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傳媒生態靠大眾表態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8/07/2011

一年一度的「傳媒生態問卷調查報告」又出籠,由18個包括教育、家長教師會、宗教及社會服務等團體組成的「反色情暴力資訊運動」剛於本月初向大眾公布千多名市民對去年傳媒生態的觀感。

談正面教育觀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28/07/2011

教育局就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課諮詢教育界,反應極之熱烈,立法會舉行的諮詢大會,由於報名出席人數眾多,會議由一場增至三場。不過,多場諮詢均與新界校長會的進修課程或會議撞期,以致未能派代表出席,但日前我已提交書面意見,期望共策推動有關科目。

一份最原始真愛的期待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1/07/2011

近日有報道稱有90後女生表示身邊同學每兩人就有一人有性經驗,「半數同學有性經驗」,另有男生坦言只要做足安全措施,發生性行為亦無問題。現時青少年對性開放的態度和觀念,相信很大程度受媒體,例如電視、電影、和報章雜誌以及互聯網影響,他們輕易接觸到歪曲的性文化,錯誤地將婚前性行為合理化、年輕化及即食化。

別以為沒有未婚懷孕就等於沒有後果。

理財智慧=本業致富

黃元山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講師
17/07/2011

過去幾年樓價、租金不斷狂升,加上持續的高通脹,令升斗市民包括不少基督徒都生活得非常辛苦,究竟我們有甚麼出路呢?其實,理財是否一定牽涉投資,如不投資,我們可以如何理財、抗通脹?如真的要投資,不同年齡、財力的人,可以有甚麼不同的投資產品、市場可供選擇呢?
 

踢爆「私影」危機

吳巧華姑娘    |    路德會賽馬會華明綜合服務中心外展社工
17/07/2011

以前的「沙龍」,現今的「私影」,又或一家大小在節日或子女畢業禮時,於影樓拍的「全家幅」,原意都是好趁青春留倩影。本來,這只是簡單的「我購買攝影服務」,然後得到質素較佳的專業照片作為生活上的留念,但近年卻出現多宗因「私影」而遭受性侵犯的個案,以及身邊有年青人以「私影」賺錢,容許純粹欲拍性感照片的攝影師拍下多張賣弄色情的照片,形成現代「私影」的危機。
 

在扭曲的世代堅持正直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7/07/2011

由香港、台灣到紐約;由政府、大財團到所謂弱勢團體;由政治、財富、到家庭價值,我們幾乎每天都看到不少扭曲的現象。

通識系列之「基督徒如何投資及消費?」花絮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17/07/2011

香港已成為世界最貴樓價之地,股市既波動凶險,港元又與疲弱的美元掛鉤,面對高樓價、高通脹的生活環境,普羅大眾都感到束手無策。明光社在今年5月舉辦一連四堂的通識理財課程,請來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董事及資產管理公司執行董事的吳澤偉先生(David),以聖經原則,帶領參加者思考如何妥善理財及好好規劃將來的生活,學員大都表示獲益良多。

感謝神

樓曾瑞    |    明光社董事會主席
17/07/2011

退休三年多,很享受輕鬆、充實的生活:參與事奉,查考聖經,聯繫親友,探幽索勝 ……;正以為會如此度過餘生,神卻另有打算。
 

電影理應是一場人性的紀錄

陳龍超     |    電影小組組長
17/07/2011

筆者跟電影小組在一起五年了,還是先跟讀者們打聲招呼︰「你安好嗎?還在跟好萊塢的口味團轉嗎?」
 
3D電影自《阿凡達》的勝利成了電影院的救星,也給觀眾一個理由去放棄等候片刻而租買藍光碟,特效營造的立體感合理地讓劇本素質退居二線,觀眾期望只是追逐無止境的爆破。友人問:「《變形》適合小孩看嗎?」筆者在Facebook內的回應是︰「No La」你的意見又是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