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聽故事的神——在禱告中傾心吐意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7/11/2019
主編: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執行編輯:陳希芝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翻譯)
「於是這婦人回去,並且吃飯,面上再沒有愁容。」(撒上一18下《新譯本》)
抗爭新聞系列:拍還是不拍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0/11/2019
早前一群抗爭者被警察圍困在香港理工大學,當中有傳媒於晚上拍到片段,發現有抗爭者在天橋上游繩,之後由電單車接應載走,據說大約有100位抗爭者成功逃脫,部份則被警察發現後在前面路段放催淚彈追截,最終被捕,這個逃亡路線被傳媒曝光後,抗爭者被迫回到校園再找其他路線突圍。
同運議程LGBT Agenda (2019年10月)
馬迅榮、陳希芝
| 馬迅榮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 陳希芝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翻譯))
11/11/2019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人肉搜尋(Searching)——失去了才知道從來不了解她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1/11/2019
一個生活在美國聖荷西的亞裔快樂家庭,由於太太Pamela在兩年前病逝,令男主角Kim與女兒Margot的關係變得疏離。
香港首宗同性婚姻司法覆核 MK案敗訴原因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11/11/2019
代號MK的女同性戀者於2018年6月申請司法覆核,就同性婚姻權或民事結合權利,挑戰本港的婚姻制度。由於這宗案件的判決影響深遠,明光社及另外幾個團體嘗試申請介入訴訟,可惜被法庭聆訊後拒絕。案件於2019年5月底於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審結,並於10月18日頒下判決書,法官判申請人敗訴。
創造、進化與智慧設計
馬迅榮、陳希芝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翻譯)
11/11/2019
生命的起源關乎生存和死亡的意義,10月3日,應用倫理課程2019的第一堂,主題是「創造、進化與智慧設計」,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關啟文與參加者分享他對創造、進化論和智慧設計的思考。
私隱如何在網絡世界中洩漏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1/11/2019
根據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下稱公署)於2019年10月初公佈的數字,由該年6月中至10月初,涉及「起底」及網絡欺凌的相關個案達1,960宗,牽涉網上社交平台及討論區共1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