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港人心中的電視台

──免費電視台牌照中期檢討
整理: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8/09/2009

香港兩間為大眾提供免費電視節目的機構: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牌照每十二年續期一次,以上一次續期為2003年12月計,牌照有效期至2015年終結。
 
本年12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將對本地兩間免費電視台的牌照進行中期檢討,廣播事務管理局(廣管局)會於年底向政府提交報告,以助政府評估兩間持牌機構在遵守法定要求及牌照條件的表現。
 
根據廣管局提供的資料,兩台所播放的節目材料,廣告及非節目材料被投訴的數字不少:
 

有關節目材料投訴
數字
(12/2003 - 12/2008)
 
理據不足、不屬廣管局職權範圍或屬輕微違規數字 餘下投訴
數字
違規懲處
數字
14,503宗
(4,885投訴個案)
涉及無綫:71.8%
涉及亞視:24.8%
同時涉及:3.4%
 
13,390宗 1,113宗 41宗
涉及無綫:26宗
涉及亞視:15宗
 
 

 

有關廣告及非節目類材料投訴數字
(12/2003 - 12/2008)
 
理據不足、不屬廣管局職權範圍或屬輕微違規數字 餘下投訴
數字
違規懲處數字
3,509宗
(804投訴個案)
涉及無綫:80.35%
涉及亞視:3.35%
同時涉及:16.3%
 
2,563宗 946宗 34宗
涉及無綫:23宗
涉及亞視:11宗
 

 
另外,有關兩電視台提交2010至2015年的計劃建議,投放資金比2004-2009年期的數目明顯減少超過兩成。[1]
 
為收集市民對兩間免費電視台服務的意見,廣管局於本年六月及七月,於港、九及新界舉行了三場公聽會,參與市民共達七百多位,氣氛熾熱。
 
市民就電視廣播事宜踴躍發言,就節目多元化、指定播放節目的規定、新聞編輯自由及獨立性、節目標準、節目質素、節目編排、字幕/手語、廣告、數碼電視服務及免費電視市場競爭等多方面發表意見。[2]
 
在節目多元化方面,兩台播放過多劇集、飲食節目及發放現金獎的節目;應播放多些不同類型的節目。而關於節目標準及節目質素兩方面,意見指無綫電視多個節目經常以藝人的性感裝束作為賣點、品味低劣、含不雅用語及猥褻鏡頭;節目重覆主題,鼓吹消費主義等。
 
在新聞編輯自由及獨立性方面,雖然有調查指電視新聞可信性最高,並且有六成五受訪者認為香港新聞媒體的新聞自由足夠,[3]但於公聽會中,有市民指持牌機構自我審查其新聞報導,建議應捍衛新聞自由和編輯自主;電視台不應將新聞煽情及娛樂化,也不應將娛樂消息放於新聞報導中。
 
而在免費電視市場競爭方面,部份市民認為要增加可供選擇的節目,應該促進兩台之間的競爭;也有意見認為應開放電視頻譜,以引進新的廣播機構加入免費電視市場;亦有人不滿無綫濫用主導地位,存在不公平競爭。
 
此外,報刊亦有不少關於是次檢討的評論:
 

<八卦低智之路不可走!>,胡恩威,《茶杯雜誌》 我們實在是有需要改善現時傳媒產品單元化,壟斷的局面,引入多元、開放頻道,以免大氣電波被浪費……政府在制訂廣播政策的時候,應連繫本港電訊、廣播、文化工業的結構和市場,進行宏觀的分析和研究,從而提出一套長遠的傳媒政策。[4]
 
<電視台發牌 倡引入競逐者 被抨依賴外購節目 節目每況愈下>,《星島日報》 資深電視人黎文卓:內地電視台都有外購節目,但有規定不准在黃金時段播放,以保障電視台投資者及當地製作人……
 
浸會大學電影及電視系副教授吳昊:市場再無空間容納第三個免費電視台……廣告覆蓋面無擴張空間,難以吸引新電視台加入……
 
跨媒體傳媒人梁文道:媒體市場的結構正在轉變,互聯網的發達,遲早會取締所有傳統媒體……收費電視的循環播放、分類頻道正是世界性趨勢……[5]
 
<開放免費電視市場 善用大氣電波惠及公眾>,
單仲偕,《新報》
 
開放頻譜,設立公眾使用電視頻道(Public Access TV channel),讓公眾能自行製作電視節目在頻道播放,要是政府打算發出新的免費電視牌照,則應盡力實現這個目標。[6]
 
<蔡和平蕭若元對電視業失望及焦慮>,鄧傳鏘、張聞文,《信報財經新聞》 資深傳媒人蔡和平:香港應該仿效英國,規定電視台有二成五的節目要外購,一來可令因循守舊的電視台創作人「開眼界」,二來可以提供機會,培育本地的創意工業……[7]
 
<廣管局條例被指不合時宜>,《信報財經新聞》 時事評論員李鵬飛:目前部份條例仍顯得不合時宜,特別是原意為了反傳媒壟斷的跨媒體擁有權限制條例,規定媒體經營者不可再經營不同類型的媒體,已跟不上傳媒生態的正常發展,應該予以修改……
 
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梁君彥:廣管局即使要修例,也不會專為有線「度身訂造」,而要全盤考慮。[8]
 

 
是次廣管局的諮詢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及反應,其原因可能是作為觀眾的市民,面對著每況愈下的節目質素和製作態度,各種媒體的興起、市場變化及競爭,我們再也不能不站起來,向政府表達我們的憂慮、需求及盼望。



[1]2009/07/01,《茶杯雜誌》,P.104-105,<八卦低智之路不可走!>。
[2]2009/07/01,《茶杯