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意外懷孕之後

傅丹梅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0/05/2010
早前一宗法庭新聞令人驚駭,一名假扮有孕的女文員透過一個親子網站,聲稱送嬰兒用品,誘使一名孕婦到她家,然後藉機替事主按摩時,用電線勒暈事主並劏肚欲取嬰,最終導致胎兒性命不保,被判入獄十年,法官指被告雖無精神病,惟她童年不快及敏感的

為分享立界線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0/05/2010

谷歌車輛拍攝街景時,意外從Wi-Fi截取600GB網絡資訊[1],資訊雖零碎,卻足以惹起個人資訊外洩的疑慮;Facebook兩次的保安漏洞,前者為俄黑客盜取150萬帳號

焦點球員: 保方保方,保住後方

18/05/2010

保方是意大利國家隊的正選門將,效力意甲球會祖雲達斯。他被外界形容為世界最佳守門員之一。反應快,落地撲救快而準是保方聞名世界之處。
 

世界盃與傳媒

18/05/2010

傳媒對公眾的影響力有目共睹,他們報道的角度、側重點,以至報道手法,在在影響公眾對事件的看法,甚至於其心理、行為。傳媒寫什麼、報道什麼往往與市場需求息息相關,然而反過來,他們報道的焦點又會對公眾造成潛移默化的作用。今天,社會賭博風氣興旺,加上世界盃日子臨近,人們也跟隨傳媒的步伐,形成不良的賭波風氣。
 

焦點球員: 「玻璃猛將」洛賓

18/05/2010

洛賓是荷蘭出色的中場,隊友和經理都認為能有這樣的球員十分幸運。可惜這樣優秀的球員卻傷患不斷,更被喻為「玻璃人」。
 

趙俊傑:「勝利時,不可驕傲;受挫時,不要氣餒!」

18/05/2010

觀賞球賽,與朋友們齊齊暢飲、吆喝歡呼,實是賞心樂事。「睇波」要睇得快樂又健康,有幾方面球迷要多加留意。
 

青少年睇波變賭波,小心

18/05/2010

世界盃是全球矚目的體育賽事,不少球賽更是「必看」的。唯戒賭機構發現,青少年在世界盃參與賭波機會甚高。最近一個輔導戒賭團體就調查了1500百名賭波人士,當中近7成人20歲前已開始賭波,最年輕的更只有16歲,情況令人擔心。
 

焦點球員: 球壇二奶命 愛情跑到終點 波歷克

18/05/2010

波歷克76年出生於東德,不知道是否生來一副「二奶命」,2002年波歷克還效力利華古遜時,連奪歐聯、德甲、德盃及世界盃四項賽事亞軍,2008年,歐國盃、聯賽盃、英超、歐聯和社區盾也是亞軍。
 

廣告出沒注意

18/05/2010

世界盃有關的宣傳片段鋪天蓋地。扭開電視、翻開報章,借世界盃的「盛名」推銷商品的廣告不斷映入眼簾,奸詐商人都想藉此分一杯羹。然而有多少人會發現,大部份的廣告根本與足球運動完全無關,只是借勢宣傳,好讓你走進圈套,買下沒必要的商品?
 

焦點球員: 「火爆戰神」朗尼

18/05/2010

朗尼身穿國家隊十號戰衣,亦是現時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球星之一。在今季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中出戰38場射入26球。在今季C.朗拿度缺陣後,朗尼甚至取代了他的核心位置,掌握著全隊的進攻命脈。他的入球瓣數多。速度、射門技術及觸覺無容置疑,今季更苦練頭槌,已多次用頭槌替球隊建功。他亦是球隊今季的膾子手,他永遠用不完的體力及高昂的戰意是帶領球隊勝利的必備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