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把握近在眼前的差傳機遇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2/01/2024

耶穌經常被人批評的是祂喜歡接觸一些主流社會認為身份低下、被人看不起、被人討厭的罪人、甚至人人避之則吉的病人,並且與他們一起吃喝聚會,當大家想起這些故事的時候,自然會想到稅吏、妓女和痲瘋病人等等。

認識「櫃父母」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1/2024

隨著社會大眾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愈來愈高,不少同性戀者不再像以往般隱藏起來,出櫃的情況愈來愈普遍,他們亦較容易在社會上得到支援。這對同性戀社群來說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對同性戀者的父母而言,卻有另一番感受。

同運議程LGBT+ Agenda (2023年12月)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2/01/2024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全球

電影小組:電影類型十講 第九講:精神病院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2/01/2024

電影類型十講來到第九講,分享嘉賓王礽福先生以電影《芭比》(Barbie)來為大家介紹「精神病院」類型的電影。礽福根據《先讓英雄救貓咪》一書,指出「精神病院」類電影的三大要素:

勿令最愛變成最痛 《年少日記》電影欣賞及交流會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2/01/2024

為關注兒童及青少年學業壓力、情緒及自殺等問題,明光社分別在12月及1月在MCL長沙灣戲院舉辦了兩場「《年少日記》電影欣賞及交流會」,希望能與關心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的家長、導師交流。

認識青年人的精神健康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1/2024

明光社於2023年11月舉辦了「認識青年人的精神健康」講座,邀請了精神科專科醫生陳玉麟來為大家剖析青年人的精神健康問題。

玩樂有時,學習有時!

黃慧筠    |    明光社活動幹事
12/01/2024

過去三個多月,在不同基金項目贊助下,本社為基層家庭舉辦了幾個不同類型的活動,活動有動亦有靜,讓參加者聆聽有時,動手有時,烘焙有時,做手工有時,玩樂有時,學習亦有時……令這些基層家庭的家長與孩子,生活更多姿多彩!

情性教育中不可少的要素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1/01/2024

筆者早前到一間中學進行性教育講座,學生在提問時間踴躍地提出不少問題,當中包括一些避孕知識和香港合法性交年齡的法律問題。這些問題是最容易回答的,因為它們屬於知識型的問題,有其標準答案;同時這些問題也是最難回答的,因為不能只回答標準答案。

樂壇中的一道清泉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4/01/2024

1月1日舉行、一年一度的《叱咤樂壇頒獎禮》非常精彩,亦看見香港樂壇出現許多新氣象,不少人仍努力撐起整個樂壇,最後,最多人有興趣的「我最喜愛男歌手」獎項由張敬軒(軒公)獲得,那麼,究竟張敬軒有甚麼魅力獲得這個獎項?

論他者的眼中的假象——AV女優自殺事件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3/01/2024

早前AV女優橫宮七海(藝名)疑因情緒病發作而走上自殺的道路,終年21歲。看過不同報章、網站的報道以及網民的回應,對這件次事件有一些反思。噩耗一出,粉絲紛紛表示可惜,而其好友亦證實了其死訊。根據各報章報道,橫宮七海一直與父母關係欠佳,長期備受家庭問題困擾,過去亦曾多次自殺不遂;加上工作壓力(亦即是拍攝成人影片的壓力)而患上了情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