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年青大專生亦領綜援!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1/04/2011

擁有大專學歷但因為失業而需要領取綜援的人數在過去四年增加了八成達900人;而80後(即30歲以下)要領綜援的年輕人亦有6,000個!因此,年青以及高學歷,並非一定是能夠找到工作的保證。不過,在失業率由2000年5.1%的高位,回落到現時的3.3%,而仍然出現這個現象實在值得關注。

家庭友善──共創官商民三贏

傅丹梅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31/03/2011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社會工作學系與香港亞太研究所合作進行了一項電話民意 調查,名為「香港全職人士工作與家庭平衡」探討香港全職人士的工作與家庭的平衡狀況,共成功訪問了1,002位18歲或以上 的全職人士,調查結果顯示:

作繭自縛的核威脅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31/03/2011

近日因日本大地震,繼而引發了核電廠洩漏輻射的重大危機。當我們看到一天又一天關於核電輻射超標的消息;當我們看見福島核電站的勇士們的故事;當日本大片大片的土地、海面和農作物因核電事故而受到嚴重污染,我們實在要問:「還要核電嗎?」

公眾人物沒私隱?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7/03/2011

近年報刊以狗仔隊追縱藝人、城中名人的情況十分普遍,每天報章或周刊的娛樂新聞都有不少揭秘式的報道。當然,我們同意身為藝人或知名人士,於公眾場所的行為,其一舉手一投足都需要十分小心,因為他們的行為實在對公眾或支持者有著一定的影響。
 

色情體感電子遊戲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7/03/2011

繁忙的工作和學習往往讓人吃不消,不少人會選擇玩遊戲機來減壓,所以,電子遊戲機一直都有龐大的市場需求。除了格鬥、角色扮演、戰爭、射擊、賽車等傳統遊戲外,市場上亦一直存在著色情遊戲。隨著科技的發展,在強大軟件和硬件的支援下,遊戲的內容和形式更豐富,玩家能享受的趣味亦更大了,當然亦包括色情遊戲。
 

當賭博變得老少咸宜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7/03/2011

賭,向來給人的印象,都是在投注站門外,一大班男人,或站或坐在街上,左手夾煙右手拿起筆,若有所思在圈馬纜。可是在馬會近年的努力下,馬場已漸漸打造成老少咸宜的地方。
 

感冒與口罩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7/03/2011

流感高峰期又到,農曆新年後開課的第一天,就有學生患病,學校要考慮停課,但辦公室的成年人可沒有這種「優惠」。有調查發現,八成人感冒仍然上班,令辦公室成為播毒溫床。有人藉機埋怨工作地方空間小,壓力大,沒有人敢放假,惟有帶病上班也不請病假;有人甚至認為戴了口罩代表「患病中」,為免自己變成生人勿近的人,寧願不戴。

「負」榮譽學士 The Debt-Class

招雋寧    |    明光社 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7/03/2011

經歷艱苦的公開考試,莘莘學子步入大學,最困擾大專生的可能不再是功課和試卷,而是沉重學費。

開展通識及生命教育視野

楊潔華、沈雅詩    |    明光社督導主任|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資源管理)
27/03/2011

面對社會愈來愈複雜的議題,例如倫理、性文化、傳媒操守、賭博等,坊間可以讓教師、社工、學生們等一籃子地搜集相關素材的資源庫實在不多,明光社的「生命及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卻提供有關的服務。

外國相繼修例 兒童強姦犯可收監

吳慧華、廖珮盈、鍾漢池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實習學生
27/03/2011
根據香港現行的普通法推定,年齡在14歲以下的男童並無性交能力,而這推定其實是源自羅馬法,當時法庭視14歲為青春期的開始。到了在19世紀,在R v Waite 一案中,首席法官柯律治勳爵(Lord Coleridge CJ)宣稱普通法規則清楚訂明 「14歲以下的男童在生理上不具備干犯(強姦)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