遺跡。[4]

 

「行出來」的大希律王

 

在聖誕節時,很多人都會紀念耶穌基督降生,當中少不了的情節,就是當時在位的希律王,也得悉在伯利恆出生的耶穌基督,於是便向東方博士打聽,聲稱要去朝拜耶穌。不過希律王卻被博士們「出賣」,在怒火中下令盡殺城中嬰孩。當時瑪利亞和約瑟一家,因著天使的提醒,帶著耶穌逃到埃及而避過一劫。這除了是從神而來的保守,也實在有賴當時已經連通埃及和中東等地,相當發達的道路網絡。[5]

 

事實上,這位只在新約聖經中曇花一現的大希律王,可是一位厲精圖治,努力大興土木的皇帝:撇除他殘暴的管治外,他的確是一位甚有成就和優秀的君王和建築師。他在位時為猶太人建造了許多建築和設施,如重建了耶路撒冷聖殿,甚至比所羅門王的第一聖殿更加輝煌。

 

他甚至「無中生有」的建成了該撒利亞海港(Caesarea Maritima):猶太地沿岸本來地勢平坦,並不適合建設海港,但希律王特地以大石,混凝土塊等,建造出當時最大的人工海堤,使之成為區內最大的海港,將猶太全地與當時的先進世界(如希臘,羅馬,埃及等地)連結起來。大希律王更完善了該撒利亞的海港建設,為了向海港提供食水,就建設深入內陸的雙層引水道,該撒利亞更設有劇場、跑馬場和亞古士督神廟,成為當時地中海繁榮的城市,也是當年羅馬政府統治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6]

在新約經文中,門徒腓利及彼得,都曾到此傳福音(徒八40;十1, 24),而使徒保羅的佈道旅程也曾以此為進出巴勒斯坦地區的口岸(徒十八22;二十一8)。[7] 由此可見,因為「行」的方便,這裡就成了傳福音的前哨基地了。

 

時至今日,世界看來已經是「無遠弗屆」了:但其實,全球仍然有21億人口、6,659個族群為福音未得之民:「未得」的原因中,除了政治,文化等因素外,交通難以到達也是主要的原因。[8] 由此可見,「行出來,由不得我」仍是今日社會的大問題。

 

 

「行」的信仰反思

 

每一天,甚至每一個小時你都要作出選擇,你如何選擇讓你繼續行在光明之中,還是行在黑暗之中。

 

You make choices every day and almost every hour that keep you walking in the light or moving away toward darkness.                  

H

對現代人來說,衣食住行中的「行」指到行走又或是交通的配套。衣食住行,又或加上娛樂是一個人的基本需要,行在香港是方便的,但卻不舒適。大家都不難發現香港人多車多、繁忙時段港鐵車廂超級人擠人、坐巴士容易遇上塞車、駕私家車難以找到位置泊車、在某些地區,行人寸步難行的情況亦相當嚴重,假日更是人山人海。對於工作地點與居住環境相距甚遠的人來說,更體驗到在行這方面消耗了不少精力。

 

「行」基本上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事情,大家如何選擇交通工具,或打發交通途中的時間卻各有不同,同樣,如何面對在行程中所衍生出來的無奈、掙扎、磨擦,甚至衝突,也有不同的做法。行程中容易遇上的掙扎有可能是當你疲憊的時候,剛巧遇上比你更有需要的人上車並站在你的旁邊,然而,你的疲累卻是非常真實的,這種情況之下,讓座還是不讓座,真的教人煩惱?因為空間過於擠迫,人與人發生肢體碰撞有時在所難免,如何處理那種不自在或厭惡的情緒,是一門功課。遇上車廂內乘客因爭位,初則口角繼而動武的情況,又如何自處?以私家車代步的人遇到有人超速,差點釀成交通意外,當事人會開口大罵司機;一整天心情不佳,怒氣沖沖;還是很快便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冷靜下來繼續快樂地度過一天?

 

人生的修練場所,其實不一定是職場或家中,這些看似比較重要的地方。人也不必只是透過與上司、下屬、同事、鄰居、朋友或家人之間的相處才需要順著聖靈而行,從而結出仁愛、喜樂、和平及忍耐等聖靈的果子(加五16-22)。每一天在路上遇到甚麼人,發生甚麼事情,都給予我們機會去反思自己處於甚麼樣的狀態。

 

耶穌的比喻中曾提到一位撒瑪利亞人在路途中所發生的故事(路十33-35)。這位撒瑪利亞人可能是一位商人,所以即使撒瑪利人與猶太人向來不和,他也必須到猶太人的地區去。[9] 這次路途對這位撒瑪利亞來說是很特別的,因為他遇到一個被人打得半死的人(路十30)。

 

從外貌上,在路上躺著的受傷者既沒有衣服又滿身傷痕,很難讓人分辨他到底是甚麼種族(路十30、34),按常理來推測,這位傷者躺在猶太人的地方,只可以說他是猶太人的機會率比較高。是否因為他來歷不明,以致換來兩位猶太人對他視而不見?是否因為從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這條路本身便是危險四伏,所以他們不敢停留?[10] 這兩位猶太人是宗教領袖,一位是祭司,一位是利未人,他們有可能以為這位傷者已經死亡,如果他們在執行重要職務之前接觸了死屍,便不能馬上「開工」,需要先用紅母牛的血潔淨自己一番(民十九1-13),這可是把重要的事情耽擱了。祭司和利未人是從耶路撒冷出發,下到耶利哥(路十31-32),很自然排除他去耶路撒冷「開工」的可能性,那麼他們是害怕危險,還是如大多數正常人一樣……嫌麻煩?

祭司及利未人看見了傷者,從旁邊走過(路十31-32)。難道撒瑪利亞人便不害怕危險嗎?他可是被猶太人所看不起的撒瑪利亞人,而如果他真的是一名商人,因為身懷巨款,甚至可以為傷者付上居住費用 (路十35),不是更容易成為強盜偷襲的對象嗎?他不是在生意結束時才遇到傷者,他把傷者送到旅店,自己再去處理事情 (路十35),為甚麼這位撒瑪利亞人願意救助這位半死的人,為他付出時間及慷慨解囊?耶穌告訴我們,因為他對傷者充滿了極大的憐憫 (路十33)。

 

一位律法師試探耶穌要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路十25)。這位律法師一直都知道愛神愛鄰舍如同愛自己是律法最大的誡命 (路十27)。他為了証明自己有理,希望耶穌為他清楚界定「鄰舍」的定義,這樣,好顯出他自己已經達到愛鄰舍的要求,因為古代猶太教典籍可是吩咐人不要幫助罪人的(便西拉智訓十二1-4),可見根據律法的要求,他並不需要對每一個人都伸出援手。[11] 先不提這位律法師試探耶穌這行為是不對的,這位律法師咬文嚼字,希望正確地行出律法,在當時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是耶穌被他詢問之下,打破了他的如意算盤。神所設的律法,並不是徒有形式,而是有更深刻的意義,愛本身並不能出於計算,而愛的對象也不該一開始便被劃分清楚,所以人不能自製框架,用律法去規定自己所願意表達的愛。或許,祭司及利未人也有這種框架,所以沒有對傷者施加援手,反觀撒瑪利亞人,他單純地出於憐憫,所以救了傷者一命。

 

今天我們不必受舊約的律法限制,但我們卻受其他東西限制。在繁忙的香港生活,時間對我們來說變得寶貴,冗長工時的壓力讓我們的身體變得軟弱;經常聽到騙子騙財的新聞,讓我們不得不武裝自己,讓我們不容易相信他人。面對要愛人如己的挑戰,我們有時是無力的,或許,我們需要承認自己的不足,需要依靠聖靈,願意行在聖靈中,讓聖靈結出屬靈的果子,也讓聖靈幫助我們分辨不同的處境,不必陷入危險或試探中,可以好好地學習愛自己及愛他人。

近年「虛疑真實」(VR)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當有一天,虛疑世界比真實世界更真實,這會是甚麼一回事?對我們的社會和信仰會帶來甚麼影響?

 


[1] Ray Laurence, The roads of Roman Italy: mobility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2011.

[2] 相對有趣的是,在南美洲的印加民族:他們雖然有極之發達的道路交通系統,也有傳奇性的「風螺信使」制度用作政令傳遞,卻沒有車輪或「運輸工具」的概念,運輸多以步行或動物軑運方式達成。參 Discover Peru: Inca Roads and Chasquis. URL: http://www.discover-peru.org/inca-roads-chasqui/

[3] 比爾.勞斯(Bill Laws),古又羽:

《改變歷史的50條鐵路》Fifty Railways That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台北市:積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

[4] 參香港電台電視部:《華人移民史》。這個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紀錄片,共製作了「下南洋」、「金山客」、「渡東瀛」及「闖拉美」四集。

[5] 聖經考古:《聖誕節故事:大希律王vs小孩耶穌》URL: http://www.marksir.org/2012/12/vs.html

[6]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Caesare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URL: 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Caesarea.

[7] 聖光聖經地理資訊網:《該撒利亞Caesarea/Caesarea Maritima》URL  http://biblegeography.holylight.org.tw/index/city?id=60

[8] 基督教論壇報:《全球21億人口、6659個族群為福音未得之民》URL https://www.ct.org.tw/1282249#ixzz52XjE1PT4

[9] Joel B. Green, The Gospel of Luke: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1997), 431.

[10] 達雷爾˙博克著;古志薇、蔡錦圖譯:《路加福音》國際釋經應用系列42 (香港:漢語聖經協會,2008年),323。

[11] 同上。

愛與寬恕——始於神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1/07/2013

《聖法蘭西斯禱文》是一首不少信徒耳熟能詳的詩歌,其中的歌詞相當感人,當中所呈現的情操也非常偉大。但人真的要做到詩歌所言,實在談何容易。先不談「在憎恨之處播下你的愛。在傷痕之處播下你寬恕,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 在絕望之處播下你盼望。在幽暗之處播下你光明,在憂愁之處播下喜樂……」,單是「使我少為自己求,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少求被瞭解但求瞭解人。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已似乎有違人性。

早前一部改編自小說及音樂劇的電影孤星淚(Les Misérables),劇中主要角色冉阿讓(Jean Valjean)可以從一個逃犯轉變為一個主動幫助弱勢社群及考慮工人生計的市長;並且他是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以行動彌補自己過錯。此外,他更拼死拯救養女的心上人;甚至體諒及釋放一直追捕他的警員。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於他在最無助及絕望的時候,遇見了一位重要人物──一個願意無條件接納他的主教。他不但為冉阿讓提供食宿,更寬恕他偷竊之罪。透過這位主教,冉阿讓經歷了神的愛及寬恕,讓他明白神在他身上,有更高的計劃,以致他可以有足夠的能力去愛,甚至寬恕迫害他的敵人。

一般而言,信徒並不可能安坐家中,便能突然充滿愛人及寬恕的力量。「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壹四19)、「她愛的多,證明她許多的罪已經赦免了」(路七 47《新漢語》)。這些都指出人大多是被神的愛打動,才有對應的行為。就如冉阿讓一樣,當生命經歷過別人的救助,體會過神的慈愛及恩典後,才能成為一個關心及體諒別人的人。信徒若希望學習完全不計較,愛他人多於愛自己,可以先求神讓自己深切體會祂的愛及寬恕,再讓祂的愛成為自己原諒他人的力量。
 

免費遊戲與「課金」福音

余啟濤, 歐陽家和 | 明光社資料搜集員,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1/07/2013
智能手機普及,不論在車上或街上,有人停駐的地方,就有人埋首於手機。他們除了回覆電郵短訊外,還在玩不同的網上遊戲。這些遊戲以免費招徠,透過不同的方式吸引你參與付費的(俗稱「課金」)行為。究竟這種「課金」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呢?
 
以Puzzle & Dragons為例
不論你用任何一款智能手機,去到他們的程式商店(apps store)時,你不難發現,營商額最高的程式都是遊戲,而這些遊戲不論下載的次數,以及遊戲商營商能力均十分高。以現時在日本及香港非常受歡迎的Puzzle & Dragons(或譯:智龍迷城)為例,全球就有超過1400萬人次下載。該遊戲一個月的收益大約等於賣250萬至300萬個PS3遊戲,這比起現時任何一款PS3的賺錢遊戲都要高。其遊戲公司GungHo已成為全球手機遊戲公司的龍頭,單靠這隻遊戲,就令公司市值暴漲至5月高位1.546兆日元,超越了遊戲旗艦「任天堂」的1.539兆日元。
 
Puzzle & Dragons最大賣點就是有吸引玩家花錢的方法。遊戲中的金錢單位為「石」,玩家每月在不同的時間會收到免費的石,但亦可以付鈔買石。石有四個用途:輸了之後續玩遊戲、體力即時回復、買儲存寵物的格數,最後就是抽新的稀有的蛋(即寵物)。
 
出盡渾身解數 吸引玩家付費
作為免費增值(Freemium)遊戲,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新寵物出場,又或者增加特別困難但有很好回報的關卡等等,務求引你用盡身上所有免費石,然後再花錢去買。在日本,有人為了抽一款非常特別的寵物,就花了超過港幣30000元買石,至不斷抽到心儀的寵物為止(見表)。在香港,亦有某一個節目的主持人曾花費過萬元在這款遊戲當中。這種模式成為市場主流收入來源,在2011年帶來9.7億美金收入。
 
遊戲商為免被冠上無良的形象,於是揚言「不花錢也能玩得好」,甚至建議每天只玩一小時。同時又加入機制,限制二十歲以下人士只能有限量地買石。但透過經常與不同其他動漫作品或遊戲商合作,搞活動,新增大量寵物、玩法,甚至送魔法石等等,都叫人情不自禁地「課金」。但這又是否等於已盡己任,叫人不跌入沉迷陷阱?
 
「課金」式的福音?
不知道在你身邊有多少人正在玩這些遊戲,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已經「課金」。不過,這種「先免費,後付代價」的模式倒像一些傳統的傳福音模式,強調「即時拎禮物」,上天堂有永生等等;之後透過一堆教會的活動使留低,讓你感到快樂,舒暢。最後才提出做門徒的要求,投身事奉、奉獻(課金)。
 
網上遊戲,總有散席的一天。若遊戲不更新,玩家玩遊戲的動力就會消失,支付的錢就如同白花(或曰:買了曾經一刻的快樂)。說到底都是一種消費,你情我願,甘心樂意。很多人離開教會,說的就是一句沒有人關心,感受不到愛,又或者教會沒有這沒有那…… 可是信仰和遊戲不同,經歷過信仰的委身,不是簡單的「課金」,是生命的邀約,是行窄路的委身。但是,有多少人所傳的,或要求得到的,不正正就是這種各取所需,互相消費,「課金」式的福音。
 
 
表一  (可點擊圖片放大)
明光社
 

接納與盼望不可兼得?變性人結婚案的神學反省

雷競業博士 |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助理教授
11/07/2013

最近香港的終審法院宣判變性人可以用變性後的性別申請結婚。雖然法庭的判詞強調這個決定並不涉及修改婚姻的定義,卻未有澄清因這次判決(特別是對性別的定義)所帶來的一大串疑問,譬如說:有一對男女已結婚,後來丈夫透過變性手術變成女性,本來的婚約是否會因她現在女性的身份而自動廢除?如果兩人有孩子,孩子還有沒有爸爸?還是法律上應廢去父和母的分別?如果婚約持續有效,她們是否成為同性配偶?不過,法律上的問題,或該留待法律學者去慢慢研究,筆者只是想對判詞中的人觀作出一些提問,從而帶出一些牧養的建議。

判詞中的第7至8段提到性別身份雖然成因不明,卻是一種無法改變的事實,也是說一個人天生認為自己應該是一個男人或女人,心理治療(或宗教信仰)並不能改變這事實。如果一個人的性別身份不幸地和他的生理性別有差距(性別焦躁症 Gender Dysphoria),改變他的生理性別就看似是消除這種差距的唯一方法。此外,判詞假設性別身份的表達和家庭生活都是一個人得到快樂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既然人有追求快樂的基本權利,政府就有責任讓人以其變性後的身份追求家庭生活;不讓變性人以變性後的性別結婚是剝奪他們的基本人權(第77段和第115段)。

 

不可改變的性別身份?

法庭如何知道性別身份是不能改變的?雖然判詞直接引述其理據,但可推論那是根據現代醫學和心理學的研究。不過,現在的科學又如何去判斷性別身份是否能改變?就心理學目前有的資料,不過是關於性別身份療程的成功率,但統計數字能告訴我們人的天性是甚麼嗎?假如我們能夠找到決定性別身份的基因(也是說,實驗室能夠透過檢驗某人的基因,便可判斷那人的性別身份),那毫無疑問這是天生的。可是,目前我們仍找不到任何基因的因素影響性別身份,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為甚麼法庭要強調性別身份是無法改變?

面對性小眾的情況,似乎法庭假設只有兩個選擇:一、這種行為或身份並非天生的,是可以改變的。既然這種小眾的身份是自由的選擇,社會就沒有道德責任一定要接納他們;如果性別焦躁症的情況是可以改變的,他們不一定需要接受變性手術,社會也無需保證變性人有變性後的性別身份的一切權利。二、這種行為或身份是天生的,也無法改變,所以社會不接受他們的行為或身份就是一種不人道的行為。對天生有性別焦躁症的人,如果變性手術是他們達致幸福的唯一出路,社會就有責任保證變性人的新性別身份在合理範圍內的一切權利,不然就是侵犯他們追求幸福的人權。法庭認為第一種看法是不合理的,而只能選擇第二種說法(縱然科學證據貧乏)。雖然這說法在法律上有各種的問題,但社會仍然有道德上的責任讓變性人以變性後的性別身份結婚。

 

另一條出路:恩典之路

事實上,基督教信仰提出了第三個可能性:恩典之路。甚麼是恩典?就是說我們活在一個罪惡的世界中,人生會有悲劇,生命中會有缺陷,這些缺陷不是我們所選擇,我們甚至無力去改變現狀。但如果我們願意將自己的生命交給那位創造生命的主宰,卻能夠出現轉機。面對活在痛苦和掙扎中的人,我們既不是以斥責的方式去與他們劃清界線(「這些掙扎是他們咎由自取的!」),也不是鼓勵他們以宿命論的思想去接受缺陷,或以各種方法去把缺陷合理化。

然而,我們如何能體會這條恩典之路?就是說我們的人性都被罪性所扭曲,有時連自己也無法明白自己的真正身份,但當神的恩典臨到,在神話語的啟迪下,卻可以發現那真正的自我,找到自由的生命。

 

學會謙虛學會接納

面對有性別焦躁症的人,教會要避免跌落法庭所假設的那種二分法。正如法庭的判詞所言,性別焦躁症的成因往往十分複雜,通常並非個人刻意的選擇。如果要歸罪,就歸到我們的始祖吧,教會實在不用去譴責他們的掙扎。假如信徒有機會接觸到有性別焦躁症的人,那是學習謙虛和愛心的好機會,而不是去作審判官。教牧及弟兄姊妹應學習關心及接納他們,盡量取得他們的信任,聆聽他們的心聲。

另一方面,我們要告訴他們神的美善。神造每個人作為一位女性或一位男性,都是一份美麗的禮物,拒絕和逆轉天生的性別並不是一條到達真正自由之路。性別焦躁症的人可能對傳統或社會流行的性別形象有強烈的反抗,性別身份雖然有統計上的傾向(譬如男性通常喜歡體育,女性則通常喜歡裝扮),但這些傾向並不是性別的必然區別。每個人在神面前是獨特的,性別身份的表達也有其獨特之處,我們要鼓勵他們以信心來到神的面前,把一切束縛他們心靈的事物交托給神。路途雖然困難,卻是恩典之路,神會帶領他們找到自己獨特的性別身份。

法庭上的判詞,不是「有罪」,就是「無罪」;然而,福音要宣告的,卻是「世人都有罪,但神卻有恩典」。我們要向變性人宣告的是變性手術以外的盼望,教會不能把這盼望強加在別人身上,但對那些有勇氣去進入這盼望的人,教會也要有勇氣與他們同行,和保護宣告這盼望的自由。
 

 

關懷貧窮 祝福都市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7/12/2012

世界末日的預言沒有實現,普天同慶的聖誕節亦已過去。聖誕期間冷鋒襲港,氣溫下降到只得十度,增添聖誕節的冬日氣氛。

聖誕節是一個愉快的節日,維港兩岸的大廈點起燦爛悅目的燈飾,各大商場佈置得美輪美奐。與情人或三五知己逛街看電影、食聖誕大餐、參加不同的派對或在平安夜與眾人一同倒數,相信是不少香港人聖誕節的必備節目。熱鬧過後,我們可以得著甚麼呢?在我們居住的城市裡,是否每人都感受到聖誕節帶來的歡樂呢?

離開繁榮的鬧市,深水埗、大角咀及土瓜灣等舊區在聖誕節顯得格外冷清。那裡沒有大型商場、沒有高消費的慶祝活動,也沒有聚集倒數的人群,但卻有一群像被社會遺忘的人士,他們可能是蝸居在板間房或劏房的貧窮家庭及獨居長者,又或是露宿街頭的無家者。寒冷天氣帶給他們的不是冬日氣氛,而是寒風刺骨的晚上。他們沒有能力品嘗聖誕大餐,基本的飽足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一種奢侈。一連兩日的公眾假期不能為他們提供休息的機會,因為他們「手停口就停」。

聖誕節的原意是紀念耶穌的誕生,耶穌誕生是為世人帶來平安與救贖,但現在已淪為一個以消費享受為主的假期。不論大家有沒有宗教信仰,在享受聖誕佳節的歡愉時,有否紀念我們城市中有需要的一群鄰舍呢?

一件精美但未必實用的禮物,或一餐自助餐的價錢,已足夠他們購買很多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我們能走進社區將這些禮物與有需要的人分享,這個節日便會更添溫暖。因為送出的不止是一件禮物,而是一份施與受兩方都感到暖意的關懷。

聖誕雖然已經過去,但我們仍能繼續扮演聖誕老人的角色,用愛心來祝福城市中有需要的人士,讓我們的城市在寒冷天氣警告下仍能充滿暖意。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7/12/2012

讓愛轉化貧窮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5/01/2012

聖誕剛過,農曆新年將至,又是消費的高峰期,眼看大商場的減價廣告,很多人都不放過「血拼」的機會。趁減價及時搜購便宜商品,的確是精明消費者,但節日的濃厚氣氛也會讓人在不知不覺間作出不必要的消費。
       
請大家捫心自問,是否經常覺得自己「沒有衫着」?但同一時間,家中衣櫃卻擠滿了不同類型,甚至未曾穿過的衫褲?比對德蘭修女去世時,她全部的個人財產,就僅有一雙涼鞋、三件舊衣服和一張耶穌受難像,大家有何體會?
       
筆者很認同,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今年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主持平安夜彌撒時,感嘆地說,現今聖誕節慶祝活動變得愈來愈商業化,過分重視慶祝,但忽略尋求信仰真正的意義。
       
另一邊廂,近日有報章報道有老牌私人屋苑被改建劏房出租,亦有單身人士租住原用作儲物的二十平方呎「迷你倉」,每晚與貨物同眠,如此種種情況皆反映本港貧富懸殊日漸惡化。根據社會服務聯會分析顯示,今年上半年貧窮人口高達120萬多人,平均每5.8人就有一人活在貧窮線下,貧窮率為17.8%,貧窮人口是歷來第二高。同時,中年貧窮人口在過去十年急升三成八至34萬多人,貧窮住戶的數目更增至今年45萬多戶,創十年新高。社聯更預計,未來老年貧窮問題將趨嚴重。究竟現今社會出現了甚麼問題,我們還有出路嗎?
       
德蘭修女曾說:「人類缺少愛心,是導致世界貧窮的根本原因。而貧窮是我們拒絕與他人分享的結果。如果你懷着喜悅給予,你將會得到更多。一顆喜悅的心來自一顆燃燒着愛的心。快樂不須探尋;若以愛待之,旋即得之。我們必須在愛中成長。我們必須不停地去愛,去給予,直到成功。」
       
面對高通脹、居住和食品價格上升等問題,除了改變消費模式外,最重要是富裕人士能真正體恤基層人士的實際困難,在起居飲食以至租金等方面幫上一把,願意同坐一條船去迎接風浪,發揮香港人的人情味及慷慨。
       
新一年的目標,期望我們願意去學習如何有效幫助有需要的人,更願主動伸出手來,帶着包容、接納,親自去觸摸渴求被關愛者的心靈,以愛去為貧困者的生命帶來轉化。
       

曾經刊載於:

成報 5/1/2012

聖誕節節目 ── 從一張聖誕卡說起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7/12/2010

對於大部分小學生至初中學生來說,聖誕節是他們向親朋表達心意的好日子,當他們用心在聖誕卡上寫下祝福的字句,他們在祝福他人之餘,自己也會感到滿足及快樂。但當人年紀愈大,那種想要寄情於卡的情懷便愈來愈淡。時間及金錢是寶貴的,一些忙於應付考試的高中學生或工作繁忙的成年人,花時間寄e-card已算罕有,寄出一張真正的聖誕卡更是沉重的事。

世界上第一張聖誕卡誕生於1843年,早前美國紐約為了增添聖誕節的喜慶氣氛而舉行的一場拍賣會,拍賣會上成功地拍賣了這一張聖誕卡。此張聖誕卡的主圖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一家三代同堂的慶祝場景,全家人一起暢飲葡萄酒慶賀聖誕,下方寫着「祝您聖誕快樂、新年快樂」,而兩側圖案則表現了濟貧扶老的慈善行為。事實上,在這張聖誕卡出現之前,西方人已習慣把聖誕節留給家人,以及給親友寫信問候。由於每次過聖誕節都須要回覆大量的信件,成為很多人的負擔,於是便出現了幫大家節省時間的聖誕卡。

我們可以從第一張聖誕卡看到當時的西方人如何歡度聖誕,便是與家人相聚,彼此祝福,而他們所表達的關心不只限於親朋,也延伸到他人身上,讓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此佳節感受到溫暖以及別人的關懷。雖然如今西方人未必會在聖誕節作特別的慈善行動,但對他們而言,這仍是與親友同歡的好日子。

自聖誕卡出現以來,主題設計五花八門,除了有上述的家庭樂,有以耶穌嬰孩加上馬槽為背景的,也有天使加送牧羊人或東方博士,但發展至今,聖誕老人或其他卡通人物在卡上出現的次數肯定比耶穌多。

對於香港人所熟悉的聖誕節,若非信服跟從基督,一般人可能只記得聖誕老人而不是耶穌(特別是小朋友)。至於聖誕節,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個長假期,又一次與朋友狂歡,玩樂至通宵達旦,又或是購物消費的好時節。

根據中國人傳統,冬至及農歷新年才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而聖誕節只與家人共聚並不是香港人的習慣,但當大家安排節目時,如果能夠嘗試過一次與原意相近的聖誕節,可能也有不錯的經驗。喜歡花費在兩大主題公園和愛扮演鬼怪狂歡的人士,可考慮在聖誕節參加一次崇拜或彌撒,領略一下聖誕節的意義。即使對宗教信仰毫無興趣的人士,也可以藉着寄出聖誕卡來表達心意。而對於那些已失去興趣寄聖誕卡又或是環保人士,在節日期間來一個問候電話、又或是通過facebook,twitter,msn,email送上祝福的字句,也相當不錯。至於習慣了在節日送出聖誕禮物的人士,除了向朋友送上喜悅,也可以嘗試向有需要的人送上關心,讓聖誕節不是單靠商場的裝飾或街道的燈飾來製造喜悅的氣氛,而是因着彼此祝福而成為真正普天同慶的日子。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7/1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