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給倫理和價值觀一點空間盤旋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4/05/2010

良好意願,沒有倫理和道德的制衡,是兩刃的劍,既能幫人,但也害人。

賺得世界盃,賠上年青人

蔡志森    |    明光社 總幹事
24/05/2010

在香港,政府、馬會、傳媒和外圍莊家應是世界盃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而可以轉播賽事的商場、酒吧和茶餐廳;以及啤酒、汽水、薯片和零食的供應商亦應坐享其成。在利益掛帥的香港,賺到盡是很多人(包括大財團和大機構)的心態,就像在香港的富豪榜名列前茅的多是地產商,但有些地產商的銷售手法卻和不良海味店差不多!
 

賭博防治 刻不容緩 ── 教會可願伸出援手?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4/05/2010

根據政府2008年的調查數字顯示,超過七成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曾參與賭博活動,而「可能已成為問題賭徒/病態賭徒」的比率共為4.5%。

陳旭智:「我落場,是為了贏波」

小記者    |    採訪及整理: 賴婉婷、李焯賢、梁卓琳 (聖羅撒書院) 陳諾筠、朱婷婷、薛欣穎、梁敏琪、張凱怡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2010世界盃特刊》小記者
24/05/2010

和富大埔足球隊隊長陳旭智,就是這樣堅定!十八歲擔任隊長,零八年奧運會獲選為代表大埔區的奧運火炬手,憑的,就是對足球的熱愛和幹勁。
陳旭智的足球,是勝利足球!

從足球反思世界

蘇恒泰    |    前戒賭輔導員,現職市場和社會研究相關工作
24/05/2010

有經濟學家指出,企業在海外開拓市場時,須考慮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經濟差異,從而制定合適的策略,這樣海外投資者在當地市場才可以持續發展。適逢世界盃臨近,或許我們可以在足球身上,反思世界未來的發展方向。
 

「九十後」賭徒

採訪及整理:招雋寧    |    明光社 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4/05/2010

筆者的中學時代,賭波尚未合法化,然而班中已有同學購買六合彩,更有數位男同學集資組成「地下莊」,開足球盤,暗地裏給同學小額投注。時至今日,中學生要接觸賭波資訊的途徑更多更廣:足智彩網頁、網上即時賽果、報紙賠率報道……有如潮水。以下為筆者與一位參與賭波的「九十後」青年對話。

賭波資訊之演變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4/05/2010

體育版,在香港一向都好像沒有甚麼地位似的,當港聞洋洋灑灑做十六版時,體育版卻只有四版,還要是黑白。唯有世界盃和奧運等「大時大節」,體育版才有機會爭出頭來,多佔幾版,藉此介紹不同的體育項目。

而「體育」,在報紙近年編輯方向的「領導」下,卻變得與賭具無異。

戒賭者故事 沉溺

小記者    |    採訪及整理:陳少游 (龍翔官立中學) 《2010世界盃特刊》
24/05/2010

世上萬事,最易莫過於花錢;花錢方法,最快莫若賭錢。賭便如毒,一旦沾上,萬難戒除,最後大都落得家破人亡之下場。但賭錢吸毒,何者為害更甚?今時此刻,竟有人說:「賭博100%衰過吸毒!」   

《十月圍城》 ── 保鏢與刺客?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4/05/2010

近期看《十月圍城》,令人看得有點沉重。

還未夠五分鐘,故事中的興中會會長楊衢雲(張學友演)還未說完民主的意思,就被人暗殺了,彷彿爭取民主就會流血,就要有心理準備要犧牲似的。故事在這次暗殺行動後徐徐展開,眼見一個個平民、商人、軍人、乞丐、文人,為了未來的革命家孫中山(孫文)來港籌劃革命,一一獻上生命,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