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書櫃斷捨離 化作隨街跳的蛤乸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03/02/2017

早陣子在清潔家居及執拾物件時會想起「斷捨離」,即如何減少家中物品,並割捨和離開家中不重要與不需要的物品。但是,每人對不同的物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執著。有些人見到靚衫總是想買,有些人則是對鞋、手袋、廚具等不同的物品難捨難離。

書櫃可會食滯咗?

書本,相信對於不少朋友來說也是難捨難離,因為在買的時候就是由於它是新出版及想看其內容,而且每本最少索價七、八十元,甚至百多元。但由於自己沒時間看就一直將之存放在書櫃中,等待主人有空時,才被拿上手「寵幸」一會兒。亦有可能是書本實在太好看了,看完後主人就一直將它放到書櫃裡,幻想著有天會再看多一次。可是經過多年了,書本仍未被重看過。

上述兩種情況有否在大家身上出現?又有多少書在大家的書櫃中一直被閒置呢?這邊廂,買回來還沒有看的書,藏上了多年,新書都變舊書,看又不想看,丟掉又不捨得;那邊廂,又繼續不斷買書,多到要存放到書櫃外。若出現這情況就代表是書櫃消化不了,變得不太健康。

細心清一清 

是時候大家該清一清書櫃,把常用的工具書、名著和具有紀念價值的書留起來,其他的就真的要想想是否還值得留下。這時,也就是讓我們了解自己需要甚麼的機會。

當對某些書本的去留感到猶疑時,就可以先把它們放在一處,待幾個月後再回顧過去這段日子還是未碰過它們的話,就可以把書送出與人分享了。這總比囤積在家好吧。

愛心漂一漂 ——漂書是「隨街跳的蛤乸」

除了與朋友分享,其實還可以透過「漂書」與其他人分享。不少人還未有聽過「漂書」,其理念就是把書本捐出來,讓它們四處漂流,其他人看完又可以再繼續漂給其他人。

筆者為漂書義工,每月都會與友人在屯門區出動一次漂書。每次經過漂書檔的路人都會問「係咪要俾錢架」,就算經過解釋後,還是會不放心,以為是以物易物,一定要自己帶一本書來才可以取走一本書,其不相信的眼神就是表達了:「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但漂書正正就是這樣違反常態,將東西送給懂得喜愛它們、欣賞它們的人,因此才會顯得出其價值。如只是將物件收起不用,反而會失去其應該被運用的價值。那正是把知識及文化互相交換流傳,總好過一直把它們困在家中的書櫃。

曾有書商舉行舊書回收後,將賣剩的舊書當作廢紙回收。筆者建議倒不如連繫一些有需要的機構或學校,將別人捐出的書本漂出,總好過棄掉。

有興趣將書本漂出的朋友,可聯絡:「書送快樂」、「精神書局」、「香港遊樂場協會漂書行動」、「Flow Bookshop」、「樂活書緣」、「救世軍」、「香港世界宣明會」或其他漂書站。

曾經刊載於: 

獨立媒體,2017年2月3日

關注範疇: 
生命倫理
社關

相關文章

環保除了罰款,還有更多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7/02/2024

經濟學家葛尼奇(Uri Gneezy)及李斯特(John A List)所撰寫的 《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找對人、用對方法、做對事的關鍵思考》中,提到一間幼稚園的校長,為了家長可以準時接走自己的孩子,決定只要遲到10分鐘以上,便要家長付出一小筆罰款,結果是自從有了罰款政策之後,家長反而覺得不用急於趕到幼兒園,亦毋須再為遲到而不好意思,甚至有家長視那筆小額罰款為額外的託兒費,罰款政策推出後,更多家長沒有準時接走孩子。

近一兩個月來,垃圾徵費在香港鬧得熱哄哄,市民忙於了解使用指定的膠袋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又要如何處理不同類型的垃圾,甚至人們一直沿用的塑膠牙籤或膠軸棉花棒,於4月22日開始便不得販賣,引發坊間搶購潮。今年當大家經歷過香港的溫度如過山車般的「大冷大熱」,不少人都明白保護地球實在是燃眉之急,然而,政府推出環保政策,一直都只是強調「徵費」,如有違規情況便要罰款(至少在港鐵車廂內播放的短片只交代了這類資訊)。當環保政策只向市民講「錢」時,相信不少商家及市民亦只會從成本方面去考慮,甚或想盡方法處理垃圾而少用指定垃圾袋,多於想到如何環保。

深圳最近新建了鯤鵬徑一號橋把兩山連接,橋的旁邊有個小小的提示牌,當中畫了一隻兔子,一條小蛇,並寫著九個字:「動物通道,行人請繞行。」設計師在設計這橋時,鋪了一些可以讓豹貓在下面躲避的石頭,為小動物栽種了花香類、漿果類的植物,也在橋上做了一些方便鳥類滑行的通道。環保除了罰款,還有更多。話說回來,對於前文提到的幼稚園,透過罰款來防止家長遲接子女,有人提議何不喚起家長的同理心,體恤老師的辛勞?

參考資料:〈深圳行山|打卡鯤鵬徑一號橋橫亙兩山之間 漫遊市中心5大公園〉。ShenzhenWeekly、《香港01》。2024年1月27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即時體育/984970/深圳行山-打卡鯤鵬徑一號橋橫亙兩山之間-漫遊市中心5大公園?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大地,春回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13/07/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法國母親節是在5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父親節則跟著國際的步伐,同為6月的第三週星期日。在普世大地慶祝雙親節時,想起了《大地》這首歌,回憶94年我在比利時進修時,父親突然心臟病發逝世,面對「迫不得已的話別,沒說再見」,還有很多在歌詞中的描寫,都在說當年的我和今天的我的分割,也在說當年的父親與祖父、祖國的分割。大地就算每年春回,永沒變遷,但卻事過景遷,物是人非了!但是人生就是這樣,很多遺憾。

「……在那張蒼老的面上
亦記載了風霜……
迫不得已的話別 沒說再見
……這刻在望著父親笑容時
竟不知不覺的無言
讓日落暮色滲滿淚眼
……千秋不變的日月
在相惜裡共存
姑息分割的大地
劃了界線」

(《大地》作曲:黃家駒,作詞:劉卓輝)

大地承載著人們人生十常八九的苦難,可幸當春回大地時,還有一些花兒,它們像人面上的微笑,揩抹一下在風霜裡人的汗水和淚水,撫慰一下夢想破碎帶來的蒼涼、創傷的心境。

上主的日出日落,月貌花容常在人間,提醒我們要「在相惜裡共存」,不要因為世途險惡而互相踐踏,不要給魔鬼利用去製造人間地獄,不要與魔鬼共舞,主耶穌的福音使人敢於在人人自危中傳遞仁愛和安慰,只給祝福,抗衡恐怖和威脅!主在受苦受死後復活顯現時,就對著驚恐的門徒,告訴他們祂已成為平安祭,締造了神和人之間的平安了,門徒也因得這平安受差遣,也為他們以外的人成為平安的見證,讓平安感染他人,作和平之子的宣教。人生誠然處處遺憾,分辨是非對錯重要,但卻不一定要結怨謀害,有主能彌補人的遺憾,為人伸冤,讓人還能在相惜裡共存。人生有太多分割,可免則免,不可免也求共存,互相祝福,不需求個你死我活。

在苦難中生活也許是生命的必修科,因為人世間有太多仇恨,仇恨又因人性的驕傲使然,追逐千秋萬世的功名,造成了不少人間地獄,活在地獄中又那能逃過苦難!尤其是在華人的歷史,歷遍了多少代的創傷,在歐洲的華人,臉上記載了他們歷盡的風霜。但願上主憐憫,在異鄉打拼中,仍保半夜敲門也不驚的平安,不用骨肉相殘才得自保。

長思短想

31/05/2023

《長思短想:當短視與速成正在摧毀社會,如何用長期思考締造更好的未來?》
(The Good Ancestor: How to Think Long Term in a Short-Term World)
作者: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
譯者:孔令新
出版地:台北市
出版:商周出版
出版年份:2021年

 

你是好祖先嗎?你留下了甚麼給你的後人?當大家看到此問題,可能會想自己有沒有樓、金銀財寶留給後人,但對本書的作者來說,人們是否好祖先,取決於他們留給後人的,是造福後人還是成為後人的禍害,作者所指的遺產,其實是指地球的生態環境,以及惠澤後人的遠見。

作者認為不少被富裕國家看不起的「部落」,都是好祖先,因為他們懂得為後人設想,位於美洲烏龜部落(Turtle Clan)酋長Oren Lyons曾說:「身為酋長的首要使命之一就是展望未來,確保我們所有的決策都顧及未來第七世代的福祉與幸福,這就是我們議會決策基礎,我們思考:這項決定能否惠及今後第七個世代?」有多少人可以思想七代的事?作者認同愚公移山的精神,即使愚公有生之年不能看見成果,但只要對後人有益的遠見,都是好的,反觀西方社會,他批評無論是政治人物或企業家,大多暴露出短視及自私的一面,他們消耗掉,用更嚴厲的詞彙來說,他們偷竊了後人的資源。

作者提到富裕國家的短視不只在於耗盡資源,亦在於他們解決問題時非常短視,例如他們發展人工智能、基因改造、納米技術、甚至因怕地球日後不宜居住而冒出移民火星的想法等,反而讓人類因著新科技而增加「生存風險」,他提到:「名列前茅的就是人工智慧系統帶來的威脅,如不受人類創造者控制的致命自主武器。」作者不相信人類可以移居火星,並批評此種想法要不得,因為這表示人類希望捨棄地球,而不是拯救地球。

為何部落可以有遠見,而富裕國家反而短視?因為雙方的想法很不一樣。富裕國家認為遙遠的未來沒有居民,他們就如當日侵略原住民的領土一樣,宣佈這為無人佔據之地,隨意搜刮掠奪其中的資源,任意傾倒讓生態環境惡化的核廢料。反觀部落,他們或多或少懷著這樣的想法:「我們的土地不是繼承於祖先,而是借用子孫。」這想法有些像基督教的觀念,把地球視為神「出借」給各世代的禮物。如此看來,地球不是當今世代所「擁有」,可以隨意處置的東西。

要如何活得有遠見,作者提議人們可以從樹木身上,反思在這浩瀚的宇宙中,人類只是滄海一粟,人類無權破壞生態系統。他也邀請大家思考死亡及死後希望如何被記住。雖然作者相信進化論,但字裡行間,他某些想法,其實與《聖經》的看法相似,他也能鼓勵大家不要只思想眼前的事,而是更多放眼於遙遠見不到的未來、及關心其他人的需要,即使這些人還未出現,《聖經》不是也教人「你們要思念的,是天上的事,不是地上的事。」(西三2《新譯本》),「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4《新譯本》)

遠.近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18/04/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離開香港四年多,似乎是愈走愈遠。

去年在台灣,曾兩度買了機票,訂下防疫旅館,期盼回港與家人、朋友相聚。無奈,一次因香港疫情爆發,另一次因女兒核酸檢測(PCR)「呈陽」,最終未能成行。

回家難,瞬間卻身處異鄉地;
離家遠,刹那可與人更走近。

離開台灣前,有「俠女」仗義,將她預備給自己「逃難」買機票的備用錢,贈予我們作盤纏;感激昔日的同窗,今天的同道,與他的一家,不只一次、兩次、三次的餞行,更騰出家中空間給我們寄存未能帶走的物資及書籍;更可貴的是,遇上了惺惺相惜的台灣牧師,他與筆者年紀相若,在艱難的時刻與筆者同行、同哭,弟兄情重,突然的分離更感相逢恨晚;還有眾多的新知相識,教會小組的弟兄姐妹,同行團契的好友同伴,都叫我們一家感受到上帝濃濃厚愛。相距遠了,心仍是近。

來到面積比香港大二百多倍的英國,竟然更容易聯繫上昔日,幾近失去聯絡的舊友。

「你們也來了英國?」
「你住在哪裡?」
「很近,駕車也不用兩個小時。」
「找天見見面,或通個電話吧。」
「你去那裡那裡時,記緊要順道來我這裡,飲杯咖啡,聊聊天。」

遠、近是相對的。由柴灣駕車或乘坐公車到天水圍,不用兩小時,但感覺卻像海角天涯般遙遠。由曼徹斯特到倫敦,坐火車或開車要四個多小時,友人卻說「我們同在英國,找天見見面。」地域似乎並不是界定遠或近的關鍵,而是人心是否願與別人聯繋。

生活在香港這繁囂的大都市,朋友、家人雖近在咫尺,但忙碌(或故作忙碌)的生活形態,叫人不大願意彼此走近。在街上、公車上、或在升降機內,目光緊盯在手機上的畫面,再配上頂級隔音、抗噪的耳機,打造出一個與世隔絕的流動私人空間。似乎在迴避一張張看似認識,卻又陌生的面孔,甚或是迴避著自己心靈內的聲音。不願聆聽,不想接觸,沒有給予自己思想沉澱的空間,那有自省、回應、行動的可能。

「忙」(或扮忙)充塞著每分每秒,就是令自己不能「閒」下來。「閒」似乎只能配上「閒人」、「閒懶」、「遊手好閒」等標籤。靜不下,停不了,何以享受個人的悠閒、閒適、閒暇,更遑論擠出閒情與友人閒聊!

英文字close亦頗有意思。親密摯友稱為close friend;當你討厭別人太貼近自己,你會說:I hate people standing too close to me;當東西完全緊貼,或不能讓人或事再進入的時候,close就是關閉、封閉的意思。似乎真正的親密,是需要給雙方一點點距離;當環境太狹小或心靈太受壓,便容不下別的聲音,人乾脆就把自己關閉起來。

外國的月亮並沒有份外圓,地方卻肯定比香港大,生活節奏也相對慢。地大令人心廣,我們亦有較多時間、空間聆聽自己的內心,細察自己的需要。但願在這空間的移動,我們可以發現:與家人、朋友、鄰舍、甚或他者的關係,遠比費煞思量、竭盡心力所賺取得來的錢財、地位、名譽更為重要及寶貴。

朋友,衷心謝謝你的留言對話、來電、視像通話、相約見面,甚或是開車數小時,移駕到訪詳談。真的,不管在英國、台灣、香港,「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1]


[1] RubberBand歌曲《Ciao》的歌詞,RubberBand:〈RubberBand - Ciao MV〉,YouTube,2021年6月18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jJmMDyjvM(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4月17日)。

 

小海龜的啟示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06/09/2022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5月暑假剛開始趁天氣未算太熱就馬上去了一次旅行。一家人開兩日車來到South Padre Island (南帕德里島)渡假。

South Padre Island是一個美麗荒涼的地方,起初只有卡蘭卡瓦印第安人(Karankawa Indians),候鳥和海龜聚居。該島於1759年從西班牙國王King Carlos III(卡洛斯三世)授予Nicolás Ballí(尼古拉斯‧巴厘),後再傳給其孫子,Padre José Nicolás Ballí (帕德雷‧何塞‧尼古拉斯‧巴厘神父)。不久之後,Padre Ballí神父帶同第一批永久定居者居住此島,並在島上建立了一座教堂和向卡蘭卡瓦印第安人傳福音。由於Padre Ballí神父是一個善良的人,被他服侍的人把該島稱為La Isla Padre – Padre Island。[1]

1554年4月,三艘西班牙客貨船在South Padre Island擱淺,因為一場風暴將它們從古巴海岸吹過墨西哥灣。當時,這是西班牙艦隊在新大陸遭遇的最大災難。運往西班牙的大量寶藏丟失了,還有令大約三百名乘客和船員喪失生命。船的殘骸於1967年被發現,並從發掘中看到歐洲人曾在島上生活的記錄;成為在德州裡歐洲人最早出現的地方之一。在Corpus Christi Museum of Science and History可以了解更多沉船意外和其後考古發掘的資料。[2]

South Padre Island著名是陽光和海灘;藍天白雲襯托著白沙綠水。儘管受到COVID-19的影響,該島在2021年接待了大約900萬名遊客,其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兩萬多名旅客曾到訪過South Padre Island的遊客中心。[3]

今次行程除了享受陽光和海灘外,我們還特別參觀了一間規模不大但歷史悠久的海龜中心。中心由一名熱愛海龜的女士Ila於1977年成立,主要是負責保育、教育和復康工作。[4] Ila女士是第一位在Lowa (洛瓦州) 及Illinois (伊利諾伊州) 獲得飛航員牌照的女性,熱愛海洋的她於1957年第一次遇見受傷的海龜而萌生了一個念頭——保育海龜,這亦她成為了她一生的焦點。起初,她只是在自己的後園招待島上的旅客,讓他們認識自己救回來的小海龜;她因此得了The Turtle Lady of South Padre(海龜夫人)的美名。當海龜中心正式成立後,中心的使命是教育訪客關注瀕臨絕種的海龜,復康有病或受傷了的海龜,並致力於保護Kemp’s Ridley海龜 (坎普的雷德利品種)。可能有人會把一生的時間和精力聚焦於事業、名利、愛情,但Ila女士卻選擇了聚焦保育、教育和復康海龜。她對海龜小生命的堅持與執著,會有多少人欣賞和認同?為何她會如此尊重和重視野生動物的生命?是否因為她想彌補人類的疏忽,例如蓄意將捕魚工具(ghost gear幽靈漁具)留在海中,這對海龜造成多少傷害?[5]

在冬雪暴、颶風、熱浪等等災害侵襲期間,都會聽到不同組織發起的拯救海龜行動。而全球暖化更引起了科學家對海龜和野生動物安危的關注。澳洲的一項研究發現,雷恩島周圍99%的綠海龜都是雌性;溫度愈高,雌性幼崽就愈多。此外,溫度升高會使海沙變熱,因而導致孵化率降低或完全築巢失敗。[6]

很多團體都有鼓勵人助養海龜的計劃,人們可以金錢、時間和身體力行參與救護海龜。最近留意遊輪活動時,發現其中一項上岸的付費活動,乘船短途旅遊(cruise excursion),在這個選項裡竟然有拯救海龜活動,其收費與其他付費活動相比,並不算便宜(近90美元,約700港元)。儘管有人都覺得不值得花這麼多人力物力去救一隻「沒有回報的」海龜;但委身拯救行動的人士卻不惜代價盡己所能,救得一隻得一隻。為何他們願意這樣愛惜生命?這條「生命」與自己既沒有血緣關係;又沒有靈性交流,即使少了一隻又如何?相對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胚胎,又應如何看待?

明光社

海龜中心裡有一隻雌性海龜名叫Allison(艾莉森),她現時140磅,最喜歡吃生菜。她於2005年受傷獲救,當時只有五歲的她卻已經失去了三隻鰭(肢),只有一鰭又如何正常地生活下去(海龜壽命可達150歲)?幸好,於2008年Allison成功佩戴了由一名實習生設計的BETA氯丁橡膠背心連碳纖維鰭。從此她可以在水裡自由活動,不用再在水裡「自轉」,更可以自己浮上水面呼吸。2014年,Allison成功配戴了第四代的全碳纖維義肢,使她可以作更細微的轉彎動作、更精準的行動。倘若Allison當初沒有遇到珍惜她生命的人努力地挽救扶助,她很可能已死去,實在有點可惜。看著她現在能游得自在,並能與朋友暢泳,也替她高興。同時,也欣賞Allison對生存的堅持、對克服殘障的決心。在人類的世界裡,同樣也有不少人正面對身體衰弱或殘障,有人會選擇與之共存而努力活著,有人會選擇與之共亡而痛苦了斷。一隻沒有靈性的小海龜會否帶給萬物之靈的人類一點對生命的啟示?

最近喬治亞州(Georgia)稅務局於8月1 日宣佈,任何具有可檢測得到心跳(detectable human heartbeat)而未出生的嬰孩,也有資格算作個人所得稅中的子女免稅額。官員們補充說,從7月20日起提交報稅表的納稅人可以申請對任何可以檢測到心跳的胎兒扣稅,每名胎兒可扣減3,000美元(約24,000港元)。據悉懷孕六星期,甚至在大多數母親不知道自己懷孕之前已可以檢測到胎兒的心跳聲;此新政策反映政府把「可檢測得到心跳」的胚胎承認為「人」,即使未到產期也可以讓其父母獲享該年的扣稅優惠。

喬治亞州的上述公告是在美國最高法院於6月24日的裁決推翻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之後宣佈的,羅訴韋德案確立了全國50年來的墮胎權。於7月20日,下級聯邦上訴法院也決定讓喬治亞州禁止該州大多數墮胎的法律生效。法律界分析人士和墮胎權利倡導者當然會對這宣佈感到沮喪和疑惑。[7]

甚麼是「人」?胚胎是人?胎兒是人?胚胎和胎兒是「生命」?可以是討論不完的倫理問題;但弔詭之處在於為甚麼人可以為「甚麼是人」做定義?是否意味著已出生的人的生命比未出生的人的生命更可貴?是否意味著已出生的人的權益比未出生的人的權益更應被重視?


[1] “Our History,” South Padre, accessed September 5, 2022,  https://www.sopadre.com/about/history/.

[2] “The Importance of the 1554 Shipwrecks,” National Park Service, last modified May 9,2017, https://www.nps.gov/pais/learn/historyculture/1554-1.htm.

[4] “Ila Fox Loetscher,” Sea Turtle, Inc, accessed Septem 5, 2022, https://seaturtleinc.org/about/ila-loetscher/.

[5]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指出每年有超過136,000條鯨魚、海豚、海豹和海龜被困在幽靈漁具中(ghost gear──丟失或被遺棄的捕魚設備)。令人震驚的是有整整640,000噸幽靈漁具,相當於52,000輛倫敦雙層巴士的重量,其中一些魚網比足球場還大。參自“To stop the deaths of countless marine animals, we need to tag fishing gear,” World Animal Protection, last modified July 6, 2018, https://www.worldanimalprotection.org/news/stop-deaths-countless-marine-....

[7] “Embryos can be listed as dependents on tax returns, Georgia rules,” The Guardian, last modified August 2, 2022,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2/aug/02/georgia-embyros-tax-dependents-fetus.

都熱溶了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11/08/2022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其實熱浪是年年都會來訪一次,分別在於有多熱多長,但今年的熱浪卻來得特別早、特別熱、特別長;是移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熱得這麼厲害。究竟有多熱?從我們的生活日常就可見一斑。

每次到超級市場買菜必定要特別早出門,希望盡量在9時前回家,情願與趕返工的人一同爭,也不願被太陽熱溶。每次早上做完農務或家居清潔維修等工作都要沖凍水涼,雖然只是早上9時許,也兼水不夠凍;這是我們來美這麼多年罕有地這麼大清早就要降溫呢。因為天氣太熱,蟻兒們都徵用我們的家作避暑中心,正要在車房找瓶滅蟻藥水時,發現藥水的膠樽已熱溶了;這是第一回的罕見意外。罕見事件不但在車房出現,還發生在屋內呢!我們本想把存放在近窗邊櫃內的花肥粉拿來用,怎料打開膠袋包裝,發現花肥粉因太熱溶化了變成糊狀。最罕見的還是發生在閣樓(attic)的意外──熱水爐設計是座落在閣樓裡的,其水箱的開關掣和連接柱都是用膠做的,因為太熱溶化了連接柱,開關掣便脫落了,因而水長流。水由天花流到牆身再到地氈,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我們從沒想過意外可以這樣發生的,回想起來也覺得有點滑稽。

除了太熱,還有太乾旱。每年6月都總有一場大雨滋潤大自然;讓它們好作準備迎接7、8月的旱季。雖然說是旱季,但間中總會有場大雨讓大家可以喘息一下。可是,今年由5月至今,已足足三個月沒有下過一場正式的雨。每次即使天氣預告會落雨,打大雷,閃電,烏雲密佈,就馬上把家中所有大水桶都拿出來準備「裝水」,以為可以為一星期多天超過華氏100度的酷熱降降溫,為大自然補補水。可是願望至今仍然落空,現在我們都不看天氣預告了。由於我們住於較偏北的地區,每次聽到別人的區域有場小雨,都會心生「嫉妒」。

前後園的草坪和園中的花和瓜果因為太熱,部份都焦死了;中午時需要額外補水。在國慶節(Independence Day) 那天,未天光就趁未熱去了一次遠足,樹林裡原本翠綠的植物有些都枯乾了,甚至求生力強的野草也不能倖免。

近來有一種強烈的人類與大自然爭資源的感覺;人類豈可獨自享用和任意調配天然資源?本來可以開著大冷氣、沖多幾次凍水涼或淋多幾次屋子的外牆就可以降低「難頂」的高溫,可惜供電公司怕人人搶電用而增加原本已緊張的電力負荷,引致電力中斷和交通癱瘓等。故此,供電公司都要求大家於最熱時段(下午2時至9時)幫忙節約用電。另一方面,由於大旱,縣(county)都發出節約用水通告;團體亦呼籲和教育大家如何節約用水。[1] 可是,如果我們響應這些呼籲,就得捱熱;還要面對管理公司投訴草皮焦死和日後需花錢花時間重鋪,甚至被罸款。疾病控制中心就呼籲有需要人士到避暑中心、商場、公共圖書館避暑及教大家了解因炎熱天氣而引起的致命疾病。[2] 畢竟炎熱高溫是與全美天氣有關而導致死亡的第一殺手。[3]

多宗山火恰巧發生在熱浪之中,帶來了本年最熱的溫度,[4] 多處地方發生山火,如:名勝Yosemite National Park,德州的Chalk Mountain等,均造成許多的生命和財物損失。此外,炎熱高溫乾旱的天氣又增加了發生山火的風險,如是者惡性循環。罪魁禍首是全球暖化?誰又是造成全球氣候轉變的劊子手?

聯合國環保署(UNEP)指出減低與農業相關的甲烷排放量有助對抗氣候變化,因為農作業是甲烷排放主要來源。例如改善稻米耕作和飼養生畜的方法、選擇從植物中吸收蛋白質以減低對肉類的要求等等;這樣有望達到巴黎氣候變化協議的目標。[5]

另外有團體指出科學界有共識表明,畜牧業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5-16.5%,導致重大環境退化(如:失去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砍伐等)。他們建議人們多些嘗試植物性食譜,減少對肉類、乳製品和蛋的需求。透過選用富含植物性的膳食方式(Plant-Based Eating),這才是最有效的氣候減緩措施之一,並能從健康和環境角度獲得多種好處,同時亦可顯著地降低動物在工廠化農場(factory farms)裡受苦。[6]

同時亦有團體指出,在全國的所有農業用地中,80%用於飼養動物和種植飼料。此外,可用水中有近一半用於飼養動物。再者,數十億隻雞,火雞,豬和牛擠在工廠化農場中,無論是牠們在消化過程中還是從裝滿糞便的數英畝污水池中都產生了大量的甲烷。況且從動物中產生一卡路里的蛋白質需要投放11倍的化石燃料 (如:石油和汽油,它們是造成氣候危機的主要氣體) ;而在其生產過程中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是從植物中產生一卡路里的蛋白質的11倍。[7] 可見要付上很龐大的環境代價才可以使市場的肉類供應充足,但卻要迎來氣候變化的挑戰,我們應如何取捨與平衡?

其實現在也有很多以植物(Plant-Based)為主的食品和日用品,如洗頭水護髮素、沖涼液、洗潔精、洗衣粉、衣物柔順劑、清潔用的百潔布和擦子、運動健將愛吃的蛋白質粉、牛奶和蛋、嬰兒紙尿片和濕紙巾、嬰兒配方奶粉等等。最近有一家餐廳剛剛於全國約600間分店加入了植物做的香腸於餐單裡,讓客人有多一些非肉類的選擇。新款香腸被命名為Impossible Sausage,每份含6克蛋白質,比一般香腸少45%卡路里和60%脂肪。[8] 雖然新營商手法一推出,招來不少負面網評,但亦有資料顯示於2021年,植物性食品的銷售額達到74億美元,自2018年以來增長了54%,[9] 這是否證明了植物性產品將會愈來愈佔領市場?

另一方面,有團體建議每週吃一餐植物性食物運動(Go Plant-Based Once A Week)。[10] 行動包括在一年裡每週,自己少吃一個漢堡包改以吃植物食品(相等於不開車320英里路程),整個家庭選一天不吃肉和芝士(相等於不開車五星期)。假如人人家家都樂意響應把食肉為主的膳食模式稍為調節一下的話,相信可以減輕不少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等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壓力。

當然除了食方面,還有用電量、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因素構成氣候變化。[11] 故此,我們都可從節省和善用能源著手,如:考慮用車安排(car pool[12]、預先策劃行車路線減少開車次數)、採用公共交通工具、選用綠色電力供應計劃(Green Energy Plan)、在屋頂裝太陽能電池板(Solar Panels)、在窗外加裝遮陽簾(Solar Screens)等等。

其實只要多動腦筋總不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去改善氣候變化,但問題在於有多少人不嫌麻煩、願意為氣候變化出一點綿力?又有多少人重視(care)氣候變化的影響而願意成為持份者之一?


[12] Car pool是指多人共乘一輛交通工具。

娃娃看天下

19/05/2022

每當新年來臨,很多人都期望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萬物可以更生,世界變得更好。小女孩瑪法達也不例外,某一個早晨,她睡醒過來後馬上興高采烈高聲問道:「世界上的飢餓和貧窮都結束了嗎?核子武器完全禁運了嗎?」她一邊提問,一邊走向正在吃早餐的父親身旁,父親回答她:「這這……個,孩子,沒有呵!」瑪法達立時開心不起來,高聲呼喊:「幹甚麼要換一年?」對於這位心繫世界的小女孩來說,世界沒有變得更好的話,過新年又有何意義。

瑪法達是由阿根廷漫畫家季諾(Quino)「生」出來的漫畫人物,故事的開始就講述瑪法達要入讀阿根廷幼稚園,展開她的人生旅程。雖然她生長在1960年代的阿根廷,算是上一個世紀的人,但她所面對的世界,今天看來仍能帶給人們莫名的熟悉感,瑪法達身邊的小朋友,相信再過幾個世紀,「他們」還是會在地球上出現:覺得金錢最重要,滿腦子只是想著賺錢的「馬諾林」;明明學習能力不差,卻總愛拖延的「菲力普」;一心只想成為「闊太」之後生孩子,傾慕富人厭人貧的「蘇珊娜」等。

瑪法達所處的時代,有些國家正在打仗、大國之間彼此角力,社會充斥著貧窮、通貨膨脹、空氣污染嚴重、國民只想往外跑等情況。時空不同,世界的問題或許換了模樣,但卻同樣足以讓人們擔心這一顆生了病的地球,就如瑪法達一樣。

瑪法達如很多小朋友一樣,也愛問為甚麼,她口中的為甚麼很多時讓大人詞窮,卻又值得大人深思。例如她問爸爸,「明年」存在嗎?爸爸反問:「存在甚麼?」瑪法達回答:「『明年!』真的有明年嗎?還是跟大家講的東西一樣,說來總也不來。」爸爸開始受不了,反駁說:「可是,瑪法達,明年怎麼可能不來嘛!」瑪法達認真的問爸爸:「你親眼看到了?」是的,沒有親眼看見,誰能確定「跟大家講的東西」一定會來?短短一番對話,瑪法達的問題已可化身為政治問題、哲學問題、科學問題,甚或人生問題等。

瑪法達雖然是一個小女孩,但誠如第一個「教」她說中文的三毛所言:「瑪法達不是一個簡單的小孩子。」把瑪法達介紹給中文讀者的已故作家三毛,在代序中提到此漫畫書是「高度的幽默,這種幽默,深者見其深,淺者見其純,無論哪一個年紀的人,用一點點心思去看,都會禁不住的笑起來……」

在這個需要等待好消息的年代,何不幽默一下,借一借瑪法達的眼光去看一看這個天下。

從業餘農夫到業餘販子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23/03/2022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自幼就喜歡種植,無論是花是瓜是菜,甚麼都嘗試去種,喜歡種植因為喜歡經歷神蹟。每撒下一粒種子就是撒下一個期望,期望會有成果。可是,由種子到幼苗到收割,都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要有成果就像期盼有神蹟出現一樣。

兒時家裡沒有田也沒有花園,只有一個幾呎長的花架連接在大廈牆身,跟著媽媽用花盆種馬鈴薯、桔仔和各種不懂其名字的花朵。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長得挺好的馬鈴薯葉突然枯死了,媽媽就連忙倒空花盆,抓抓下就抓出一個薯仔來,那種驚喜又豈是城市人所能理解?原來植物也如人一般需要經過先死後生,才可轉化生命。一粒種子若不死了,就不能成苗;更不能結出果子來。

原本退休是打算多出外旅遊,所以沒有計劃在新屋後園開田種植,但COVID-19的突然到訪,被家居令限制下,只好開拓一塊小田過一下種植癮。當人人都困在屋,人人都去開田、美化前園、攪攪大大小小的園藝工程時,幾乎把開墾花園所需各樣的材料掃空,Lowe’s和Home Depot的貨架比超市的還空呢!

多年前吃瓜的時候因為愛惜其種子所以把它保存下來,猜不到終於可以大派用場,一於把手上所有不知甚麼瓜的種子撒下去,心想將來種出甚麼瓜就吃甚麼瓜。發芽後,憑經驗估計它是冬瓜苗,因幼苗實在太多,於是就四處求人收留它們;希望找到愛惜它們的主人。最後剩了幾株苗,因為愛惜這些瓜苗,本來不是最愛種冬瓜,但亦決定把它們種在小田上。結果出人意表,該年夏天豐收冬瓜!

由於吃完冬瓜所剩下的種子實在太多,因為愛惜它們而捨不得棄掉,跟大女兒聊聊;靈機一動,決定放在網上賣,希望與有心人分享。無心插柳,冬瓜種子竟然大受歡迎,被種子網站睇中選來在Google賣廣告,只要以冬瓜兩字搜尋,就自動推介了我家的種子。冬瓜種子炙手可熱,不用減價仍有人搶著要;我們更一度成為best seller。因為開設種子店戶口時定錯郵寄國家選項,連南美國家也有人詢問如何可以落單購買冬瓜種子呢。最後還未到賣種子的高峰期,冬瓜種子和手上所有以前存落的各類種子都已全部售罄。當一粒種子有了自己的價格後,人們若想擁有它就得要付出真金白銀;這樣一個交易過程,讓一粒微不足道的小種子變得矜貴起來,使人更愛惜它;看來我們找到了一個愛惜種子的好方法。

幾年前與一位朋友聊天,無意中提到糧食短缺和基因改造的問題,估計一兩代之後的人所食的果實植物全部都是沒有種子的(seedless),也沒機會吃到基因沒有被改造過的食物的原始味道。我們現在吃的橙、西柚、檸檬、提子、西瓜……沒有核的植物多不勝數。當時,還無意中創作了一句「偉大」的名言:將來擁有種子的人是世上最富有的人。朋友聽了後,神情謹慎嚴肅,口中還像諗咒語似的說著那句「名言」。也許是這個緣故,我們下意識地會保留一些種子,當時也沒有種子可以使人發達的意識,只想為下一代保留一些接近原本植物被創造時樣式的種子(食物),他們將來可以拿來種,嘗嘗口福,吃到別人吃不到的原味食物。

最近與大女兒聊天才知道原來有很多國家都會成立種子庫(seed bank),保留每一類植物的種子,他們應該是最早最愛惜種子和最富有的人。執筆時翻閱資料才發現現時全球約共有1,000個種子庫,美國有20個,[1] 而全球最大的種子庫是位於挪威的Svalbard International Seed Vault。[2] 另外,還有英國的千年種子庫(Millennium Seed Bank),除儲存瀕臨絕種的植物種子外,更是全球最大的野生植物種子類別儲存庫。[3] 此外,很多機構和自願組織也樂意接收人們耕作收成後所剩下的種子,我們又可以找到多一個愛惜種子的方法了。

之前曾聽人說過:無核很方便,容易食。這也許是商人們的廣告,洗腦成功?我們家有一句名言:「乜芒果有核嘅咩?」因為我們做父母的總是負責舔核,孩子總是負責吃肉。可能不久以後,連芒果也完全是seedless的(現時已有些芒果的核非常細小,它的種子不是一個活的胚胎,所以並不會發芽),[4] 不知屆時人們會否懷念舔芒果核的樂趣?其實無核植物的種類實在太多,多到令人有點心寒。

畢竟天災再加上人禍,當下的烏俄之戰(有報道指兩國的大麥小麥出口佔全球約三分之一、葵花籽油出口佔全球8成) 、[5] 世紀疫情(不論前線農夫或運輸工人因太多人感染令開工的人數不足)、輕農重商、重科技的國家政策等等……讓我們更關注糧食供應問題。看來我們都要盡一己之力,不但要愛惜食物,也要成為開拓糧食源頭的一份子。

在疫情這兩三年裡後園已開拓了一塊又一塊田,實行大量種植,我們幾乎每天都有一兩餐瓜菜是來自自家土產的,每星期只需要買兩三磅菜補充下就夠了。吃慣自己種的又甜又嫩的有機瓜菜,反而吃不慣外邊買來的呢。

我們在香港的朋友於疫情和逆情下,很多都紛紛大有大種,小有小種。有的朋友自己在新界開農莊,把爛地開發成一行一行的10呎乘2呎的田租出去。有的朋友與朋友合夥租一行田來耕種,每人輪流打理植物。有的朋友實行做家居農夫,創意地在狹窄的家裡找到一小片空間發芽菜、種荳苗、種蘿蔔葉、車厘茄等等。有的為散心、為增添正能量。有的為一旦被禁足時可以「有啖菜食吓」。無論為了甚麼,可以間接為糧食源出一分力。

從未想過,星鏈(Starlink)高速網絡科技競賽的年代,人類要關心的並不是是否趕上新科技免得自己落後;而是要關心糧食源及其原始質量,免得自己受災。但願你我都能愛惜造物主厚賜給我們的食物和在它裡面蘊藏的無限生機。

千萬別抬頭 (Don’t Look Up)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08/03/2022

由於疫情,我們暫沒有機會到戲院看電影,相信喜歡電影的朋友們都會忍不住透過OTT服務系統(即透過網際網路直接向觀眾提供的串流媒體服務),如Netflix、Disney+或Apple TV+ 等串流平台觀看電影。電影小組剛回歸,我們大多會挑選可於Netflix觀看得到的電影,與大家透過Zoom來討論電影。 但當然,我們更期盼疫情快點退去,能與大家面對面分享及討論電影。

背景資料
是次與大家討論的電影《千萬別抬頭》, 不只於Netflix播放,Netflix更獲得了該片的發行權。而由於新冠肺炎的出現,令影片於美國的拍攝被推遲,亦令影片在電影院上映的情況受到局限,票房並不理想。但電影在戲院上映短短不足一個月,隨即被放上Netflix播放,因著網絡的便利,電影於去年聖誕檔期於平台播放,首兩週已有超過一億小時的收視率,也創下了Netflix 有史以來所有電影的每週最高收視率的新紀錄,放映後的 28 天,它成為了Netflix 上觀看次數第二多的電影。

我們先說說電影的編劇、導演及製片人Adam McKay。他是美國出色的電影製作人,於2015及2018年編劇及執導的《沽注一擲》(The Big Short)及《為副不仁》(Vice)兩電影,分別都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五項及八項提名,當中包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的提名,而《沽注一擲》更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而《千萬別抬頭》亦於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四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它還獲得了四項金球獎提名,包括音樂/喜劇類的最佳影片的提名,以及六項影評人選擇大獎(Critics' Choice Movie Awards)的提名,當中亦包括了最佳影片。

McKay 是一位非常幽默和說故事的能手,能善用戲劇節奏、配樂來豐富電影的一位導演。他近年對氣候問題日益嚴重感到恐懼,並觀察到媒體對此沒有相應的重視,在某些情況下更是否認它的發生。 McKay認為情況非常可怕,但同時又荒謬及可笑。在 M他的電影《為副不仁》上映後,有美國傳媒人David J. Sirota找他創作一部末日電影探討氣候變化。而兩人在交流的過程中,都發現沒有媒體去報道氣候危機的事情,而Sirota隨口說:「情況就像一顆彗星正朝著地球飛來,但卻沒人在乎它將會殲滅我們所有人。」而McKay 就將「彗星撞地球」這比喻成為《千萬別抬頭》的故事核心,將電影以喜劇的調子,混合災難和恐怖片的元素來呈現。

以彗星來比喻氣候危機
電影的內容,大家於網上就可以輕易看到,本文就不必多說。但在看電影的同時,我們自己又有沒有覺得也被罵了一頓?在笑電影荒謬之同時,又有沒有覺得我們全都十分荒謬地做著相同的事情?同樣對環境污染所引起的氣候危機作出不聞不問,持「聽到都當聽唔到」、「都未殺到埋身」的取態?

筆者理解,的確我們對很多比較「埋身」的事,會採取比較緊張的態度,但面對會令全人類都一同走向絕境的氣候危機,如果仍採取「唔關我事」的態度,企業仍然只顧著賺錢,完全沒有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而地球公民又只貪圖便利而絲毫沒有實踐環保的責任,那實在和電影中那群以為不抬頭向上看就不會見到彗星正向我們撞來的人們一樣。雖然我們不像電影人物一樣,能計算到地球甚麼時候會被摧毀,人類會被滅絕,但我們實在也不能排除現時的極端天氣、疫症大爆發,也是地球生態正向我們「回應」、甚至「報復」的方式。

另外幾個令人深思的地方
故事兩主角Kate Dibiasky (Jennifer Lawrence飾)及Dr. Randall Mindy  (Leonardo DiCaprio飾)在面對這災難有著共同的方向,但面對媒體、網絡,一人以強硬的方式去表達,一人就學會了看人眉頭眼額;兩人要走的路,有著不同的發展。兩人在面對總統、官僚後,年青的準博士生Dibiasky ,在電視媒體面前率直地大罵主持人不當彗星撞地球是一回事,而Dr. Mindy 就比較能按捺得住地應對傳媒。Kate之後就被網民塑造成火爆分子,而忘卻她對著鏡頭吶喊的重要事情。而Dr. Mindy 能迎合著媒體所需要的輕鬆、娛樂性,但奈何會認真對待的人,又有多少?

對於個人利益方面,女總統Janie Orlean (Meryl Streep飾)及科技公司BASH 的執行長Peter Isherwell (Mark Rylance飾)兩人的自私實在也代表著不少真實的境况。作為總統、公僕,應是以大眾利益作為依歸,但卻以總統選舉的勝利作為最大利益;另一邊廂的Isherwell,叫停了最初炸毀彗星的行動,為的就是要取得彗星內價值以數萬億計的稀土元素。如將之連繫到現時的大企業,真的不知有多少公司明知末日將至,仍大肆破壞環境,為的就是價值不菲的能源、礦物,繼續為自己的利益而破壞大家的將來,繼續今朝有酒今朝醉。

而Dr. Mindy 在宣告彗星威脅的過程中,曾一度迷失。他陷入於成為公眾關注人物的虛榮當中,甚至與清談節目The Daily Rip 的主持發生婚外情。但到最後,他在迷失中回頭,因為他終於醒覺到繼續讓大家「娛樂人生」下去,大家都不會正視彗星即將撞毁地球的事實。而在死前的一刻,他回到太太身邊,與家人及有共同理念的朋友、家人,一起吃著飯去面對世界的終結。

明光社

這不禁令筆者去細思……如到了死前的一刻,自己會想和誰一起面對?

雖然電影的調子是喜劇,但裡面的內容是極為真實及沉重的,它以荒謬的方式去令我們面對人類即將來臨的終局,而大家卻仍然未醒……仍然在追尋一些不打緊的事,不抬頭面對「氣候彗星」的來臨。嗯,這電影真有意思!

每天在「等」車

陳偉洪 | 過去八年,整家往返三地,搬家七次。由市區搬到長洲,從香港移居到德國,回港後再到台灣。經歷由社工成為神學生,畢業後,曾嘗過作宣教士的辛酸,體會過牧養教會的苦樂,現在又以學生的身份暫居於台灣。客旅人生大概莫過如此,作為寄居者就只能聽從上主的帶領。
11/11/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明光社

若你問任何一個新來台灣居住的人:「在這裡,除了語言外,有甚麼是你最不習慣?或最感到奇怪的事?」我相信十居其九也會提到一件每天也會發生的怪事。這就是每天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在大街小巷中竟能聽到《給愛麗絲》或《少女的祈禱》這兩首悠揚的古典音樂。在音樂響起的地點,總會有一群人在「等」車或「追」車。他們所「追」所「等」的,並不是偶像明星所坐的名貴房車,而是一輛黃、一輛白,形似貨車,還夾雜著陣陣異味的垃圾車和資源回收車,它們所到之處總會響起以上的樂曲。

在香港,討論垃圾處理/收費、資源回收已超過15年,[1] 近日稍有眉目,[2] 但能否落實執行或持續,仍有待觀望。反之,台灣在處理垃圾,由昔日有「垃圾島」之稱,卻於2016備受《華爾街日報》盛讚其資源回收率,足以媲美歐洲先進國家,[3] 其成效實在是得來不易。處理垃圾由過去「掩埋為主」到1991年起以「焚化為主、掩埋為輔」;由1997年推動「回收」概念,到2006年實行「垃圾強制分類」,分別為:「資源回收物」、「廚餘」及「一般垃圾」;一方面,設立監察懲罰的機制,同時又推動、鼓勵及補助環保回收行業,[4] 讓社會整體能重視垃圾處理,並朝著正面的方向發展。

在台灣,「追」「等」垃圾車,可算是一種奇觀,也亦是一種「美景」。其美麗之處,就是市民樂意貫徹執行,不論是事前的分類,或定時的等候,也需要花上一定的時間、心力。他們願意樂成此事,其中的元素就是市民相信其所花的努力及時間是有成效的。

筆者在香港曾與一位牧師就資源回收有一段對話。

那天,筆者到訪那位牧師,他正在家中把紙張作分類回收,其仔細程度,就是把文件中的釘書針一一拔出來。筆者隨意說了一句:「為何花那麼多時間作分類/整理,反正收垃圾的人(或公司)最終也會把回收物品與一般垃圾一起丟棄。你這樣做豈不是白費心機?!」牧師只是一句簡單的回應,令筆者這麼多年後仍銘記於心,亦備受教導:「別人如何處理我管不了,我只知做好自己的本份。」

「別人」(政策及執行措施)處理不善,正正就是香港難以推動分類回收的癥結所在,但卻太少香港人能像那牧師一般,願意克盡「本份」,不為「別人」所影響,堅持做「對」的事情。香港人大多數也是實務的,我們會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及有回報的事情。若我們發現自己就垃圾及回收品所作出的分類處理,最終對改善環境是沒有果效時,市民的執行動力及意欲就會自然地減退。筆者曾居於長洲數年,得知有機構推動廚餘回收,所收集的「廚餘」經處理後,轉化為有機肥料,再送贈給居民及有需要的機構。有不少市民響應,原因就是這行動既能減少垃圾量,又能讓他人有所裨益。

能見到「成效」才作出行動?還是藉著持續行動來促成「成效」出現?

在台灣,亦有不少人質疑所回收的物品是否得著妥善處理。但同一時間,有更多市民相信他們的行動是有價值。把可回收的資源分類清楚,最終能否可完全被「重用」或有效地處理,或許仍是未知之數。但肯定的是,若沒有分類處理,就一定沒有「重用」的可能。

懷著「信念」堅守個人的「本份」,或許結果仍未達致完滿,但其行動必定能對周遭的人造成影響。正如筆者身居台灣,也樂意每天拿著數袋已分類的物品,在特定的時間,守候、等待那悠揚的樂曲到來。既能欣賞由群眾所構成的「美景」,同時也樂在成為這「美景」中的一點色彩。


[1] 黃金棋:〈垃圾收費|醞釀15年歷四屆政府今「胎死腹中」 料須重走立法程序〉,《香港01》,2020年6月22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488349/垃圾收費-醞釀15年歷四屆政府今-胎死腹中-料須重走立法程序(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10月11日)。

[2] 黃金棋:〈垃圾徵費|今三讀通過 住戶料每月付逾30元 市民要知的三大影響〉,《香港01》,2021年8月26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666330/垃圾徵費-今三讀通過-住戶料每月付逾30元-市民要知的三大影響(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10月11日)。

[3] 〈台灣垃圾處理有方 華爾街日報盛讚〉,環境資訊中心,2016年5月20日,網站:https://e-info.org.tw/node/115481(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10月11日)。

[4] 林嘉淇:〈【海洋垃圾】從分類到回收 台灣廢物政策人人讚好?〉,《香港01》2018年11月5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周報/255187/海洋垃圾-從分類到回收-台灣廢物政策人人讚好(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10月11日)。

人造肉真的健康環保嗎?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5/06/2021

上期《生命倫理》,〈迎接人造肉時代〉一文中闡述到人造肉——植物仿真肉和培植肉,對地球、人類及動物帶來的好處,這一次,我們來探討一下不同的意見,看看人造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先來談談植物仿真肉,為了吸引顧客青睞,令非素食者也前來購買,生產商會致力令植物仿真肉的口感與味道更像真的肉類。有些生產商會運用基因編輯技術來達到此目的,如Impossible Foods。這一類植物仿真肉,長遠來說會對人類的健康帶來甚麼影響,至今仍是未知之數。[1] 至於培植肉,更是一開始便使用了基因編輯技術,當中是否真的完全安全?答案有待日後揭曉。就如人造牛油(又名植物牛油)推出之初,人們都以為植物牛油比動物牛油健康,現在大家都曉得真相並非如此,人造牛油的反式脂肪含量較高,反而有機會提高食用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2]

即使植物仿真肉不使用基因改造技術,為了迎合顧客口味及營養需求,鈉及食物添加劑充當了重要的角色。雖然植物仿真肉的主要材料是豆類,它們還是不折不扣的高度加工食品,營養學家Rachel Clarkson表示,加工食品中往往會添加鹽作為防腐劑,因此植物仿真肉所含的鈉會較高,以同樣重量的植物仿真肉及真肉作比較,植物仿真肉中的鈉含量可較真肉高出五倍。[3] 另外,豆類原有的營養會隨著加工過程而消失,生產商會為此在植物仿真肉中添加不少維他命要素,作為彌補。[4] 同樣,培植肉也會添加營養素。[5]

至於吃人造肉是否對動物更友善?為了測試食物安全,這些植物仿真肉還是需要經過動物測試,為此,已有維護動物權益人士表示不滿。[6] 至於培植肉,它又是否真的落實到如自己所說,對環境友善?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動物遺傳學家Alison Van Eenennaam的說法,製造培植肉需耗用大量能源,人類還是要為此付上代價,她說:「當你培養細胞,需提供氧氣、熱力、食物和清潔(它們的)廢物,這些都不是免費的,而一隻牛可自行保溫和排泄。」雖然世界經濟論壇一份白皮書也提到,按現時生產方式,培植肉可以比傳統牛肉節省約7%的能源,[7] 但長遠來說,生產培植肉不見得比飼養牛隻環保。過去一直將牛隻排放的溫室氣體(甲烷、氧化亞氮等)轉換為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形式來闡明牛隻對氣候造成的影響,牛津大學環境科學家John Lynch和物理學家Raymond Pierrehumbert在2019年2月19日發表了一項研究,當中指出,實驗室的培植肉在「培養」過程中,主要產生的溫室氣體都是二氧化碳。Pierrehumbert說:「按每噸排放量計,甲烷比二氧化碳有更強的暖化效果,但甲烷只會在大氣中存在12年,二氧化碳卻可累積上千年。」培植肉對氣候的影響取決於生產過程的能源轉換效率與永續性,如果未來培植肉走向能源密集的大規模量產,培植肉造成的氣候問題會比畜牧牛隻來得嚴重。[8] 另外,培植肉還不如豆腐或其他肉類替代品般節省能源。[9]

這樣看來,當人類以為人造肉既可以滿足自己的味蕾,又可以保持身體健康、愛護動物及保護環境,這其實只是一個假象。值得大家思考的反而是,人造肉有可能帶來新的挑戰,例如,人們逐漸失去吃真肉的選擇權,情況有點像現今的消費者被迫食用基因改造的食物,如蕃茄、馬鈴薯及粟米等一樣。此外,一旦社會廣泛地認為選擇吃真肉的人,代表他們不環保,甚至是殘酷對待動物,那些崇尚自然,不想吃由實驗室製造出來的假肉的人,便會遭受抨擊。

人造肉的興起,除了可能會令消費者的選擇權受到限制,森林的消失也不一定會因而減慢。雖然畜牧業需要大量的土地,以致要犧牲森林來滿足它對土地的需求,但即使畜牧的人減少了,人們便會恢復森林原有的面貌嗎?若想要大量生產人造肉代替傳統的畜牧業,難道不需要興建工廠嗎?

明光社

人們與大自然的距離有可能進一步疏遠,不少城市人已經沒有見過豬、牛或雞,將來,對一些人來說,「肉食」只是工廠製造出來的產品,很難聯想到活生生的動物,更難起到愛護牠們之心。2019年,法國一對到鄉村渡假的夫婦入稟法院,把鄰居及她所養、名為莫里斯的公雞告上法庭,原因是他們每天清晨4時,都被莫里斯的啼叫聲吵醒。為了解決都市居民與鄉村居民因著鄉村常見的雞啼、蟬鳴等聲音而產生爭執,法國最後通過一條法律,正式認可鄉村常聽見的雞啼、蛙鳴等聲音,都是法國鄉村「感官遺產」的一部份,未來也都在法國法律的保障範圍內。[10] 簡單來說,法國鄉村公雞有權啼叫,人們不能為牠們的叫聲告狀。當人類還未發明鬧鐘,人們要早起到田裡工作時,公雞的叫聲非常有用處,但當公雞的叫聲已被人類發明的機器取代時,牠們的天賦才能則惹來人類討厭。現在人們一邊吃牛肉,一邊怪責牛放屁,瑞士的科學家已經從飼料入手,讓牛隻放少些屁。[11] 不知道將來會否有一天,當人類吃人造肉多於吃牛的時候,牛吃草會否換來更多人大肆抨擊,說牠們浪費地球資源。人類可以乘坐飛機到處旅遊、享受舒適的冷氣,牛卻不可以放屁,因為牠們破壞「人類的環境」。

明光社

肉食者真的比起素食者令地球承受更重的負擔嗎?這也不能一概而論。在歐洲及美國可以吃到外來的藍莓及士多啤梨;在英國可以吃到秘魯來的蘆筍。其實運輸食品的過程涉及溫室氣體的排放,其中以飛機的排放量最為甚,牛津大學研究食物對環境帶來影響的研究員Joseph Poore提醒消費者:「比起肉類,空運的水果和蔬菜,它們每公斤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更多。」曼徹斯特大學的化學工程博士Angelina Frankowska亦指出,英國食用蘆筍的人,其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12] 比食用其他蔬果的人為高,因為在英國出售的蘆筍主要從秘魯入口。[13] 至於人們喜愛朱古力,這對環境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愈多人鍾情於朱古力,意味著更多人砍伐森林中的其他樹木,以騰出地方種植可可樹。Poore指出繼牛肉、豬肉和禽肉之後,可可樹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樣性流失的最大元兇之一,在西非地區已有許多熱帶雨林因此消失。[14]

隨著地球的天氣愈來愈兩極化:熱會更熱,冷會更冷,環保是刻不容緩的;提高愛護地球及其他物種的意識絕對是好事。即使沒有以環保人士自居,不少人仍希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一分力,購物時或多或少會留意所選購的東西,是否環保、健康或對動物友善。香港很多物品都依賴進口,為了環保而只支持香港製造的產品似乎難以實行,但作為一個保護環境及精明的消費者,除了看產品的宣傳口號,也可以先了解一下自己進食的東西,最簡單的方法是查看產品包裝背後的材料成份表。Cindy Sheldan是一位創意總監,曾設計不少食品包裝,她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到,包裝的正面是要收窄消費者的選擇,產品看上去有機,但是否真的有機?真相往往在包裝背面的材料成份表中。[15] 對產品有基本了解是好事,因為若資訊不足,只憑好感或商家的宣傳術語而購買,或會出現自己購買的東西原來是與自己認同的信念相違背的情況,這樣,為了信念而堅持支持某種產品的行動便白費了。

無論是肉食者或素食者,在可行情況下,按個人身體所需,不過量進食,不過份崇尚入口食品,不選購過度加工或包裝的食品,即使只隨身攜帶水樽,避免購買樽裝水,其實對自己的健康及地球已經有一點貢獻。至於畜牧業者,若可以改善飼養牲畜的衛生環境,讓牲畜可以健康成長,減少染病機會,也是大家樂見的事。


[1] 〈人造肉的推廣受爭議〉,「每日頭條」,2019年5月4日,網站:https://kknews.cc/zh-hk/finance/3vabloo.html

[2] Janna Leung:〈人造牛油含反式脂肪不比牛油健康!消委會報告10款不含致癌物牛油品牌〉,「U Food」,2020年8月11日,網站:https://food.ulifestyle.com.hk/restaurant/news/detail/2720855/人造牛油-VS-牛油-人造牛油含反式脂肪不比牛油健康-消委會報告10款不含致癌物牛油品牌

[3] 張雅惠:〈全球吃素風潮:素肉對健康的影響〉,「Hello醫師」,2020年10月16日,網站:https://helloyishi.com.tw/healthy-eating/other-healthy-eating-tips/health-effects-of-eating-vegetarian-meat/#gref

[4] Amanda Capritto, “Impossible Burger vs. Beyond Meat Burger: Taste, ingredients and availability, compared,” cnent, October 25, 2019, https://www.cnet.com/health/beyond-meat-vs-impossible-burger-whats-the-difference/.

[5] 伍振中:〈低肉望社會・二|獲新加坡批准上巿 探秘Eat Just培植肉餐桌〉,《香港01》,2021年2月22日,網站:https://www.hk01.com/世界專題/590317/低肉望社會-二-獲新加坡批准上巿-探秘eat-just培植肉餐桌

[6] Alfred Jackson, “PETA roasts Impossible Burger for rat tests, suggests patties cause cancer,” TEF, August 13, 2018, https://theentrepreneurfund.com/peta-roasts-impossible-burger-for-rat-tests-suggests-patties-cause-cancer/.

[7] 孔祥威:〈【科技.未來】技術障礙重重待破 人造肉真的比傳統環保?〉,《香港01》,2019年9月6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周報/371352/科技-未來-技術障礙重重待破-人造肉真的比傳統環保;〈人造肉的推廣受爭議〉。

[8] John Lynch and Raymond Pierrehumbert, “Climate Impacts of Cultured Meat and Beef Cattle,” Frontiers in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February 19, 2019, https://doi.org/10.3389/fsufs.2019.00005;地球圖輯隊:〈研究:培養肉造成的溫室效應可能比傳統牛肉還嚴重〉,「科技新報」,2019年2月25日,網站:https://technews.tw/2019/02/25/cultured-lab-meat-may-make-climate-change-worse/;孔祥威:〈【科技.未來】技術障礙重重待破 人造肉真的比傳統環保?〉。

[9] 〈人造肉的推廣受爭議〉。

[10] 〈法國也有天龍國人?都市移民抱怨鄉下太吵 政府好威決定:立法保障雞啼蛙鳴〉,「中央廣播電臺」,2021年1月27日,網站: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90229

[11] Cecile Mantovani, “Swiss cow feed causes fewer farts - and puts the squeeze on global warming,” Reuters, October 3, 2018,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climatechange-swiss-cows/swiss-cow-feed-causes-fewer-farts-and-puts-the-squeeze-on-global-warming-idUSKCN1MD151.

[12] 碳足跡就是個人、組織、活動或產品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參〈碳足跡〉,「MBA智庫.百科」,2021年4月21日,網站:https://wiki.mbalib.com/wiki/碳足迹

[13] Richard Gray, “Why the vegan diet is not always green,” BBC, February 13, 2020,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00211-why-the-vegan-diet-is-not-always-green.

[14] Richard Gray, “Why the vegan diet is not always green,”;〈巧克力悲歌:吃的是白人,西非的熱帶雨林卻消失了〉,「關鍵評論」,2017年9月14日,網站: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8796

[15] TEDx Talks, “How brands hijack your feelings to influence what you buy | Cindy Sheldan | TEDxBearCreekPark,” YouTube, May 9, 20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julylDXGZg.

迎接人造肉時代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8/04/2021

香港人對於素食絕對不會感到陌生,不提蔬菜水果,從超市到素食館,都可以購買或進食到不同的素肉,以往最普通的莫過如素雞、素鵝及素叉燒,隨著技術的發展及口味的研發,素香腸、素牛丸、素火腿、素羊肉、素金錢片、素鰻魚等也陸續推出市場,讓顧客有更多選擇。素肉在其他國家也不是甚麼新事物,以美國為例,有不少公司生產主要以植物性蛋白質組成的植物肉(plant-based meat),[1] 獲較高評價的公司包括了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Amy’s Kitchen、MorningStar Farms、Sunfed等,[2] 當中以在2009年成立的Beyond Meat及在2011年成立的Impossible Foods,較為港人熟悉。如果將素雞、素鵝及素鰻魚等當作素肉1.0的話,Beyond Meat及Impossible Foods研究出來的素漢堡扒等無疑是已經進化到素肉2.0了,它們的賣相與真肉十分相似,甚至可以流出「血水」,煎煮時都有肉汁,至於肉質及味道,也與肉類相近。[3] 難怪這一種肉類有「人造肉」、「人造肉2.0」、「未來肉」、「植物仿真肉」之稱,也成為市場上的「新貴」。

明光社

選擇食素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有些人是基於宗教理由,在他們看來,殺生是要不得的行為。此外,世界上也有不少動物愛護者極力提倡素食,他們意識到牲畜在圈養過程中空間不足,衛生環境惡劣,宰殺時更飽受驚嚇,基於對動物生命的尊重,他們也如宗教素食者一樣,不主張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向牲畜下手。[4] 有些人則為了健康,不想自己的膽固醇或體重再飆升而選擇素食。當然,環保意識也成為了人們選擇素食的重要原因,很多報道指出,畜牧產業成為全球暖化的元兇之一,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的報告,全球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佔整體14.5%。此外,為了飼養大量的牛、雞、豬、羊等牲畜,人們不得不種植粟米等動物飼料,為了種植這些飼料,又必須移除高大的植物以開拓更多空間,於是又間接加劇了氣候問題。[5]

近幾年,因為愈來愈多人注重健康、關心動物權益,以及支持環保,素食者的人數在世界各地都明顯地增加。[6] 堅持某些信念無疑會影響顧客的飲食習慣及消費行為,對於生產商來說,也會影響他們想要生產出甚麼樣的產品。Beyond Meat創辦人暨執行長Ethan Brown自17歲起開始吃素,他「期望能藉由減少食用禽畜肉品的方式保護地球資源」,為發揚光大這個理念,他積極顛覆素食者才會吃植物性蛋白肉食的刻板印象,他又想「在不影響口感與味覺的狀況下,改變人們食用禽畜肉食蛋白的習慣,讓愛吃肉的民眾也喜歡Beyond Meat的食品。」[7]

商家中或有人真心本著環保的理念來生產人造肉,但對某些商家來說,只要市場上多了人願意接受無肉的「肉」,他們便有更大的動力去改良「肉類」,務求讓「肉類」變得更有「肉味」及「肉感」,畢竟,即使素食者的人數與日俱增,肉食者還是市場上的主要客源,不把潛在顧客局限於素食人士身上是最能讓公司「賺錢」的想法。根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NPD Group於2019年所得的調查結果,購買植物仿真肉漢堡的消費者中便有約95%的人也吃肉,可見人造肉的市場並不局限於素食者,早已經邁進了肉食者的世界。[8] 人造肉市場成為「兵家必爭的嶄新戰場」,[9] 預計未來應該會有更多人造肉品牌加入市場,新加入的,不獨有主要以植物性蛋白質組成的植物仿真肉,還包括另一種人造肉。

基本上,人造肉可以分為兩種,一種適合素食者及肉食者,另一種只適合肉食者食用。素食者可食用的人造肉,亦即是上文提到以植物蛋白組織為主的植物仿真肉(為了避免與另一種人造肉產生混淆,下文開始,凡是提到適合素食者食用的人造肉,一律稱之為植物仿真肉)。以Beyond Meat的素漢堡為例,材料包括水、豌豆分離蛋白、芥花籽油、椰子油、增稠原料、馬鈴薯澱粉、香料、麥芽糊精、酵母萃取物、鹽……等20多種成份,[10] 其主要成份與某些素肉1.0相似,都是植物蛋白,但讓它們可以晉升為素肉2.0,主要在於人造肉的賣相、口感及味道與真肉相似。真肉的獨特味道來自它的「血紅素」(heme)份子,這讓肉類在烹調過程中釋出香氣,大豆的根部也有類似「血紅素」的「大豆血紅蛋白」(leghemoglobin),Impossible Foods運用基因改造技術,從大豆入手,抽取大豆的基因,放入基因改造酵母中,並使其發酵,以大量生產大豆血紅蛋白,它便成為植物仿真肉的成份,令植物仿真肉的味道與真肉相似。[11] 至於Beyond Meat,主要採用豌豆蛋白(pea protein),當中沒有大豆血紅蛋白,也不涉及基因改造技術,但它的植物仿真肉與Impossible Foods相似,同樣會流出「血水」,只不過「血水」不是來自大豆血紅蛋白,而是來自「紅菜頭汁」(beet juice extract)。[12]

明光社

人造肉除了指植物仿真肉,也可以指一種複製真肉而成的「細胞培養肉」(cell-based meat)或「培植肉」(cultured meat)。這些培植肉先從動物體內取出組織,並抽取其幹細胞(stem cells),在培養皿中以包含生長份子(growth factors)與鹽類等成份的基質使其發育成肌肉纖維後,再培養成有肌肉纖維、血管與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完整肌肉組織。至於影響味道與口感的份子如氨基酸(amino acids)、血紅素蛋白(hemoproteins)、短肽(short peptides)與脂質(lipids)等均可以透過基因編輯技術複製。有些團隊甚至利用CRISPR的基因編輯技術加速細胞生長,提高生產效率。由於整個過程都是在實驗室完成,製造培植肉的人宣稱培植肉沒有大腸桿菌(E. coli)、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與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等微生物的污染問題,也不必擔心豬瘟等動物傳染病問題,培植肉可以堪稱「乾淨肉」(clean meat)或「實驗室製肉」(lab-grown meat)。[13] 不過,亦有公司推出不完全受限於實驗室場景的培植肉,以色列的生物科技公司Future Meat Technologies發展出來的生產模式,可以把小型的培養機器分發給農場主人,他們只需將含有細胞的膠囊放在培養容器中,待組織生長到一定規模,送到加工廠進行加工,即可製造成培植肉。[14]

不少人相信培植肉除了衛生,對人類、動物及環境也是友善的。科學家不必在培植肉中加入抗生素,避免增加人類面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的風險。生產培植肉不必飼養大量牲畜,亦不用殺死牠們,因為製造培植肉的第一步,只需要從動物身上取下少量細胞便可以。[15] 培植肉也不會製造廢物,由於西方人以吃肉為主,對他們來說骨頭和內臟都不適合食用,而製造培植肉就能避免製造動物骨頭、內臟等。不單如此,商家推出培植肉,也希望可以解決將來各國有可能面對的食物短缺危機。[16] 除了以色列之外,美國、日本、歐盟已在研發培植肉,至於中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已經討論到要研發培植肉,將它作為主要解決肉類短缺危機方案,使中國食品的供應更具持續性,亦足以對抗災害。[17]

培植肉聽起來似乎有點科幻,但產品面世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以色列公司Aleph Farms正在與世界各地的餐飲集團洽談合作,希望在2021年讓可食用的培植肉進入試用階段,若一切順利,2023年便可正式在市場推出。[18] 而新加坡更成為全球第一個准許培植肉商業化銷售的國家,在2020年12月初新加坡政府批准Eat Just在市面販售其品牌GOOD Meat的培植雞塊,Eat Just全球傳訊主管Andrew Noyes提到他們「提取肌肉細胞後,會混合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脂肪和維他命等營養物,這些都是動物用以成長和繁殖的必需營養。」現今培植雞塊的生產成本仍然高昂,還未能確定產品上市的時間,Eat Just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Josh Tetrick期望培植雞塊可以在2021年底前打入大眾市場和取得盈利,屆時其定價將會和高品質的傳統雞肉大致相同。[19]

當培植肉背負解決糧食短缺的使命,又打著衛生、環保等口號,只要技術更成熟,讓它從天價跌至大眾都能夠接受的價格,它的發展潛能應是難以估計的。植物仿真肉也是如此,當它深受注重健康、愛護動物、環保人士,又或是愛好新事物人士的青睞,自然可以在「肉食」市場上大展拳腳有所作為。

無論是植物仿真肉,還是培植肉,這些人造肉似乎對地球、人類及其他動物都帶來好處,我們應該引頸以待,期待人造肉時代的來臨,欣然接受這種新興「肉類」嗎?下一期將繼續與大家一起探討。


[2] “Top 10 Plant-based Meat Companies,” BRAND ESSENCE, October 7, 2020, https://brandessenceresearch.com/blog/top-10-plant-based-meat-companies.

[3] Sam Rutherford, “Fake Meat Taste Test: Can Trader Joe's Beat Beyond Meat and Impossible Burger?,” GIZMODO, March 13, 2020, https://gizmodo.com/fake-meat-taste-test-can-trader-joes-beat-beyond-meat-1841675506;〈【實試】Impossible Burger 2.0 植物肉漢堡 口感似真肉+有肉香肉汁〉,Unwire,2019年3月20日,網站:https://unwire.hk/2019/03/20/impossible-burger-2-0/life-tech/

[4] “Compassion for the Animals,” HappyCow, https://www.happycow.net/vegtopics/why-vegetarian.

[5] Denny Chien:〈既環保又健康還不用殺生?!「人造肉」成為兵家必爭的嶄新戰場〉,H. Spectrum,2020年2月27日,網站:https://medium.com/hspectrum/既環保又健康還不用殺生-人造肉-成為兵家必爭的嶄新戰場-b7a01328c350;“Key facts and finding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news/story/en/item/197623/icode/

[6] John B Nezlek and Catherine A Forestell, “Vegetarianism as a social identity,” Current Opinion in Food Science 33 (June 2020): 45–51, https://doi.org/10.1016/j.cofs.2019.12.005; Lora Jones, “Veganism: Why are vegan diets on the rise?” BBC News, January 2, 2020,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44488051; Mandy Meyer, “This Is How Many Vegans Are In The World Right Now (2021 Update),” WTVOX, January 17, 2021, https://wtvox.com/lifestyle/2019-the-world-of-vegan-but-how-many-vegans-are-in-the-world/; Alexa Wang, “The growth of veganism in 2020,” Flux, February 21, 2020, https://www.fluxmagazine.com/growth-of-veganism-2020/;熊玠非:〈全球吃素人口暴增 但女遠多於男 女人為甚麼比男人願意吃素?〉,《康健》,2020年7月27日,網站: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2326

[7] 〈翻轉飲食文化 Beyond Meat帶來全新肉食體驗〉,《數位時代》,網站:https://edm.bnext.com.tw/haoshi201911/BeyondMeat.html

[8] Jeanette Settembre, “Good news for Beyond Meat? 95% of people who order vegan burgers when dining out aren’t even vegetarians,” MarketWatch, August 6, 2019, 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more-meat-eaters-are-ordering-plant-based-burgers-when-dining-out-2019-07-17;黃敬翔:〈到底是誰在吃人造肉?數據顯示有95%客群不是素食者〉,「元氣網」,2020年6月10日,網站: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4625492

[9] Denny Chien:〈既環保又健康還不用殺生?!「人造肉」成為兵家必爭的嶄新戰場〉;“Key facts and findings,”;伍振中:〈低肉望社會・五|內地豬價高企 外國植物肉公司瞄準「藍海」〉,《香港01》,2021年2月25日,網站:https://www.hk01.com/世界專題/591308/低肉望社會-五-內地豬價高企-外國植物肉公司瞄準-藍海

[10] 林慧淳:〈未來肉正夯,跟傳統素肉有甚麼不同?〉,《康健》,第252期,2019年11月1日,網站: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0358

[11] 汪宜青:〈人造肉進軍中國:植物肉挑戰真肉的底氣是甚麼〉,「BBC News中文」,2019年9月17日,網站: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49724161;〈【實試】Impossible Burger 2.0 植物肉漢堡 口感似真肉+有肉香肉汁〉; Sophie Hirsh, “What Is Heme? Impossible Foods’ Magic Ingredient Has Caused Some Controversy,” GREEN MATTERS, July 26, 2019, https://www.greenmatters.com/p/what-is-heme-impossible-foods.

[12] Amanda Capritto, “Impossible Burger vs. Beyond Meat Burger: Taste, ingredients and availability, compared,” Cnet, October 25, 2019,  https://www.cnet.com/health/beyond-meat-vs-impossible-burger-whats-the-difference/.

[13] 見註5。

[14] 〈以色列人造肉初創企業Future Meat :生產動物脂肪,專攻非轉基因肉食〉,「35斗」,2019年5月28日,網站:http://vcearth.com/p/MjJhNzQwZjM0MzA4YTIyY2ZkNGE1ZjBkMTM2MGIxOTQ=

[15] Denny Chien:〈既環保又健康還不用殺生?!「人造肉」成為兵家必爭的嶄新戰場〉;“Key facts and findings,”;〈真的是「肉」嗎?以色列新創公司開發近乎真實人造肉〉,《自由時報》,2019年7月20日,網站: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858707

[16] 〈真的是「肉」嗎?以色列新創公司開發近乎真實人造肉〉。

[17] Sally Ho, “Chinese National Advisory Body: Cell-Based Meat Development Key For Future Food Supply,” green queen, November 30, 2020, https://www.greenqueen.com.hk/chinese-national-advisory-body-cell-based-meat-development-key-for-future-food-supply/.

[18] 〈真的是「肉」嗎?以色列新創公司開發近乎真實人造肉〉。

[19] 伍振中:〈低肉望社會・二|獲新加坡批准上巿 探秘Eat Just培植肉餐桌〉,《香港01》,2021年2月22日,網站:https://www.hk01.com/世界專題/590317/低肉望社會-二-獲新加坡批准上巿-探秘eat-just培植肉餐桌;〈全球首例 新加坡准許「人造肉」販售〉,「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20年12月2日,網站: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4067

有用還是無用?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09/02/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年近歲晚,中國人喜歡大掃除,那些執拾出來無用的東西,應該怎樣處理?剛抵達美國時,接待我們的教會弟兄姊妹最喜歡帶我們去Garage Sale、Yard Sale、Moving Sale或Estate Sale(住戶將家中二手物品放在自己的車房、院子等地方出售)。他們常常去,暑假時差不多每星期六都會四出尋找有二手東西賣的地方逛逛。我們也跟他們去湊熱鬧,消磨一個週末。

無論是甚麼Sale(銷售活動),住戶都會把家裡「無用」的東西拿出來放在driveway出售(車房門口的私人行車道),所以就名為Garage Sale(車房銷售活動)。如果要賣的東西較多,就連前園的草坪也放滿東西,所以有人叫這做Yard Sale(花園銷售活動)。有些住戶可能要搬遷,故此會把家裡大量的衣服、家庭用品或傢俱一併賣掉,所以Moving Sale(搬家銷售活動)賣的東西自然就較多了。某些原因如住戶去世、離異、破產等,住戶會辦個Estate Sale(資產銷售活動),開放自己全間屋,讓人入內參觀選購有貼上價錢牌的東西。此外,教會有辦Garage Sale作為宣教籌款方法之一;社區屋苑也會在公園等地方辦大型Garage Sale,邀請住戶們擺設桌子賣東西,就像嘉年華會一樣。每逢週五早上至週日,都是住戶「自己物資自己賣」的好日子,人們只要駕著車子四處看看,不難找到路牌指示人們去到Garage Sale的現場。

我們也非常喜歡在Garage Sale購物,因為二手貨品價錢平,一般都是幾毛錢至幾元,人人都容易消費得起。不但如此,在Garage Sale裡往往可以發現很多特色「美國人」擺設、餐具、壁畫、傢俱……比如,美國人在長長的餐桌(dining table)上會長期擺設一套美侖美奐的餐具(很少用的,較多作為裝飾);他們主要是用早餐桌(breakfast table)來用膳的。不論是餐桌或早餐桌,他們除鋪上枱布外,還會放上蠟燭、絲花、生果、盆景等,以及一條餐桌旗(table runner),以加添餐桌的美觀,而且還會按不同季節和節日而更換有關裝飾。這只是美國人生活講究和愛情調的一個例子,整間屋的裝飾更不在話下。其實,我們慣了忙碌生活的都市人,也不妨考慮在屋裡添上一點色彩,使心情愉快一些,回家後讓自己可暫時遠離外面令人枯燥納悶的處境。

在住戶而言,自己無用的東西賣給有需要的人,既環保亦可幫助人和賺回少許成本,何樂而不為?而且對於因工作關係而需遷徙到外州的住戶來說,賣掉一些較為無用和大型的東西也可減輕搬遷的擔子。而作為新移民,參加這些Garage Sale活動,也有助我們了解美國人如何講究生活,間接也讓我們更容易融入美國人的生活和文化。當然,要接受用二手貨可能要不怕尷尬,並能放下一些既有的價值判斷,如:窮的人、「孤寒」的人才會用二手貨,所冠以的都是貶詞,我們可會把用二手貨的人改稱為:環保的人、善用地球資源的人、愛驚喜的人?

另一方面,住戶最難決定的就是甚麼東西真的「無用」,若真的要拿出來賣時,可能需要一番掙扎,經過「斷捨離」的心理關卡。住戶要放下的不只是一件物件,可能是物件背後的一份情和一份回憶。要對物件做適切的挑選,對念舊和「放不下」的人來說,確是一項有難度的挑戰。

有一次,我們去了教會辦的Garage Sale,原因之一是因為當時家裡的各樣物資不足,我們移民時每人只帶了兩件行李以應付基本的生活需要,所以希望能去添置一些日用品(其他要到較遠地方買的則只好靠朋友了)。另一個原因是想透過「幫襯(購物)」而對宣教活動表達一點支持。結果這次「幫襯」,我們兩個女兒獲益最多,因為我們買了不少二手玩具。這次購物,既環保,又可捐獻,更有「意外驚喜」,一舉三得。無用的東西,除了棄掉、回收和捐給人之外,也可作為收入的一部份。

在德州,每人每年可舉行兩次Garage Sale,所得收入不多於3,000美元可以不須申報「銷售稅」;但若所得收入超過400美元,則須申報「入息稅」。從稅務條例看,可反映出Garage Sale也是收入的途徑之一。當然,Garage Sale除了把家中無用的東西拿出來賣外,也有人賣自己創作/製作的東西,以豐富Garage Sale的內容和增加收入。

我們也去了幾次朋友和同學的Garage Sale,作為對他們的一份支持。他們從遠遠看見我們,就已展露笑容和表現出一份親切感,還會邀請我們入屋參觀一下,並且分享他們的近況,讓我們更了解對方。

誰料到Garage Sale也可成為了建立人際關係的媒介之一?感恩當初有一班朋友帶著初來步到的我們四處遊走購買二手貨、找好吃的、邊玩邊聽過來人的移民心得。以這種方式接待客旅和寄居的,可算另類了!

如今仍常常回味那移民後的第一個暑假;當時實在醉翁之意不在酒!

電影小組回顧 :無痛斷捨離 (Happy Old Year)

——沒有令人怦然心動的東西就可丟棄?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6/08/2020

小琴自瑞典修讀設計後回國,為未來事業之路,要一個月內把滿載以往20年物品及記憶的家作斷捨離,並改裝成為具歐洲簡約風格的辦公室。在清理家中物品的過程裡,勾起了她過去一段不辭而別的感情,亦再次揭起了父親離開家庭的傷疤。最後更強行賣去父親遺下的鋼琴,破壞了母親多年用以懷念丈夫的「場境」。

 

近年有不少優秀的泰國電影可於香港看到,本電影由導演納華普譚容格坦拿列執導、男主角桑尼舒雲門塔諾曾主演的《戀愛病發》及女主角茱蒂蒙翠莎容素欣曾主演的《出貓特攻隊》,幾套泰國電影的敍事手法特別,故事也引人入勝。

「斷捨離」一詞是來自日本山下英子女士的同名書而來,其意思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另一位在西方當紅的斷捨離代表近藤麻理惠女士的書和節目也傳遞相同理念,如物件不能令你感到有怦然心動(Spark Joy)的感覺,要先向它道謝,然後才可以丟棄。電影《無痛斷捨離》就以女主角小琴要求家人同樣實踐簡約主義及斷捨離,來探討斷捨離背後的價值觀,捨棄物件與情感的關係及矛盾。

電影節奏並不明快,要我們慢慢觀察小琴面對各樣舊物件的反應,再發現她不負責任和缺乏同理心的性格;雖然她嘗試改變,但最終還是因為自己也被「丟棄」及遭受心靈傷害而再次變得冷酷無情。

 

物件背後的意義

不少舊物件,如錄影帶回帶器、舊唱片、Diskman (光碟隨身聽)……這些東西我們很少會再用,因為科技發展,看電視劇、聽音樂不再用錄影帶和唱片,直接上網就可以了。但大家仍記得以往,我們可能曾為好友輯錄精選好歌再燒進CD-ROM(唯讀記憶光碟)中;也會為親友編織頸巾……這一切都是自己一番心血,付出精神製作出來的心意。還有旅行手信、節日賀卡、相片、成績表等,這些都代表心意、關係、一起的時光及成長,藉著這些物件,可以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對已離開的人的思念。亦因為背後千絲萬縷的情感牽引,令很多「斷捨離」失敗。

小琴堆積在家的物件,除了是自己的,還有是借別人的和家人擁有的。在處理自己的東西,她還是很撇脫,甚至連別人送的東西,她也很少會不捨。但對於借別人的,最初她還想全部丟掉就算,因為實在借了太久,別人或許也不記得了,或不想收回,可是最後她還是想試試將它們還給物主。然而最令她難以面對的,就是那部舊相機和菲林 ——代表著她曾拋棄男友,不辭而別的過去。

或許每個人都是自私的

小琴忐忑不安地拿著相機想還前男友安哥,還不理對方的反應,就滔滔不絕地把道歉的說話講完,但她的老實話也確實刺痛著安哥。而在安哥和小琴最後的交談中,他亦認為小琴只是為自己內心好過一點才道歉,然而她的出現卻再次翻起了安哥心中的巨浪,令他也檢視了自己與現在的女友小蜜是否合適,結果把小蜜也「斷捨離」了。

對於小琴來說,面對自己曾傷害過的人,要道歉,是要付出勇氣,或許她真的想修補及維繫關係,又或是想自己好過一點,藉著歸還對方的物品,好好地完結、放下一段關係,原意是好的,只是結果未如人意。

 

好意願也要別人同意

抱著斷捨離的心態把堆積的東西清理,是種放下重擔的手法,把可以用的東西轉送別人,讓自己的家有多點空間,這當然很好。不過,斷捨離是很個人的事,如果同住的人不願意,是絕不能強行把別人認為仍有用及有記念價值的東西丟掉,否則就會變成一種很自私的行為。

小琴與哥哥和媽媽被爸爸拋棄,這對小琴來說,是不種很不堪、不想再記起的回憶。只有相片,可以「證明」爸爸曾對她好。然而,對媽媽來說,丈夫留下的所有東西:這所音樂學校和他的辦公室,全都是她美好的回憶,是她不想忘記的,所以她每天要唱同一首情歌,要在他的辦公室吃飯、睡覺,不容女兒把地方裝修,以免自己會忘記這一切。

一個不想再記起,要向前走;一個想每天憶記,永遠懷念……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很難解的結,雙方都沒有錯,但只要一方堅持自己的做法,就會令對方感到痛苦。小琴最後還是硬要改變對方,騙媽媽外出,把爸爸留下來的鋼琴賣掉,令媽媽極度傷心。人生總有矛盾,留下或丟棄物件,也要仔細思量其背後的意義及對別人的影響。

 

一切在乎珍惜

留下有用的,把不用的物品送給需要的人,以「價值」來說當然是最好,以免它們的一生總是被收藏著,沒有用處 。但電影同時亦提醒我們要珍惜別人所付出的心思,亦要好好維繫著關係與感情,不要使別人有被丟棄、被無情斷捨離的感覺。正如小琴一樣,如她沒有被爸爸無情拋棄,或許她今天能好好處理與安哥的關係,也不會這麼無情地一意孤行,為了走自己的路,而傷害了媽媽的心 。凡不合自己心意的人和事都給「斷捨離」了,究竟是否真的「無痛」呢?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 26-8-2020

實幹社關.應用倫理 2019課程巡禮

陳永浩、馬迅榮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7/07/2019

多少年了,教會時常被批評為「堅離地」,「中產化」,不食人間煙火,不問世事!但同時在這些年間,不少基督徒參與政治、關注環保問題、推動改善住屋環境、關注長者、難民以及貧窮人等,他們付出心力,為社會有需要的人士出謀獻策,貢獻社會。作為香港這城的信徒,其實我們每一個都可以身體力行,踐行信仰。明光社將以往為期一季的課程一分為二,在5至6月,舉辦了共六堂的「社關課程2019 落地實幹論社關」,讓學員可以多了解基督教機構和信徒現時從事的社關工作。

從政非好漢?

明光社

第一堂課探討了基督徒從政的議題,由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先生(阿涂)和觀塘區區議員鄭景陽先生擔任講員。不少人覺得官場黑暗,政客要生存,必須詭詐,偏偏多年從政經驗告訴阿涂,信靠上帝才能成功。他以28歲之齡出任立法會議員,當年面對有經驗的對手仍能勝出,他深信是神的帶領。他一直堅守原則:不詭詐,不騙人;深信只要自己努力,神就會幫助。面對將來不明朗的政治環境,他仍然深信神掌管明天,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限制神的工作。

鄭先生相信香港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社會上有不同的人,應彼此尊重,如果大家具真誠信念,其實是有磨合的空間。除了自己努力工作,他感謝街坊助理和整個團隊的付出。他會祈禱,看看有甚麼是神想他去做的。要面對各種價值觀的衝擊,他坦言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堅持這漫長的戰役;他認為要推動社會進步,有時甚至需要付出整個人生去完成。

環保的迷思

明光社

第二堂課探討保育與發展,由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及前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王福義博士擔任講員。提到保育的這個概念,王博士指大家可能會有不同理念和想法,這涉及彼此不同的價值觀。他認為,基督徒思考相關議題時,需要建立一套正確的土地神學。他慨嘆現在不少地區為了得到土地而填海,因為土地代表財富、力量和控制權,而人在使用土地時,卻不願意遵守規則。但他指出,在舊約時期,在神給以色列人土地前,是先要他們學習遵守一些規則,例如安息年的設立,正正是要讓土地有機會休息。他說,土地是神的恩典,是神創造的一部份,也是我們的兄弟,人需要尊重土地才能獲得食物。他強調對土地有正確的觀念是重要的。

與基層長者同行

明光社

第三堂課探討關顧基層長者,由城市睦福差傳學院院長鄺玉婷博士,及城市睦福團契同工文國輝先生擔任講員。鄺博士提到,有研究顯示本港約有10%的長者出現抑鬱癥狀。她指香港的長者因面對獨居、患病,會感到孤單,甚至抑鬱,這會引發他們自殺。她分享到,機構會協助長者建立人際關係網絡,例如讓弟兄姊妹到長者家裡,跟他們吃團年飯。曾經有位伯伯哭著對探訪的義工說:「老伴走之後,未試過開枱食飯,有你們來,這間屋多了很多人氣。」而除了在身心靈社四方面關顧長者外,他們亦重視讓長者為群體貢獻才幹。

明光社

文先生則提到,長者有「被聆聽」的需要,他曾在教會舉辦一些社區聆聽訓練時,期間有位姊妹分享到,在教會認識一位長者,每週崇拜都會見到他,但當她試著聆聽他的故事後,才發現原來這位長者常常到公園坐,沒有別的活動了。文先生指,透過聆聽,我們才能了解長者的生活和在公共方面的需要。

當住屋愈來愈不公義

明光社

第四堂課探討了基督徒服侍有住屋需要人士的工作,由社區房行動者Edmond Wong和「光房、光屋」,「要有光」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余偉業先生擔任講員。Edmond在2009年開始買入舊樓單位,將它們改建為劏房出租。裝修時,他會將走廊設計得比一般的劏房走廊闊(一般劏房走廊只有28吋,他的卻有36吋),每個單位都有窗戶,令租客生活得舒適點。他會將單位租給有需要的人,如一些婦女,而租金方面,他大致上只會收租客約25%的收入,亦設有綜援住戶價。在服侍的過程中,他試過遇到不少問題,例如有租客將他的地方弄得一團糟,但他仍堅持懷著憐憫的心去服侍有需要的人。

余先生本來是國際大機構的總裁,他在2010年成立社企「要有光」,除了想為有需要的人士解決住屋問題,他亦很想幫助租客在租用房屋期間,發掘到自己的潛能。「光房」這個概念是他建立的,所謂「光房」就是有些業主願意在一段時間內將自己的物業拿出來,以促進別人的發展,他管理的「光房」的租客主要是經由社工推薦的單親婦孺。而租客在居住期間,則要訂下個人發展目標。他指有的租客入住「光房」後,由失業變為就業,有的則完成職業培訓。

服侍難民路

明光社

第五堂課探討服侍在港難民的工作,由基督教勵行會總幹事張洪秀美太平紳士和該會同工Jeffrey Andrews(Jeff)擔任講員。張太表示現時香港約有7,000多人已經過審批或在等待審批是否具備難民資格,而獲確認為有難民身份的約有250人。Jeff則指出在港的難民,有的是來自也門、伊朗等地。

張太指在港的難民雖然身處在一個安全的地區,但由於他們沒有生命危險,故很難找到第三個國家收容他們。由於沒有居港權,他們不能在港工作,小朋友唸書也只可唸到中學,這令他們的生活只能倚靠救濟度日,他們不少更患上精神病。該會的工作著重幫助難民改善生活,張太表示透過申請及獲入境事務處批准,有的難民可以在港工作。Jeff欣喜地分享到,有難民在酒店工作,因良好的工作表現而獲得年度傑出員工獎,反映難民也可以貢獻本地社區。

富家客不絕、貧無親友訪?

明光社

第六堂課探討與貧窮人同行這個課題,由新福事工協會總幹事梁友東牧師擔任講員。香港是個繁華璀璨的都市,但2016年的堅尼系數(反映社會貧富差距情況的指數)達0.539,根據聯合國的指引,這個指數已屬高等級。梁牧師指機構會與各區教會合作,服侍有需要的家庭。而機構不只是透過從上而下、慈惠的方式幫助他們,而是希望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尊嚴,讓他們自力更生。他提到很希望教會能做到持續地與人同行,關心人的生命。他分享到一個感人的例子,一位受助人是持雙程證來港的單親媽媽,她患上肝癌,需要10多萬元的手術費,幾間教會的弟兄姊妹一同籌集這筆費用,可是接受治療後,她的病再度復發。這位媽媽沒有埋怨,更對九歲的女兒說,自己有天會離開她,但天父會守護她,而教會的弟兄姊妹也會繼續關心她,結果這位姊妹離世,她的女兒進了兒童院,教會的弟兄姊妹每星期也會到那裡接她,帶她參加教會的活動。

應用倫理課程

除了上述以「實幹社關」為導向的課程,踏入下半年,明光社將會舉辦另一個以「應用倫理」為導向的課程。很多時,我們以為「倫理」都是些與日常生活脫節,只是學者在象牙塔、牛角尖中鑽研的東西,但事實上,不論是生(生命之謎與智慧設計)、死(安樂死與自殺問題)、愛(互聯網、社交媒體與人工智能中的愛)、性(性別認同與變性人)、權(公民抗命與順服掌權)與慾(投資、投機與利慾)等等課題,都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應用倫理」課程會在這六個面向中,邀請不同的專家與學者,與學員一同討論,如何在生、死、愛、性、權、慾中找到準繩,在暴風中展現笑顏。課程將於10月開始,報名詳情,請留意研究中心公佈。

過猶不及的「斷捨離」?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1/04/2019

 編輯:謝芳

「其實敬虔而又知足,就是得大利的途徑,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應當知足。」

《聖經新譯本》〈提摩太前書6﹕6-8

早前有一日本「斷捨離」達人近藤麻理惠與影視平台合作了一個有關「斷捨離」的節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大受好評,於美國引起了不少回響,亦有很多人跟隨來整理家居,表示空間多了,思緒似乎也透徹了,亦會令心情平靜了許多。

「斷捨離」這個概念,其實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女士在《斷捨離》一書中提出,該詞更於2010年被選為年度日本流行語。及後亦有不少關於過斷捨離的生活、過簡單生活、極簡主義的書本,引起了讀者們的注意及效法。

 

「這東西好像很有用、很便宜啊!」

有時候,我們雖然不確定是否需要那些物品,但會因為它們好像很有用處、又或者在做特價…「買四送一很便宜啊!」明明用不了這麼多又會買回來放在家裡,結果又會積存在家裡,將舒適的空間擠壓縮小,造成了壓迫感。

對於過量地購買及存放著未來可能用得著的東西,山下英子認為我們可能對明天有憂慮,但實在,東西夠我們今天使用,其實不也已經很好了嗎?何必又為明天憂慮呢?而且,有不少東西也會有過期日,如食物或化妝品,買太多回家,放到吃或用的時候,可能又會變得不新鮮了。所以斷絕讓不需要的東西進入家,不必恐懼不足夠,安心的過每天,是過簡單生活的第一步。

 

「這些東西不能丟,我會有天用得著」

「斷」之後,到「捨」。很多人會對存放在家已久的東西不捨,難以放手去丟棄或送給別人。筆者曾進行過「斷捨離」,在決定是否捨棄該物件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需要面對物件背後所藏著的期望、感情或意義。就如買了一系列的書本及工具學習某種手藝,但其實放了多年仍未開始去翻閱及實踐,那其實就只是對該手藝抱有想學習的「夢想」,卻多年都未實行。在面對是否捨棄該系列的書及工具時,就要去考慮是否應該放下這夢想,或者要決定將這夢想開展。

同樣,收藏的物品背後的情感、意義,是否讓我們常感到悲傷或裹足不前?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考慮應否割捨,令我們可以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繼續向標竿直跑。

 

學習及練習不執著

在不斷的重複「斷」和「捨」之後,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脫離」對物品執者的狀態。筆者於多年前亦有留意坊間不少人在說「斷捨離」,在閱讀了多本由日本、法國、美國作者撰寫的書之後,了解到其實他們所講的,也就是與簡約主意(Minimalism)相類似的:不追求物質、過度消費,更不囤積沒用的東西,轉送予有需要的人,滿足於擁有現在的物品,並過簡單的生活。這也是愛地球、珍惜資源的舉動啊。

在實行了斷捨離多年,筆者發掘了自己實在需要甚麼和喜歡甚麼,很多長期放在家的東西,或許是以前小時曾因為喜歡而買回來放著的東西,或已經看過了的影碟、書本,都因為自己不再需要它們而轉贈了別人。而一些鐳射唱片或多年都沒有翻看過的舊照片,亦都已轉為電腦音檔及圖檔儲存。

不要以為將東西變為無形的電腦檔案,就可以繼續亂購買和堆積的惡習,實在我們要練習的,就是要從自己出發,甚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大家可以先試試斷捨離一下手機的應用程式!)在不斷的實踐「斷」和「捨」之後,我們會發現對物質的慾望,包括用的、吃的,都會漸漸減少。重點會轉移到去著重自己與空間、與他人的關係。

 

要如何開始斷捨離?

如要開始嘗試,可以先問問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方式?如想要更有條理?多點空間?減少壓力?令自己有動力去開始實行這並不簡單的行動。跟著,就要從比較少牽涉到情感的東西做起,如書本、衣服、鞋履等。

先以書本來作例子吧。將全屋所有的書本拿出來放在一起,你往往會嚇然發現原來自己有這麼多的藏書!然後逐一去翻看,問自己有多久沒碰它了?是否還需要它?它對自己還有用嗎?(不要騙自己,要誠實作答)之後就分「要」及「不要」兩類。當遇到不確定的物品,可以放在第三類,就是隔一些日子再回看,如自己仍沒有碰過它,就可以歸到「不要」的類別了。

那些不要的書本,我們可以存著珍惜、感恩的心,將它們轉送朋友或送往二手書室,讓其他人都可以閱讀它們,其次就是廢紙回收,丟棄物品才是最後的選擇。

而面對牽涉情感的物品,可能需要多點時間回憶、想清楚保留或割捨,也許會有眼淚,但如能將以往令自己不快樂的東西捨掉,或整理一下,對自己的情緒相信也有好處。

 

過猶不及的「斷捨離」?

雖然這邊廂有人心靈有所得著,但那邊廂卻有報道稱有人實行得太過分:因為已失去了令人「怦然心動」的感覺,就連自己生活的必需品也捨掉,甚至連男友、丈夫都要「斷捨離」,這未免過於誇張。物品被衝動地捨棄掉,可以買回,但關係被切斷就難以補救。

是的,生活要有愉悅感。不過,當夫婦的感情、朋友間的關係失去了以往有的「感覺」,筆者卻認為要先修補及維繫而非要作「斷捨離」。親密的、好的關係,當然要保存,而冷淡下來的關係可否先去挽救而非放棄呢?那麼人才不會變成為只從自己單方的感覺去看世界:「好則要;不好則不要」,並將自己變為了孤島。人與人的關係,愈長久愈要珍惜,雖然再沒有令你「怦然心動」但卻仍然可愛。

最後,我們亦應感謝主,讓我們能擁有不少美好的物品及人際關係,實在應感恩及珍惜它們。

筆者想介紹幾本有關斷捨離及簡單生活的書:

  1. 《斷捨離﹕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改變30萬人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
    作者:山下英子
    譯者:羊恩媺
    出版社:平安文化 
  1. 《理想的簡單生活》
    作者: 多明妮克.洛羅 (Dominique Loreau)
    譯者:張之簡
    出版社:如果出版
  1. 《極簡富足:我靠100樣東西過一年》
    作者: 戴夫・布魯諾 (Dave Bruno)
    譯者: 王戎
    出版社:橡實文化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8-4-2019

共享資源理念的背後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3/07/2018

近來看到本港有一間共享單車公司只經營了一年多便宣佈結業,現今的香港市場有約五間共享單車公司,我們開始見到有公司損手退場。在街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堆堆顏色奪目的單車,有橙有綠有藍……亦曾見到它們被扭曲損毀的、不堪的「陳屍街頭」,亦見過不少是因為用家隨意停泊,致令單車遭貼上告票,放了幾天亦無人理會。據報道,結業的公司是因為未能獲得盈利,同時需要負擔龐大的單車維修開支。

 

分享經濟

「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發展了一段時日,不少創新的科技公司以網絡去連繫世界,人們可以把物品的擁有權共享(Sharing)外,更可以把過多的資源或想分享的物資放上網上分享(Gifting)及租借(Renting/Lending),即可使資源、物件充份被使用,不用閒置、浪費,而物主更可以收取租金、以物易物(Batering)或以互換(Swapping)的方式增加自己可用的資源。

打著Sharing Economy旗號的成功例子有Airbnb、優步(Uber)等,就是「吉屋」屋主、閒置車的車主連結網絡公司,當有人需要短期租用或找車代步,有關物資就會被搜尋得到。而在物品方面,網上有不少分享谷或二手谷(Sharing group),人們可以post(張貼)照片上去,別人有需要就可以借用或以低價購買。

不少人很認同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消費,因為能使自己擁有的物資與人分享,不用閒置物品,或以低價買入二手物品,希望能減少重複、過量製造物品,減少浪費地球資源。

 

共享單車

以企業的角度來看,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可以有很多種,有直接捐款給慈善機構,支持他們的工作,亦有是自己成立CSR部門(社會企業責任部門)去推動教育、公益、環保,使自己的產品、服務能夠對社會負上一定程度的責任,並且能令品牌形象更為正面。

而更有一類企業,本身就帶有共享價值(Shared Value)思維而創立的,為改善社會的問題或推動一些理念而成立的,而共享單車的公司,亦可說是這類以提供平價單車租借服務,讓市民使用單車,更有減低噪音、空氣污染、交通擁擠情況的好處,而且還具有休閒、健身的功能。服務使用者如認同這些理念,認為有其價值的話,就會使用其租借系統及服務。

筆者欣賞其好意,但這系統所租用的單車,不是人們家中閒置的單車,而是開設智能單車共享服務的公司所自製的單車。為方便人們以GPS(全球定位系統)找尋附近單車,以QR code解鎖及使用,它們都具有上鎖、解鎖、二維碼(QR code)等設置。但「空降」這成千上萬部單車前,這些公司在事前有沒有計劃好每區的用量是多少?有沒有預先安排擺放、停泊的地方?或者,根本這些公司就在銷售這種不需要負責任,隨意停泊的理念?他們可會估計到市民是否懂得善待這些「別人的資產」?現時,它們佔用了許多公共空間,一些使用者就隨意把車扔在街上鎖上就算了。這實在也對實體租單車給市民的小店不公平,筆者也難以理解為何政府對智能單車共享服務公司所佔用的公共空間及造成的混亂視而不見。

 

虛擬平台交引起現實的問題

雖不是全部,但有不少分享資源都以網絡連結。旅遊借房、外出坐車、買賣物品,市民可以於網上所屬該企業的租借系統直接連繫物主,其交易的金額、過程是否獲得保障卻不得而知。如人們旅遊以系統租借了民宿,其安全、清潔等問題亦是缺乏監管,需要借用者自己去冒風險。用家當然可以參考系統評分,但產品、服務提供者會否請打手於系統造假評分讚好,亦難預料。

外出租用車輛、買賣物品,亦有可能遇到問題。假若不幸遇到意外、損失,會有甚麼法律保障?保障多少?一切要看不同的公司如何處理有關情況。如交易是私下進行就更難獲得保障。另外,因為服務提供者容易透過系統接生意,這亦會大大影響了當地的酒店、旅館、計程車、小店等的生意,這些企業、公司可是付出了資金打開門營業,但因為人們對它們的需求降低了,其生意亦備受打擊。

而對於一些打著「共享資源」旗號成立的公司,但其實只是利用點對點的平台,免費佔用公共空間,為公司省去租金或管理費用卻想不負責任。我們應細思這是否只是一個華麗騙局。

 

美好原意與人們品格

上文說過美好的原意是「共享」,在享有權利與人共享資源、物件之前,人們是需要懂得珍惜。無論是自己或別人的物品,了解到地球資源有限,要保護環境,所有東西都是得來不易或耗用了地球資源才能生產出來的。但無奈看見人們本著已付出租金,或因為物件不屬於自己,就隨意破壞、不負責任等缺德心態來對待這些共享資源,筆者惟有說句:「你未夠資格與人共享物品。」

當共享者的品格未能準備好,地球的資源便惟有繼續過多地被耗用下去。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13/7/2018

看圖作文還是新聞報道?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
07/09/2017

9月4日香港發生一宗家庭衝突而引發的命案,案中丈夫涉嫌先用刀刺死妻子,並將她從住所單位高處拋下,再自己跳樓身亡。最終二人雙雙伏屍樓宇的平台上。據警方透露的消息指,妻子生死曾向親友透露懷疑丈夫有外遇,雙方亦曾因感情問題而爭吵,警方會循感情方向調查。

在眾多傳媒的報道中,有一網媒將關注點落在死者二人的薪金上。[1]報道第一段指出男死者為食物環境衛生署高級管工,女死者為政府新聞處新聞主任。記者翻查政府資料找出二人的薪酬來作對比,指出妻子的收入比丈夫高出一倍。

但報道在第二段隨即轉為引述專家的意見,指出香港社會仍然保留男性是家庭經濟支柱,男性要比女性強的期望,如妻子能力比丈夫強,男方長期受壓,或會在外尋求可以駕馭的對象填補心靈空缺,或會對妻子有敵視或仇恨心,甚至出現同歸於盡的念頭。報道又引述專家意見指夫妻出現薪金男低女高時應如何解決等等。

女死者收入比男死者高是事實,那位專家的意見或許也是社會上真實的現象,但兩者在這案件之中的關聯性有多少還是未知之數,媒體卻將兩人之收入與這慘劇連在一起,並起標題為「妻薪金高一倍 他人閒言恐傷感情 專家:婚前應討論」,引導讀者推測案中丈夫涉嫌婚外情及行兇,都是因為妻子收入高過丈夫這一個並未發現任何證據的原因。怎樣看這都是一則看圖作文的文章多於是新聞報道。

另外有一免費報章在報道此新聞時明明內文完全沒有提及死者二人的收入差距,卻不符內文地以「妻月薪多夫一倍 女尊男卑 悲劇伏線」為標題。[2]編輯的創作力豐富,但卻不符合新聞工作者應有的專業操守。

做記者最難學並最需要學的一項功課,就是承認有些事我們不一定會知道真正的原因,如果想知道案件的細節,還是等待更多的證據或警方發表的調查結果吧。

 

[1] 〈【夫婦墮樓】妻薪金高一倍 他人閒言恐傷感情 專家﹕婚前應討論〉,香港01,2017年9月4日。

[2] 〈妻月薪多夫一倍 女尊男卑 悲劇伏線〉,頭條日報,2017年9月6日。

曾經刊載於:

獨立媒體,2017年9月7日

轉傳訊息的道德責任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31/08/2017

近日,澳門兩位長者於「天鴿」來襲時,轉傳「筷子基某停車場發現五具屍體、當局封鎖消息」的訊息到不同的即時通訊群組和私訊中,當地政府以涉嫌觸犯「侵犯行使公共當局權力之法人」罪之名,拘捕他們。

新聞一出不少人形容為白色恐怖,是政府的禁言令。香港雖然都有曾就不實和令社會恐慌的言論作出過拘捕甚至檢控行動,但大多情況下都只拘捕發言的人,甚少)拘捕轉傳的人士。想像一下實際情況,我們不能對兩位被捕的長者有點同情心嗎?風災過後,眼見災情嚴重,澳門政府卻未有任何的進展報告,甚至連求救熱線都沒有人接聽的情況下,民間要自救唯有靠互報一些未知是否已經核實的消息,難道這樣不能情有可原嗎?撫心問一句,家中長者天天轉發不同的新聞短片,各種的叮囑、吩咐、擔憂和提示,豈不都是這類消息嗎?

有說,謠言止於智者,任何消息的發佈,不論是否轉發,如果當中有嚴重影響社會安寧,不同的國家也的確有相關的條例,去控告這些破壞安寧的人。作為訊息提供者豈不是應該好好管理訊息,未經核實和查證的消息不是不應發佈嗎?是的,筆者不得不認同這點。只是在經歷風災,多處水浸,作為巿民還能去查證嗎?

當記者也未必能進到災場,聽到消息又難道不傳嗎?也不一定,但記者會傳得很小心,例如會將句子改成「消息:筷子基某停車場發現疑似屍體五具 當局未回應」,這樣所謂的「謠言」其實一樣會被傳出去,但受刑責的機會就減少了。

歸根究底,為何要傳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呢?就是因為當時的資訊不夠透明。如果當時官方能開誠布公發放消息,並即時告訴巿民如何求生,以及保護自己的家財,相信謠言根本就傳不下去。可惜政府未竟全功,現在反要以刑事罪名控告巿民轉傳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這究竟是誰之過呢?

 

從電影感受信仰、生命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6/08/2017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

《聖經新譯本》〈太 5﹕7〉

 

文﹕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

編輯﹕謝芳

 

電影,作為繼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文學、舞蹈及戲劇之後的第八種藝術,大家樂於在影院、家中,甚至下載至平板電腦、手機中觀看,每套的故事情節、音樂、特技、鏡頭、角色塑造…等層面成為大家細心欣賞和分析的必備元素。但真正吸引的是當中豐富我們生命的訊息,仿如讓心靈去了一趟旅行。

兩位對電影有濃厚興趣的牧者、生命導師:中國神學研究院天恩諾佑教席神學科副教授雷競業博士(小雷老師)及宣道出版社社長王礽福傳道(礽福),接受專訪時分享電影的「奧妙之處」。

心靈去了一趟旅行

「很多香港人喜歡去旅行,但對我來說,去旅行要籌備的事情太多…看一套電影,就等於去了一次旅行。」平日忙於寫書、教學的小雷老師,總會偷閒看看電影,投入另一個世界,讓心靈去一趟旅行。他特別喜歡處於一些極端或特殊的環境,觀察人的情緒反應及了解人的生活,所以奇幻、鬼怪或真實描繪某一類人生活的電影,他都喜愛。

他特別提到一些拍得很好的電影,如《血色童話》(Let the Right One In) ,能讓他思想在不死的處境中,身處沒人理解的孤單世界會如何;《凍死骨》(Winter’s Bone) 中帶出了山區居民的掙扎與面對極端環境的生存問題;《血鑽》(Blood Diamond) 描述南非白人的鑽石買賣與兒童士兵的問題等。「很感謝電影創作者所花的心血,帶我們投入到很多世界不同的境況,了解與自己現在的生活有何不同。」

荷里活電影以外還有很多風格

同樣在年少時期已開始喜愛電影的礽福,自從中學暑假與同學以手提攝錄機拍槍戰電影後,大學時期更於台灣導演協會當攻讀生,雖不是正式在課室中學習,但透過與老師、學生的交談,他對電影的認識及熱愛與日俱增。「荷里活三幕劇的電影固然很精彩緊湊,但還有其他節奏、風格的電影,如日本電影《東京物語》、歐洲電影《羅馬假期》…節奏很緩慢,但可以讓觀眾有空間去感受劇中人的情感。看『悶片』都是一種學習呢!」他說道。

礽福有深厚的文學根底,很喜愛王家衛電影的台詞:「電影《東邪西毒》中有些台詞是自己曾經講過,而有些說話,我將來都應該會講。」他認為電影可以帶出預言的作用,令我們代入角色去感受,去思想將來。

安全的近距離接觸

談到電影與信仰的關係,小雷老師認為有些電影會明顯地挑戰大家的信仰想法,例如《遇見你之前》(Me Before You) 講及一名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因為一次意外令他全身癱瘓,愛情令他由憤世嫉俗中改變過來,但最終他還是要選擇安樂死。

「電影會挑戰你去想為何有人會想安樂死? 他們面對著甚麼困難?他的成長,世界給他甚麼價值觀,以致人會作出這種選擇?電影不單反映這是社會的悲劇,亦會讓大家反省何謂一個有意義的人生,社會可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貴…」他稱這是一個安全範圍中的挑戰,讓大家進入主角的生命;從而思想,如果將要進行安樂死的主角就站在你面前,作為他的朋友,你會如何回應他的選擇?

把電影連繫到OIA查經?

對於礽福,本來是純娛樂的享受,卻發現原來很多基督徒不懂如何「看電影」,亦受到電影內容的衝擊,而開始思想電影與信仰的關係。「當戲院播放《斷背山》、《達文西密碼》時,信徒很緊張,怕這些電影衝擊信仰。人們知道我常看電影,就邀請我去講;為此,我多看幾次電影,也對字幕去作分析,作充足的準備。」之後,礽福、小雷老師與其他一些有心人開始在教會舉辦電影小組,慢慢以OIA查經法 (O-觀察、I-解釋、A-應用) 及做分場等方法,去分析及討論電影。

「電影,就是以影像說故事。和現實世界一樣,很多事實不是用口說出來,而是觀察出來的。就算說了一句,也要從影像去找呼應。」他認為語言會有瞞騙,而我們應觀察鏡頭所展現的,是否和說的一樣?是否重複了一些訊息?人物的外表、衣著改變又代表著甚麼?「帶電影小組,需要重複去看一套電影。有機會用心去再看它們,才會看到更多的事。當找到了一些新發現,就會很開心!」

在故事中發現人性

礽福多次提到我們要學懂看故事,因為愈會看故事,解讀經文就會愈好。他認為很多人解經解得不好,是因為對生命的理解不夠立體,看不到故事背後很多很深刻的人性及細節。「為何大家能投入金庸世界,會說『人在江湖』,遇到別人有難,又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因為大家覺得當中的世界很真實,我們才會用內裡的世界與角度去看我們身處的世界,並將內裡的道理在真實世界應用。」

而對於大部分是記敍形式的聖經,我們又可否重立聖經世界於我們的內心?建立一個很豐富的意象世界,以至在面對及處理不同的情況時:「是聖經的世界跑出來,而不是金庸的江湖世界跑出來!」他更認為我們很少代入聖經世界去感受,成為認知的一部分,所以沒有在生活中將感受代入及使用。

進入其世界 了解其心聲

因著電影可帶我們去深入了解不同的世界及處境,小雷老師在文化神學科目中會介紹學生去看不同的影片(包括電視及電影),以了解流行文化,並解釋現代文化及後現代文化,他亦會建議學生去看一些流行電影來明白不同的社會文化,並得以了解人們的心靈及價值觀,並思想作為基督徒可以如何回應。「所有的神學、講道,都是和文化對話。講道是投入去與會眾的文化對話,生命才會改變,也幫助他們以另一個角度去了解世界。」「另外,牧者可以去看與服侍對象相關題材的電影,以增加大家的共通語言及文化背景的了解,如青少年事工的傳道人去看青少年很喜歡看的電影,或有關青少年的電影,並多與他們討論,以了解他們的看法。」

最後,對於分辨與面對電影的訊息,礽福稱他會常帶著謹慎而悲觀的態度去看電影,「看電影要清醒地看,細思當中的訊息。」以電影去看世界是好的,但他也提醒了我們,創作者可能會有「作者的善意」或「作者的惡意」,無論是大團圓結局,或對人物的描寫,都和現實有一定的距離,或刻意地隱藏事實,所以我們看電影還是要保持幾分清醒。而小雷老師亦認為電影如其他好的藝術作品一樣,是一種表達生命中的美與善的方式,遇到好的電影就好好的去享受。當然亦要按照個人的信心去做,如果認為該電影會對自己造成不良影響,就不要挑戰自己的屬靈功力。

 

學習如何欣賞電影

「古往今來的經典電影都要看看。大家可以按電影發展史慢慢去看,由美國史上首部有巨大社會影響力的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到希治閣、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再到史提芬.史匹堡、及基斯杜化.路蘭等。電影不單敘述故事,也與當時的社會連接,我們可以從中追索歷史,了解不同年代的文化、價值觀、甚至鏡頭運用的進步等。」(小雷老師)

「無論甚麼文化的經典、流行電影都可看看。對於大師的作品,未必會看得明白,但可以用一個謙卑的心,給大師留一個空位。因著生命的成長、經歷複雜了,人生的口味都會不同。現在看不明白的電影,他日可能會有所共鳴。」(礽福)

 

曾經刊載於:

談天說道,明報,A13頁,2017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