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性格恩賜大不同……我有話說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8/02/2024

受訪者:李志剛牧師博士/馬鞍峰香港教會主任牧師

坊間有不少幫助人了解自己性格的測驗,除了為人熟悉的九型人格,十六型人格測驗(MBTI)、DISC、StrengthsFinder等都是一些可以幫助人透過測試了解自己性格、人際關係取向或能力的工具。商界中有不少大公司嘗試用MBTI去了解自己的員工,然而,這些工具對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真的有幫助嗎?即使知道自己的性格,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對工作和與人相處有幫助嗎?作為基督徒,了解自己的性格,有助於發掘自己的恩賜嗎?性格又與屬靈恩賜有何不同?今次「我有話說」系列,馬鞍峰香港教會的主任牧師李志剛博士會與我們分享有關個性與恩賜的知識,以此幫助我們解答上述問題。

李牧師被神呼召去牧會之前,多年來從事香港和內地的企業工作,更曾在一間非牟利的管理教育機構——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擔任院長,可以說,管理是李牧師的強項。李牧師認為這些分析個人性格的工具很有效,在教導管理學課程的時候,也常常運用MBTI等工具,他會要求學員參與這些測試,從而了解他們的情況。不過,他並不認為上司一定要按著員工的性格來分派特定工作,性格報告雖然會根據評估結果給予一定的分析、評價,但不能以此限制員工,將他們限制在壁壘之中。

以MBTI為例子,簡單來說,這套性格分析工具有四個向度,每個向度有兩種的性格傾向,分別是:能量態度:外向(Extroversion,E)、內向(Introversion,I);資訊思維:實感(Sensing,S)、直覺(Intuition,N);判斷思維:思考(Thinking,T)、情感(Feeling,F);反應態度:判斷(Judging,J)、感知(Perceiving,P)。傾向E的人「傾向集體活動,並且通過社交活動獲得活力」;相反,I的人「傾向獨自活動,容易因社交互動而疲乏,對外部刺激(聲音、視覺或氣味)非常敏感」。傾向S的人「務實和腳踏實地,擁有固定的習慣,並專注於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事情」;相反N的人「有想像力、思想開放和好奇,喜歡新奇而非穩定,專注於未來的可能性」。T的人「注重客觀和理性,邏輯優先於情感,傾向隱藏自己的感受,並認為效率比合作更重要」;相反,F的人「敏感的和情緒化的,具有同理心和競爭力,更注重社會和諧與合作」。J的人「果斷、徹底和高度組織化,重視清晰、可預測性,更喜歡結構和計劃而非自發性」;相反,P的人「擅長即興創作和發現機會,是靈活、放鬆、不墨守成規的,喜歡保持開放的選擇。」這幾種不同的性格傾向,可以組成十六型人格。[1]

雖然人們會建議按性格來就業,但李牧師指出沒有一個行業,某一類型的人會在其中成為主流,他以保險行業為例,研究之下會發現E與I的職員比例差不多,另外,I的人更能建立一段穩妥的關係,因為I的人不太喜歡說話,而現實中不太喜歡說話的顧客也有很多。S比N的職員多一些,F又比T多一些,J又比P多一些,所謂的「多一些」是指在比例上真的只是多一點點,不能說有某一種性格向度凌駕另外一種向度,只是在同一種工種中,不同向度的人可以選擇一些讓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去做。另外,MBTI雖然有效,卻並不足夠,需要與其他分析工具一起運用,才能更深入的了解一個人。

或許有些人自我測試後,發現自己有別於「理想的性格」,又或是嫌棄自己的性格,甚至覺得自己的性格很差而自責,李牧師鼓勵大家不需要如此想,因為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其實受不同的因素影響,除了自己,當中亦有不少人作出「貢獻」,形塑了自己的性格。若然對自己的性格有所不滿,可以去想想是甚麼人造就了今天的自己,把一些敗壞自己的性格的因素除去,學習忘記及原諒「造就」自己性格的人。李牧師指出世上沒有最好的性格,可以認識自己,展示自己的性格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一般人都很需要明白自己的身份(identity), 因很多人是需要其他人的評價,來建立自己的身份,所以性格分析是能幫助一些人明白自己身份的一個較容易方法。但除了明白個人的身份,還要明白在世的目的,和對未來的盼望,這讓其身份能更明顯地活出來,這是一個人產生貢獻的能力來源。

明光社

雖然不同的性格分析工具可以讓人了解自己,但李牧師提醒我們,性格並非一成不變的,人的性格是會隨著年紀、機會、處境而改變的,縱然改變得很慢,而改變也不一定與工作行業相關,有可能與一個人的人生方向有關。同樣,一個人的強弱項,也不是「始終如一」。李牧師強於管理,在參與牧會工作以前,對他來說,牧會是他的弱項。他強調牧會不等於管理,牧養與管理是兩碼子的事,例如如何為離世的會眾或會眾的家人舉辦喪禮,從如何領遺體、為逝者化妝等,都要從頭學起。在牧會過程中,牧師的性格也有所轉變,修讀工程出身的他是思考型的,傾向T,但牧會之後,多了感受,令他走向F,例如主持喪禮時,李牧師體會到喪禮最重要的部份不是證道,而是與哀傷的人一同哀傷,喪禮前五分鐘,他會帶領死者的家屬和同工去到放置遺體的地方,然後一起按手在棺木或者遺體上祈禱,這一刻對死者的家屬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安慰。

李牧師認為這便是事奉,回頭看來,他很感恩,他亦相信神用人的弱項而非強項發揮果效,這絕對是有原因的,為的是要教人謙卑。我們的弱項是用來磨練我們的品格,而強項則是來貢獻別人。這亦是神擴展人領域的一個方法。弟兄姊妹有某些強項,必須要行出來,因為強項放在斗底之下是沒有意思,而是要放在抬面才有意義,因此李牧師會為弟兄姊妹提供發揮恩賜的設備,整潔齊全的廚房、昂貴的音響設備等,一切都不單為了教會需要有美食或極佳的音響效果,而是為了發揮弟兄姊妹的不同恩賜——人不是為設備而設,設備是為了人而設的。不過,既然神可以呼召人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李牧師也會鼓勵弟兄姊妹突破自己的弱項,例如一個內向的人,會否有機會做外向的事工,當然,李牧師或其他負責同工會在旁觀察,評估弟兄姊妹能力及性格上是否真的能應付事奉。教會就好像一個培訓中心,讓人經歷自己的能與不能,從而締造一個一個不可能的事奉者。

鼓勵會眾嘗試不擅長的事情,不代表要強迫會眾做「不舒服」的事奉,以傳福音為例,相信有很多基督徒不習慣在街上傳福音,這並不代表傳福音不重要,只是,傳福音不一定要通過在街上派單張。李牧師分享到信徒可以通過向身邊的朋友見證神的作為,然後邀請他們返教會,這是大多數信徒感到既舒服又自然的方式。李牧師也相信恩賜彼此配合,一個熱衷於帶人回教會的信徒,不代表他強於栽培,如果他忙於帶新朋友回來,又忙於栽培,必定會疲於奔命,甚至可能因此無暇好好發揮領人歸主的恩賜。

性格或會影響信徒用甚麼形式去發揮屬靈恩賜,但性格與恩賜絕對不一樣。李牧師提到性格是會改變的,但恩賜卻不是。恩賜是父神賜給每一位信徒的禮物,用以建立其他肢體,只會愈用愈純熟,是沒有人可以拿走。屬靈恩賜又與才能不同,李牧師指出,一個天生口才好的人,不代表他有講道的恩賜,有講道恩賜的人,他們渴慕聖經,因著找到當中的亮光而感到開心興奮,講道並不是講道理那麼簡單,而是可以說出一篇感動他人的屬靈信息。屬靈恩賜是上帝給予的,而人的才能是通過學習和經驗得到,所以兩者有很大的差別。

或許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屬靈恩賜也不一樣,但當大家心裡有火,想要服侍神,眾多火把凝聚起來,其力量是無法想像的。放眼今日的教會,很多弟兄姊妹因為移民或者各種原因,令教會缺乏事奉的人。事奉是一把雙向的劍,究竟是教會需要弟兄姊妹的服侍,還是教會用服侍來栽培弟兄姊妹呢?我們可以繼續發掘現有弟兄姊妹的屬靈恩賜,和引導他們通過事奉來發揮自己的能力,這樣教會的弟兄姊妹就能好好被裝備和栽培,而教會也會興旺起來,而弟兄姊妹的事奉率也能節節上升。求神帶領大家!

相關文章

把握近在眼前的差傳機遇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2/01/2024

耶穌經常被人批評的是祂喜歡接觸一些主流社會認為身份低下、被人看不起、被人討厭的罪人、甚至人人避之則吉的病人,並且與他們一起吃喝聚會,當大家想起這些故事的時候,自然會想到稅吏、妓女和痲瘋病人等等。不過,若果大家想深一層,耶穌想提醒我們更重要的是不要自以為義、將自己看得比某類人高一等,以及將一些人拒於上帝恩典的大門之外,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資格決定誰人可以得救、誰人可以親近上帝、誰可回應上帝的呼召跟隨耶穌。

過去十年的社會運動,雖然激發起不少人對民主自由和公義的渴求,但同樣造就了一些偏激的思想,為了追求美好的目標而採取或容忍一些本來大家不接受的激烈手段,並將責任推卸給另一方,認為對方不仁所以我方可以不義。而更令人憂慮的是由此而來的社會撕裂,不少人由於在社會運動中曾經有過被對手以不同手法(不論是現實或網上)欺凌,心中積壓了無法宣洩的憤怒、甚至有創傷後遺症,已經將與自己不同政見的人完全對立起來,並且腦中不斷浮起一些令自己憤怒的畫面,再加上政府這幾年採取不少強硬和專權的手法,更令不少人感到政府得勢不饒人,根本無意修補撕裂,沒有最差、只有更差,要化解雙方的怨恨愈來愈難。令人遺憾的是不少基督徒亦無法倖免,深受這種因政見不同帶來撕裂的社會氛圍影響。

當政見凌駕信仰,其中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我們竟然以為自己有權否定一些與我們政見不同的弟兄姊妹的生命,甚至認為有些人不配獲得救恩。有些弟兄姊妹因為對中央、香港的施政和文化不滿,以至對內地同胞也有很大的抗拒,對服侍新來港人士的熱誠亦有所下降,令人惋惜;即使內地的宗教政策愈來愈緊,傳福音及宗教活動固然限制在教會的四面牆之內,信徒的未成年子女亦不能參與教會的活動(包括主日學),網上的福音信息亦受到嚴密的監控。在科技愈來愈進步的情況下,教會反而要走回頭路,透過中波、短波作電台廣播。不過,當上帝關上了一道門,祂亦很可能同時打開一扇窗,若果我們對同胞的福音工作、對未得之民的差傳工作有負擔,其實今時今日在香港便有大量的機會。

每年除了約有50,000人由內地來港與家人團聚之外,截至11月,2023年透過各項吸納人才措施抵港的人士以及他們的家屬有近15萬,當然,他們還有一些不同的途徑來香港,大家現時在巴士、港鐵和街上經常可以聽到有人在說普通話便可見一斑。就算不用返內地,我們要向同胞傳福音毫不困難。以前有些弟兄姊妹覺得要返內地宣教很困難、也有很多擔憂,但今天機會就在我們面前,希望葉公好龍的故事不會出現在我們的教會,就是大家常常將向同胞傳福音掛在嘴邊,但當同胞真的站在我們面前,我們卻避之則吉!

不過,就算大家有負擔,當前的新移民事工和以前亦有很大的分別,因為受過高等教育來港的專業人士、以及在大學供讀學士、碩士、甚至博士課程的內地學生人數已愈來愈多,以前的新移民以內地來港與家人團聚的婦女及她們的子女為主,因而教她們學習廣東話、融入香港社會、知道有哪些社區支援、以及為她們的子女補習等等的活動可能十分適合,但現在教會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滿足一些受過教育和生活條件較好的知識份子對信仰的好奇,這種好奇不單是頭腦知識上的,更重要的是生命和生活經歷上的見證。而且除了接受他人的服侍,其實他們亦會成為服侍其他新來港人士的最佳人選。對不少本來以中產為主的教會來說,要裝備弟兄姊妹作這方面的服侍是比較容易的,問題是弟兄姊妹是否看到這等待收成的莊稼,以及是否願意為了福音的需要而放下自己的政見和走出自己的安舒區,重新調整傳福音的策略。

我們要以宣教士的心態去面對今時今日的差傳機遇,作為宣教士的當然毋須完全認同當地的政治宗教及文化,例如到回教、佛教、或印度教的國家宣教,並不代表要認同當地的宗教,甚至有可能會違反當地某些限制傳福音的法律,我們不是要蓄意與當地政府對著幹,但要傳福音就要靈巧像蛇,只是謹記要純良著鴿子,耶穌基督給我們的榜樣是要以愛勝過恨、要以善勝惡。我們沒有理由拒絕向我們不熟識、不喜歡、看不起的人傳福音,因為深信耶穌願意與所有被人輕看的人一同坐席,世上亦沒有基督的寶血不能遮蓋的罪人。希望我們不會成為福音書所描述的惡僕,自己被主人免了所有債,卻反過來逼其他欠自己債的人還錢,任何政見都不能凌駕神愛世人的心,作為忠心的管家,我們有責任主動了解身邊的鄰舍有甚麼需要,愈是艱難的歲月,我們愈需要保持單純的心。

無論是只會停留幾年的港漂、或是移民來港的同胞,他們剛到港的頭幾個月,是他們最需要支持、亦最願意接觸新朋友的時候,能夠把握這時機與他們建立關係,是讓他們能夠繼續參與聚會和探索信仰的有效方法,要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作為基督徒的召命。

疫裡同行主開路,夥伴結連成祝福

楊潔華 | 明光社督導主任(拓展及對外事務)
25/04/2022

明光社對基層家庭的服侍始於2020年3月,由於當時疫情爆發,一些學童家長向我們表示有經濟困難,及後我們收到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公開給予各機構的電郵,邀請機構為合資格的劏房戶申請現金資助,為劏房戶解決燃眉之急,本社便申請參與「渣打社聯劏房住戶租金資助計劃」及「抗疫失業慈善基金」,成為執行機構。看到貧窮人的需要日增,我們沒有作太多的考量,便於2020年5月開始提供服務,調派兩位同工協助執行,最初只靠網上宣傳和相熟教會轉介,後來有關的查詢十分頻繁,而居民的需要又很迫切,沒有前線服務經驗的我們開始疲於奔命,不過我們與相關機構的同工的配搭卻很緊密,大家都會超時工作,讓居民可以盡快獲得10,000元的資助以應急。後來經濟更差,申請者愈來愈多,我們於同年5月至8月共協助了71個家庭,作出相關申請。

此外,由2020年6月至今,本社參與了關愛基金「為低收入劏房住戶改善家居援助計劃」,協助合資格劏房家庭申請津貼,購置傢俬、電器及雜物,至今已協助219戶申請有關津貼,在服侍中我們認識了很多單親家庭。因為需要實在太多,工作也著實不少,同年10月,我們正式聘用了兩位半職的同工專責這個服侍,以便其他同工能專注日常的工作。

因為初心是解民之急,以傳送主愛為本,在每個可接觸的途徑,除了計劃要求的審批文件外,同工也會在完成約見或家訪程序後,了解一下申請者的困難及加以慰問,在與他們的生命交流中,深深感受到他們的徬徨及無助,當中有不少眼淚,令人心酸的事情。當時我們實質的物資很缺乏,除了提供計劃內的資源及由機構自行購買的簡單防疫包外,同工能給予的,便只有「與哀哭的人一同哀哭」的心,以及來自大能主的愛、為他們祈禱和祝福。本社便是如此進入一個又一個的基層家庭資助服務計劃中,參與服侍。本來以為完成兩年的資助計劃便未必會繼續有關服侍,但隨著疫情不斷爆發,看到人心的無助和物資上的需要愈來愈大,實在是停不下來。

付出多供應更多

感恩主耶穌的不斷供應,我們陸續收到各式各樣的物資分派予基層家庭,包括超過20萬個大人及中童口罩、幾千個快速檢測包、160公升酒精搓手液、3,750公斤米、還有數以百計的食物福袋、防疫包、愛心福袋、低糖傳統年糕、乾果、餅乾、罐頭、成藥、面紙、廁紙、棉被等。除了支援基層市民,本社亦透過這些服侍,有機會連結不同地區的堂會及機構,一同分發物資祝福不同地區的居民,實在是恩上加恩。在服侍及派發物資的同時,同工亦不斷經歷主的大能和恩典。

福盒變攢盒

2021年農曆年前,我們收到50份愛梨巴福盒,這個福盒是送發給有小朋友的基層家庭,裡面有糖果及50元超市現金券,不少小朋友來領取時都不知道福盒是甚麼。家貧無訪客,我們在農曆年期間進行了祝福行動,帶著賀年食品前去探訪劏房戶及派紅封包,小朋友都開心得很。在探訪眾多劏房戶時,我們曾在四樓梯間乏力地喘著氣,見到六樓有小朋友探頭興奮地喊「來了!來了」,我們就笑著喘著氣地跑上去;另外,也有另一戶小朋友高興的用糖果招待我們,又一臉自豪的告訴我們:「姑娘阿SIR,這是你給我們的(福盒),我們今年終於有攢盒了!」因購買三件食品有七折,可以在預算內買多些給他們,同工每人隔天就帶著三大袋賀年食品逐家逐戶去拜訪,這其實是很吃力的,但見到大小朋友難得的笑容,一切都值得。

主為冷鋒的預備

其中非常深刻的是,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主是奇妙的主,是及時的主。在2021年1月6日我們收到數張新棉被,捐贈者很細心,在貨倉提貨後便將棉被拿到去洗衣店焗乾淨,之後再運送給我們,我們便急忙通知有需要人士前來領取,趕及在1月7日前送出,而就在1月7日晚上冷鋒便到了,1月8日早上天文台更錄得攝氏7.7度,是入冬以來的最低溫度,無論多冷多艱難,大能的主總有預備和出路,祂的時間最美好。

主有浩大恩典

我們又申請了參與「區區開年飯2022」活動,於農曆年期間向有需要的人士派發100個盆菜,另外,有義工及同工自費派發紅封包。在2022年2月初疫情開始嚴重,當時很多地方圍封,盆菜預定於2月10日及11日派出,但新冠病毒確診人數由2月4日的131宗,一星期後急增至一千三百多宗。防疫措施也收緊了,限聚令由四人變成二人,在延期還是如期派發盆菜的掙扎中,我們選擇了後者,因為疫情中,人心太惶恐,我們很希望能藉著盆菜帶來暖意,讓收到盆菜的朋友與家人相聚共膳,感受溫馨和美好時刻。當時市面上買快速檢測包十分困難,同工只有竭力將程序不斷修訂,以配合防疫政策,包括:減少義工人數、減少接觸時間、減少人流聚集、每盆加上提醒以符合食安的指引、加強消毒程序、增加社交距離、派出時維持一對一接觸。但因送遞的時間有誤差,令義工需在我們的訓練中心速食午餐飯盒,後來該義工證實確診了,跟他接觸過的同工成為了密切接觸者,需家居隔離14天,這次經驗亦令往後的服侍在流程設計及執行時更加小心,以求做得更完善。

其實有不少受惠的家庭都是第一次品嚐盆菜,義工更願意在每封紅封包上寫上曾家訪的小朋友和大人的名字,並寫上「耶穌愛你,加油!」等的祝福字眼,收到的家庭亦很驚喜,他們體會到「我要將暗中的寶物和隱密的財寶賜給你,使你知道提名召你的,就是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有人回家後透過WhatsApp讚美主,我們十分感恩能在嚴峻的疫情下,仍能為基層家庭帶來一點溫暖,更感謝夥伴機構及一眾義工參與!

夥伴結連成祝福

疫情下明光社在前線服侍時,主預備了不少好夥伴與我們一起同工,「職場愛心運動」便是其中一個。該運動在2021年11月進行了三場教導弟兄姊妹如何關懷單親家庭的職場愛心工作坊,並邀請本社同工在當中分享經驗。而在同年的12月,他們便家訪了劏房單親家庭20次,職場弟兄姊妹更成為義工,參與不同的服侍,他們接觸過的家庭中,至今已有24人決志。

疫情嚴峻時,同工只能透過電話關顧劏房戶,當時不斷收到確診劏房戶表示缺乏食物及藥物,他們有迫切需要但不敢要求太多,因連他們的朋友都害怕被感染,所以無法想像會有人能提供幫助,其後同工與深水埗教會及機構同工團契、旺角區教會網絡分享有關需要,一些教會牧者及同工也不怕風險,決定回應確診者的需要,便購買食物、藥物,及快速檢測包送給他們,明光社則負責協調送遞食物及藥物予已確診的劏房住戶,以無接觸的方式交收,將食物及藥物掛在有關住戶門口。本社的緊密夥伴包括:基督教榕樹頭之光協會、國際基督徒生命堂、香港伯特利教會慈光堂、基督教敬拜會(633區)和基督教會活石堂(九龍堂)的牧者等,在前線服務一些劏房家庭時,當中有不少人決志,亦有不少人願意進一步認識基督教信仰,同工一直希望能配對合適教會繼續關顧這些家庭,感恩深水埗教會及機構同工團契發動了「深水埗堂會電話關懷劏房戶行動」,共有五間堂會、27位牧者及信徒參加這個行動,他們每人關顧數個劏房戶,在三個半月內每人每星期致電每戶表達關懷及為他們代禱,作為疫情期間的情緒關顧及福音預工。很感恩,首星期已有義工表示,有被關顧者決志信主了。

有兩節經文想在此與大家分享,它們都提醒、勉勵著我們,回應主的呼召,並且樂意服侍有需要的人。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翰福音九章4節)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致失望。」(哥林多後書四章7至8節)

疫下學童的需要及教會的機遇

林天然 | 明光社前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20/07/2021

假如在網上試著搜尋「學童、打機、網絡、上癮」等字詞,會發現不少有關學童沉迷打機、上網成癮的新聞,當中輕則有學生因沉迷打機而影響學業和健康,重則有學生會做出傷害自己、企圖輕生的事。[1] 無論學童還是家長,面對上網成癮的問題都會感到無助,很需要關心、同行與支援。其實遇上身處在逆境中的家長和學童,教會、基督教機構和學校可以怎樣為他們提供支援?讓我們從一些實例中,看看有甚麼可行的方案。

親子戶外活動

明光社

疫情雖然持續,但有教會就在疫情略為緩和時,在遵守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參與了機構舉辦的親子戶外活動,讓家長和孩子舒展身心。廣東道平安福音堂負責青少年崇拜的執事暨香港基督少年軍隊長徐啟泰弟兄,就分享了其教會曾參加由香港基督少年軍[2] 主辦的戶外親子活動。由於該活動獲贊助,可以讓參與的家長和孩子免費到挪亞方舟主題公園遊玩一天。當中,除了有促進親子關係的活動(例如由導師教每個家庭如何將一條原木,製作成有雕刻花紋的筷子),園內的設施、教育館等,讓遊人可以思考一下生命,亦讓許多非信徒家長有機會聽福音。其實疫症橫行、壓力處處,不也正是人們最需要福音的時候嗎?徐弟兄稱,活動拉近了參與者與教會的距離,也增加了教會的聚會人數。

為家長提供支援

也有學校與機構合作,為家長提供支援,由資深社工透過Google Meet帶領小組裡的家長,學習認識自己情緒、了解自身情緒對管教孩子學習的影響、了解自己的需要和學習照顧好自己、提升管教技巧,增進親子關係。在四次的網上會面,除了有社工的講解、家長輪流做情緒表達的練習外,還有家長與社工互動、問答的時間,以及家長互相幫助的環節。社工教導的技巧,例如非暴力溝通等,也許都是一些知易行難的知識,假若家長是習慣了對孩子咆哮或一上來就對孩子批評,確實不易實行,但透過這樣的學習與提醒,加上學校、社工及家長彼此的支援,相信至少有助疏導一些家長的負面情緒,甚至避免或者減少了一些家長歇斯底里、或令孩子痛哭的場面。

與青少年同行

有教會透過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教關)[3] 推出的計劃,服侍青少年。筆者從教關的網站得知,教關於2021年3月舉辦了「基層青少年事工服侍網上分享交流會(二)」,[4] 在當中有堂會牧者分享他們服侍青少年的經驗。城市福音教會堂主任許仁豪牧師在分享交流會中提到,過去十多年,教會的青少年事工發展遇到樽頸位,弟兄姊妹積極參與佈道工作,如教會舉辦的街頭佈道、節期佈道會、在行人專用區辦band show等活動,惟進行一次性的佈道時遇上不同困難,效果亦欠佳。此外,教會找不到學校合作,以及教會本身的青年人因步入職場、建立家庭而逐漸流失,令教會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當教會參加了教關推出為期三年的「師友計劃」,便可以透過這個計劃接觸基層青少年,由基督徒擔任青少年的成長嚮導,作三年較深入陪伴與同行。這使被服侍的青少年更自然地走進信仰及教會的大門,同時也為教會帶來服侍這些孩子及其家人的機會。

讓青少年發揮所長

2021年的暑假,在如此特殊的時期,還會有基督教團體願意舉辦營會嗎?有!筆者在網上搜尋,發現G-Power青少年事工聯盟(G-Power)[5] 與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6] 合辦的「Camp Anywhere青少年暑期在線營會」。舉辦線上營會的確是別出心裁,營會的對象是中學生,內容有團隊建立遊戲、競技活動、佈道晚會等,並讓參加者組成小隊,按時完成團隊任務。此外,由G-Power主辦,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合辦的「You Got Talent 2021」才藝訓練及比賽亦在2021年的暑假舉行,活動透過訓練及拍攝,來培育15至22歲的青少年,讓他們發揮所長(如戲劇、舞蹈、歌唱方面才華)。才藝訓練及比賽的籌委會核心成員在接受基督教刊物的訪問時表示,觀察到現時網上熱門的基督教平台吸引到的觀眾起碼都二十多歲,而舉辦有關比賽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希望讓更多年輕的人知道原來教會可以在年輕人文化中,回應他們的需要。[7]

為主作見證

環看世界動盪,人心惶惶,相信主再來的日子近了。上文提及的實例與活動,未必能為青少年沉迷上網或打機的問題提供直接的解決方案,但它們都鼓勵年輕人選擇健康的生活,或協助締造一個有利他們成長的環境。它們也鼓舞著我們,即使身處在疫症橫行的世代中,仍能趁著白日,把握機遇為主作工,誠願我們都不要灰心,為主作好見證!

(本文原載於第139期〔2021年7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楊婉婷、陳蕾蕾:〈危坐石壆|16歲少年打機40小時後危坐 專家:停課增接觸電腦機會〉,《香港01》,2020年4月12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突發/460083/危坐石壆-16歲少年打機40小時後危坐-專家-停課增接觸電腦機會(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4月21日)。

[2] 〈關於我們〉,香港基督少年軍,網站:https://www.bbhk.org.hk/about.php(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4月21日)。

[3] 〈認識教關〉,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網站:http://www.hkcnp.org.hk/about_hkcnp/(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4月21日)。

[4] 〈基層青少年事工服侍網上分享交流會(二)〉,教會關懷貧窮網絡,2021年3月25日,網站:http://www.hkcnp.org.hk/core_services/love_in_action/lia_youth/(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4月21日)。

[5] 〈G-Power係咩?〉,G-Power青少年事工聯盟G-Power Youth United的facebook,2018年3月19日,網站:https://fb.watch/6fZLLnbjGe/(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4月21日)。

[6]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網站:https://service.elchk.org.hk(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4月21日)。

[7] 黎祉穎:〈G-Power辦You Got Talent年輕人才藝比賽 盧智榮:希望發掘牧養年輕人的新可能〉,《時代論壇》,2021年4月26日,網站: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65379&Pid=102&Version=0&Cid=2141&Charset=big5_hkscs(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4月21日)。

疫症下新媒體信仰群體的思前想後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3/03/2020

2019年下半年,一場抗爭運動,很多人學懂了追看網台直播,並出現了一批不同立場的KOL。[1] 不過對不少沉默的大多數來說,直播拍片從來不是自己杯茶,覺得在鏡頭前就甚不自然。不過一場新冠肺炎疫症令大量平時「靠把口搵食」的人,例如老師、牧師等等,全部要offline to online,從線下走到線上,錄播也好、直播也好,總之眼前沒有觀眾,只有鏡頭;從來習慣要見面開會的人,現在得要望著一個劃成九格、16格甚至20格的即時溝通平台開會……

在科技發展尚未成熟時,我們是沒有任何選擇的,只是現今多了一些新的媒體,以及傳播工具,所以我們可以選擇進行不同形式的崇拜、會議、聚會等等。在處理具體現象前,先討論一下抽象的概念。我們要問新媒體有何特點?研究宗教傳播的學者Peter Horsfield早年一本名為From Jesus to the Internet: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and Media(由耶穌時代到互聯網時代:基督教與媒體史)就提到,[2] 網絡時代大概有以下四個特點,筆者在其中亦作了一些補充:

1. 不斷流動的資訊

我們活在一個有大量訊息的社會中,我們要習慣訊息從不同地方進來,一部手機同時接收來自不同應用程式(Apps)的訊息,我們同時需學習選擇、評估和分析資訊的真確及重要性。疫症前,早已有不同的教內人士談及「網上的……」(包括網上牧養、教會、宣教、福音、栽培等等)。網上做教會工作最令人擔心的一點是教導或教義有沒有被正確傳播。在現實世界,發放訊息的人有名有姓,有教會為他們背書,但在網上任何人都可以用權威口吻傳達訊息,任何人也可以回應,有效教導難以形成,即使是教會的言論也可以輕易被二次創作,更可以透過剪接和轉傳被修改,難以估計後果。這是令不少教會卻步,至今仍不願意在網上進行牧養等工作的原因。

不過,講壇的教導除了正確性之外,也有時效性。崇拜本來就應該有更新變化的空間,不論是禮儀流程,抑或是訊息方向也會隨著不同年代而變化,與其擔心肢體接收不良訊息,不如先教導肢體如何分辨正道,畢竟今日不少異端邪說,也是用基督耶穌的名來進行宣講,最後當然也是別有用心,如果信徒不懂分辨而走歪路,這可是不幸的事。

2. 互動性

所有資訊將不會以單一形式出現,而是有來有往,科技未來不單涉及視覺、聽覺、觸覺(及至手腳)等等,我們要重新在理性、想像和感受之間評估一切接觸的事物。例如:如果用了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眼鏡,我們能否360度感受VR崇拜?借用Constance M. Cherry在The Worship Architect(中譯本:《建構崇拜》)中的看法,崇拜(或敬拜),重要的主題是讓我們可以在一個神聖空間中,與眾聖徒一起敬拜三一上帝。整個禮序、環境、氣氛等等創設的目的,只是為了令我們能夠敬拜主。

明光社

在這次疫症下的崇拜,不少人質疑網上崇拜是「次一等」的崇拜,是沒有現場崇拜的後備方案,因為這比現場崇拜減少了很多禮儀、神聖互動,信徒互動等等。有牧者笑言看不到會眾,講道時的表達技巧即時失蹤,望著鏡頭感覺緊張。同時又有人質疑崇拜是錄播,不是實時進行,於是網上崇拜就只是一個「節目」(program),一場表演,而不是崇拜。

這樣就牽涉到技術的限制、受眾的反應和替代方案。有關技術的限制,我們的科技的確不能透過VR顯示一個真實的餅和杯來,不過如果餅和杯只是象徵主的身體和主的血,這裡有很多有趣的點子可以想像和討論。有關受眾的反應和替代方案,崇拜整件事的目的,是要讓受眾有空間經歷到上帝的同在,如做不到,就需要改進。今日要問的問題反而是,用甚麼方法最能讓信徒與主(而不是講員)有交流、互動。不少肢體在網上看崇拜很專心,在教會禮堂反而經常打盹。哪個方法與主的互動性較高?怎樣可以將更多人帶到上帝面前?這些問題在疫症後仍然要處理。

3. 時空增速和壓縮

隨著資訊飛快出現和消失,每條連結將不同時空的事件串連起來,時空在互聯網的資訊中不斷快速地自由地流轉。例如近幾年在不能回到教會參加崇拜的日子,不少人隨手就可以翻出以前不同傳道人的一些講道分享,甚至不理時空脈絡剪成新的短片分享,令牧者擔心自己的訊息被斷章取義,又有牧者擔心訊息如果離開了時間脈絡,會誤導受眾,影響他們理解教導。

美好的訊息,歷久常新,例如香港教會的傳統,每年夏季都會踴躍參與的港九培靈研經會,那些美好的訊息,就算是幾十年前的,也是美好的。當中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從那些講章中看到當年的歷史,因為講壇訊息往往就有其時代意義,將《聖經》美好的教導放在今日的時代脈絡中,將正道分解出來。不過,如果我們假設信徒有能力分辨訊息好壞時,擔心訊息會誤導受眾自是過慮,甚至可以說,信徒更懂得聽道,那也是一件美事。

4. 投入與忠誠

明光社

網絡上不同的選擇,同時影響信徒群體的投入和忠誠。很多人可以投入很多不同的社群,讓他們感到快樂,他們不一定只投入教會的生活。於是整個社會組成方式也會隨之改變,支援的社群、服務的社群、居住的社群、社群記憶均可以不大一樣。就正如有牧者坦言會擔心,因為各大教會的崇拜也可以實時播放,信徒會如購物般選擇到底要「收看」哪間教會的網上敬拜、祈禱會等活動。如此大家會問教會作為社會組成的其中一個群體,她的存在有何獨特的價值?如果信徒在不同的群體中學習《聖經》、崇拜、祈禱、團契和事奉,究竟這個信徒還需要不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回到教會裡?一間真實存在的教會,她的功能,今日還剩下甚麼?

又或者用回投入和忠誠兩個字來討論,信徒如果投入網上信仰生活,他們投入的是甚麼?他們最後要向誰「忠誠」,以往我們會認為是順服上主的帶領,教會同時也是一個代表,但今日如果信徒各種的信仰生活像碎片般散落在網絡上的不同角落,再由自己拼湊自己的信仰生活,屬靈導師或栽培者的工作就變得更重要,因為孩子長大後最終也會離開父母,父母要將一切求生技能在孩子長大前就教曉他,好讓孩子能獨立生存。但現時教會的模式往往卻是假定可以一直餵養,生養死葬一概包辦,似乎這想法在這世代中要想想怎樣轉化,當一切都拆件處理時,教會選擇一條龍服務,還是會有更多「拆件式」服侍出現?而最重要的是無論最後採取何種模式,背後的理念和假設究竟是甚麼?

曾有人想像網絡教會像以往翼鋒教會的概念,[3] 可以容納不同群體,不過細心想想,教會本來不就是應該容得下不同的群體嗎?網絡信徒能否自己牧養自己呢?自行尋找網上教會頻道,收看相同的教會頻道節目,之後偶然網聚,這可以是教會或教會群體的新想像嗎?有人甚至認為今日教會的「練習」會否為未來新網絡家庭教會做預工?信徒透過流動的社交媒體得知聚會內容,然後定時上網「參加聚會」,之後透過群組分組、討論、分享和交流。一場疫症,似乎給予我們契機,以面對未來更多更艱難日子,但願在過渡期中,信仰群體可以靈裡合一,互相配搭,榮耀主名。

 

(本文原載於第131期〔2020年3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KOL是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

[2] Peter Horsfield, From Jesus to the Internet :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and Media (Chichester: Wiley Blackwell, 2015).

[3] 基督教機構被稱為翼鋒教會(parachurch),其存在是堂會的延伸,透過不同的服侍,與堂會一起承擔牧養群羊的責任。

是「神」或「上帝」?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7/12/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最近清理雜物時,尋回一些舊照。細心翻看,對好些教會活動照片甚有感受。其中一張攝於30多年前教會夏令會,我擔任組長,和組員合照。仔細一看,大家現已各散東西,我在網上搜尋眾人近況,發現其中一位當年的小妹妹,現已成為神學院教授,再找她的著作一讀,更豐富了我對浸信會歷史的知識。

書名是William Dean and the First Chinese Study Bible,作者是陳頌恩。她年幼時入讀基督教學校,跟父母返教會,除了學習神的話語外,小小年紀的她在讀聖經時思考了一個問題,就是為甚麼學校跟教會的聖經,有兩個名稱,大有分別。校內的聖經稱呼創造者為「上帝」,而教會的聖經把祂叫做「神」。另外,就是「浸」和「洗」的分別。

這問題日後成為了她博士論文的一部份,她亦研究了在中文聖經導讀本下了相當工夫的粦為仁牧師(Rev. William Dean)的生平事蹟。

粦牧師在翻譯時,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把聖經本色化,避免變得像現代人所說的「堅離地」,因此他盡量用令中國人容易明白之方法,把聖經內的話語以中國的歷史和價值觀表達出來。例如說到挪亞方舟大水災時,粦牧師便引用大禹治水的歷史作解釋。他亦把儒家思想中的孝順來說明人神之關係。至於把創造者翻譯為神,就更加曲折。粦牧師除了參考英美兩地的聖經學者之看法外,亦研究了太平天國在其中的影響,更涉及浸信會對政教分離的看法。

原來當時太平天國的創辦人洪秀全曾接觸基督教思想,創立拜上帝會,自稱上帝之子,耶穌之弟,主張以基督教真理代替儒家思想,以「上帝之子」替代「天子」,希望把基督教成為國教,實行政教合一。粦牧師看在眼裡覺得不妥,認為信主是不能強迫,聖經乃神的啟示,不是人的作為,胡亂演繹,經過多番推敲,把創造者翻譯作「神」。

至於是「浸」或「洗」的問題,作者在此賣個關子,為的是盼望有興趣的讀者親自翻閱這書,從中獲得答案。

其實中國人的文化及價值觀,和基督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家只要細心觀察、思量,少用聖經術語,多講日常說話,配以適合例子,就能把福音活潑廣傳,完成大使命。

當電子遊戲進入教會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6/04/2018

以明光社的名義籌辦電競牧養研討會,是個挑戰。

四次研討會,不同的受眾(青年牧者、堂主任、家長、有志參與電玩、遊戲牧養的牧者)一起就同一個議題進行討論,我們沒有特定的方向,討論是因為現象值得探討,值得我們去關心。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慢慢體會到更多的,已經不是電玩是否應該入教會,或者電競是否道德上的對錯等問題,而是那種兩代人的你死我活,到了互相撕殺的地步。

除了每次都有談論的沉迷問題(相關討論請參考明光社網站〈從打機沉溺看親子關係〉)外,有幾個時刻,很值得記住:

一、有青少年牧者分享,他被人發現一邊讀神學,一邊打機後,遭批評為不屬靈。分享後,一堆人感同身受。青年牧者,大部份是八十後、九十後,與他們的上一輩,不論是執事、牧者,那種矛盾,早就不只是雨傘運動政治取向不同,那種不一致早已入血入骨,甚至到了這一代的日常生活的踐行。「打機即廢青」論深入民心到一個點,成為青年牧者的原罪。

二、有家長聲淚俱下的說遊戲搶走了自己的兒子,不想教會變成網吧,並說自己只想在教會安靜禱告,專心敬拜上帝。有青年牧者語重心長問:「你想孩子去網吧,還是在教會有傳道陪伴?」面對無助的家長,青年牧者選擇投放時間,陪伴孩子,原意是保護小羊,期望孩子在教會安全地玩,在主內成長,豈料原來在家長眼中,教會已成賊窩一樣,互相均不獲體諒,矛盾加深。

三、有牧者委婉分享電玩遊戲就有本質上的惡,既然本質為惡,就談不上牧養了。同場有神學生就用文本分析,指出如何用遊戲展現出信仰反思的可能,及後亦有牧者提倡當中做自我認識和探索的可能。近年青少年機構均探索電子遊戲,特別是電競類遊戲如何做個人、團隊成長和生涯規劃等議題。究竟電玩是否有本質上的惡?問題彷彿七十年代問電視是否邪惡和電影是否邪惡一樣,面對數碼原生族和數碼移民,是否動輒用上是非對錯這類道德語言處理議題,營造勢不兩立的效果?還是有更好的方法處理所謂「惡」的爭議?

願這些零碎的支節,成為我們討論的參考點,再扣問自己的內心,究竟願意用一個怎樣的方法,怎樣的心腸,與參與電玩、電競的人同行。

曾經刊載於:

1599期《時代論壇》,20-4-2018

電競牧養研討會 Part II花絮 (一)

——莫樹堅牧師的城巿宣教事工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1/01/2018

牧養江湖中人,人稱「黑社會牧師」的莫樹堅牧師,平時接觸最多的電子遊戲也只是俄羅斯方塊,但當有人認為用電競可牧養時,他即時很有條理地幫助大家分析事工的走向及實行方法:「你最後想做的是否訓練門徒?是甚麼門徒?怎樣實行?是打完八強、四強,再傳福音?建立教會?這是一個怎樣的方向?如果你是平信徒,你有沒有呼召?如果你是傳道人,你亦有呼召嗎?你準備帶領他們去哪裡?有清晰方向嗎?如果沒有方向,就要必須先想。即使未必一次過有整個圖像,但要有一個方向。」

 

他以一向以來做江湖中人的事工為例,指出團體中有宣教宣言,將想做的事寫清楚:「例如『為耶穌得盡江湖人』,於是就努力找他們出來,呼召他們成為門徒。那麼,如果電競是一個事工,我們要做甚麼呢?耶穌叫我們將福音傳給萬民,也不只是給一間教會,一個機構,不同的機構做不同的部份,一間堂會不應做所有的事工。接觸青少年也不一定是使用電競,只是我們要問電競中要做甚麼,甚麼是正確的優先次序,自己角色是甚麼。」

 

有了呼召和感動之後,要了解社區的需要及我們的資源,包括不同恩賜的專才、資金的來源、神學的配套和裝備等等,而且整件事必須用創意去做轉化。他說:「電競的平台是否可以擔當牧養和辦教會的角色?我們應怎樣做?事實上二千年的歷史經驗都未見過電競做牧養,亦未見過教會的成立,當中有沉溺、暴力、色情的元素,我們如何用遊戲這種玩樂方式去傳一個嚴肅、受苦的福音?耶穌是有創意的,他為著福音的目標去做,按當時環境做,按當時獨特的需要做。你喜歡打機?我們就『食住呢度上』。」

 

莫牧師再以「得勝堂」的經歷作為例子,他說:「用創意回應,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例如黑社會有飲宴文化的、有公事的、有聯繫的、亦有私人的,這是他們的社交文化,我進入他們的文化,每年都做春茗,其實就是他們的花炮會,他們都知道我學他們,我自己又感興趣。當然,初期會有困難,例如我們搞春茗,40圍枱要12萬,但搞佈道會12,000元就可以了,去醫院探訪買數十元生果亦可以……重點是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環境與興趣,要有創意地去實行。」

 

要用創新的方法宣教不難,只要給予機會慢慢摸索,有勇氣和堅持,總會走出一條路,尤其牧者本身精於打機,或已知有肢體或該社區已有一班人打機,就可以試試籌辦事工。如見到也不做,是可惜的。他說:「最大困難來自教會的傳統的反對。但如果上帝真的呼召你去做,就要堅持下去,大部份的困難都是來自人,要堅持下去,不用動怒,因為動怒亦沒用。神恩待你,才給你先有異象,不是激氣上的堅持。」

 

最後,他提醒所有做福音事工的,不論是堂會或機構,要爭取合一,不要競爭;分工領導,切忌想一統江湖。他說:「上帝給不同的恩賜予人,就讓他們發揮。不同的機構、教會可能有不同的資源,於是可以建立擁有不同專才的團隊。如電競事工,要有專才、有錢才和有神學配套,大家配搭起來才能成事。」

《上帝的男高音》與《觸不到的她》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2/09/2016

電影小組花絮

6月份分享電影《上帝的男高音》:全心全意把最好的、僅有的奉上給主

充滿恩賜又舉世聞名的歌唱家裴宰徹處於歌唱事業顛峰時患癌,割去腫瘤後失聲……不單事業掉至谷底、失去謀生技能,甚至連說話也感到困難。縱使太太及經理人不離不棄,他仍一度認為神離棄了他,取走了他的恩賜! 直到想通了生命及歌唱的意義,他願意全然奉獻給上帝。

 

本地知名歌唱家胡永正分享這電影中的歌曲、唱歌技巧、及他對恩賜的看法。他認為聲帶能夠發聲,本身已經是一種很神奇的事:「……兩邊的聲帶要拉緊,中間透過空氣使其震動才能發聲。只要聲帶有一點點受傷,就會發不出聲。」所以他慨嘆一些不用心練習歌唱的人,實在是「暴殄天物」,把上天賜予我們的恩典埋沒了。

「學習唱歌最難的,不是技巧,不是語言,而是有勇氣去面對自己不完美、失敗的一面。」他認為生命的價值不在於他有多少恩賜、擁有多少物質;而是縱使多不完美,也要忠心良善地去發揮上天給予的,在有限的生命裡發揮無限、創出永恆價值。

 

7月份分享電影《觸不到的她》:從科技困局走出來,放膽將感受坦然表達

失婚宅男Theodore與人工智能開發的Samantha由互相了解再發展成為戀人,彼此以聲音、視像維繫沒有身體接觸的戀愛關係。一天Theodore發現自己所經歷的,是科技裡的多人戀愛關係,最終軟件突然停止運作,一切彷彿是個夢。當Theodore再面對現實世界關係時,發現坦誠表達感受、有肩膀可靠倚的重要。

 

是次與參加者探討人工智能、大數據、溝通及戀愛等話題。人工智能速度快,其背後連結的雲端數據也威力強大,如能為擁有者提供服務,必定是非常準確體貼的助手及心靈伴侶:定時提醒、隨傳隨應、耐心聆聽需要,根據大數據準確測度用家心情……就像電影般為男主角排難解憂,甚至提供安慰。但是,萬能、完美的「她」是虛擬的,你會安於與電腦程式成為戀人、知己嗎?

雲端科技服務與真人實在大不同:我們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辦,難以同時兼顧多樣事情。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的原因是缺乏那份真實接觸的感覺,若要與人真誠互動溝通,就需要放下事務,聆聽對方同時也開放自己,說出內心感受。當渴望有人聆聽自己時,我們又可會先成為聆聽者?

在一切講求高速的年代,能與人耐心溝通是一種挑戰。盼望科技是讓人與人之間更方便溝通的工具,而不是窒礙溝通和信任、或企圖用之來替代人的產物。

英國公共地方宣講信仰 前牧師被消音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8/07/2013

美國退休副警長兼前牧師Tony Miano,2013年7月1日在倫敦街頭講論聖經中有關婚姻以外的性行為,包括了不道德的異性性行為及同性性行為,也包括了「聖經清楚表示同性戀是罪(the Bible was clear that homosexuality is a sin)」。
 
一位路過的女士怒目仇視,並以粗言相對,最後該女士報警。警察到場後表示他的恐同言論令他人焦慮、痛苦、驚慌或侮辱(guilty of using homophobic speech that could cause people anxiety, distress, alarm or insult),以公共秩序第五條(under Section 5 of Public Order)拘捕他。[1]
 
Tony Miano反駁他並沒有以俗語或歧視言語對待同性戀者及同志群體,亦沒有宣揚對同性戀者的仇恨和恐懼。警察仍然將他押回警署拍照、印手指模和提取DNA樣本。警察盤問他是否認為自己做得對,他說是。又問他是否會善待同性戀者,Tony Miano回應「如果一位同性戀者要求一些食物,我就會給他食物」。然後警察還押他,並告訴他將面臨裁判,要在庭上認罪。
 
Tony Miano認為最諷刺的是他在還押中可以讀的書是《聖經》,然而,被拘留也是因為在公共空間宣講同一本聖經的內容。七個小時後,警察沒有起訴,也沒有定罪,就釋放了他。Tony Miano在公共空間因為宣講信仰而被警察拘捕的事件,足以窒礙表達自由和宗教實踐。
 
香港的公安條例未見有相類似的條文,但原來同運團體在2013年初提出的性傾向歧視條例建議書(與及現有的歧視法),卻有與英國公共秩序第五條相類似的條文:
Public Order Act 1986, Section 5 (passage 1)
……A person is guilty of an offence if he—(a)uses threatening, abusive or insulting words or behaviour, or disorderly behaviour, or (b)displays any writing, sign or other visible representation which is threatening, abusive or insulting, within the hearing or sight of a person likely to be caused harassment, alarm or distress thereby……[2]

性傾向歧視條例建議書第七點:
騷擾及中傷:如因某人或其近親的性傾向而向該人作出不受歡迎、謾罵、侮辱或令人反感的行為,以致令該人感到受冒犯、羞辱或難堪,該種行為便是性傾向騷擾。中傷及嚴重中傷:中傷是指藉公開活動煽動大眾基於某人的性傾向而對該人產生仇恨、嚴重鄙視或強烈嘲諷…
 
無人可以保證香港必然不會發生相類Tony Miano的情況,而相類似的條文卻切實在歧視法中出現了。按照看同運團體的訴求,有理由相信這法例猶如把刀放在不同意同性戀行為的人的頸項上,要人消音。
 
有個別人士提出,宗教人士不用憂慮,可以在性傾向歧視條例中獲得豁免。然而,社會不能把「豁免」看得過於簡化。簡單的問題,諸如:豁免應用於神職人員,還是普羅信眾?豁免應用於的場景只限宗教會場,還是公眾地方?豁免應用於的處境只限宗教活動,還是日常生活(工作、消閒)?假若將豁免劃得過闊,任何人只要聲稱自己有宗教信仰,便不受法例影響,那麼這條法例便形同虛設;相反,劃得過窄則令豁免是毫無作用。
 
宗教信念的自由實踐,是人權法所保護的。由法例界定宗教行為──甚麼才算宗教實踐、甚麼不算,這是既不智又不可行的。更何況社會上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基於華人傳統信念而對不同性傾向人士或其行動持不同意見,又如何「豁免」?明光社認為豁免既不可取,也不會爭取相關豁免。
 
參考資料:
Public Order Act 1986, Section 5
英國推動去除條例中‘insulting’字眼的運動「Free feel to insult me」

相關新聞:
Preacher Arrested for Calling Homosexuality a Sin
American street preacher arrested in London for ‘hate speech’
U.S. street preacher arrested in London for saying homosexuality sinful (VIDEO)
American Evangelist Arrested in London for Preaching Homosexuality Is a Sin

相關影片:
Wimbledon Outreach: Day 12 - Video Journal (Arrest)

其他逆向歧視事件

 

 


[1]有報道表示條條例常被警察及同運活躍分子利用,以打壓基督徒對同性戀行為持反對意見。
[2]英國人認為以言入罪的法例壓制言論自由不可取,在2013年1月當地政府已通過將‘Insulting’一字移除,縱然如此,Tony Miano仍然在這條例下被拘捕。

 

 

地極可能就在眼前 ── 台灣青宣後記

整理: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0/09/2010

1600多位來自台灣當地、中國、香港、澳門、東南亞,甚至歐美澳洲的大學生相聚在台灣中原大學,參加由台灣校園福音團契舉辦的第十一屆青年宣道大會,在七日六夜的大會中一同學習、分享、見證、立志,為實踐上帝的國,預備自己的心,為未來踏上宣教路作好準備。

本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受台灣校園福音團契邀請擔任第十一屆青年宣道大會的嘉賓講員,在大會第三天的宣道課程中與人稱「厲姐」的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秘書長厲真妮傳道,一同與學生分享「同性戀運動對宣道的挑戰」。

台灣的同性戀運動比香港的走得更快。2004年台灣頒佈《性別平等教育法》,當中有條例規定「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所以在台灣校園內只可推行完全認同同性戀的性教育課程。[1]但台灣的基督徒學生並沒有因此而接受同性戀運動提倡的觀念,反而十分關注同性戀運動對社會、文化和教會帶來的衝擊。

大會在當天共安排了三十七個課程讓參加者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在眾多課程中,「同性戀運動對宣道的挑戰」是頭三個最多參加者選擇的課程之一。志森在演講室內與百多位參加者分享同性戀運動如何在教育、文化、法例和教會四個方面改變社會。他表示同性戀運動是一個席捲全球、可以移風易俗的運動,所以不可對此掉以輕心,它的興起亦令基督徒與同性戀者分享福音的阻隔一天比一天高。

面對同性戀運動,志森表示基督徒的立場要堅定,但態度必須友善,對同性戀者應有更多關心與包容。而傳福音不單是要叫人信耶穌,也是要讓人明白上帝的心意(包括倫理),同性戀者也需要福音、也是神所愛的。

厲姐是一個前同性戀者,她在1996年被上帝呼召來關心同性戀族群,並創立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以過來人身份服侍不愉快的同性戀者。她深信上帝愛同性戀者這個族群。因著上帝的愛,她的性傾向得著改變,她相信上帝同樣愛其他像她一樣的孩子。她表示陪伴同性戀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和她的同工努力地學習怎樣關心、怎樣來為他們禱告。她相信同性戀者絕對可以從情感依賴和性別的困擾當中,慢慢地破繭而出,真正的「走出埃及」。她呼籲在座的參加者一起來陪伴,來協助那些真的分不出「左右手」的青少年朋友,成為這個族群的祝福。

大會亦安排了志森和厲姐在第四天的下午與青年來一個午餐約會。百多名參加者手持「便當」來到場地,一邊進餐,一邊踴躍地向兩位提問和發表意見,可見參加者對同性戀課題的關注。會後更有參加者表示立志要投身同性戀族群的福音工作。

經過多日的查經、工作坊、見證分享、講道後,在最後一晚的培靈會上,有學生立志投身校園的福音工作、有學生立志全時間事奉、有學生立志作海外宣教士。世界上仍然有很多「未得之民」,他們不一定是另一國家、民族或部落的人民,他們也可以是一直居住在我們身邊,卻沒有機會接觸福音的群體,他們可以是新來港人士、低收入人士、黑社會份子、妓女、少數族裔、同性戀者等……地極可能就在眼前。不少台灣的學生立志承擔不同「未得之民」的福音工作,香港的青年又可怎麼回應呢?

今年7月有幸與志森一同到台灣參加第十一屆青年宣道大會,深深感受到台灣大學生們對信仰和宣教的投入。台灣的天氣很熱,但學生們心中那團火更熱。
 
 
活動/機構介紹兩則:
 

青年宣道大會
 
台灣校園福音團契從事當地校園的福音工作,除向學生傳福音外,亦致力培養願意為上帝奉獻自己的青年。他們從1979年起每隔三年舉辦一次青年宣道大會(1994年除外),讓青年們認識普世宣教的需要,呼召參加者成為各行各業的宣教士,帶出實際福音行動。在過去三十多年中,不少青年在青宣中訂立自己的事奉目標,投身在職場、機構、教會的事奉,甚至遠赴海外作宣教工作。
 
http://www.fellowship.tw/fellowship_tpl/11ymc/11ymc_index.html
 
 
 
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
 
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是國際性的基督教機構──「出埃及全球聯盟」的東亞區會員,為尋求同性情誼困擾或議題之真相者,提供專業的輔導與關懷。他們堅信以聖經原則,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為立場,幫助不快樂的同性戀困擾者,勇於做上帝賜與的性別角色,並在基督裡享受豐盛的生命。
 
http://www.rainbow-7.org.tw/

 

 
[1]詳情可見於第69期燭光網絡P.4-5《「偷換概念」的性別平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