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性倫理

西方性革命大體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短短幾十年間性解放的意識形態由邊緣變成主流,各式各樣的性行為大為開放。近二十年全球同志運動(LGBT Movement)更站在性革命的前端,重新定義男女兩性和婚姻制度,解放各種性規範。明光社成立早期至今,一直關注香港本地的性政治文化,尤其著重於回應席捲全球的同運政治。

 

明光社以基督教的立場作為性倫理思考的起點,然而信仰並非惟一的立足點。我們亦嘗試結集科學、統計學、醫學、心理學、哲學、公共政策、人類經驗等角度,進行研究、討論、反思和倡議。作為基督教會和多元社會的一份子,明光社希望不論你信仰與否,都能共同深入探討這議題。

 

本頁你可以找到與性解放、同運政治的各種資訊,以及明光社的觀點。若在本頁未能找到你所期望閱讀的課題,你可嘗試查找「情性教育」、「流行文化」或「社會關懷」等其他頁面。

白保羅(Paul Bottrill)的見證

31/05/1999

童年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我有一個快樂的家庭;表面上,我的家庭也好像十分正常,甚至在十八歲前,我也以為自己有一個正常的家庭。多年來,我與毒品、酒精、吸煙及性關係等問題爭著,但不知為何我總不能停止這些行為。最近幾年,我才開始明白為何我做這些事情,並且明白如何我能靠著神的能力去改變這些行為。

家庭價值觀的重建

31/12/1998

(本文版權由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所有,不可擅自翻印)

一、引言

自有人類社會以來,家庭一向扮演著不可取替的多重角色:人倫的實踐、後代的延續、經濟的發展、品格的培育、與社群的維繫等。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朝向多元化格局,傳統的家庭價值備受衝擊,造成家庭解體。基督教信仰肯定家庭的創始源自神對人類的美意(創1:27-28,2:18;詩127:3-5),神透過家庭制度帶來人倫的福樂;然而,聖經又破除所謂「完美家庭」的神話,指出罪性的顯露往往表諸於親近的家庭關係之中。

關鍵字 家庭價值, 性倫理

報告「祥和家庭-抗衡暴戾文化」論壇

30/09/1998

社會上屢見不鮮的暴力新聞、倫常慘劇,再加上傳媒所加的煽情標題、血淋淋的照片,均使人不能不正視暴戾文化如何滲透進各角落,並且對家庭這社會中最基本的單位構成威脅和破壞。
作為一個關注傳媒文化的群體,明光社連同其他協辦團體於七月十日假油麻地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舉辦「祥和家庭-抗衡暴戾文化」論壇,與會者近七十多人,共同為建立祥和文化獻議,是次主持為本社副主席梁林天慧女士。

關鍵字 家庭價值, 性倫理

記「刻不容緩

30/06/1998

在現今彎曲悖謬的世代中,與真理背道而馳的事日見增多,基督徒面對這些衝擊時,應如何回應呢?隨波逐流浪?還是堅守真理之餘,郤默不作聲?
 
耶穌曾說:「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太五13-14節)因此,本社就政府建議展開「平等機會(種族、性傾向)資助計劃」,而引起教會對同性戀問題,於五月十日舉辦教會如何回應同性戀運動研討會,題目「刻不容緩」正好點出同性戀同題已到了燒近眉梢地步。
 

關鍵字 同運政治, 性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