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走在「林中路」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22/02/2023

訴諸信仰去解決人生問題似是較易走的路,但是憑著理性去面對和掙扎,卻應是人的本能和本份,但這兩者是對立的嗎?信仰也是人的本能,是幫助人去平衡節制地看自己及世界的界限,更是看見上主在人間和人生的參與,從而使我們找到自己和當走的路。

如何與真.假同性戀者互動同行……我有話說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 受訪者:康貴華醫生(資深精神科醫生)
21/02/2023

23902323,23902323,23902323……明光社自2010年3月12日起,逢星期五下午,便會接聽同性戀諮詢熱線的電話,來電者主要是本身有性傾向或同性戀疑惑,又或是他們的家人或朋友,不知道如何處理及面對有關情況,便致電我們的熱線。

寫給21歲的你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16/02/2023

還記得女兒21歲那年,我們特意在家中舉辦了一個小型的酒會,在餐桌上放了各式各樣的酒,讓女兒和她的「成年」朋友無憂無慮地暢飲一晚。

盡信專家不如無專家?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美國阿蘇薩太平洋大學(Azusa Pacific University)應用行為科學與數據科學教授。
09/02/2023

不少朋友曾經對筆者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信任專家,許多專家的研究結果可能今是而昨非, 令人無所適從。」我完全明白這種不安情緒,筆者的研究範疇是心理學,在以下我會討論一些前後矛盾的心理學發現。

他山之石:不能不察的性別承認法

歐陽家和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01/02/2023

跨性別議題以往一直被認為是性小眾社會運動繼同性婚姻後下一個要進入的里程,蘇格蘭自去年開始,大力推展性別承認法,到2022年12月終於在蘇格蘭當地議會通過立法,但英國政府近日卻表示,考慮擋下這法案,理由是法案會令英國本土法例產生矛盾,說到底英國本地就有很多人不認同法案,認為內容備受爭議。

網海漂浮指南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31/01/2023

我們的生活基本上不能與網絡分離,它的即時性,傳遞資訊的迅速性,使我們獲得很多便利。有些資訊、活動、折扣甚至只可以於網上才看到、參與或獲得。所以,當我們使用它時,就要小心它的威力。能學習如何運用網絡是一種能力;如何於網上分享資訊時既懂得保獲自己亦不傷害別人,也是一種能力。

品格教育動畫

31/01/2023
明光社在2020年底至2021年推出「有品上網」青少年品格培育計劃,倡議良好網絡公民的八大數碼生活技能及良好品格和態度,我們製作了多條品格教育動畫短片,幫助小學生及家長認識一些重要原則。


 


計劃趕不上變化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31/01/2023

仍記得當駐校社工時,總要籌辦一些「生涯規劃」的課程和活動。大概就是讓學生計劃人生,為未來做好準備。認識自己的性向、興趣及能力,探索合適的升學途徑或就業渠道,這也算是一段「知己知彼」的過程。「己」也許可以藉活動的啟發而發掘出來,但「彼」卻非個人能掌握,往往狡猾多變,突如其來。

明光廿五載之感恩晚宴回顧

鄧玉瑩    |    明光社行政主任
27/01/2023

「25年倏忽而過,慣看浪急風高,冷對冷言冷語,無怨無悔無愁,全因有主帥領,感恩有您同行。」回想2021年尾開始計劃2022年的工作時,總幹事蔡志森及同工們懷著觀望的心情,盼望可在未見底的疫情及無了期的限聚令夾縫中,在2022年能舉行25週年晚宴,為著走過這九千多日獻上感恩,更希望可以與一直支持我們的同路人彼此激勵。

贍養費的權與責

韋佩文    |    明光社項目統籌經理及輔導員
27/01/2023

夫婦去到離婚的地步,除了以法律途徑終止雙方的婚姻關係及處理子女的撫養權事宜,有部份離婚夫婦同時需要法庭介入去處理贍養費的安排。雖然由法庭頒出的贍養費令受到法例監管,可是拖欠贍養費的情況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