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與扭曲──同志團體抗議社署活動
本年4月15日,一眾同志團體成員硬闖本社辦公室,阻礙性教育教師訓練課程進行。兩個月後,他們重施故技,在社會福利署舉辦的內部培訓時到場抗議,對社署和當天的主講嘉賓康貴華醫生作出多項沒有事實根據的指控。
「走出埃及」App被刪除
現今流動電話的功能已不止是話音通訊那麼簡單,智能手機配合流動數據服務,使用者能隨時隨地上網接收資訊,到社交網站分享生活逸事等;使用者亦能為智能手機下載不同的應用程式(App),增加手機的功能。與此同時,不論個人或團體都可自行編寫應用程式,並放在網上讓使用者自行下載。除了遊戲外,不少機構都透過應用程式向外界發佈資訊或作宣傳效用。
同志運動的粗暴手法
2011年4月15日,對明光社同工來說,是一個心情複雜的日子。當日,我們一方面懷著興奮的心情,正式展開本社今年度重點推行的一系列性教育教師訓練課程;但與此同時,我們亦為到當日有多個同志團體的成員,以粗暴的手法硬闖本社辦公室進行滋擾而感到非常遺憾!
以下為當日同志團體上門衝擊的照片,透過下列第一手資料,公眾人士可全面了解事件的經過和真相。
多留一線,實現改變
了解性傾向的議題時,或許可先釐清一些觀念。
性傾向是指人在性和情感方面,顯著及持續地受某一性別或某一形式的吸引;即如同性性傾向,就是對同性有性和情感上的吸引。要立體點來形容,讀者們可想像一下:車在旅途中突然煞停,站着的人都被離心力擺動,不由自主地有「傾向」一邊的感覺。
有些團體積極游說社會,性傾向是天生的。本文雖未能詳細羅列複雜的討論,但有不少學者認為從生物學、心理學或社會因素都未能判定同性戀是否天生,其中有些學者指出幾方面的因素是相互影響的:基因影響個性的發展,從而影響行為,但行為亦會倒過來影響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況,社會因素亦會成為考慮等等。
譴責同志團體滋擾明光社聲明
今天下午,約7-8名同志團體成員強行衝入本社辦公室,佔據課室,騷擾60名預備參與我們性教育教師課程的老師,強逼參加者聽他們的宣傳,事件擾攘了超過 30分鐘,期間本社職員及大廈保安人員一直以和平的方式多次勸籲他們離開,但他們完全不理會,最後要驚動警方他們才肯離開。
對於有關同志團體今次的做法,我們有以下聲明:
父母不是性別中立的家長
大家有沒有想過將來子女的手冊上父母或監護人一欄會要加入家長性別、甚至進一步要列明家長數目呢?這不是天方夜談,更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美國剛剛宣佈,美國護照申請表將會取消使用「父親」、「母親」的稱謂,改用在性別上中立的「家長一」和「家長二」。美國國務院表示這項決定「是為孩子的家長提供更性別中立的描述,並且承認不同種類的家庭」,同性戀權益團體對這一項決定表示讚賞。
關心,由認識開始
1.甚麼是性傾向?
性傾向是指人在「性和愛」方面明顯地持續受某一性別或某一形式的吸引和感到渴求。對象是異性,為異性戀;對象是同性,為同性戀;對象是同性和異性均可,為雙性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