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博彩遊戲難規管 加強教育防沉迷
香港賽馬會是在麻雀館以外,唯一獲政府授權經營的賭博機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社會上有很多疑似賭博的玩意,玩法日新月異,政府又沒有特別的規管政策,很多家長甚至陪同小朋友一起參加這些有賭博成份的玩意,以為只是個遊戲,最後孩子們雖然沒有賭過一分錢,誰不知卻從小已大量接觸有賭博成份的玩意,長大後面對真正的賭博,自然不會覺得有問題。
知難而進 如何在傳媒的地雷陣中逃生
來者不善,這是今時今日很多人對傳媒的印象,從某個角度來說是真的,因為不少傳媒的確喜歡報憂而不是報喜,而負面和八卦新聞亦是不少讀者的興趣。正所謂好事不出門,醜事傳千里,對於平時很少接觸傳媒的人/機構/學校/教會來說,一旦記者找上門,自然覺得凶多吉少!
製作親子性教育道具
有一次筆者獲邀請到特殊學校分享,內容是關於與異性相處時的身體界線。筆者跟學生分享到,如果有人向他們作出壞的接觸(例如掀裙子、觸摸私人部位等),就要即時拒絕,並把事情告訴信任的人,這樣有助撫平他們不安的情緒(例如驚慌、困擾等)。
教育.教獄
香港教育,實在進入了多事之秋。多年來,不論政策、學制、管理、人事,由教育局以至大中小學和幼稚園都曾經分別出現問題。
別以為只有香港教育才有問題......
《失去靈魂的優秀:哈佛如何忘卻其教育宗旨?》
(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 How a Great University Forgot Education)
其實法官唔易做?
談受傷
醫院有一種感染力,總是讓人感到冷冰冰和很大的壓力。若非情況嚴重,很多時病患者寧可到普通診所求診,也不想到醫院接受治療。本來健健康康的人去陪診,在醫院時其精神和體力也可能會急速下降,甚至會覺得自己也好像病了。有趣的是,醫院卻是治療各種病症的地方。俗語說「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正好也表達了普遍人對醫院的觀感——正常人都不想去的地方。
抽水的偽術
我明白,抽水(即時評論、回應、轉貼、二次創作等等)基本上就是網絡文化的精髓。透過抽水,有時很複雜的事件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視點來理解,有時可以觸類旁通,學到更多有趣的東西,有更多時,就是換來一下子的食花生(做旁觀者)的快樂。同時,我們也明白,水不能亂抽,所謂抽水,有時抽著火水,輕則傷身,重則跟車太貼,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