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買定離手!大食四方!魚、蝦、蟹陪你過肥年!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9/01/2008

每逢新年時節,傳統中國人家庭都喜歡打麻雀、玩樸克牌甚至天九、魚蝦蟹各式其式的賭博工具都紛紛出籠,很多時候大人細路、親朋戚友來個熱熱鬧鬧的大賭檔,好不開心!

全民皆股?全民皆估?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4/01/2008

早前有香港股神四叔預言香港樓股皆升、有排升。賭王更說08 年股市看4萬點。有評論說美國次按不會影響香港經濟。有些報道吹噓“學生股神”。有父母數十萬打本年輕子女投資股票。07年的新股認購熱潮,創造逢新股必升的神話。有市民辭掉正職專心炒股。大學生借貸拖學費炒股(明報3/11/07)、借錢炒股青少年一身債(東方14/12/07)。還有一宗一宗因爲炒股而破産、甚至自殺的新聞經常出現於報章上。

娛樂只是幌子

陳龍超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23/01/2008

《投名狀》(下稱《投》)可算為本地的電影工業打了一支強心針,反應叫好又叫座,不少觀眾對箇中圍城、大戰場景留下深刻印象,功力可比擬好萊塢製作。

據導演陳可辛的訪問解說,戲中舖設的大型場面只是一個平台,吸引觀眾踏上,就著劇情進行關於人性主題的討論。比諸舊作《刺馬》以男女感情作為兄弟反目的唯一緣由,《投》加入了大我小我孰重孰輕的價值討論。

這邊廂設界 那邊廂放行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23/01/2008

 十一月中旬,賭風熾熱的澳門,傳出了一個叫很多當地的戒賭輔導機構也始料不及的消息:「澳門立法會議員、有『四太』之稱的賭王何鴻燊妻子梁安琪,昨在答問大會上問何厚鏵,他所指的『加大對賭業管理力度』包括什麼具體措施,何厚鏵回答說,會將進入賭場的年齡限制由18歲提高至21歲,一旦立法程序完成,會立即對遊客及澳門市民落實措施。」1於是不用爭取,澳門進入賭場年齡就自動調高三年。

「性教育」回顧與前瞻

梁禮鳴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3/01/2008

廿一世紀是個科技和資訊爆炸的年代。無線電話、互聯網的廣泛使用扭轉了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在地球上大部分角落,都可在一瞬間與親戚朋友聯絡,足不出戶亦可了解到外間事物的變化,實在太方便了!
 

「生命及倫理」回顧與前瞻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23/01/2008

 除了「傳媒」及「性文化」以外,「賭博」防治;關注「貧窮」;推動「理財」與信仰反思;並拓展教內的「環保」事工等,都是我們關注的生命及倫理課題。

管家型投資態度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3/01/2008
 
長線等如投資,短線等如投機?買藍籌等如投資,二三線股等如投機?買物業等如投資,股票等如投機?這些簡單的二分法是否還適合今時今日的香港呢?
 

食得簡單食得好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23/01/2008

是否有錢就能夠吃得「好」?其實要有智慧地運用金錢去選擇對自己健康的食物,並調整好進食心態,才是最重要。堅持綠色生活及堅守健康飲食原則的綠色生活教育基金主席周兆祥博士認為,香港人飲食習慣「是太過違反自然及健康原則,並且破壞地球。」。

周博士研究健康飲食廿多年,認為香港人無論在選擇食物和飲食習慣都很不健康,引致很多人患上腸胃病、癌症、甚至是免疫系統的疾病。

教會理財

吳澤偉    |    財務策劃公司董事總經理 本社課程「管家型投資新態度」講員
23/01/2008

教會活在資本主義橫行的世代,面對層出不窮的利潤合理化和終極化的崇拜思潮,引致社會兩極加速,知識份子被收編作護航,中產被打壓為奴僕的市場文化,所產生的扭曲價值觀念和利益傾斜,令當代教會群體瞠目結舌!

教會對如斯現況目瞪口呆原因有三

總不能把銀子埋在地下

馮國強 梁禮鳴    |    明光社牧養主任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3/01/2008
 Cas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