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性倫理

西方性革命大體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短短幾十年間性解放的意識形態由邊緣變成主流,各式各樣的性行為大為開放。近二十年全球同志運動(LGBT Movement)更站在性革命的前端,重新定義男女兩性和婚姻制度,解放各種性規範。明光社成立早期至今,一直關注香港本地的性政治文化,尤其著重於回應席捲全球的同運政治。

 

明光社以基督教的立場作為性倫理思考的起點,然而信仰並非惟一的立足點。我們亦嘗試結集科學、統計學、醫學、心理學、哲學、公共政策、人類經驗等角度,進行研究、討論、反思和倡議。作為基督教會和多元社會的一份子,明光社希望不論你信仰與否,都能共同深入探討這議題。

 

本頁你可以找到與性解放、同運政治的各種資訊,以及明光社的觀點。若在本頁未能找到你所期望閱讀的課題,你可嘗試查找「情性教育」、「流行文化」或「社會關懷」等其他頁面。

《號外》短片裡的風波——基督教與同性戀

19/07/2012

崇拜講道片段,將之放上網絡,供缺席的肢體回顧,本來是一件美事。可是,近日網上一段有關牧者就同性戀的教導,卻引發各界的激辯思潮。6月中,幾位藝人突然將阡陌社區浸信會主任牧師林以諾早前一段在youtube中有關同性戀的講道,節錄於facebook和新浪微博等社交網絡,並不斷轉傳。一石激起千重浪,事件最後被推上報章,媒體加上網絡惡搞炒作,導致教內外人士也同時關注基督教對同性戀的態度立場。
 

回應廿一世紀最大的挑戰──性革命

31/05/2012

為甚麼明光社要關心性文化?因為我們相信人有神的形象,身體是尊貴的,而兩性關係也須要尊重,不應放縱。事實上,神創造人及萬物,有其秩序,假如此秩序被破壞,教會便應該發聲,使社會不致失序。我們不是要強加基督教的價值觀於大眾身上,只是希望提供另一個思考向度供市民選擇。
 
學校的性教育工作

新世代的真假「家庭」

16/03/2012

現代家庭的組成十分複雜且多樣化。除透過婚姻締結及血緣關係而成為家人,還有單親的、再婚的、「包二奶養小三」的、同居的,甚至是同性密友互相照顧等另類家庭,難怪連半官方機構在定義「家庭」一詞時,也顯得難以著墨。

同心同行

16/03/2012

個案一

陳女士即將與拍拖3年的男朋友結婚,但男友忽然告訴她,他以前是一名同性戀者,但現在已改變,她非常焦慮,不知道應不應該相信他,她害怕男友想利用與她結婚來掩飾同性戀身份,那麼,她的婚姻豈不悲哀,她不知怎麼辦?以往一直以為同性戀是不能改變的,但男友非常肯定地告訴她,他真的改變了,她應該相信嗎?半年後的婚禮應否如期舉行?

瓦解人倫的「多元家庭」

16/03/2012

多元家庭觀念是近年全世界的熱門話題,台灣最近也為此而鬧得熱哄哄,並為「家庭」重新再定義。在這種文化洪流下,亙古以來由男女婚姻所衍生的家庭人倫關係將徹底被瓦解。
 
在2011年9月30日,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簡稱伴侶盟),推出了民法「伴侶制度」修正草案。伴侶盟是一個成立於2009年的民間組織,她們的目標是倡議所有形式的家庭關係,都受到平等與適當的法律保障,故此致力推動台灣的「伴侶法」和「同性婚姻法」的立法。
 

侍產假

12/01/2012

傳宗接代是人類以至所有生物的天職,生兒育女更是女性的神聖任務。在文明社會,早已設有「產假」,讓在職的婦女在產前和產後,有合理和充足的時間去安胎和坐月,好讓身體復原後再次投入工作。

老一輩的人喜歡打趣說,生得多便「天生天養」。說穿了,其實是讓年長的兄姊照顧弟妹,分擔父母的工作。但隨著社會變遷,出生率下降,父母對孩子的照料和體貼程度與日俱增,「天生天養」的說法已不合時宜。有些母親甚至放棄工作,當起全職主婦,不但請來外傭,而且加上公公和婆婆一起帶孩子,還說力有不逮,可見現今的孩子受到多「周到」的照顧呢!

自願新造的人

18/09/2011

基督徒與同性戀者同行,聽起來好像是天方夜譚,又或者就是要「輔導」那位同性戀者必須要變回異性戀,否則就與「基督」無份。惟在基督教的圈子中,其實有不少關心同性戀者的團體,並非以改變同性戀者性傾向為目的,而是僅以「同行者」的角色,協助這群受傷的人,走出負面情緒,重過恩典與真理並行的人生。

同性戀治療發展史

18/09/2011

同性戀在現今社會已被廣泛接納,不少人認為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分別不大,他們的差異只是喜歡的對象性別不同罷了。但原來在約半個世紀前,同性戀一直被主流的學術界視為是精神病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