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教會關注社會倫理的信仰反省

陳劍雲牧師    |    香港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牧師
15/10/2011

摘要

筆者認為福音帶給基督徒的生命,包含著另類的世界觀、價值取向和倫理踐行。不過面對俗世的衝擊及引誘之下,不少信徒的生命已不再作鹽作光。
 

有關80、90後的種種理解與誤解

葉兆輝教授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教授 | 整理:吳慧華、陳永浩
15/10/2011

摘要
葉教授相信80、90後的迷思,是由傳媒製造的。報紙、電台、Facebook、高登網站沒有經過過濾,不斷向公眾描述80、90後是一班反政府、激進、不理智、憤世嫉俗、對傳統價值淡忘,以及製造事端的麻煩者。事實上,根據不同的數據及資料證明,並非所有80、90後都與傳媒所描述的一樣。
 

誰說婚外情不是誠信問題?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10/2011

前政務司長唐英年在傳媒追問下,一直對是否有婚外情左閃右避,最終為了預備競選行政長官而自我引爆,承認「過去在個人感情上曾經有過缺失」,無論用字經過公關如何精心包裝,其實結果仍然一樣,就是他曾經有婚外情。有評論認為婚外情不應成為考慮一個人是否能擔任行政長官的因素,因為從政最重要的是誠信和坦白。

為二流演員默哀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10/2011

特首和立法會議員在議事堂內互相指責,水平之低令香港人感到汗顏!我們畢竟曾經是東方荷里活嘛,如此演出怎能收貨!

哭泣的力量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13/10/2011

我們形容嬰兒出生時「呱呱墮地」,就是說他們剛來到世上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呱呱」大哭,同時亦展開了他們的第一口呼吸。嬰孩不會講話,所以一有任何不適或需要,便會用哭聲來引起成年人的注意。成長的過程中,哭泣就是我們發泄情緒的自然行為。

警方,請你公開讓傳媒監察

歐陽家和    |    明光社 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3/10/2011

十二小時內,四宗持刀斬人案在同一區內發生。警方無視巿民安全,完全不公開消息,直到有傳媒報道,區議員投訴、示威,才簡單發佈部份資訊。事件令公眾嘩然,警方作為保障巿民安全,維持社會治安的重要機關,在社區最需要保安消息時,居然不公佈案情,令人質疑政府為何要封鎖消息。
 

作死不離「努力」的三兄弟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3/10/2011

一部在兩年前,完完全全由印度製作及發行的產品,居然多次成為香港票房單日收入的冠軍,《三個傻瓜》(港譯《作死不離3兄弟》)可算是票房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