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平起平坐 更近真愛
香港的兩性文化,已從「男尊女卑」進化到「草食男,肉食女」。女性對男性的態度,也從「卑躬屈膝」到「主動狩獵」。教會「姊妹」面對如斯光景,一味的「順服」是否就可解決問題?「姊妹優勝,其實不一定為弟兄帶來張力!」家庭基建創辦人羅乃萱有話說。
投訴的質與量
有謠傳說明光社是一個喜歡濫用投訴的機構,只要瀏覽一下明光社的網頁,便會發現這是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一直以來,我們對投訴的態度是十分謹慎的,過去幾年,每年明光社發出的投訴呼籲只須一隻手掌便可數完,與所謂濫用投訴機制恐怕有天壤之別。
民主近了,教會應當如何抉擇?── 教會被邊緣化的危機
在時代轉接期,教會在公共事務的取態和抉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會產生一種文化回憶,會長期影響我們的形象,這不是大的助力就是大的包袱。例如法國天主教本來有深厚的文化根源,但在現代化過程中,教會永遠都像站在「保守」一面,阻礙「進步」,這形象久而久之就根深蒂固,難以去除……
《淫審條例》的現況及預視
據報道,《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將於本年年初向公眾作第二輪的諮詢。根據去年七月所發佈對有關《條例》的《第一階段諮詢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公眾對(一)「淫褻」及「不雅」的定義;(二)審裁處的運作;及(三)互聯網與新媒體的處理三個範疇較多關注,政府所聘用的顧問公司亦建議於第二輪諮詢時,集中於此三個範疇邀請公眾發表意見。
抬起頭來 當家作主
草食男在香港「抬頭」,可不等於所有教會都認同傳統性別角色有游走的空間。相反,有教牧同工認為,男性陽剛之氣必須保留,唯要學做一個男性的好榜樣,學習用男人的方法表達感受和抒發情緒,並在教導、團契等配合下,弟兄才有機會真正抬頭做人。
好好戀愛 先要好好成長
現代戀愛的道路,在步伐急速的時代中,比以往也許更加難走。我們在成長的路程中,也沒有被教導應如何好好戀愛,如何妥善管理自己情緒,以及什麼是健康穩定關係的發展階段。好好戀愛學堂堂主任杜婉霞女士(Joanna),就她所接觸的學員及十多年的輔導戀愛經驗,為我們道出她對現時男女戀愛態度的看法。
「草食男」與「肉食女」
今年三八婦女節,嘉芙蓮碧格露憑《拆彈雄心》,成為八十二年來第一位打破男性壟斷,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女性,有報章的標題是「荷李活性別戰,女人贏了」。在一些人心目中,兩性是經常保持著戰爭(最少是競爭)的心態,就好像去年曾經掀起的港男與港女罵戰一樣,但兩性之間若常常想著如何鬥爭是很可悲的。
兩性角色的 現況分析和背後的影響
近年關於男女的各類新穎名詞湧現,大部份來自日本,也有部份來自韓國與內地,當然亦有土產自香港。關於男性,較多人熟悉的有:電車男、草食男、宅男及港男等,沒那麼為人知曉的則有:玩具男、便當男、經濟適用男、鑽石男、牛奮男、鳳凰男、毒男、DV男、Kidult、王子病等。關於女性,較為人講論的有:港女、肉食女、公主病、中女、敗犬及熟女等,較少人掛在嘴邊的則有:剩女、孔雀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