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由JPEX事件淺談去中心化
有媒體報道指近月香港虛擬貨幣平台JPEX因未獲證監會發牌,便向公眾積極推廣平台的服務及產品,因而被警方跟進調查,及後更有消息指,平台向用戶索取高額提款手續費來限制他們提款,事件被稱之為香港虛擬貨幣界的「雷曼事件」。
戲劇隱喻與政治審查
電視劇《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那年盛夏》)被形容為2023年的「神劇」,網民形容劇中大量「隱喻」令人聯想到疫情前的社會運動,之後引申出一種論調:今時今日再不能直接將自己的想法透過戲劇表達出來,因為太過高危,過不了政治審查,還要用各種方法曲線表達,大家「明就明」,一切「在心中」。
知識與生命接軌,還是脫軌?
不知大家對於「知識」抱有怎樣的態度?它到底是純粹關於這個世界的原理和發現,還是與每一個具體的生命有所連結呢?面對這個世界的荒誕,我們有時候都不知道一些事情為何會發生。例如有個別執法者犯下嚴重性罪行;擁有豐富法律知識的學者涉嫌詐騙;飽讀詩書並且喜愛在眾人面前談論愛情哲學的哲學家,卻自認有婚外情;理應充滿愛心的社工,卻苦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等。
在不正常的世界繼續正常地說話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豐年有時、荒年亦有時,教會和機構在面對社會環境的轉變,無法置身事外,當荒年來到亦同樣無法倖免。過去兩年,在後疫情時代,香港不少基督教機構與整體社會一樣,受著移民潮和退休潮的衝擊,奉獻大幅下滑,甚至出現龐大的赤字。
慢走.活路
昨晚徹夜大雨,醒來,竟是晴朗的一天。沒有藉口不外出跑步。還好,並沒有出現「局部積水」的情況,亦見不到的士司機轉身變成船夫,在急流中棄車逃命的場面。只是,雨後清晨的行人路上,竟遇見一幕幕為存活而奮進求生的片段。
多倫多萬聖節的涼氣
今年萬聖節前數天,加拿大本地新聞已放風:據訪問調查,因通脹及經濟放緩,將會更少家庭於今年萬聖節派糖;而且當晩氣溫嚴寒,亦更少家長「放」小朋友外出「攞糖」。
是教會?還是聯誼會?
近來筆者有機會在台灣的南部上課,在課堂上,學院邀請了台南南部兩間大教會的創堂牧者分享「何謂教會?」。聽完之後,筆者發現到:
序:摸著石頭過潮流
「青年人潮甚麼?一知半解啦!」作為家長、老師、導師和青少年牧者,要貼近潮流談何容易,但若不了解潮流而想和年青人溝通更不容易,因此,為了愛、為了關心,嘗試摸著石頭踏入潮流之中,更多認識年青一代面對的世界和衝擊,是拉近彼此的距離,跨過一些溝通障礙的有效方法。
愈快樂愈寂寞 AI締造的色情
在人工智能開始廣泛應用之前,色情文化早已經由網絡傳播至世界各地,色情資訊滲入了不同的角落。基本上任何年紀的人上網隨便搜尋,就已經能夠輕易地接觸到色情資訊,而這就是一個色情資訊氾濫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