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性」只能留住「性」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困難,但每一個時代都還有它的守望者和有心人。明光社每月舉行的「閱讀雲彩」分享會,正是尋找時代裡有心又用心的守望者。這晚的有心人 是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的程翠雲姊妹——不僅是永遠頭戴帽子的獨特標記,長期對青少年愛滋病和性教育的關懷和委身,更是教人動容並難以忘懷。
「除衫」不一定就教壞細路
「香港人對於裸露,很多時也抱著『除衫就教壞細路!』的心態。沒有認真地剖析那件事:他為什麼要除衫?為什麼要露出性器官?相反而言,不裸露,又是否不色 情?」劇團「樹寧.現在式單位」藝術總監許樹寧先生表示,很多時候「意淫」比「裸露」更色情,因為隱晦地表達一件事,讓人進一步想像和轉化,力量更大。
這也是你的觀感嗎?
「藝人情慾照」風波牽起本港不少有關互聯網使用,傳媒道德及法律問題的討論。不少教師、社工、學生和教會牧者,對事件都有評論和感受。在「還自己及別人一點尊嚴」座談會之後,有參與人士留下以下的文字──這也是你的觀感嗎?
「藝人情慾照」事件簿
2008/1/27, Sun
§ 香港多個網上討論區流傳1張疑似藝人陳冠希和鍾欣桐的裸照。
2008/1/28, Mon
§ 網上再流傳1張疑似陳冠希和陳文媛的裸照;
§ 鍾欣桐的娛樂公司發表聲明,指照片是合成照片並報警;
第lll類接觸
藝人情慾照超越沙士,成為單一議題連續雄踞報章頭版兩個多星期的「時事奇葩」!整件事涉及的範圍甚廣,當中呈現的是在我們這個性資訊泛濫,但性教育和藝術教育失效的社會,人們的品味低落得令人痛心,彷彿一旦涉及「性」,一些市民大眾便會亮起色迷迷的眼睛,另一些市民便會板起吃人禮教的猙獰面目,互相指罵。
由全城偷窺到全城緝兇
「藝人+情慾+暴力+窺秘+反叛+懸疑」,大部份肥皂劇的賣座元素都包含在內了,促成藝人情慾照超越沙士,成為單一議題連續雄踞報章頭版兩個多星期的「時事奇葩」!整件事涉及的範圍甚廣,內容豐富得可以成為探討香港文化和港人心態的博士論文。相片曝光之後,事情發展峰迴路轉,每階段總有一個重心,令全城哄動,一同要追尋「真相」,或是追緝要為事態發展負責的「真兇」!
肥肥 — 第二個「香港女兒」
3月2日幾千名港人參與肥肥追思會,現場電視轉播的鏡頭多集中在不同藝人的臉上,表情激動、淚流滿面,以便觀眾在不同空間默哀,孕育出千百個捨不得的感覺,電視台在會後意猶未盡,當晚加場演出,找來不同歌手演唱樂曲,來個遙距贈故知,延續傷感,沈殿霞的離開彷如香港喪失了另一個女兒(謝婉雯是第一個)般,傳媒版面積極回應,熱忱比諸戴安娜十一年前遇上車禍身故不遑多讓,而溫哥華市政府更為此定了「肥肥日」予以紀念,
2007年度傳媒生態調查報告
「反色情暴力資訊運動」由十七個教育、宗教、家長教師會及社會服務團體組成,為青少年能夠有一個免受不良傳媒資訊影響的健康成長環境而努力,由2002起,我們每年均推行香港傳媒生態調查,以反映教師、社工、中學生對傳媒各種問題的意見。
法律並非文明社會的唯一標準
藝人情慾照事件越演越烈,不少人不但肆無忌憚地傳閱他人的裸照,完全漠視有關行為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並且十分高調地挑釁警方,更公然捍衛「不負責任地傷害他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