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自殺

輕於鴻毛,重於泰山?

陳永浩博士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09/05/2011

古語有云︰「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當一個人跌進生命的低谷,選擇自殘甚至輕生,我們除了一聲嘆息外,還可以做甚麼?自殘與自殺,其實是大不同的情況,關顧他們的需要時,也要有不同的技巧。事實上,我們不單要好好照顧自殘或自殺不遂的當事人,連他們的家人和朋友也需要好好支援,這樣我們才能幫助他們跨越這生命的幽谷。
 

如何面對自殺

舉辦日期: 
17/03/2011

香港人生活壓力大,城市節奏叫人透不過氣,導致自殺率高踞世界前列,即使基督徒也不能倖免。教會應如何面對肢體自殺的問題?該怎樣安慰自殺者的親屬?又或是當事人自殺不遂,教牧可以如何去重新牧養和作出關懷呢?
2011年3月份的「生命倫理對談」,我們邀請了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鄭順佳博士,以及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的前線同工,一同與參加者對談「如何面對自殺」的課題。
 
日期:2011年3月17日(星期四)
時間:晚上7:30-9:30
嘉賓講員︰鄭順佳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

當生命遇上不能承受的「重」

── 相約自殺!不如尋找援手!
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26/01/2010

羅秉祥博士曾在《公理婆理話倫理》一書中列舉了十多種自殺的因由,其中包括殉情、重病厭世、畏罪、人生或事業失敗、報復、避免恥辱、報國、殉道、抗議、喚醒人心、為他人犧牲、表示清白或保存名節等。當中不難發現有的關乎自身安危,有的涉及個人情緒,也有的指向較高的理想。

生命中能夠分擔的重

招雋寧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30/09/2010

中秋節晚,筆者與友人路過行人天橋,一名中年、帶覑半分醉意的男士倚傍欄邊,左右顧盼。在經過半步之際,他突然提起腿,企圖跨欄一跳而下。筆者、友人和一名路過男士立即上前喝止!我們一邊勸他不要「做傻事」,一邊問他有否甚麼事不開心。他後來苦笑地又道謝又道歉,連番說:「我已經諗通了……」,只是一心打發筆者離開。雖然未知那位先生後來如何,但令筆者事後有不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