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如果鄭俊英在香港偷拍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04/04/2019
韓國藝人鄭俊英因在聊天群組內分享他和女性發生性關係時偷拍的影片而被警方拘捕,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1] 他很可能會被判入獄。讓我們先了解鄭俊英干犯了當地甚麼法例?
鏗鏘說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8/03/2019
閒來無事看電視,看的是港台節目。
先來利申,筆者在過往曾替香港電台及電視作客席主持,少不免對其製作有點感情,但現實亦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對港台節目有歸屬感,是因為其節目內容與市民大眾的生活,無論在文化藝術,抑或時事評論,都息息相關。
幫助青少年抗逆——「外」有妙法
林天然
|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25/03/2019
今日的香港,不時傳出青少年自殺的噩耗。如何能更有效地幫助青少年抗逆,這個議題已在香港社會各界討論多時。今天,我們不妨跳出香港,放眼國際,尋找一些其他國家行之有效的方法,看看能否帶給我們多一些的靈感或思考。
家庭成員的身體界線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5/03/2019
社會各界對家庭成員之間有關性罪行的新聞,例如哥哥非禮妹妹、父親強姦親女或父親與智障親女「模擬性交」等,均極度反感和難以理解,這類事件為社會所不容。
網絡與文化的關係 以BL為例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5/03/2019
社會上冷門的文化產品,以往只會成為一個小圈子的玩意,當中有次文化的特色,例如有本身的一套術語,規則,禮儀,服裝等等,但網絡文化卻將這些原本神秘的東西都公開出來。這些文化甚至成為主流文化的補充,給予它們新的想像,甚至最後被主流文化挪用,成為其中一員。
同運議程LGBT Agenda(2019年2月)
歐陽家和、陳希芝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翻譯)
25/03/2019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