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環保是一種文化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09/04/2024

起初,神創造一切都是甚好的。今天,神再看這個世界,又會如何評價呢?

香港政府原本定於2024年4月1日起,實行垃圾徵費(全名: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在1月時政府宣佈有關計劃延遲至8月1日實施;到了5月底又再次宣佈暫緩實施垃圾徵費。在宣佈暫緩之前,有部份樓宇在4月1日起以「先行先試」的方法處理垃圾,效果如何?可留意傳媒報道。垃圾,如何徵費?現時很多市民仍然不清楚。原本有關法例規定,市民若要棄置垃圾,必須使用在指定的超級市場購買的指定膠袋,收費按容量而定,分為3至100公升,共9種容量的垃圾袋。若有無法放進袋裡的大型垃圾,便要貼上一個劃一價11元的標籤。政府的目的是推動源頭減廢,即是通過用者自付的原則,棄置垃圾愈多,收費愈多,而費用就在購買膠袋之時收取。垃圾愈少,需用的膠袋愈少,費用也會愈少。不過,筆者認為,能有效令香港成為環保之都,鼓勵式教育是十分重要。

明光社

梁先生(化名)曾經於「綠在區區」工作,是一名環保份子;育有兩名兒子的他經常教導小孩先把垃圾分類,然後他在有空時送到綠在區區回收。他笑稱:「回收後有些小獎勵,然而這小小的獎勵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推動力。當然,政府若能加大宣傳,加大獎勵,效果當然會更加好啦!」雖然他上班很忙,但回家後仍要埋首處理廢物,又要教育下一代廢物分類及減廢等知識,他從不後悔,也不言累。他說:「我認為教育對下一代是很重要的,家庭的教育比政府立法更加有力量。就如我的孩子,他們在常識書已學懂三種顏色的回收桶的用處。若果沒有足夠配套,我走在街上也找不到這三種顏色回收桶的話,即使孩子學了,也只是紙上談兵,實際上做不到,教育及配套兩者不可或缺。」

筆者很同意梁先生的說法,教育及配套是推行環保的重要元素。筆者曾在德國生活,環保已成為德國人的習慣,就算不懂環保的人走入社區,也能立時變成環保份子。在德國,垃圾膠袋是免費提供,市民可以走進政府市政廳索取。筆者初到德國,由於配套充足,又有鄰居教導,已可自動自覺行動。至於,是誰教導我的鄰居呢?他表示,這是一代傳一代的做法。

膠樽、玻璃樽回收

在德國,各個超市都有回收機器,專門回收膠樽及玻璃樽。市民買塑膠及玻璃樽的飲料時,要先付大概0.25歐元費用,稱為「押金」(Pfand)。當退回空樽後,回收機便自動列印一張條碼票,等同退回空樽的費用,當再次購物時,掃過條碼便可當現金使用。故此,在德國生活的人,儘管是遊客,都會自動自覺退回空樽。由於每間超市都有回收機器,退款又方便,大大起了鼓勵的作用,增強了參加回收的動力。

此外,德國環保工作成功,也跟一條法例有關。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市場調查公司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在2019至2022年期間,由於德國包裝法的嚴格要求,塑膠包裝的設計必須考慮可回收性及使用可回收物料、可再生材料,故此帶動行業的積極性。根據歐盟的指令,到了2025年,歐盟一半的塑膠包裝應該是可被回收的。報告也預計到了2030年,這個比例會上升到55%;德國比其他歐盟國家行得更快,目標是在2025年,有90%家用塑料包裝屬可回收或可重複使用。歐盟亦期望到了2029年,塑膠空瓶的回收率達到90%。[1]

黃藍啡三色桶

德國也有回收三色桶(包括黃、藍、啡),黃色桶代表回收輕型包裝,即所有非玻璃或非紙質包裝(例如塑膠袋、塑膠樽、罐頭等);藍色桶代表回收紙類(例如紙袋、報紙、紙箱等);啡色桶則回收可堆肥的廚房和花園垃圾(例如咖啡、茶渣、蛋殼、樹葉等)。政府在每星期固定的日子安排了垃圾車前往各區收取不同顏色桶內的垃圾,住戶只需在指定的日子把不同顏色的桶放在路邊,垃圾車便會主動來收集。這個方法方便市民,由於每次有固定收集時間,也容易幫助市民養成習慣。

二手市場的流行

德國的二手市場十分流行,筆者曾經以50歐元賣出一部已用了10年的LG電視,也曾以10歐元賣出一部老舊數碼相機。以上的貨品,在香港可能乏人問津。筆者收到這些額外零用錢的同時,也驚訝德國的環保文化。德國有很多二手店,如跳蚤市場、慈善商店(如樂施會經營的商店)等。筆者最愛瀏覽「eBay kleinanzeigen」的二手網上市場,因為在家便可瀏覽到「zu verschenken」的免費物品,又或把個人不要的物品賣出或送贈。這種循環再用的流行文化,大大減少了垃圾。

德國環保教育

教育也是推動環保的重要一環。德國由幼稚園開始,便教導學童環保意識,讓小朋友身體力行實行分類;而小學一年級學生有一本環保記事冊,記載他們日常生活中的環保心得,讓他們更加認識環保。

現今世界,處理垃圾是令人頭痛的問題,香港也不能獨善其身。神創造的美好世界得靠我們每一個人盡力用環保去挽救,然後一代傳一代傳承下去,形成一種文化。世界是屬於神的,詩篇五十篇10至11節記載:「因為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的雀鳥我都認識,田野的走獸也都屬我。」(《新譯本》)相信神不希望祂創造的世界受到污染和破壞。聖經沒有明言人們需要環保,因為當時社會的人未有智慧與能力製造破壞大自然的東西,至少當時社會沒有膠袋,不用包裝。在聖經中,土地是十分重要的主題。舊約提到土地的次數多達2,000次,新約則有250次;神給亞伯拉罕46次應許裡,有40次提到土地。可見聖經很著重土地,然而我們在這個時代,不斷地改變土地用途,破壞全球生態,製造更多垃圾,這是神所不願見到的事。[2]

(本文原載於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的《明報》「談天說道」福音專輯〔2024年4月8日〕,其後曾作修訂。)


[1] “Germany Plastic Packaging Market Size & Share Analysis - Growth Trends & Forecasts (2024 - 2029),” Mordor Intelligence, accessed June 13, 2024, https://www.mordorintelligence.com/industry-reports/germany-plastic-packaging-market.

[2] 布克雷〔D. Bookless〕:《耶穌的環保學:活出聖經中神、人、土地的美好關係》(Planetwise: Dare To Care For God's World),趙汝圖譯(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5),頁56。

曾經刊載於: 

相關文章

社區花園──梗有一間喺左近!?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19/09/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我和家人有一位朋友把整個後園改建為農田,當中除了種植各種蔬菜瓜果和香草外,還築了一個小魚池,養了幾尾魚。農產品可以給魚兒提供食物,養魚的水可以灌溉農田;魚泥(Fish Sludge)可以作肥田料。每天除了享受耕種和收成樂趣之餘,還可觀賞田園風光和享池魚之樂;拼湊成一幅「業餘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年幼時居住的大廈單位面積不大,但亦有養幾條小魚和有「外置花槽」可以種植盆栽。每次換魚缸水的時候,媽媽總會把魚缸污水去灌溉盆栽植物,這是一幅「童年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年幼時有機會跟著媽媽去元朗探朋友,村民都有自己的魚塘。魚塘裡有「直落式」廁所,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魚兒來等待覓食機會。印象中魚塘旁邊還有種植甚麼浮萍和瓜菜之類,還有蠔田之類等等。這是一幅「古老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據悉,採用綜合水產養殖(Integrated Aquaculture-Agriculture,IAA)策略,不僅能以持續的方式提高生產力和效率,它還有助降低魚或菜本身的脆弱性,以及提高面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1] 亦有研究顯示水產食品和蔬菜的特定組合,可以同時提高營養和經濟生產力,例如把魚和蝦與蔬菜、水果和大米結合的IAA系統,能生產最高的能量、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A。[2]


綜合水產養殖潛藏著減低排放溫室氣體的機會, 因它使用有限的飼料和營養以及最少的電力消耗。這意味著IAA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微不足道。此外,在畜牧魚類IAA系統中,如:雞等等牲畜的糞便被轉化為魚類的營養素;亦避免了因為要分解牲畜的糞便而排放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同時,IAA會減少對肥料和動物飼料的需求,間接減低生產相關肥料飼料時的溫室氣體排放。這些都是IAA對減緩溫室效應的貢獻。[3]


誠然,不是人人都會有自己的農田去發揮各種版本魚菜共生的「夢想」,但也可以參與鄰近的社區花園計劃(Community Garden Program)。以德州首府奧斯汀為例,就有這樣一個社區花園計劃,目的是幫助團體建設新的花園,並通過施贈、義工協助和提供責任保險等以支援社區花園的發展。社區花園是長期的管理項目,讓人聚集在一起照顧耕地。它們包括具有獨立地塊的花園、食物森林、社區果園、教學花園和公共料理的花園。[4]


在奧斯汀就有一個社區花園聯盟,把大約50個不同參與形式的社區花園結連起來;有興趣耕種的人士可以在社區花園裡當義工(土產可以與義工們分享,也可以捐贈給奧斯汀的飢餓救濟組織)[5]、於春季或秋季租地耕作 (按花圃尺寸計算,由15至30美元不等)。[6] 聯盟裡當然也少不了專為50歲以上人士而設的社區花園。[7] 此外,也有學校設立社區花園作校內教學用途和課餘活動。[8] 可謂梗有一間社區花園喺左近!


在德州很多城市都有社區花園的設立,這也讓我們想到在香港時所居住的大廈,管理處在平台花園開設了幾塊田,有興趣種植的業戶可以申請,中籤者可以免費耕種一季(三個月),管理處會免費提供種子,並安排花王在每季開始耕作時教授種植技巧。我們也嘗試過種菜心,每次陪小女兒到平台花園踏單車時就順便淋淋水,或帶備洗米後的水來替菜心施肥。不知道這可否算作「石屎森林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有研究顯示,有參與種植活動的150位41歲以上的人士,比150位沒有參與種植活動的同齡人士來說,每天多吃大約2克纖維(纖維攝入量增加 了7%),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更大程度地減少,並且每天多做大約6分鐘的中度至劇烈運動(每週約 40 分鐘)。這都是有助健康,例如降低患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9] 此外,有研究顯示,種植活動有助減輕焦慮、抑鬱和壓力,增強自尊心和提高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整體有助精神健康。[10]


種植的確是一種非常治癒的活動。在執筆期間,我們想到如果香港的各大私營或公共屋苑和學校等都按能力在部份空間增建社區花園,鼓勵學生和家長,以及社會大眾能按個人時間或興趣作出不同規模的種植活動,對個人健康、陶冶性情、紓緩情緒等有積極作用,也可增加優質和高營養的糧食來源,以減輕持續高企的糧食價格通漲,此外更可以讓人們學體會珍惜食物之重要性。


2023年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指出,全球農產品價格在飛漲。然而,真正的成本分配並不均勻,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的成本受到的打擊最大,受害最深。隨著通貨膨脹、供應鏈中斷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給全球糧食系統機制帶來壓力,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須加緊保護全球1.93億無糧食保障的人口(food in-secure people)。氣候變化威脅著整個糧食生產。農產品的生產和交易規模很大,但生產只集中在關鍵地區。生長季節關鍵時期的極端天氣會造成深遠的破壞,氣候變化增加了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還沒有看到過如此程度的危機。氣候變化威脅著全球糧食生產,導致糧食價格上漲,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受到的打擊最大。[11]


德州南部今年7月初就提早經歷颶風貝羅(Hurricane Beryl)的吹襲, 一般迅速增強大型颶風要到夏季尾和初秋時才會形成,此時熱帶大西洋的水溫達到頂峰,颶風活動也達到頂峰。可是,今年的美國國慶日很多人就急忙為颶風威脅作準備。貝羅獲得了多個令人震驚的最高級稱號──這是大西洋颶風季節有記錄以來最強大的颶風,也是最早在形成時迅速增強的風暴;且它在不到兩天內從一個相對弱的熱帶低氣壓發展成為一個大型颶風,使加勒比海沿岸國家的居民爭先恐後地撤離或尋找合適的避難所。科學家說,氣候變化對貝羅的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和明顯的作用。一年多來,熱帶大西洋的水溫一直處於破紀錄的範圍,這意味著有很多額外的熱量可用於助長風暴。這是因為溫室氣體的排放正在推動海洋溫度愈來愈高,而夏季初異常炎熱的海水使危險的風暴更有可能繼續出現。2024 年將會是有史以來預報颶風最多的一年,原因來自那破紀錄的海洋溫度。[12]


我們一班喜愛在後園耕作的業餘農夫眼看收獲土產一年艱難過一年,深深體會氣候的確在變化──風暴大旱不規則、春耕秋作不定時,春雨秋雨不效力……


8月下旬黃昏時份,我們去了一趟遠足(也是第一次在盛夏時到那裡遊玩)。結果這次舊地重遊給我們嚇了一跳,以往的游水池(水深可供跳水)、小瀑布、溪澗、游泳人士和水洩不通的車輛都完全不見蹤影,眼前只見極其乾涸的溪床!我們一家包括小狗在內,惟有拿著準備給小狗游泳的救生衣失望地離開。心裡疑惑究竟要多酷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