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私謀權》(The Great Hack)—— 網絡的盡頭是美夢還是噩夢
2016年,位於美國的數據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在用戶不知情下,對facebook過千萬用戶的個人資料作出心理分析,為特朗普競選向個別用戶發出針對性廣告,企圖改變他們的投票決定。
2016年,位於美國的數據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在用戶不知情下,對facebook過千萬用戶的個人資料作出心理分析,為特朗普競選向個別用戶發出針對性廣告,企圖改變他們的投票決定。
在山竹襲港前數天,有一宗影響全球的大事發生了,但本地媒體幾乎沒有報道:9月12日,歐洲議會以438比226票通過了極具爭議的「網路版權指令」(Copyright Directive)——第13條(Article 13)。[1]
我們普遍都會透過社交媒體,如WhatsApp、facebook接觸資訊或與朋友溝通,而社交媒體的發展極為迅速、影響力驚人,在我們生活中,或已成為習慣或宣傳的好幫手。但在使用它時,我們又或許未有認識到它的威力、趨勢,亦並未深切留意其引申出來關於私隱、保安等問題。
社交媒體發展迅速,影響力亦極為驚人。據報道,香港fb每月的活躍用戶接近五百萬,我們在當中瀏覽社交網頁,分享、連繫、接收訊息,甚至宣傳產品…… 早已成為不少港人的生活習慣及好幫手。但我們又是否可以完全了解和駕馭它呢?
相信不少網民每天都會在facebook (fb)分享自己近況之餘,亦會看看朋友分享的相片和新聞,當看得「過癮」或對事件感到不憤,也可能會回應一下……fb已是我們大部份人生活的一部份。
多年前,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已發起「無翅宴會菜單選擇計劃」,希望香港的酒店及食肆可以為設宴的客戶提供另類選擇,以改變無翅不歡的飲宴文化,並盡力保護數量日漸減少的鯊魚,拯救失衡的生態。
隨著數碼化及資訊科技發展迅速,我們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進行各種活動,無論是瀏覽資訊,又或是安裝免費好玩的手機應用程式,與在面書玩一些要先分享朋友名單的心理遊戲;申請優惠積分卡或會員卡所提供個人資料及購物記錄,甚至大家到購物商場使用免費Wi-Fi,也可能將可窺探個人資料門戶大開。
香港的同運人士挾著判決作後盾,希望香港儘快為同性婚姻立法。
很多人都活躍於臉書 (facebook),無論遇到開心或傷心的事情,又或是持有不同意見或政見,大家都喜歡在臉書上發表。對很多人來說,臉書是自己的小天地,可以在這裡暢所欲言,說出心裡的話來減壓。
雖然香港市民對「性」的觀念已比昔日開放,但要在公眾地方談論「性事」,仍然是困難的。對一眾中學生來說,在現實世界討論「性」的空間更為狹窄,但只要進入網絡世界,他們就可以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